@民族國家
6 篇文章
中華民國遺民

为什么粗制滥造的中国解体论会有市场?

先来说说墙外市面上比较流行的中国解体论:以斯宾格勒与拉铁摩尔为内核的姨学(刘仲敬),将中国文明代入一个文明周期的公式,试图证明华夏文明一直处在被内亚文明所压制的状态,把德行投射到武力层面,解读成自保的能力,从而证明华夏文明一直处在费拉状态。

标签活跃作者
  • 中華民國遺民
    中華民國遺民

    普通的一个支人 推特:https://twitter.com/Sinocentrition

    清議
    清議

    我們是一群來自不同學系的香港大學生。我們成立《清議》,旨在透過各電子平台定期分享我們對公共議題的觀察,涵蓋政治學、公共政策、外交、歷史、文化、法理學、經濟等範疇。以理性對話促進知識交流,重構價值,回應時代的訴求。 💡 Telegram 頻道:https://t.me/civilcritique

    司恩
    司恩

    Weg von hier ── das ist mein Ziel.

搬家到@ngengkatw

文化建構的難題 — 科索沃的當代藝術「策略」與歷史背景

Pristina,1989前言前南斯拉夫地區( Former Yugoslavia )是全球當代藝術史研究中相當重要的章節,受到中立政策影響,相較其他社會主義國家,南斯拉夫的藝術家有更多機會與鐵幕另一邊的西方國家進行交流,如著名行為藝術之母瑪莉娜·阿布拉莫維奇、兩度獲坎城金棕櫚獎...

刻舟

民族被輔予一個它不能完滿的期望

跟據米什拉的演譯,啟蒙思想儘管有解放人類的願景和潛力,歷史上它做成的破壞也不容忽視。它固然革命推翻了整個中世紀腐朽的政教權力,但所謂的解放,在資本主義市場甩開道德韁繩獨力發展後,卻只是換了金權架權為主政人,並未對所有對象雨露均霑。但傳統倫理旁落、開放競爭、物欲擴張的後果最終造就...

刻舟

那有文明衝突,只有人民的怨憤

那有文明衝突,只有現代國家欲求那有主義願景,只有人民的怨憤這本書應該可以這樣總結 台灣聯經剛譯了米什拉的《憤怒年代》。上乘兩次大戰後西方知識份子對所謂文明的反思,開啟關於廿一世紀的討論。以「怨憤」概括一個年代,米什拉的討論從伏爾泰和盧梭開始,解釋啟蒙運動以來,歷史進步觀、資本主義...

清議

從那時起,我們成為了「中華民族」

回想起以前上學的時候經常會聽到國文老師這樣說:「中華民族有五千年的歷史文化從未中斷」,聽上去是合情合理,這個說法也是代表著華人社會的主流意見,然而「中華民族」這個概念真的有五千年那麼老?若我們翻翻書尋找這個概念的起源或許你會發現,「中華民族」其實是一個非常年輕、刻意建構出來的概念。

司恩

文學、語言、民族與國家

前天的下午(4/11週三)參加了一場講座,是台大中文系和華語教學所合辦的,邀請澳門大學的朱壽桐教授分享「漢語新文學的學術命意」。聽到一些有趣的討論,決定稍為做點筆記放在這邊。大致上來說,漢語新文學的概念和所謂的華文文學相同,也就是以漢(華)語創作的作品都能夠納入其範圍。

没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