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疗愈自助手册 第三章 行为背后隐藏的目的

哞拉圖
·
·
IPFS
我不会为我无法掌控的事情烦恼,因为既然无法掌握,烦恼也无济于事。我也不会为我能掌控的事情烦恼,因为既然能掌控,还有什么好烦恼的?烦恼生,信心灭;信心生,烦恼灭。
阿正好帅

心灵疗愈自助手册 第三章 行为背后隐藏的目的

懒得读,用听的

六十四岁的萝丝一年前出现了一种怪毛病,就是会逛街购物。这本来是一种很普通的习惯,但购物的方式却让她很烦心,最后只好向医生求援。她会花上好几个钟头逛百货公司,买上好几千美元的衣物,只不过几天后几乎又全数退回给店家。

萝丝明白自己的行为很不寻常,但仍不自觉地重蹈覆辙。虽然只了解病情不见得就能治愈,但她仍需先明白自己的行为是怎么回事,才能着手解决问题。萝丝的行为必定满足了内在的某种需求,否则就不会陷得那么深了。本章所揭示的真相是:人的行为背后必定有某种目的,只要找出这个目的,就能摆脱旧习,行事也就能展现出更真诚、更正面的态度。

像萝丝这种异于常人的奇特购物行径背后,究竟隐藏了什么目的,稍后将会分析她的行为动机。现在先来看看下面的问题:

  • 有个少女会用尖刀刺进自己的上手臂,看着血液缓缓滴下,其实这个部位的伤痕别人是不会注意到的。究竟这个十几岁的女孩为什么这么做?
  • 为什么这个男人会拿着摇控器拼命转台,每个节目却都只看几秒钟而已?
  • 为什么一个做母亲的明知唠叨小孩会激怒他们,让孩子产生挫折感,却仍经常那么做?
  • 为什么一个渴望爱与亲密感的男人,却会对身边所有的亲人都表现出若即若离的态度?
  • 为什么这个女人会把亡夫的骨灰坛藏在橱柜里,每次都对着骨灰坛自言自语长达一个多钟头?
  • 为什么某个棒球选手多年来每次出赛时,都会把一件又脏又臭、从来没洗过的T恤穿在球衣里面?

上述每种行为都是为了满足人们的某种需求而存在,即使看起来可能很怪异。比方说,很多年轻女性都会割伤自己,因为这种生理上的痛楚可以减轻心理的创伤。为了让自己觉得对痛苦握有主控力,才会不惜选择在某个时间、地点,以某种方式主动且一再地割伤自己,外在痛苦好似能净化内心的感受,让人有种纾解与释放的快感。不能满足需求的行为会自动消失,唯有能达到目的的行为才会一再上演。

有目的之错误行为

以说谎为例,有时之所以会说谎,是因为害怕面对说真话的后果;有时情况则不同。美国麻萨诸塞大学(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心理学博士罗伯特.费德曼(Robert Feldman)曾说,「人们撒谎是为了自尊心。我们发现当人们觉得自尊心受到威胁时,会立马撒起漫天大谎。」(摘自2006年《基础及应用心理学期刊》〔Journal of Basic and Applied Psychology〕)。

我们的同事姬尔.史卡普里尼(Jill Scarpellini)医师曾说过一个故事,可以看出说谎这种行为最早从哪个年龄开始,以及说谎的动机为何等。她说,有一天她走进两岁大儿子大卫的房间,那时大卫自己一人在房里才玩了五分钟左右,就把童书和玩具散落满地。姬尔看到原本整洁的屋子一下子变得乱糟糟,不免吃了一惊,「真是乱七八糟!」大卫听到妈妈这么说,看到了妈妈的眼神,身为心理治疗师的姬尔还来不及问儿子:「你怎么把屋子搞成这样?」大卫就已经结结巴巴地挤出一个最好的回答:「是爷爷!」

其次是人们为什么总爱聊八卦。因为聊八卦就是在背后讲别人有趣或耸动的新闻,这么做可以提高自己在小圈子里的地位。正如玛里昂.安德伍(Marion Underwood)博士在《少女间的群体攻击》(Social Aggression Among Girls)一书中所指出,聊八卦也是「攻击其他女孩却不必面对社会制裁的一种有效行为」。

