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堅固的方法論_楞嚴經
楞嚴經全名是「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是佛、覺者,對眾人幾乎未知的一種存有狀態,提供關於如何達成、以徹底醒悟該狀態的入門方法說明,讓未悟者能於抽象層次上掌握、以持續勇猛精進修為的一本書。
楞嚴經是一本方法論。
該書緣起於一個事件。一位學佛之人名叫阿難,在乞食過程中遇上摩登伽女,因摩登伽女的欲愛干擾讓阿難知道自己還需在修行上精進,因此向佛請示方法。阿難原就歡喜看見佛的面相形體,他想成為佛的樣子,但該次事件,讓阿難知曉光是聽聞佛的說法,不足以讓自己成為佛,還需讓自己努力修行,因此要懂得做法,而非懂得道理而已。於是佛告訴阿難一個能究竟堅固、自在修行的方法。
阿難欣賞佛的面相形體,我很好奇,佛於晚年的美好樣態,究竟如何成就?佛很快切入主題,阿難,你要知道這世界人們生生死死不斷繁衍接續,如同車輪那樣反覆轉呀轉,是因為人們不知道「常住真心、性靜明體」;佛之所以能跳脫生死框架,正在於體悟「常住真心、性靜明體」。對人而言,生死是大事,佛認識到人在時空中本來就有堅固不壞的「真心」,而此「真心」成就了佛的安祥光明形體,讓阿難心生崇拜。
切入此主題,主要是回應阿難,所以從阿難歡喜佛的角度發問,你既然喜歡我的面相形體,你是如何看我、如何喜歡我?是你的眼睛在看我?還是你的心在看我?如果只有眼睛,眼睛能生歡喜嗎?眼睛若連心,因為你的心而對我的面相產生歡喜,那麼你的「心」在哪?是在你身體裡?還是在你身體外?如果把「心」挖出,那顆「心」還能喜歡任何人嗎?佛說「真心」確實存在,但顯然不是那顆血肉心臟。所以「真心」是一種抽象、卻能意識到的存在,你不應該固執於你眼睛所能看、你慾望所追求的表象,你應該要一再地、不斷深化地往內觀看,才能認識「真心」。這樣的「真心」仿佛是個大容器,滿是能量且不外溢,所以楞嚴經用「無漏」字眼。為什麼人們認識不到「真心」?由於煩惱,人們不斷外馳追求,如同容器有漏,專注於外,讓心力耗散,無法向內認識「真心」。
阿難於是請示佛,如何才能降伏煩惱?使得人們不會用心外馳?是走「奢摩他」路嗎?「奢摩他」方法,是指修行「止觀」,一種修行者持續向內觀照,止息妄念、去除煩惱的方法。佛為了讓阿難正確認識修行方法,要先解釋修行方法的先驗道理。
你修習是以面向「真心」、而不是以「妄心」為主。外部世界不斷變遷,佛用「因果」字眼解釋,人與人、事與事、物與物皆不斷有著彼此牽連的因果關係,人們不斷攀附這層層因果關係,將心力用於其上,而人們也似乎受到這些因果關係影響,開始學習自己的本性是什麼,進行從小到大的個體化過程。我們身受小學、中學、大學教育,我們身受家庭、社會熏習,形成現在的我,然後自我詮釋,以為我的本性如此如此…。佛說這是面向「妄心」而自認的本性。我想成為怎樣的我,或因家庭、社會等因果而對自我欲求認知的建構產生影響。這樣的我,滿是煩惱,如果你以此「妄心」為基石,著力去除煩惱,著實不可能。因「妄心」、即「攀緣心」,是建基於欲妄,人有欲妄,就有煩惱。
一切因果造就世界變化,是層層妄念的堆疊,此起彼落、彼此接續環繞;若從此角度認識世界,一切世俗事物都不能在時間上永恆、也不能在空間上永駐,一切世俗事物皆不能常住。你搭火車前往目的地的途中,你心裡或許著急想著是不是能準時抵達,但當抵達目的地,你心裡又起變化,想著我要在哪裡與朋友會面,世界變化萬千,心內小劇場也層出不窮;人的生死變化亦是如此,你的心似乎因你活著而存在,因你死了而消失,但那不是「常住真心」。佛說「常住真心」這個原本就在人們身上的初有狀態設定,才是最真實的存在,其不因外部變遷而轉變、其跳脫生死,不因生生死死而消逝,堅固不壞。可惜的是,我們被煩惱、被外在影響,蒙蔽了「常住真心」的原初設定,於是無法了解、亦無法好好使用「常住真心」。
