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過得還不錯的人生(下)

子非魚
·
(修改过)
·
IPFS
運用幸福心理學的智慧,避開不幸的陷阱,成就愉快而滿足的生活

📘閱讀書名

過得還不錯的人生:運用幸福心理學的智慧,避開不幸的陷阱,成就愉快而滿足的生活


📝閱讀心得

再次複習《幸福經濟學》心得中整理出的架構,幸福是:

  • 一種狀態

    • 斯多葛學派的幸福:知足,珍視自己擁有的東西。

    • 伊比鳩魯學派的幸福:知足,捨棄自己不需擁有的東西。

  • 一種暫時性的經驗

    • 邊沁學派的幸福:追求體驗

    • 亞里斯多德學派的幸福:追求意義

此書第二部分探討「有意義的生活」,追求的幸福有兩種:

  • 為了體驗自我追求幸福,代表的是追求當下的滿足與心情(幸福的心情)。

  • 為了記憶自我追求幸福,代表的是追求生活整體的意義與價值(幸福的生活)。

這兩者分別對應邊沁的「追求體驗」與亞里斯多德的「追求意義」。雖然此書對「幸福是一種暫時性的經驗」做了詳盡探討,但對「幸福是一種狀態」的著墨較少。這部分與斯多葛學派和伊比鳩魯學派的「不動心(ataraxia)」以及禪宗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有相通之處,當然這部分是另一個領域了。


快樂和意義是美好生活的兩大重點,不過隨著年齡增長,意義的重要性會越來越大,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必須重視有意義的生活。

這點在《別把你的錢留到死》也有提到:

一個人從餽贈當中獲得真正快樂的能力會隨著年齡增長而下降。原因就跟以下這點是一樣:過了某個年紀之後,你把錢轉化為享樂體驗的能力會逐漸下降。而對於各式各樣的活動,你需要身心狀態至少都還不錯,才能好好享受其中。二十六到三十五歲是綜合所有這些考慮因素的最佳時間點:在這個階段,年紀夠大到可以信任他們、把錢給他們,但又足夠年輕,可以充分享受錢帶來的益處。—《別把你的錢留到死》

換言之,進入中年危機階段,或許正是將「追求體驗」的比例調整為「追求意義」的適當時機。

網路上流傳著一句話:「請勿在最應該約炮的年紀選擇真愛。」套用到此處便是:「請勿在最適合體驗的年紀選擇意義。」或許理論上是如此,但實際情況往往比想像中更複雜,因為這背後牽涉到道德與價值觀的權衡。

或者,有人不太同意「先貸款享受」的觀念,但卻又能接受車貸或房貸的存在。這種做法的邏輯是預支未來,以便在當下享受體驗。然而,這是否意味著,當年老後轉向追求意義時,我們可能會因為過去的選擇,陷入預支未來而受制的後悔?


人們雖然在當下會想要從事開心、快樂的事情,但未來則會想從事有價值、有意義的事情。想愉快享受當下,以及希望未來能夠做些有意義、有價值的事情,這兩種期待微妙地同時存在於我們心中,我們之所以不必經歷太多內在衝突,就可以同時滿足快樂和意義這兩種天性,是因為時間從中調和。

這個重要的洞見巧妙地統合了「體驗」與「意義」的追求:「人在臨近的時間點偏好快樂的事情,在相對較遠的未來則會選擇較有意義的經驗」。借用艾森豪矩陣來理解,「意義」對應的是「重要但不緊急」的事情。換句話說,無論是意義還是後悔,往往都需要從未來的角度來審視與理解,但這也與自身認定的「未來」相關:

一個人對快樂與意義的追求,是會隨著時間而改變的動態決定。這也告訴我們,我們所追求的美好生活,其內容會隨著個人所認為的生命長短而改變。如果有人說人生沒什麼了不起,不過就是吃喝玩樂的話,那他很可能認為「人生很短」;相反地,如果有人說人生寶貴,建議你多閱讀、寫作、做志工的話,那他很可能認為人生很長。


人生的四大意義:工作、愛情、靈魂、超越

此書探討了人生的四大意義:工作、愛情、靈魂、超越。雖然篇幅有限,但其中點出了一個關鍵:「意義並不是在我們強迫自己追求意義時出現,而是在努力實現重要目標的過程中,最後自然而然體驗到的事情。」

在《意義》一書中提到,每個人都可以通過意義的四大支柱:歸屬、使命、敘事、超然,活出有意義的人生。從這個框架來看,工作與愛情主要與歸屬、使命、敘事相關;靈魂與超越則關乎敘事與超然。

由此不難發現,「意義」與「敘事」密不可分。甚至可以說,若無敘事,意義便難以成立,歸屬、使命、超然都需要依附於敘事的結構下成立。這部分或許可延伸到「敘事治療」的相關理論,而在《時間的秩序》提到:「世界是由事件而非事物組成」則更深一層的探索「意義」的底層,相關內容值得進一步探究。至於靈魂、超越與超然,則觸及另一個更廣大的領域了。


所謂被討厭的勇氣,其實只要上了年紀人人都會有。時間所剩無幾的自覺,也會讓人改變對生命的看法,年齡增長後每個人都會成為作家,一方面是因為生活中的經驗與故事越來越多,但另外一方面也是因為一想到剩下的時間不多,生命的重心就會從樂趣轉變成意義。

所謂被討厭的勇氣,其實只要上了年紀人人都會有。」這句話深得我心。中年危機或中年叛逆的一個重要原因,正是來自於對「時間所剩無幾」的深刻自覺,而這種體悟往往推動人們重新審視並改變自己的生命方向。

我曾寫過,長壽未必是一件好事。假設平均壽命只有40歲,那麼在30歲時,或許人們會義無反顧地選擇實現自我,因為剩下的光陰已屈指可數,再不拼一把可能再無機會。

但若平均壽命是80歲,則在30歲時,人們可能會選擇再等等、再忍忍。到了70歲,終於能無後顧之憂地追求自我實現,但那時可能為時已晚。


快、足、意這三者,就是通知我們生活狀態的重要訊號,就像開車時偶爾會需要確認儀表板一樣,人生也必須偶爾確認這三個指標,所謂的美好生活,就是這三項指標都處在良好的狀態。

快(快樂、體驗)、足(滿足)、意(意義)三者,是提醒我們生活狀態的重要指標。這本書主要梳理了快(快樂、體驗)、意(意義),而對於足(滿足)則比較少著墨。

  • :體驗(邊沁學派)

  • :知足(斯多葛學派、伊比鳩魯學派、儒釋道)

  • :意義(亞里斯多德學派)

什麼是滿足與知足呢?乍聽之下似乎簡單,細思則不然。它應該與欲望的管理息息相關。若能補足這部分,或許可以構築起更完整的幸福架構。總體而言,快、足、意三者,確實是一個有力的框架,幫助我們深入理解幸福的各個面向。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