婚姻出轨除了追求生理上的快感以外,也有其他目的。虽然关于配偶出轨的统计数字十分悬殊,不过詹妮斯.可柏(Janice Cable)在二○○五年八/九月号的《科学》(Science)杂志中曾发表一篇文章,题目是「欺骗的心——出轨:如何在事发前止步」(Our Cheatin' Hearts——Infidelity: How to Stop Before You Start),文章中公布了有关婚姻出轨泛滥程度及原因的调查结果:二二%的已婚男性和一四%的已婚女性在一生的婚姻中,至少都有过一次外遇经验。她在文中表示,「人们透过外遇来获取无法从原亲密关系中满足的情感需求,包括亲密感、关心、性诱惑等等。除此之外,情感背叛也可能出于苦闷、愤怒或迷惘等因素。这些理由男女都适用。」

佛洛伊德的学生阿弗列德.阿德勒(Alfred Adler)是举世闻名的精神分析学者,他推断儿童的不当行为不出下列四种原因:寻求关注、希望获得掌控力或力量、为了报复,或显示不足之处以博取关心。通常儿童都不会察觉到自己有这些行为目的,但是家长却能清楚明了其动机,以做出最适当的反应。

众所周知,就算亲眼所见也不一定是事实真相。人的行为绝非偶然,行为所显示的目的也是如此。正如儿童很可能因为渴望关爱,没有察觉自己的行为就像个宠坏的小坏蛋;同样的,成年人也可能不清楚自己之所以爱聊八卦,只是为了赢得同侪的重视。

至于萝丝的行为动机为何?不断购买东西又退货的自毁行为究竟满足了她的哪些需求?首先我们必须知道,萝丝的丈夫最近拒绝与她有床笫关系,冷漠的态度使她极为痛苦,一心只想躲开他。为了避不见面,萝丝大部分时间都不在家里,大多去逛百货公司瞎拼了。

她在店里遇到好几个亲切的店员,有时一厮混就是好几个钟头。每当试穿了满意的衣物时,店员们的关注和赞美都能给她很大的安慰,让她能克服因受丈夫排斥而产生的负面自我观感。可惜一回到家,她就发现自己买了太多东西、也花了太多钱,而她既不需要那些衣服也花不起。结果只好趁那几个店员不当班时,偷偷把大部分衣物退回去。

由于丈夫的排斥,萝丝感到强烈的受拒斥和无用感。每当这种自卑情绪出现时,她就急着往能给予她赞美的百货公司跑,以逃避丈夫和让她不愉快的熟悉环境。靠着这种新培养出来的习惯,她才能再度逃避另一个痛苦的日子。

一旦了解萝丝怪异行径的深层原因,就知道回头处理她与丈夫之间的关系才是最重要的。

逃避仅能逞一时之快

不少行为的隐藏目的都是为了逃避。逃避的确能暂时摆脱压力。这也正是为什么萝丝会有这么怪异的行为,因为这样一来就可以暂时不去处理棘手的处境和不愉快的情绪了。可是逃避不能解决根本问题。萝丝的逃避瘾头让她不去处理婚姻冲突,夫妻问题自然无法解决。一再去百货公司血拼,反而形成了冲突和逃避行为不断循环的不健康模式。

萝丝就算能为自己的行为找到一百种理由,譬如逛街能让她走出户外、认识一些新朋友、喜欢试穿美丽的衣服等等,但却可能因此忽略了真正的行为动机,也就是逃避问题。也许我们都不习惯用这种方式思考自己的处境,所以仍经常开心地继续做一些反射性行为,即使这些行为往往都很负面。除非认真深入地检视自己的行为,否则很难察觉自己真正的目的竟是为了逃避现实。

也许一部分是因为逃避行为看起来根本不合常理,才会看不出那竟会是我们或他人处理眼前问题的动机。有个人曾询问朋友能否提供工作机会,结果却抱怨那个朋友一直没回电话给他。他抱怨说,「我真搞不懂,回个电话给我,告诉我没办法提供我工作机会,难道这不是很普通的礼貌吗?」礼貌?没错。很普通?不见得。那位朋友不想回电话,可能只是因为回绝别人是件很不舒服的事情。毕竟,谁想当个报告坏消息的信差呢?谁想浇别人冷水呢?只要是不舒服的事情,人人都想躲开。每个人都会选择阻力最小之路,也就是人人都不想碰触可怕、痛苦,甚至只是轻微不舒服的事情。所以男女分手总是拖之又拖,春季大扫除也是能免则免,结肠镜检查更是能逃则逃。逃避是最轻松的做法,大家宁愿逃避,也不愿触碰不愉快的事情。