我本心想佛晚年究竟如何能成就一副美好樣態?但佛對阿難提及煩惱,閱讀的我開始轉向煩惱這個問題。活到現在,我能體會煩惱往往是自己造成。與他者碰面,一個皺眉,可能便令人納悶是不是對自己觀感不好?一些細微小事足以讓人煩惱幾個小時,或許他者根本不這麼想,但究竟也自生煩惱起來。人生著實不好過。這是閱讀過程的轉折,也是覺者的導引。你的煩惱不是用眼看見,而是你的心產生。外在環境顯而易見,但內心情緒相應外界變動攀附而起,有時你卻不知為何來得如此突然?倘若你用「常住真心」看待世界,當是寂靜不動,沒有動靜問題;若情緒有所觸發,是因你以「妄心」看待世界。你以為萬物為你所用,實際上,是你被外部事物束縛,被事物所轉,於是你的人生開始顛倒起來。
佛的意思是,煩惱於時空中不斷流動,一個接著一個、一個消失一個又起,此起彼伏,應付不暇;因果不斷增生卻又消逝,煩惱便一結一結的生出。你被煩惱所誤,被外部環境所控,被繞得團團轉,你過的人生追求,其實是顛倒的,你以為你照著自己的意思走,實際上你是被煩惱牽著走。佛說了幾句話與字眼,「妄性無體、非有所依」,妄念本來就不是真實的存在,無法依靠;「展轉發生、熏以成業」,妄念卻此起彼落的接續相生,不斷積累熏習著世間人們;「同業相感、眾生顛倒」,人們若遭受相同的熏習自然有著相同的感受業報,使得眾生都過著顛倒行事的日子;世界「遷流不住、分段妄生、反覆輪迴」,世界就這樣隨順著起起落落的妄念,不止息的變動、接續相生,一再反覆。馬克思對於商品拜物教的辯證唯物批判,不也是這樣的思考?你這個人,在資本主義市場消費社會活出了一個顛倒,你卻以為這是美好人生。
現在我們要想辦法顛倒回來,來個逆向思考。
佛說人作為人,有不生滅性。人有生老病死,有生、有滅,但在身體的生滅狀態下,人同時有著不生滅性。在人身體有限的生滅狀態下,人們欲求諸多、企圖掌握那個自認的我,這是從「妄心」看待人生;反之,如若你能觀照、細察覺悟「真心」,則能體現不生滅性。這是有趣的地方,其實「真心」與「妄心」實乃相合,都在你身上,只是看你能不能顛倒回來,能不能以「妄心」轉「真心」。不生滅性到底是怎樣的生存樣態?這影響到我們到底要不要修行的信心。
一、具廣大、包容、相通的視野。人證悟「常住真心」,成為「性靜明體」,如前所述像個大容器、猶如大海;而妄心形塑的世界,就如同大海裡的小水泡一般。這是什麼意思?每個人具有真心理性,應該不增不減,但「常住真心」具包容性,可擴及很多人,心靈能跨界互通,且互為凝聚。但你的妄心總因外界誘因而讓內心擾動、向外奔馳、受到迷惑,迷惑往往侷限於局部情緒,視野自然小、受到阻礙。這是差別之一。「常住真心」能乘載萬物,常住心地,視野廣大,見地球運轉如同觀察掌中小球;誰也不能將此廣大視野奪走,因你並未被侷限於某一迷惑領域,因此你無須單單回應某一侷限的領域。如此寬廣視野就存在於你的「常住真心」,不用外取、無須奉還、也不與萬物混雜糾纏。
二、不為物迷,且能轉物。佛說,若你受外界牽引、唯物所束縛,當局者迷,眼界自然被侷限、被外物所役使。像是你喜歡穿華麗衣服,你整日都在想、欲求華麗衣裳如何穿搭,並為購買華服而煩惱,你被物牽著鼻子走。不生滅性的生存樣態,你的性靜明體是自在的,不受執著所苦,且心能轉物。能轉物,豈不是很奇妙的一件事?你的心不被外物役使,還能以心轉變外物。佛說,若能轉物,則同如來,你過得生活樣態就與佛一樣。
