殖民地時代的點滴(2):葛量洪時代的國共衝擊

TakTHHO
·
·
IPFS
·

1949年中共立國,國民黨退守台灣,香港則繼續由殖民地政府管治。基於獨特的政治形勢,當時的香港成為了國共兩黨打擊對方的秘密基地,特別是中共具有強大的地下組織和滲透力,兩黨於葛量洪(Alexander Grantham, 1899–1978)擔任港督時期 (1947–1957)在香港進行了不少「重大事件」。參考了維基百科和《中共在香港》的資料,下文將會概述這段期間兩黨與殖民地政府發生過的「重大」事件。

1) 爭奪兩航資產事件
所謂「兩航」即是中國民航公司和中央航空公司,兩間公司分別於1930年及1931年國民黨執政時期成立,其中中航更是由中美合資經營。1949年國共內戰進入最後階段,同年5月中共接管了上海,也包括了兩航在上海的資產。直到10月中共立國,當時不少人對「新中國」充滿期望,他們甚至主動回國貢獻自己。

同年11月9日,兩航的總經理在中共的「協助」下,與56名兩航職員駕駛12架飛機在香港「起義」--飛往天津和北京向中共投誠。中共政府正式「接管」兩航後,於11月13日向殖民地政府要求移送仍在香港的71架飛機。國共兩黨並在香港同時申請了「臨時禁制令」,於是兩黨也不能將飛機從香港移送。

當時葛量洪表示在英國承認中共立國以前,不准兩航飛機飛回內地。另一方面國民黨為了阻止中共接收這些飛機,於是將飛機賣給了兩個由美國CIA背後支持的商人,兩人亦成立了美國民用空運有限公司(簡稱CAT)。後來CAT向香港高等法院申請要求接收這些飛機。當時美國泛美航空更派了兩名副總裁到港,試圖遊說葛量洪不要將飛機移送到大陸。

1950年2月24日,香港高等法院駁回CAT的申請,並且解除了飛機的「臨時禁制令」。CAT不服判決,再向香港高等法院合議庭提出上訴。同年5月13日,合議庭維持原判,駁回CAT的申請。當時美國國務院表示即使法庭駁回了CAT的申請,但飛機仍然不能送返內地,因為聯合國已對中共禁運軍用物資。最後事件升級至英國樞密院。最終在1952年7月及10月樞密院將兩航的71架飛機及其他資產都判給了CAT,推翻了香港高等法院的判決。

2) 羅素街事件
1949年12月,中共在背後策動了香港電車公司工會發動工人,以物價上漲、需要維持生活為理由,要求增加生活津貼、年底花紅及有關工人福利等要求。雙方交涉無效後工人於12月24日以「賣大包」的方式實行罷工。所謂「賣大包」即是工人照樣上班,電車照開,但不收乘客車費。

到了12月28日早上,電車公司宣佈解僱全體售票員,並關閉廠房。1950年1月2日電車工會提出調解,1月5日電車公司提出仲裁,電車工會不同意,主張談判,雙方僵持不下。工潮進一步擴大。

1950年1月30日,港九38個左派團體合共3000人前來羅素街電車廠舉行「慰問電車工人大會」。後來殖民地政府派出大批防暴警員來到羅素街,最終釀成流血事件。事件中20餘人重傷,80餘人輕傷,工會主席等47人被補,其中十多名工人被遞解出境。

3) 粵穗慰問團事件
1951年11月21日,九龍城東頭村木屋區發生大火,燒毀了數千間房屋,造成一萬多人無家可歸。當時中共政府表示從廣州市派遣一隊「粵穗慰問團」到香港慰問災民,並計劃於1952年3月1日訪港。然而葛量洪擔心慰問團會在香港宣揚「反帝國反殖民」的訊息,所以拒絕中共的建議,結果引來香港的左派報章紛紛對殖民地政府口誅筆伐。

直到慰問團「到港」當日,有群眾在尖沙咀火車站等候迎接慰問團,其中一部份人更欲前往羅湖邊境,但遭警方阻止。後來群眾得知慰問團被殖民地政府阻撓未能入境,結果在九龍引起大規模衝突,當局需要出動警察和啹喀兵維持秩序,騷亂才被平息。其中一名滋事者被警察擊斃,另有多人受傷,警方拘捕超過100人,其中18人被定罪,12人被遞解出境。

4) 1954年國泰空難事件
1954年7月23日,國泰一架DC-4「空中霸王」客機載着6名機組人員及12名乘客從曼谷返港。途中飛至海南島以東30海浬之公海上空,機長及副機長發現兩架解放軍空軍蘇製戰機。國泰飛機在毫無預警的情況下受到戰機射擊。最後飛機在海面成功迫降,右邊機翼與機尾在迫降時折斷。後來得到英、美、法等多國的救援部隊協助下,最後美軍航空拯救隊救起所有生還者。事件最終造成10死8傷。

事後英國向中共提出抗議。美國國務卿發表強硬聲明,遣責中共行為野蠻。美國國防部派出包括兩艘航空母艦,抵達海南島附近海域繼續搜索。7月26日上午,美國海軍與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再次在海南島東部海域發生空戰,解放軍空軍兩架戰鬥機全部被擊落,事後中美雙方也對事件作出不同的說法。

同日中共外交部對英方表示遺憾,指出7月23日事件起因是兩架戰機機師誤以為飛機是屬於國民黨的轟炸機,並擅自將其擊落。中共指事件屬於意外,對傷者及受難者家屬致以同情及慰問。事後,北京分別向國泰賠償251,400英鎊,向英方的總額則為367,000英鎊。而肇事的解放軍機師亦被判刑;有關的戰地面指揮員亦受到紀律處分。