情绪背后的目的:舍不得放掉负面情绪

之所以会有某些怪异做法,有时是因为自己舍不得放掉某些情绪;不仅不舍得放掉好的情绪,像是愉快或自信;就连所谓的负面情绪也同样紧抓不放,譬如激愤、痛苦、恐惧、忧虑、愤怒等。不愿放下常是因为这些情绪在身心各方面都有其回报。

比方说,生气或激愤虽然看似人人欲除之而后快的情绪,但这些情绪却带来了一些好处。万一我们放下了所有的怒气,就不得不为自己的幸福与成就负起百分之百的责任了。换言之,只要能抓住这些情绪不放,就不必为自己的不快乐负责,却可把责任归咎给其他人或其他组织。

例如,退役军人戴夫认为当年在东南亚以及回美国后所受的待遇都不佳,所以即使退伍已经长达二十五年,还是认为自己是个受害者。其实他的愤怒是有目的的。因为他认为如果放下了愤怒,就等于原谅了国家对他的不公平对待,也就是从此必须认同美国政府了。

此外,戴夫不愿放下怒气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不肯为自己的幸福和成就负责,因为多年来他一直在孤立和受轻视的处境下没没无闻,毫无成就可言。当然,戴夫并不了解自己始终怒火中烧的根本原因,也不了解这种情绪的深层目的。对他来说,忿忿不平已经成了一种反射动作,是对社会不公而产生的合理反应。

人们会为了很多原因而执着于自己的坏脾气,像是认为接受现实就表示认输了。麦可就是这样而与哥哥关系不和长达三十年。虽然早已不记得多年前为什么会和哥哥吵架,可是他还是怒气不减,因为原谅对方似乎就表示承认自己很软弱,也代表哥哥是对的,自己是错的。这种想法让他始终无法与唯一尚在人世的家人和睦相处。怒气满足了麦可的某些需求,所以始终不让怒火消除。此外,麦可也一直让自己相信,他生气是因为哥哥不好;他会不爽都是因为哥哥做错了,所以也顾不得生气的后果了。

放不下情绪的另一个原因是为了自我保护。一旦不生气了,我们就会认为自己很容易受伤。珍妮的情形就是如此。她离过两次婚,在两次婚姻中丈夫都曾出轨。第一任丈夫外遇时她很火大,第二任丈夫偷腥时她更是火冒三丈,而且冲天的怒气从来就没有消减过。结果她有五年之久无法与男人建立亲密关系,只要感情稍微进入状况,她的怒气和苦楚就会破坏了两人之间的关系。换言之,珍妮宁愿用怒火保护自己,也不肯再让男人像两个前夫那样伤害她。

有目的的坏脾气还有一个好处,就是让自己握有掌控力,以便占尽上风。这是发怒极为常见的一种隐含目的。威尔森女士就是个很好的例子。威尔森女士常在课堂上对学生大吼大叫。她似乎很享受在美容科年轻学生犯错时小题大作。学生觉得她简直是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学生的年轻无知上。威尔森女士没有朋友,工作就是她的一切。小时候她曾遭人性侵,从此终身未婚,也从不准任何人亲近她。她对遭受侵害的恐惧,让她决心做个心怀怨怼与敌意的人。因为这种心态总是让她占上风。身为老师,威尔森女士总是能高高在上,从受害者摇身变成了加害者。

我们一直把讨论重点放在愤怒上,是因为这是大家最容易执着不放的一种负面情绪。其实人们所执着的负面情绪还有很多。

譬如迪妮丝就在痛失姊妹的伤痕中耽溺了十二年。因为手足死亡而哀痛逾恒,这本是很常见的健康反应。然而伤痛若影响情绪太深又持续太久,就表示其中隐涵了其他目的。迪妮丝就以为耽溺于悲情可以让姊妹虽死犹生。她的内心深处认为,至少能以伤心的方式来纪念已逝的姊妹,又担心若是任凭伤痛消失,与亡故姊妹的美好情感会就此断了连系。可是她却不了解,紧紧抓住悲伤只会让自己无法享有与其他亲友的亲密关系,也不能从任何嗜好中享受乐趣。她的伤感只有一个目的,就是抗拒已发生的事实,让已故姊妹仍能长存人间。为了表示自己极在意这个姊妹,宁可永远放弃快乐。

