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文化的瑰寶,聽聽故事吧-故宫六百年
皇宮的存在,要從多側面觀、多角度看。譬如:從建築感受壯麗輝煌,從文化感受豐富多彩,從哲學感受天人合一,從歷史感受興盛衰亡,從服飾感受美輪美奐,從文物感受到真善美,從人物感受立德立業,從宮室學到佈置裝潢,從園林學到天然情趣,從教育感受成才培養,從警衛感到安全重要,從禮制感受日常學養。
講到故宮,我們總有種混亂感,台北似乎有一個、北京一個,但事實上南京、瀋陽也都有著自己的故宮,而這本《故宫六百年》說的卻只是北京故宮,紫禁城。那為什麼書名是故宮六百年,不是紫禁城六百年呢?
我覺得是因為,故宮故宮,過去的皇宮。
紫禁城這個名字不足以支持明清到現在六百年的歷史與故事,兩大王朝中間發生了太多的波折,紫禁城也不是明朝一直以來的皇宮之地,明太祖朱元璋究竟該定都何處?明成祖永樂帝朱棣為何落腳北京?李自成推翻明朝幹嘛又一把火燒了宮殿?
人家吳三桂至少還是因為陳圓圓,才衝冠一怒開了山海關。
而清朝繼續選擇明朝的宮殿繼續作為皇宮,也是個有趣的選擇。一般在王朝更替之際,有兩件事必須要做,一是把自己的宮殿,修得比前朝的規模更宏偉;另一件是往往要焚毀前朝的宮殿,按照古代的政治思想,這可是關乎新王朝氣數的重大問題。清皇室作為遊牧民族政權,選擇繼續使用北京的明皇宮,是歷史的例外。
想想清代的皇宮最終得到保全,也算是歷史以例外來回報吧!
北京故宮博物院在198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做為歷史見證者,北京故宮有過輝煌、有過凱歌,也有過滄桑、有過低谷。但最重要的是它留存了下來,可以說真正的北京故宮,並不是十幾年中完工的就停止成長,這是一項持續了六百年的工程。
留給後代下一個六百年。
明代故宮,該坐落在哪?
不過聊故宮還得從頭說起。
故宮始建成於明永樂十八年(西元1420年)。在此之前,明朝已經建立五十二年,首都還定在南京。故宮對明朝的意義在於初期統治的穩定,這不脫兩個層面的問題,首都定在哪裡?是南京、鳳陽、開封還是西安;首都的宮殿要建成怎麼模樣?風格是簡約還是壯麗些好?
(延伸閱讀:明初朱元璋為了國都問題絞盡腦汁,還差點定都在老家鳳陽)
對皇帝們來說,每個決定都影響後世千秋萬代,可馬虎不得。
但這還真是大難題,朱元璋文化水準低,優柔寡斷又專斷獨行;建文帝時遇上"靖難之變";接任的永樂帝遷都北京,遭遇天火焚毀皇宮三大殿;洪熙帝要遷回南京,可是短命死了;宣德帝想定都北京,還未完成又死了。直到正統帝繼位,累積70年的財力、物力、技藝和經驗,重建被焚毀的皇宮三大殿,才出現了京城"煥然金湯鞏固、以聳萬年之瞻",皇宮"日月光三殿、乾坤辟兩宮”"煌煌局面。
正統六年(1441),明英宗正式宣告:北京為首都,南京為陪都。
說完起源,再來說說故事。這個趣聞很有意思,明朝的故宮只有大明門是唯一用國號命名的門,門匾題曰"大明門"。清朝定都北京後,將大明門的匾額換為“大清門”。民國初年改大清門為中華門。據說當時本想把門匾翻過來接著用,摘下一看才知已經被清朝翻刻過了,只好另找一塊門匾,刻上"中華門"三個大字。
而大明門作為國門,也是天子五門之一。
皇帝到南郊祭祀天地、行耕藉禮,或御駕親征,都要出太和門、午門、端門、承天門和大明門。皇帝的家眷,只有正宮皇后大婚時,才可以乘喜轎從大明門中門進宮。有趣的是大明門雖然重要,但規格並不高,沒有城台,沒有重簷。