5) 克什米爾公主號事件
克什米爾公主號(Kashmir Princess)是印度航空的一架民航機。1955年4月,中共獲邀參加在印尼舉行的萬隆會議。當時中共向印度航空租用克什米爾公主號作包機服務運送代表團成員經香港往萬隆出席會議。原定總理周恩來也會乘搭此機。

當時國民黨的情報機構「國防部保密局」得悉後此事後,決定在香港向包機放置炸彈。保密局在香港的特工收買一名飛機清潔工人於飛機在啟德機場停留期間裝上炸藥。然而當時中共已收到有關情報,於是新華社香港分社向殖民地政府交涉,要求航空公司加強保安。

結果原定乘坐包機的中共代表團的主要成員沒有上機:周恩來改變行程與代表團成員先往緬甸,然後以另一包機前往印尼。最終登上克什米爾公主號的11人多數為工作人員,包括新華社香港分社社長、新華社記者及攝影人員、一名越南代表團工作人員以及兩名外國記者。

當時葛量洪已對中共作出安全保證,克什米爾公主號飛機在香港停留期間也得到嚴密保護,不過國民黨特務仍然成功放置炸藥。後來飛機在接近印尼海岸時爆炸,機上除3名機員生還外,11名乘客及5名機組人員罹難。

事件發生後,中共向殖民地政府提出照會,指港府在事先得到警報下仍未能夠保障飛機安全,有責任要嚴辦兇手。經過調查後,放置炸彈之清潔工已於1955年5月18日逃往台灣。港府發出了通緝令但無法引渡其回港。而事件在香港的主謀,涉案的國民黨特務則因為證據不足而不被起訴,只被驅逐返回台灣。事後殖民地政府為了平息中共的不滿,亦搗破了國民黨在港的十餘個情報據點,並宣布事件為「恐怖事件」並保留永久追究的責任。

6) 雙十暴動
自國民黨退守台灣以來,國共兩黨在香港的支持者每年都分別於10月10日與10月1日的國慶日舉辦慶祝活動,期間更在自己的勢力範圍分別掛上國共兩黨的旗扯。

1956年10月10日為國民黨國慶日,一名李鄭屋徙置區的政府職員因錯誤地堅持要求民眾拔去一面展示於邨內的青天白日紅旗,引起國民黨支持者不滿。未幾事件即觸發九龍各個徙置區(包括李鄭屋、大坑東、牛頭角及何文田等)出現騷動,而且更愈演愈烈。

騷動參與者包括一些三合會14K及和安樂背景的國民黨支持者,其中青山道的南華玩具廠、中建國貨公司、廣州鋼窗廠先後被襲擊,嘉頓廠房被群眾掠奪及縱火,深水埗、旺角及油麻地一帶繼續有搶掠事件。及後荃灣爆發生大規模的暴亂,群眾衝擊會德豐紗廠、東南紗廠、寶星二廠及南海紗廠,要求廠方掛上青天白日紅旗、開除左派工人、承認右派工會、日後僱請員工要得到右派工會同意等。群眾又到工聯會工人醫療所、紡織染工會福利部及絲織工會福利部所在的木綿下村,以及海壩村的搪瓷工會荃灣分會,在上述左派機構大肆搶掠縱火及毆打職員。

葛量洪在暴動初時正在外地休假,未及即時返港親身處理。期間九龍和荃灣等地更一度陷入不受控制的局面,最後葛量洪返港指揮下,港府派出軍隊鎮壓,連串暴動方於同年10月14日結束。這次事件中共有59人喪生,384人受傷,而港府亦拘捕了1241人,當中不少人被葛量洪運用總督特權逮解出境後選擇前往台灣。

1956年12月23日葛量洪發表《九龍及荃灣暴動報告書》,指出無証據顯示事件是有預謀發動,而是支持國民黨的三合會成員試圖擾亂社會秩序而達致其犯罪目的。他指出暴動範圍僅局限在九龍地區,而未有組織性蔓延至港島,而暴動的中心九龍北部一直是香港罪案率偏高的地區。暴力事件多為國民黨支持者與三合會成員連結向左派工會清算舊帳,並試圖奪取勞工界的主導權。葛量洪堅持騷亂並無鮮明的政治目的。然而若說這次事件真的跟國民黨沒有關連,只怕也是言過其實的論述。

政治紛擾的葛量洪時期
以上一連串兩黨在背後策動的重大事件,足見葛量洪管治時期,香港比起國內的動盪環境雖較穩定,然而當時香港在政治上也是一個較紛擾的時代,難怪當時葛量洪未有推行之前曾經提及改革政制的「楊慕琦計劃」,以防計劃會被兩黨利用使香港出現的鬥爭進一步「升級」。

事實上二次大戰後的香港百廢待興,再加上1949年後不少內地人逃難到香港,香港人口已由1946年的100萬急劇增至1950年接近240萬。面對著當時香港對房屋、醫療以及教育等社會民生事情極大的需求,還有韓戰的爆發對香港經濟的影響,殖民地政府也可能要優先處理這些問題。至於政制的問題?還是一動不如一靜罷。

(原文寫於2013年6月24日)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TakTHHO中年大叔一名,土生土長香港人。斷斷續續寫文超過20年。從最初個人的信仰反思,到香港時事評論,還有零星的書影視歌評。現在的我很想早點退休,多些時間睇書、寫文。而我仍會繼續寫下去。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危邦不入,亂邦不居

8964:進到我們心中的維園

港虎將會限制港人出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