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變臉 - 藍田隧道

Wu Ming
·
·
IPFS
·
我只是没有去將軍澳華人永遠墳場一年,除了車輛由入口轉入,直上小山,拐了幾彎的早段路面沒有變之外,其他路段景物變得如蛇在脫皮。

左邊還是山,右邊還是樹,拐到中段時發覺迴旋處旁的墳埸辨公室沒了,工人和掘土機正在開山劈石。看守亭也沒有了,從前有個南亞人看守,有回接近關門時我才到,他欲阻止我駛進。我告訴他,只是帶媽媽去拜祭一下公公,鞠躬致意,抹一抹石碑上的相就完成,需時不久。 他看一看我媽, 就容我駛進。 

那次我們匆匆拜祭,急急離開,免他難做,車子駛出時,連番多謝,常記得他很善良,而且以後再來,大家也熱情地打招呼。 此次來,遇不上他,難免有些唏噓。 

將軍澳華人永遠墳場的設計是依山而建,所以路徑也是上斜,中段平順,然後下斜。 上斜和下斜分別是迴圈而上,又迴圈而下。 行車難度不算高,因為迴上和迴落也是單道行駛, 路面阻礙不大。不過昨天我一邊迴彎而下,就奇怪是不是改路了,好像一彎以後又有一彎,是無盡的彎。 

終於到了。

每次拜祭時都會看一看海, 突然發覺海上不知何年何月何日竟伸出一條橋。從前是看不到將軍澳一帶的新樓,用iPhone 相機功能放大2.5 倍, 我就清楚看到對岸聳立了起碼有十幢高樓,估計那就是「日出康城」 (將軍澳其中一個新屋苑)。

「日出康城」 此名字,我一向不敢恭維,據說名字的由來是此樓盤某些單位可飽覧一望無際的海景,霧一大就像置身雲海,日出日落更是夢幻, 而 「康城」 意解健康之城,不過很多人或許還記得,12年前李嘉誠在記者會上回應「日出康城」的空氣問題時,他說堆填區的綠化區很美,令人心曠神怡。一句「心曠神怡」令當年「日出康城」一夜成名。

不過聽說 「日出康城」 的空氣問題,如今已改善了很多,而且周邊配套變得越來越強。 

我回家Google 一下那條跨海雙拱橋,原來它叫「藍田隧道」,隧道會接駁將軍澳東南部和九龍,目的是分流將軍澳環保大道及將軍澳市中心一帶的交通,而跨灣連接路段將會是全港首條同時設有行車道,行人路,單車徑及觀景台的海上高架橋。 

設計很宏遠,不難想像完成後會是渣打馬拉松的其中一段。 

現時由將軍澳出入東九龍主要靠將軍澳隧道,以將軍澳社區人口急增來說,每天只有一條路出入九龍,的確交通負荷很大, 假若日後有多一個選擇,應該多條路行,比無路行好。 

不過我再查一查,原來隧道分2段, 6號幹線的一部分,全綫雙綫雙程行車,連接藍田茶果嶺與將軍澳南,而隧道入口就是茶果嶺道。

其實現時茶果嶺道每天也很迫,油塘違泊問題嚴重,令茶果嶺道和油塘道,常常只剩一條行車線。 日後新隧道落成會否令此樽頸位更多車,塞上加塞就不得而知了。因為觀塘一直都是東九龍交通擠塞之癥結,擒贼先擒王,要抓住關鍵,解決支節,還需拿下觀塘。 

不過觀塘之車多人多,在駿業街塞一塞,差點可去轉台灣再回來,還是塞。可能解決交通問題,需要留待日後路面的小修小改。

此跨灣大橋的另一重點就是接連4 個交滙點,分別是將軍澳,藍田,啟德,及油麻地。 屆時將軍澳往返油麻地,路程由超過一小時縮減至二十分鐘內。 

有日回家,經過舊機場隧道, 現時啟德發展地盤的邊圍,眼前又是起碼有十幾台起重機,路面上一小撮好的皮膚也被掘開大修。 

突然覺得不止中文或廣東話博大精深,其實英文有時也帶些神韻。 香港以facelift (noun) 來說其城市更改模式,也不為過,變臉中。

以iPhone 放大2.5 倍拍攝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Wu Ming You don’t know until you try (I write when I have occasion, and sometimes I have no occasion. ) Wuming@liker.social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在英求診記

情書 – 岩井俊二

閒聊生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