三、生活的絕對肯定,不是相對。妄心,促成是與非、生與死、有與無等相對性。你的妄念,像是追求名車洋房,一山總有一山高,總是不斷相對、總是階段相續。妄心有大有小,有時是個人妄念,有時是群人妄想,有著共業而能一同妄見。反之,起自「常住真心」的不生滅性,是一種絕對的肯定存在,你的性靜明體只有那一個「常住真心」,在時空下常住不動。世間萬般的確不離因緣,每個互動關係都有著相對性;但真心理性是唯一且正向的肯定。佛給了我們一個明確答覆,因為要你相信,才能接著學習如何去做、去修習。於是佛說,世間因緣並非第一要義,人的真心理性能隨順因緣,但如如不動,真心理性方是第一要義,才是真正的實相。你眼見事物往往如過往雲煙,似真非實;但你看不到、需要細細思維向內觀照體會的真心,卻是真正的真實存在,反之,因緣之聚合別離生死來去,則為幻妄不實。所以佛說,你應善思維。你要思考什麼才是真實實相。不思考不行,人要思考,人需要智慧,去認識虛妄,才知了無所得,亦即你不是因妄念而去取得些什麼,而是修悟常住真心而無所得。幻妄之心並非外部因緣聚合別離之影響造成,像是望梅止渴,並非梅子促成,而是你的妄心。你應不是只有不經思考的相信,因為信仰來自於你自己的持續思維;持續內觀趨向為真,驅馳向外觀相則為妄。
佛毫不閃避,直指不生滅性的生存樣態是絕對的肯定,讓你的心量最大最廣而無所得,又竟能轉物,這樣的境界很是奇妙。但若能降伏諸多煩惱,我心已嚮往之。頓悟後是怎樣的境界?你能超越自身肉體、心靈間相互涉入、遠景現前、心脫離身、來去自由、無前塵影事、無舊習氣、虛而能受、如谷回應、體悟生死根本,感應執著脈絡完全斷絕,心性湛明不外逸、六根相通、發現相同。不生滅性狀態大抵說明如此,接下來是怎麼辦的問題。
怎麼辦?
如前所述,走「奢摩他」路,不斷「止觀」修行,不斷細微觀照你的未了狀態。人有眼、耳、鼻、舌、身、意等佛說六根(入)(處)之感官,能與外界互動;其對應色、聲、香、味、觸、法等外部境界消息(六塵);進而有會意的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等六識。舉例,你有眼睛(眼)能觀察風景(色與空),並以此浮現於腦海(眼識)裡。外部環境因緣聚合離散所形成的萬物變化,是第二義,並非是促成你妄想的主因。你的感受、對應之對象、形成的意識,並無實體存在於外部,若有虛妄,是你本身妄心造成;反之,你也可藉由六根、六塵、六識之互動帶來覺悟,了悟虛妄,當體證得常住真心,產生轉換。
世間一切因緣產生種種變化,個人不應是馳向外在變化而改變自己,並以為那是自我;反之,是常自思維,在與外部互動過程中,細微觀照自身感受、外部變化、自身意識的轉變,證得常住真心,那個真心之我。外在環境千變萬化,你時時隨順外在向內觀照,修練金剛不壞之心。這樣的修行是過程,我們可由「循業發現」四個字看得出來。隨你順應外部轉變、而能直視妄念,修習止觀,去除妄念的過程,使向內轉變自我成為可能;於是產生心之量體不同,每能入定減去一絲煩惱,便能擴大自身真心體量;因煩惱而產生計度,相對而言小得可以,無實意義,反之,真心理體則體現唯一,一為無量,無量為一,最大最廣。因此,你總要維細審詳,從過程中破妄,從妄中悟真。
最麻煩的是「習漏」,一種長期以往的慣習、習氣。以妄念行事之世俗慣習,難以澆滅。因此需仔細深化步驟,於止觀中不斷修習。為什麼說積習難改?佛在解釋山河大地如何出現時,說明這世界的形成總是一環扣著一環,妄念興起總是彼此相待、對立而生勞累;妄念無須追究所謂的開始,那是共時產生的塵勞煩惱而使世界相續。楞嚴經裡有幾句話說出世界共時相續的特性:想愛同結、愛不能離、相生不斷、遞相吞食、汝負我命、我還汝債、常在纏縛,業果相續。所謂因果產生的妄想及相應業力,更大凸顯共時性,諸妄想輾轉相因、以迷積迷,不斷積累,一層堆疊一層,如此積累慣習,這般長時段歷史重負,你認為容易改變嗎?