除了愤怒与悲伤之外,恐惧也会抓着人不放。本书第一章讨论过,恐惧是提醒我们前面有危险或威胁的一种情绪状态。只要接收到这些讯息,恐惧感即已达成任务,就不需再害怕了。但是很多人却一直活在恐惧或焦虑之中,借以逃避不愉快或可能威胁自尊心的情境。

然而逃避险恶却会同时带来两种后果:虽然警报能立刻解除而松一口气;但是以后再遇到同样的状况或刺激时,恐惧感反而会更强烈。比方说你很害怕搭乘飞机,某次有个朋友说有个你一直向往的地方有多么好玩,邀你一起去旅游。即使你极有兴趣,却只能借口负担不起旅费或不喜欢那个地方,回绝邀请。虽然害怕搭乘飞机看来很不理性,然而一旦回绝了朋友,你就可以大大松一口气了。可是下一次面对飞行邀约时,会产生更大的恐惧感,为了接下来又能重享松一口气的快感,你会选择再度逃避。

执着于恐惧感或随之产生的快感,只会使逃避行为愈发严重。第一次朋友邀你出游时,可能还会觉得有点尴尬或迟疑,可是下一回找借口拒绝朋友时,你说话的声调和身体语言就自然多了。简言之,你的逃避伎俩会益臻成熟,直到再也不想去解决自己的深层问题,因为逃避行为终于达到了目的——让你能抓住恐惧这种负面情绪不放。只不过这么一来,你就必须一直与恐惧焦虑为伍,这辈子也许都不会再有机会搭乘飞机,而且只要一想到飞行,就会吓得你全身颤栗。

韩瑞塔一辈子都很害怕与别人互动。面对外界时,她总认为自己是个无用又不可爱的人,所以每次与人来往都会很畏缩。即使有社交机会出现(像是有人邀请她参加派对,或有男士对她表示兴趣),她仍会躲进恐惧的外壳,逃避可能很有趣甚至很有意义的人际互动。

为什么她会有这种反应?因为她担心自己会受伤害、不受欢迎、丢脸,或出糗!最后她只好生活在恐惧之中,以便逃避任何危险的处境。恐惧成了她的一种自我保护方式,因此她就更深信自己既无能又不讨人喜欢了。她偏执地认为,她的恐惧感是有道理的。

如果不解决这种恐惧感和其暗藏的目的,韩瑞塔可能永远都培养不出良好的人际关系技巧,自然也就无法拥有正常的人际关系,也不懂得人际之间应有的份际了。不幸的是,她对亲密关系的了解始终很有限。所以无论身心各方面,她都很可能不断在人际关系中受伤,而这又会加深她的偏误,认为外面的世界的确是个险恶的地方,必须尽量避免与人接触。

人们也常抓着罪恶感不放,因为长久以来这种心理已证实是有好处的。罪恶感的作用本是提醒我们已违背了自己的道德观,所以有罪恶感本来是件好事,毕竟一个没有罪恶感的社会是危险的,一个反社会的人在杀了人之后可能毫无悔意。

然而,长期耽溺于罪恶感却是一种自毁性行为。究竟抓着罪恶感不放有什么好处呢?因为只要一直沉浸于罪恶感和随之而来的羞愧感之中,我们就理所当然不必有作为,也不必面对挑战或负起责任了。怪罪自己不好、别人亏欠了我、或自己能力不足,总比改变这些想法、面对应有的挑战要容易多了。就像耽溺于愤怒情绪的人一样,也有很多人宁愿长期陷在罪恶感里面,也不肯为自己的幸福与成就负责。

原生家庭也常是造成人们走不出罪恶感阴影的影响因素之一。如果与人相处已习惯性地会产生罪恶感,很可能是因为年幼时大人就教导我们要为别人的感受负责。于是从童年开始,我们就认为别人的反应完全是因自己的行为所引起。所以容易有罪恶感的人,通常自尊心较低,事情出错也经常怪罪自己。结果终其一生,他们总是不断责怪自己说:我真不争气;我总是犯错;要是我当初没做这件事或那件事,情况就会大不相同了。以为别人的不幸,都是我们的过错。

