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而後止,觀而後生起智慧
▌佛教的重要課題 ▌
-----------------------------------------------------------
解脫是佛教極其重要的課題,也是佛教的基礎課題。David Burton指出,宗教一般上都會提供一個他們所認為的,解救人類精神困境的義理,佛教提供的則是解脫學理。解脫在英文譯為 liberation,是從 liberty(自由)衍生的字,為:「把某物或某人釋放或讓它自由」,或者「對於一些在社會上被認為是特殊群體的,將人們錯誤投射上的不好成見移除」,主要是強調社會規範的解放,如:婦女解放(women’s liberation)、同性戀解放 (homosexual liberation)。所以,「解脫」這樣的概念,是要從一個有限制的情況離開。大至上與受困、束縛、結縛相對,因為有所困頓才會產生出解救、解脫的訴求。
印度哲學中的「解脫」概念大致有以下四類,即:(1)解脫是生命的終極目的或意義;(2)人們必須從事身體或心理的鍛鍊,除去會再導致輪迴的「構成條件」以及「推動因素」,以達到這個目的;(3)這些實踐的內容都包含著:覺知生命意義的智慧、慷慨、不執著、善、慈悲等目的。以傳統的觀點來看,這些達致目的並脫離輪迴的人們,能夠和實在的終極來源合一,並且保持在喜樂、幸福的狀態之中;(4)「解脫」必須是邏輯以及實踐上可能的,否則生命就不具有意義與目的,我們也不具有做任何事情的理由。
佛教「解脫」的概念與傳統印度比較不一樣的是:(1)構成輪迴中的本體性要素,具有差異,佛教提出「無常」、「非我」、「空」、「緣起法」等來解答本體論上的問題;(2)有關如何達致解脫的項目,佛教在實踐層面提出了四聖諦、八聖道、禪修等的觀點 。佛教所要談的「解脫」在層次上是更深一層的,不單只是從社會眼光的歧視中解脫,或是,從現實生活上中讓自身不自由的壓迫環境中逃脫,而是要切到最底層的部分,尤其是存有那一塊,是要徹底的從所有造成綑綁、造成困苦的情況與因素中解脫出來。
-----------------------------------------------------------
▌什麽是「苦」? ▌
-----------------------------------------------------------
佛教認為世間最大的束縛,是生、老、病、死變動不居的痛苦歷程。生死輪迴,一輩子又一輩子的生死交替,還有在這其中,承受著用血淚堆砌起來的、各式各樣的生離死別;佛教解脫學理是奠基於這樣子的「苦」的實相上而說,除此之外,活在世間,受到出生的家庭背景所約束、被社會文化價值的框架所約束、自然環境的影響,這種種的關聯條件,使得活在其中的眾生都不得自由,身處在同一個社會也要顧慮其他人的感受。除此之外,身和心的感受也會彼此形成影響,例如:情緒上的攪動和憂慮會影響身體的健康,這是心到身的苦;身體的病痛和不舒適也會導致心緒不寧、脾氣暴躁等的感受,由此可見,「苦」的感受是複雜多元的。
「苦」被列為四聖諦之首,說明苦是一個普遍性的道理或真相。佛教所探討的苦,不只是在講感受上的「苦」,主要帶出來的是無法避免、無可奈何一直奔流經歷生老病死、聚散離合的生命歷程 ,在深層所引發的內心的不安適、擔憂、煎熬。
「苦」的義理是基於無常、變易的實相而說 。「無常故苦」,無常,是苦得以成立的條件;無常,是苦之所以為苦的原因。這樣的認知取向所要做的就是把「苦」的原因找出來、探究並看清楚。
-----------------------------------------------------------
▌緣起觀(pratītyasamutpāda / conditionco-arising) ▌
-----------------------------------------------------------
佛法重在緣起現象的分析和體悟,這種分析和體悟就是「觀」的重點。這種觀看的方式,也就是緣起觀。
這裏會出現兩個疑問,緣起觀是什麽?到底要觀察/觀看什麽?