所以你需要細緻的方法步驟去勤求。怎麼做呢?
佛告訴你做法。
第一, 發心求證不生滅性,恢復常住真心。先立下誓言,起心動念,朝唯一的肯定邁進。
第二, 時時審詳煩惱根本,向內心觀照虛妄於何處顛倒。
前兩步驟,是誓師面向賊人。
第三,擇一法門切入修行,終使六根清淨,去除煩惱,恢復常住真心。選一個適合自己修行的方法,以事半功倍。為什麼從眼耳鼻舌身意這六根、亦即人本身能與外界互動的感官著手?佛體悟到使人們不斷輪轉生死的結,就在六根。這些感官吸收外部視像、感受、讓你外馳趨向事物,產生貪嗔癡等妄念,促成世界生生死死起起落落。既是如此,六根亦是求得安樂解脫的入口。如同耳朵對應外在聲音,二者互動便形成妄念(根塵同源),對你產生束縛;反之,要恢復你藏有的常住真心,獲得解脫,亦在六根,逆向往內觀照,將六根解離六塵,斷盡煩惱(寂),不為煩惱所動(靜)。
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你先從一根入手,一根深入,再使六根清淨,解六根心結,取得正覺。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對應外在色聲香味觸法六塵,如眼睛向外驅馳追求美色而希冀有所得;若要修行,了悟常住真心,則需逆行,向內觀照,眼離色塵而不可得,降伏妄念。又如耳朵聽著起起落落的聲音,你隨順因緣際會聲響,知道那些斷斷續續的聲響總為無常,因為聲塵的相對性,你又能意識一個持續穩定的絕對存在,那就是聞性;若聽不到鐘聲,就認為你無法再聽,你自己都覺得可笑吧?因為鐘聲再擊,你仍能聽到。那就是聞於耳,思於心,修於行,向內反聞自性,觀照外部聲音如流水過,其實無分別,即聞與聲脫離;這時你不只觀音聲,也觀照「正在觀察的我、你、他」,旋轉心性,不隨境轉。
又或是你從身體的接觸進行觀照。當你身體疼痛時,你能意識到有一個你能感覺疼痛。但是這個能意識到「疼痛的你」的你,會有疼痛感嗎?不會。那個意識到疼痛的你的你,一點都不疼,是一個常住的心靈存在。難道有兩個你嗎?你可再細想,其實只有一個你,當常住真心有了底氣,也就成全了一個完整的你,覆蓋了妄念。這樣逆向觀照的過程必須越發細膩,特別是針對一再出現的重複慣習。
比方你常因聽到愛人直率話語讓自己感受被欺負、進而心生憤怒;但實際上你可能根本沒有受到對方一絲一毫的傷害,只是你的妄念傷了自己。你要怎麼釐清?脫離聲塵,知道往往這樣的聲塵使你產生類似反應,那果真是聲塵影響?你應嘗試細究那常常共時發生的情緒反應,逐步認清那是你的恐懼,亦或是別人真正對你的傷害。長此以往,不斷堅凝於真心理體,自成為金剛常住不壞。
在楞嚴經裡,記述著佛問在場得證覺者,是採取哪些方法入手得證常住真心?你會發現有前、中、後三段對應六塵六根六識的入門方法。首先是最前端直面外部消息,最初幾位得證者提及面對色聲香味觸法等六塵,像是觀不淨相,原來人身如此骯髒不堪、而產生厭離心,使塵色影響銷盡,而得證悟。