这种夸张的错觉所隐涵的目的,就是为了满足对罪恶感的需求,因为一旦相信周遭发生的所有坏事都该由我们负责,罪恶感就永远不会消失了。

停止烦恼——摆脱不了的习惯性忧虑

忧虑的隐藏目的又是什么?谁会喜欢焦虑又失眠呢?很多人都会告诉你说,他们真的很讨厌时时都得担心,可又实在放心不下。心理学家罗伯特.李希(Robert Leahy)在《甩开忧虑》(The Worry Cure: Seven Steps to Stopping Worrying)一书中指出,美国有百分之三十八的人口都属于慢性忧虑症患者。无论白天或夜晚,任何时候你问这些人说,「你在烦恼什么?」他们总会给你某种答案,因为只要一睁开眼睛,他们总找得到一些可忧虑的事情。

其实我们大可控制自己的忧虑情绪。但是要知道,爱烦恼有个非常明显的目的,就是能利用忧虑来与一些事情产生联结,否则那些事情就会超越自己的掌控之外。似乎停止担心,就等于放弃了掌控权。

大多数心理学家都了解,人们宁愿掌控某种情况,也不肯承认自己完全无能为力。结果忧虑就成了一种不自觉的心理策略,让我们觉得自己好像对完全无能为力的情况仍拥有一些影响力。做母亲的在小孩收假后搭机返回学校时,经常会焦急地在家里不停踱步,仿佛这样就能确保孩子的飞行安全似的。如果放下这些不再操心,就不得不承认自己对这件事其实完全无能为力。所以这个母亲宁可一边看气象预报,一边守着电话等孩子的消息,脑子里尽想着飞机出事的可怕画面。等孩子平安返校后,马上拨电话让母亲安心,这时担忧不已的母亲终于松了一口气。

如果这个母亲诚实审视自己,就会察觉对于自己一路担心孩子安危到终于平安返回宿舍,其实颇有成就感。就是这种经验让她更喜欢瞎操心。下一回她无力掌控情势,又希望能赋予一份心力时,就会再度上演瞎操心的肥皂剧。可见忧虑的行为显然有一种回报:愈担心某件事情,好像就愈能让所担心的结果不会发生似的。

其实忧虑是一种迷信行为。譬如有些足球迷一定要坐在某个固定的座位上,一定要帽沿朝后戴着同一顶帽子,然后每个周末下午准时入场为喜爱的球队加油打气。从理性上来说,他应该能发现自己的做法其实根本不可能影响比赛结果,但仍沉浸于自己能掌控赛情的幻想中,觉得能以某种神秘的方式帮助自己的球队赢球。研究这位球迷从何时开始有这些迷信的固定仪式,也很有趣。几年前,他的球队本来输了二十一分,终场却神奇地反败为胜,赢了那场球赛。当奇迹发生时,球迷认为自己的座位是幸运号码,反戴的帽子也是幸运帽,顺势强化了自己的迷信行为,以帮助球队夺得佳绩。

不过事实真相仍然不变,也就是那位球迷并不十分了解自己行为背后的目的。如果有人问他何以每周六观赛时都这么做,他可能会大笑着回答,这不过是一种很傻的迷信罢了;他也可能严肃地表示,虽然这些做法可能与球队赢球没多大关连,可是既然已连赢七场,又何必冒险改变这些小小的仪式呢。只不过他连自己都搞不清楚,其实这种出于忧虑战果的小小仪式,确实让他拥有一种有能力影响比赛结果的错觉。

问题是这种出于忧虑的迷信做法,很可能变成一种极端的行为。比方说,山姆也是个运动迷,而且是个典型的激进足球迷。有一次看足球赛时,他喜欢的球队在第三节被对方触地得分,这时他妻子竟然笨到去上厕所。之所以说她笨,是因为球队在她开始用浴室后竟然连着两次触地得分,让她老公认为正是因为她去浴室,球队才能反败为胜,结果在球赛剩下的全部时间里,他竟然一直把老婆锁在浴室里!

