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遲到的青年〉致未來的讀者

Jeger
·
(修改过)
·
IPFS
·
遲到,來不及參與,也來不及切割,都慢了一步,卡頓在時代板塊遽變的頓挫裂縫。遲到的一代,例如黃靈芝( 1928~2016)。

2021臺北詩歌節活動

時代異聲:黃靈芝

時 間|9.30(四)19:30

主持兼與談|陳芳明

與 談|阮文雅、盛浩偉

活 動 簡 介|

黃靈芝( 1928~2016),本名黃天驥,臺南人,創作涵蓋俳句、短歌、詩、小說等,一生堅持以日語書寫,而幾乎被臺灣文學史遺忘。邀請黃靈芝小說翻譯者阮文雅,以及對臺日文學均有所了解的不同世代寫作者陳芳明與盛浩偉,一起談談我島的特異之聲。他的文學是臺灣文學的重要組成,值得我們深入認識。



〈遲到的青年〉收錄於黃崇凱2017年出版的小說《文藝春秋》,篇名引用大江健三郎在1960年9月,於《新潮》雜誌連載的長篇小說《遲到的青年》。

大江在小說裡以我的口吻說:我在戰爭中遲到了。小說描述年幼時受父執輩思潮感染,同樣深信軍國主義,巴望著成為軍人猶如聖戰似為了榮耀天皇。戰爭快結束了,卻因年紀還小來不及參戰,但如此遲到的一代仍須承受戰敗的屈辱罪疚,回想起從小高唱軍歌,或許難掩滑稽與尷尬;或是與其處於轉型的掙扎,不如沉溺往日時光?

遲到,來不及參與,也來不及切割,都慢了一步,卡頓在時代板塊遽變的頓挫裂縫。遲到的一代,例如黃靈芝( 1928~2016)。

黃崇凱的〈遲到的青年〉向台灣的少數文學致敬。黃靈芝是戰後國民黨執政下,堅持以日語寫作的台灣文學家,但當時日語是被禁止的。黃崇凱像是一名採訪學生,以小說的形式重描作家身影,帶著好奇,追索為何黃靈芝的寫作姿態,會演變為自身內部的異鄉人。能不能說,他來不及親近中文,也不能親近日本國,唯一能親近的,是剛好熟悉的日本語,只是偶然。偶然把日語當私語。


他樂得一整年不用上學,鎮日看著從父親書房、堂兄處借來的新近文藝雜誌、叢書,在同齡人上學、下田或放牛的時候 ,他一縷幽魂似的在家宅、街上晃盪,悠哉於字裡行間 。(頁82,《文藝春秋》)

由於父親黃欣,為日本治台時期的名士,黃靈芝念的是專供日本人子弟就讀的小學,班上除了他以外全都是日本人。就讀台南第一中學校,不久被高年級學生霸凌,毆打至肋骨斷裂,理由是長得太瘦「虧欠了大日本帝國」。他在家休養,沒再回到中學,憑自修考取台大外文系。


像是隱喻一般,私菸查緝引起的大動亂宛如島上蓄積爆發的痼疾,本該隨著軍隊血腥與恐怖的清洗而壓抑稍定,轉化作一劑濃烈的病菌在他體內迸發。

那天他走在肅穆死寂的馬路,雙膝一軟,迅猛地咯出一口血。......(頁83,《文藝春秋》)

1947年,黃靈芝才19歲,父親過世(戰後不久母親就已過世),同年發生二二八事件,黃靈芝也罹患了肺結核,為了治病從台灣大學外文系輟學。自此,他以為自己活不久了,如此看待不可多得的生命,便以生死為主題寫了小說〈蟹〉,作品視野往往帶著大徹大悟的豁然與開脫感,此篇小說經過了20年,才由他自己翻譯成中文發表,獲得第一屆吳濁流文學獎。


然而他卻咯血了一切的幻夢都將消散在濃重的汙血。他立即感受到的是既然會看不到明天的太陽,他得趕快寫下些什麼,以留下一點生而為人的證據。祖國來的政府命令不准使用日語日文,然而重新學習國語又耗力費時,他只得繼續操著習慣的語言,刻鑿出那些如露如電的意念。(頁84,《文藝春秋》)

殖民擴張的侵略主義遇挫,海外國民變成文化遺族,戰敗後淪為母國也未必想承認的棄族。在兩種矛盾極端的政體撕扯下,遲到的一代被要求像是人格分裂般迅速轉換信念,價值觀頓時錯亂,那我過去所相信的一切,到底又算什麼的諸般悲鳴。

然而,黃靈芝的處境像是自然而然的,黃崇凱像是在為文學家揣想心路歷程,為何最終,黃靈芝還是遁入了純文藝的世界,自我隱蔽了呢?


連在夢中都說日語的他,雖嘗試過臨摹抄帖以練習中文寫作,但這種拙劣的模仿相較於日文 創作難上數倍,能透過中文抒發的情致更遠遠不及日文透澈。而他近來又顯反覆的肺病、慘澹的農作,時時侵擾所餘不多的時間。反正自己高興寫就寫,想到就拿出來修改,既無關發表,那就盡可能修整至最極致才罷手亦無不可ㄧ忽視了國家、忽視了讀者的自己,或許正以有史以來最自由的語言寫著 。(頁90,《文藝春秋》)

夾敘夾議的手法,凸顯黃崇凱想要致敬的觀點,或許不是寫作的人注定孤獨,而是面對孤獨不得不寫作(或是才能寫作)。為自己而寫,或許也是為了未來的讀者而寫。有多未來?像是為了以後住在火星上的讀者般遙不可及的遲遲未來嗎?

很難想像土生土長的台灣作家,直到辭世後,作品才正式被編入ISBN碼,譯成中文面世。



二○○六年,真理大學將第十屆臺灣文學家牛津獎致贈給黃靈芝先生,「窺見被讀者、史家忽略,被自身隱蔽的黃靈芝,與他超過半世紀的美學堅持」



黃靈芝小說選(上下冊),2020,阮文雅教授編譯。

《黃靈芝的文學軌跡:一位戰後以日語創作的台灣作家》,2019,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譯自:岡崎郁子,《黃霊芝物語 ― ある日文台灣作家の軌跡》,研文出版,2004)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logbook icon
Jeger《後綴》假掰文青誌,關注身為「第一讀者」的精神,獻給Matters的一頁式文青......(Jeger是幻想自己是主編的人) 聯絡:pdfonline15@gmail.com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後綴》假掰文青誌
56 篇作品

神寂寞,所以造人;人寂寞,造了什麼?

《後綴》真愛社區徵文
19 篇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