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解說】六、無上

文明之眼
·
·
IPFS
·
透過《金剛經》將法傳給下一個主觀意識體,就是《金剛經》的跨時空觀概念,因為,每一個主觀意識體,都是當下唯一的存在,不跨時空如何能接棒?因此,只要弘揚《金剛經》的眾生夠多,就更有機會傳給下一個主觀意識體。

「須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初日分以恒河沙等身布施,中日分復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後日分亦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如是無量百千萬億劫以身布施;若復有人,聞此經典,信心不逆,其福勝彼,何況書寫、受持、讀誦、為人解說。」

佛說:「須菩提!假設有善人終日有為布施,無窮無盡無止,其所造福祉也不如此經信徒,何況將此經發揚光大者。

 

佛陀反覆強調弘揚《金剛經》的福德,其目的當然是喚起世人的重視,所謂「善人,善人之師;不善人,善人之齎。」善人可弘揚佛法,不善人可接納佛法,唯有讓更多人共襄盛舉,才能將這部經典傳承下去。

為何要傳承這部經典?因為得讓下一個主觀意識體看到,在宇宙有為演化的運行下,無論是誰,都會成為滾滾潮流的一顆水分子,因此,佛法傳到下一個主觀意識體時,佛法已不再原先的位置上,想找當下佛法就得到下游。

 

 

「須菩提!以要言之,是經有不可思議、不可稱量、無邊功德。如來為發大乘者說,為發最上乘者說。若有人能受持讀誦,廣為人說,如來悉知是人,悉見是人,皆成就不可量、不可稱、無有邊、不可思議功德,如是人等,則為荷擔如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何以故?」
「須菩提!若樂小法者,著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則於此經,不能聽受讀誦、為人解說。」

佛說:「須菩提!重點在此經的跨時空觀,巨觀對微觀的影響無邊無量,無窮無數微觀世界的輪迴,只在於大上眾生的一念;所以,若有人能弘揚此經要義,也就成就無量無邊功德,以其傳承如來無上正覺。」
須菩提問:「該怎麼做?」
佛說:「須菩提!若拘限小法,則執著於相,就無法弘揚此經。」

 

透過《金剛經》將法傳給下一個主觀意識體,就是跨時空觀的概念,因為,每一個主觀意識體,都是當下唯一的存在,不跨時空如何能接棒?因此,只要弘揚《金剛經》的眾生夠多,就更有機會傳給下一個主觀意識體。

所謂「樂小法」勢必拘限小法,或拘限於一時之法、或拘限於有為之法,例如以三十二相關如來是一時之法,以七寶布施就是有為之法;若是執著於法相,就不能理解《金剛經》的要義,更無法承擔無量正等正覺。

 

 

「須菩提!在在處處,若有此經,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所應供養;當知此處,則為是塔,皆應恭敬,作禮圍繞,以諸華香而散其處。復次,須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讀誦此經,若為人輕賤,是,人先世罪業,應墮惡道,以今世人輕賤故,先世罪業則為消滅,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佛說:「須菩提!此經若能在上三界中廣傳,宇宙將會處處安詳;其次,信徒若被他人輕賤,因果自消不必執著,當有益於無上正覺。」

 

為何佛陀只重視上三界,畜生、餓鬼、地獄三界難道不管嗎?當然不是!下三界如何演化,完全按照上三界的意念,上三界意念有為,下三界則有為演化,上三界意念無為,則下三界無為演化;而且人界在上三界中央,當然推動上三界才事半功倍。

佛法是無為法,是朝有為演化趨勢的反向,因此遭遇阻礙是理所當然的事,佛教的無為法是期待來世,也就是今生創造無數無窮無盡的微觀清淨世界,來世就能在這些清淨世界中生活,在菩薩的小宇宙時空內,即便是下三界也會是清淨的。

 

 

「須菩提!我念過去無量阿僧祇劫,於燃燈佛前,得值八百四千萬億那由他諸佛,悉皆供養承事,無空過者;若復有人,於後末世,能受持讀誦此經,所得功德,於我所供養諸佛功德,百分不及一,千萬億分、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於後末世,有受持讀誦此經,所得功德,我若具說者,或有人聞,心則狂亂,狐疑不信。須菩提!當知是經義不可思議,果報亦不可思議。」

「須菩提!主觀意識是唯一的,主觀意識在誰是誰,昔日無窮的我雖然勤於佛事,卻無法與末世弘揚此經者相比,這是因為不能跨時空來維繫;有為演化到末世,會比現在更混濁,因此,佛道阻礙與功德,也會隨之而擴大,而此經就是機緣。」

 

佛陀能用意識觀察過去探視未來,當然清楚宇宙仍會朝有為方向演化,愈是到末期愈是混濁複雜黑暗慘烈;除了處境變得更加惡劣之外,能耐也會變得更加強大,例如兩千多年前,想要抄寫經文多麼困難,今日用電腦下載轉發卻多麼輕鬆。

上述處境惡劣,包括大環境與小宇宙,我們生活在一個充滿慾望的世界,對於修行而言就是極惡劣的環境,此外,我們體內小宇宙的混濁複雜程度,也遠遠超過佛陀當時的人們,因此所承受的業力干擾也不可同日而語。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文明之眼《推背圖》第47象:約五百年後 讖曰:偃武修文,紫微星明,匹夫有責,一言為君 頌曰:無王無帝定乾坤,來自田間第一人;好把舊書多讀到,義言一出見英明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黃老思想

白話《黃老思想》

周朝黃老思想
20 篇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