这个故事听来好笑,但迷信仪式之严重可见一斑!因此,如果人们不了解自己行为的真正目的,经常会陷入各式各样可悲的固定仪式中,简直令人瞠目结舌;在最极端的情况下,甚至会毁掉极重要的亲密关系。

喜欢自寻烦恼的人永远都在瞎操心;就算生活中并没有什么可焦虑烦恼的事情,他们也会想一些出来,总认为只有自己才能真正解决某些问题,所以变得非得操心不可。美国儿童节目「芝麻街」(Sesame Street)中曾有一幕戏:伯特看到厄尼的耳朵上有一根香蕉,就问他,「为什么你耳朵上放了一根香蕉?」厄尼回答说,「为了要赶走大象。」伯特又说,「可是这里并没有大象啊!」厄尼骄傲地表示,「你看,这一招很管用吧!」

就像恐惧、愤怒等棘手的情绪一样,忧虑对行为的影响也很大,除非我们能找出忧虑背后真正的目的。为了不再忧心忡忡,我们必须承认自己对事情其实无能为力。甚至我们必须深信,无论事情发展得如何,到头来一切终究都会没事。也就是说,忧虑的最佳良药就是信心。也许是对上帝有信心,或是对命运、对自己有信心等等。

一个有信心的人能了解:人不能主宰一切,所以就算担心也无济于事。也许有人相信这个世界的主人是上帝,我们的命运都在祂的主宰之下;也有人认为自己就有足够的力量与命运讨价还价;还有些人则相信那句古老的格言:「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只要我们行善,好运自然降临;另有一些人则认为,事情失控了就是失控了,担心又有何益?

你也许听过下面这段宁静祈祷文:「主啊,请赐予我宁静的心,让我接受不能改变的事实;赐予我勇气,去改变我能改变的事情;赐予我智慧,以区分这二者的差别。」如果你总是想控制超乎控制之外的事情,就很可能陷入种种迷信的仪式之中无法自拔,以求取暂时的安心。

其实情绪健康的人也可能有各式各样的烦恼与难题,但大家都能接受自己在某方面实在无法掌控情况、也无能为力,然后再找出一些可信仰的道路,以求取安心,并对世事有所理解。无论是祈求上帝指引,或相信自己有能力在棘手的处境中找到出路,基本上我们都很清楚自己究竟在做什么、以及为什么会这么做。一旦对生命与人生遭遇有了某种见解,我们就能更了解自己的天命,也就不会忧心忡忡地一直想要解决种种艰难的问题了。

了解人生目的,从基本步骤做起

最近很多人都谈论到人生目的的问题,意思是如果能找到人生在世的目的,生命就更圆满也更有意义了。可是想找到天命需要走很长远的路,必须经年累月付出心力去追寻。虽然目标崇高,如果能透过本书提供的这些偏重实务的小步骤,试图了解自己的愤怒、焦虑、悲伤等情绪背后下所隐藏的目的时,就有更大的机会活出天命。只要能理解为什么自己会抓狂似的大肆采购、年复一年沉浸在哀悼故人的悲伤之中,或对于自己无能为力的事情总是忧虑不已,我们就可能拥有更快乐充实的人生。

但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必须尽力理解自己从某些耽溺行为中究竟能得到什么。这些行为能带给我哪些好处?沉迷于某种负面情绪有什么利益?为了找出答案,我们必须针对自己的恐惧感,自问几个很严峻的问题:

  • 如果你能从某种童年创伤中痊愈,你会担心有什么损失吗?
  • 如果你放下了长久以来对母亲、离婚配偶、前公司合伙人等的忿怒之情,你会担心出现什么自己不喜欢的状况吗?
  • 如果你终于把已故丈夫的衣物送给别人,你会担心出现什么不喜欢的后果吗?

藉由了解自己的恐惧,才得以克服这种恐惧,进而摆脱种种自毁性的行为模式。藉由了解恐惧底层的非理性反应,我们才能明白隐藏在旧习之下的真正心理因素。下列练习题是为了帮助我们认清自己的所作所为,然后让我们从改变思考着手,进而改变自己的种种不理性瘾头。

练习题一

为什么你要做这些白费力气的事?

为了充分利用本章所提的重要观念,你必须找出自己的负面行为所真正隐含的目的。练习一能帮你理解,自己为什么会做出有负面效果的怪异行为。不妨想想平时面对某种有压力的处境时,你做何反应?接下来再试着回答下列几个问题:

  1. 面对有压力的事件、人或处境时,你习惯如何处理?你会一再重复某种行为模式吗?
  2. 怎么做才能纾解你被压抑的情绪或感受(譬如焦虑感或罪恶感等)?
  3. 你有哪些行为是别人曾提醒你该戒绝的不健康做法?