佛法的知識基礎,粗略的說,主要分成兩類:(1) 直接的感官知覺:由六識(眼、耳、鼻、舌、身、識)為基礎的知覺經驗。(2) 超越感官的知覺:藉由對於心智的鍛鍊,可以產生超越感官的知覺,例:禪修的種種境界。知道(解)和身體力行(行)可以說是佛法修學的兩大重心,同時也是佛法修學的整體,從「解」還可進一步帶出「聞、思、修」這三點所形成的知識或智慧。
佛陀教導以自身感受作爲切入點,這樣的用意在於從切身感受深入觀看(觀察)。依據《雜阿含經》,觀察和思惟的視角擺在我們的身心。身和心,這一整組,作為我們日常產生經驗的所在,這樣的一個組合,成爲佛教進行修煉的場域。無論是所經驗到的、所講説的,從這種種面向的認知去打開並突破,指出並且檢視一般世人在語詞、涵義、或思維的慣性認定和執取。
依據佛教的視角,苦、空、無常、無我是一種觀看世界和解釋世界的方式。佛教視角是拆解的視角、動態的視角,所以不講實體,沒有我、沒有本質、沒有終極的個體性。在這裏,粗糙的舉個例子:木桌,從佛法視角看,桌子不是桌子,為何?木頭桌由樹木來,樹木生長過程由種子發芽,然後光合作用,再加上水、泥土等等等各個條件配合,長成樹之後,砍下弄成大樹頭。加工以後送廠,弄成桌子。我們看到的是「木桌」,但並沒有一個能獨立存在的桌子自身,「桌子」只是個名,緣起就是這麽一種視角,也因為如此佛法講成、住、壞、空。木桌的形成到住(有這麽一個東西)、到它壞、壞了之後消散或銷毀(空)。任何物質都是這樣,需要各種條件相互配合才成其物,這叫緣起,因緣合和而有,缺任何一個條件可能某件事就無法生成,所以,依據佛教視角,世上并無獨立存在之物。
佛陀教導把人的這個身體自身作爲一個觀察的對象,也作爲靜坐的切入點。我們的身體也像桌子一樣,它并不是一個獨立存在的物體。我們這個身體是五蘊(色、受、想、行、識)聚合而成,和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六塵(色、聲、香、味、觸、法)、六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十八界)(三個六組成十八)互爲條件才產生的。
六識用醫學的話語就是神經,眼耳鼻舌身和意識的神經系統,然後這些條件一直都在不斷的變動或改變,每一分每一秒。可能同一種味道,你昨天明明覺得是香的,但今天可能你鼻子不舒服、或身子哪裏出狀況,或只是天氣太熱、心情不好,那同樣的味道今天對你來說可能就是噁心。這十八種條件自身是無定數的,它們本身也不是實在、獨立的構成條件。
這樣一種觀看方式,這樣一種身心觀,主要是教我們看到心身關係是互動的,每個界所發揮的功能了然分明且之間的作用是環環相扣的,每一個條件相互配合而成,所以,並沒有一個「我」存在。你能說腦神經是你嗎?不能。腦神經也經由各種條件相互配合而成,我們拿不出一個實實在在叫意識的東西,意識本身也得靠感官的接觸,然後有分別判斷、有感受、有情緒,才進一步得以形成意識,所以,根本沒有獨立實存的「意識」這回事。
嚴格說來,這世上,沒有什麼存在抵的住時間的衝刷和流變,青春常駐或真愛常存都是不可能的事。在一切流變的現象中,佛觀見生命無常,因無常而變異,因變異而無常,不存在什麼永恆常在的事物。這是一種「如實知」,以現觀諸法(色法、心法)緣起性空,產生智慧,在這裏,完全顯示佛教是以智慧為主導,智慧的展現亦由如此的「如實見」而引發。所涉及的,首先就是應當如何觀察,正確的觀察,觀察以後思惟,正確的思惟,才會有正確的智慧。
-----------------------------------------------------------
▌「無常故苦,苦故,尋求解脫」 ▌
-----------------------------------------------------------
回到上一節説的,「無常故苦」,無常,是苦得以成立的條件;無常,是苦之所以為苦的原因。我們必須留意到,「苦」的成立還需仰賴「無常」這一先前條件;如果先前的條件不成立,「苦」也就無法成立。這裏涉及一個很重要的、佛教的核心思想,也就是緣起法。一切能夠生起的,皆仰賴條件,「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說明任何事物的產生都來自於關聯條件下的原因組合,在錯綜複雜的關係網絡中,可再區分「因」和「緣」的作用。「因」是主要的推動因素,而「緣」是次要的條件,「起」則有生起之意。
條件聚合則促成事物的存在,反之條件解散則事物也跟著消失。由於關聯條件的不斷聚合和解散,因此沒有任何事物是永恆不變的存在、也無法獨自存在。既然「因緣」是構成世界變化的基礎,要說有一物是獨立存在是不可能成立的,因此「緣起」和「空」常配合成一組概念。從這裏我們可以清楚理解,佛教講「空」,不是空空如也,也不是在講什麽都沒有,這個「空」(梵文:śūnyatā / emptiness) 說明一切事物都不具有實體性,但這並非指沒有任何事物存在,而是說一切事物都會隨著關聯條件的變化而改變,隨條件聚合而生。「空」不是不存在,也不在於判定事物的「有」或「無」,而是說明一切事物都是緣起,都隨著關聯條件而變化,強調緣起下的任何事物都由關聯條件所促成,在相關的條件中變化不息,無法獨立自主。
修學佛法是拿洞察諸法緣起這樣的一種智慧以解決生命的問題。「空觀」作為佛教特殊的知識觀,主要來自於對實相的透徹視察和全盤理解上,因此,佛教的知識學不任意論斷事物「是甚麼」、「有甚麼」、或「沒有甚麼」,而是把知識建立在事物的構成部分、關係網和變化流程的貫通上。正好就是如此的視角,能夠依據緣起,以越界、動態的觀看方式來全面認知這個無常的世界。
佛法說觀止,能觀,而後止。觀:把事情看清楚,知道究竟是怎麽一回事;而後止:進一步知道什麽是該做的,什麽是不該做,不去造作就不會有後續一連貫隨之而來的狀況,這是一種智慧,是一種生命的品質,也是一種力量。
觀而後止,觀而後生起智慧。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