其次提及中端對人們個體眼鼻舌身意等六根的入手,像是從鼻根入手,掌握自身,進行觀息調息的動作,觀察自己呼吸、數息內觀;或是理解對味道不應起分別。又或是從身根著手,有刺傷足,你感受疼痛,你又知覺你感受到疼痛,但那種你知道你感受到疼痛的知覺卻不疼痛,一個疼痛、一個不疼痛,難道你有兩種知覺?亦即,我在痛,但我意識我在痛的意識其實並不痛。根據身根的感受進行思維,破除我執,讓你發現一個更為深層的你。
再來是從後端面對六根吸收六塵轉為六識後,從中不斷思維取得解脫。例如從鼻識著手,觀鼻端白,亦即眼觀鼻、鼻觀心,以降伏煩惱。
又或是從更大的制度、自然、群體、動力、情感等面向著手,進行細審觀察,產生體悟。楞嚴經裡的得證者分別從火、地、水、風、空、識、根等七大領域說明自己入門得道的狀況。如觀地,讓自我體悟平心地,世界地一切皆平,讓自我心開產生包容,了世界所有微塵均無差別。又如觀察風,發現所有群動性皆來無所從去無所至,所有動相皆是虛妄。又或是觀識,了解人間制度組織非常住性,但第八識淨心體性則廣大無量。又或是觀總根,以情感入手,念佛憶佛,以都攝六根。可見方便法門很多,但可知六根為癥結。有了切入點,你還需一些幫助,就是整個去除煩惱的方法論必須完善,佛說這是無漏學:心戒生定、因定發慧。
第四、攝心為戒,因戒入定境,思維解妄開智慧。你要持戒,佛說戒淫,戒殺,戒盜,戒妄語(心如直弦,不妄做假),為什麼要持戒?關鍵是去除長時段積累的習氣、宿習,讓心不起欲。有了戒持,方便你入定神凝,降伏煩惱,開智慧,以勇猛精進。以至於楞嚴經裡有持楞嚴咒,即佛教密法,用持咒方式加速去除積習;同時為去除積習,也要去除煩惱的助長因素,像是選擇你吃下什麼東西;佛說斷五辛,你吃的東西會影響你肉身,減去那些慾望助長的因素,修習自然更好。可見去除陋習,才是開智慧的起始,而去除積習又屬難中之難。有了持戒為輔助,便要修習凝神入定,即相信有著常住真心,念念不忘滅除習氣,持續觀照精進,然後常凝定心,止觀漸次深入,心慮虛凝。這是不斷持續的功課,你不能退卻,讓第八識阿賴耶識顯現,恢復藏性。佛說自妄發生,生妄無因,無可循究。你不用探究無始以來的妄念起因,反正你習氣不滅,就會落於魔道。關注是否落於魔道,就在於強調修行入定應重視細節,觀照那些維細魔事,以免心中不明,認賊為子。那些纖細魔事都是妄念,像地獄,皆是眾生迷妄所造,自妄所招,還自來受,猶如轉輪。兩次世界大戰不就是人類迷妄所造的人間煉獄嗎?
因此要注意定中心魔,時時恆審,不走錯路,不要得少以為足,以為已經成道。如出定後的過喜、過憂、自傲、自滿、原地踏步、只求斷滅、誤導他者、反生愛欲、貪求善巧、四處遊蕩、貪求辨析、追求感應、專求寂靜、迷戀神通、追求長壽、立論偏見、執著循環、自我造神、有有所得而能生諸法、能生一切有情無情、渴望眾生連結互動不斷等等心魔。 入定要做到五蘊皆空很難,首先身不可得,妄想才能除,又因受而生,才能驅動色體,身又與妄想融通,且幽隱諸行念念不停,妄想又於識中不斷熏習…因此常住真心需要頓悟,但修為則需仔細,方能頓悟。
接下來,是實踐。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