现在根据你确定自己所表现出来的一些负面行为,回答下列问题:

  1. 这些行为的深层目的是什么?
  2. 当你表现出这些行为时,内心深处究竟在逃避什么?
  3. 你在哪里学会这种负面做法的?
  4. 你需要培养哪些做法(譬如果决、耐心、组织化、独立性、信任感等),以取代原有的负面行为?

练习题二

如果练习一不能帮助你找出自己的负面行为和隐藏的行为目的,不妨做做练习二的题目。要是你的上瘾行为是为了逃避某种痛苦的话,就表示你的内心出现了某种问题。下列是人们经常会避开的五种情境;之后几个题目也可以帮你检查自己的病因。

  • 与人对抗。
  • 在情感上与人太亲密。
  • 让别人知道自己的弱点。
  • 承认自己的错误。
  • 用负面的态度谈论别人。

描述自己为了逃避以上某种情境而出现的固定反应模式:

为了避开上述某种情境,你通常会说些什么话?

为了避开上述某种情境,你通常会采取什么行动?

为什么你说的话或采取的做法,能帮你避开不愉快的处境?

练习题三

你最喜欢的负面情绪是什么?

我们经常是为了承担某种负面情绪而出现固定的行为模式,这些负面情绪包括:愤怒、恐惧、忧虑、激愤、苦痛等。试着回答下列问题,以了解究竟是哪种情绪让自己产生负面行为。

愤怒

你会每天因为某人或某种状况而至少发一次脾气吗?

你会在发过脾气之后感觉很爽吗?发脾气会不会让你有一种轻松或满足感?

你是否会把自己的怒气合理化,而不深究发脾气的原因?

是否有人说过你脾气很坏,需要多反省为什么动不动就大发雷霆?

恐惧

  1. 你会不会几乎每天都对某些事情感到非常害怕?
  2. 你是否觉得恐惧感虽然从某方面来说很吓人,有时却也是一种不错的感觉?所以你会渴望拥有那种恐惧感吗?
  3. 你是否觉得自己有充分的理由感到害怕,而不曾深究自己如此恐惧的原因?
  4. 是否有人因为关心你容易动怒的毛病,而提醒你动辄发怒会妨碍你做某些事情(譬如建立一段新的亲密关系,或找个新工作)?

忧虑

  1. 你认为自己是个杞人忧天型的人吗?
  2. 忧心忡忡会带给你什么感觉?你觉得操心多少对事情会有些帮助吗?
  3. 你经常表示如果不操心某件事,自己简直就快抓狂了吗?
  4. 你的瞎操心会妨碍事情发展,还是有助于维系某种关系?是否有人曾对你说,你实在太会担心了?

激愤

  1. 你内心经常觉得自己很不幸吗?你会经常跟人诉苦说,自己目前的处境都是别人害的吗?
  2. 经常表达愤怒让你觉得很爽吗?你会经常对人抱怨,诉说别人曾经如何占你便宜,或始终不肯放过曾经伤害过你的人吗?
  3. 你经常相信自己大有理由生气吗?你是否经常认为事情的结果并不是你的错,都要怪别人不了解你,要不然就该怪他们太恶劣或太愚蠢了?
  4. 你的怒气曾让身边的人对你退避三舍吗?他们是否曾告诉你不能再以受害人自居,而必须对自己的人生负起责任?

痛苦

  1. 你是否经常对人生感到遗憾,总觉得曾经做过错误的抉择?
  2. 上述这种苦楚的感受是否仍能予人一丝慰藉感?你是否不断回味某件不幸的事情,以品尝其中的苦涩滋味?
  3. 你是否认为对事物感到苦楚,是一种相当合理的反应?你是否因为别人无法体会你的痛苦经验而感到遗憾?
  4. 你的痛苦感受是否多少让你与世隔绝?你是否宁愿沉浸于痛苦之中,而不愿去找乐子或与外人接触?

本文是写给也许是一时低潮需要有个支持却不知道跟谁说,或是想自己帮助自己突破的你,但也别忘记作者的美意,可以的话请购买本书或至图书馆借阅一本;或是当你碰到也有人需要帮助时,当一次他人的好人。

本文同时发表于本人blog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