因為大明門作為國門,是國家掌控力的象徵,如果保護太多感覺就是天子對國家失去了掌控力,需要被保護一樣。
過八關,從五千人脫穎而出的選美皇后
再來說說另一個明朝趣事。
明熹宗天啟帝的皇后張嫣,祥符(今河南省開封市)人。張皇后小時候純潔嫺靜,笑不露齒。七歲時,就已經會幫忙家務,像是灑掃庭院、洗衣做飯、學習做女紅還博覽群書。十三四歲,就已經窈窕端麗,絕世無雙。
可惜沒找到相關的畫像紀錄。
天啟元年(1621)三月,天啟帝詔選天下十三到十六歲的淑女。張嫣那時十五歲,同時參選的淑女約五千人,一起到了北京,像超級名模生死鬥那樣,經歷從初選、複選、終選的殘酷考驗。
根據《明熹宗實錄》卷六記載:
分選一開始,派遣太監們分別考核,每百人一組,觀察其高、矮、胖、瘦,這一關刷掉千人;再來,太監察視淑女的耳、目、口、鼻、髮、膚、腰、領、肩、背、聲音等,有一項不合法相者,淘汰,再刷掉兩千人。
接著,太監拿著尺規,測量女子的手足,量完後讓她們分別行走數十步,觀察體態以及豐腴樣態,再淘汰一千人。再次,派老宮女引淑女到密室,探其乳,嗅其腋,捫其肌理(這邊引原文就不白話了),入選者砍到剩下三百人。再從這三百淑女被考察其性情、詩書、修養等,最後入選者僅五十人。
從最初的五千到剩下五十,可以說是百里挑一,但這還只是通過複選而已。
終選第一關由總管遴選皇后事宜的司禮監大監劉克敬主持,檢查書法、口算、詩詞、音樂、歌舞等水準,測驗文化素養,從中選出登上決賽舞台的三人,張嫣、王氏和段氏。記載對這三人的描述是,"面如觀音,色若朝霞映雪,又如芙蓉出水;鬢如春雲,眼如秋波,口若朱櫻,鼻如懸膽,皓齒細潔,上下三十有八,豐頤廣顙,倩輔宜人;頸白而長,肩圓而正,背厚而平;行步如青雲之出遠岫,吐音如流水之滴幽泉;不痔不瘍,無黑子創陷諸病。"
不得不說這段文謅謅的形容還真的是讓人大開眼界。
終選第二關由宮女引三名候選者到密室,由掌管皇后印璽的劉太妃(上一任萬曆皇帝妃)進行複試。太妃最終選擇了張嫣,將張嫣引見到天啟帝面前,也深得天啟帝的喜愛。這年天啓帝十七歲,張嫣十五歲,長得身體修長、豐滿、清爽、秀麗。
只是貴為皇帝,怎麼還做選擇呢?最後下旨欽定:張氏為皇后,王氏和段氏為皇妃。
清代故宮,一震塞外揚起的旋風
崇禎十七年(1644)正月,李自成軍隊進逼山西。崇禎帝臨朝歎息說:"朕非亡國之君,事事皆亡國之象。祖宗櫛風沐雨之天下,一朝失之,何面目見於地下!朕願督師親決一戰,身死沙場無所恨,但死不瞑目耳!"
1611年太祖努爾哈赤建國大金,太宗皇太極在盛京(瀋陽)建國大清。三十多年之後,1644年李自成軍攻占北京,同年,吳三桂降清引清軍入關,世祖順治帝,入主北京。
清朝的崛起像是旋風一般。
但這陣風沒有燒毀、拆毀前代明朝的皇宮,而是加以利用、修繕被李自成燒毀的建築,改皇極殿、中極殿、建極殿名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改承天門為天安門等;改原皇后居住的坤甯宮,為薩滿祭祀的場所,也是皇帝與皇后大婚的洞房。
但自古以來用新朝代用舊皇宮是忌諱,沒有取而代之的氣勢,為什麼清朝不選擇推倒重來呢?
重新利用明朝皇宮,是在現實下的多方考量,那時清朝剛入主華夏,根基不穩、政權也不穩定,還沒有足夠的錢財,只能先將就著用,而且當時的北京,歷經元大都,明故都,已經相當繁華富庶,皇宮又位於城市中心,不可能再大範圍的搬遷,重新選地建造皇宮。
就這樣北京故宮,成為了中國最後一個封建帝國的見證者。
見證了中國歷史上一個最難解難讀的朝代:一方面,從歷史縱向發展來看,它曾經文緯武,寰宇一統,創造過"康乾盛世"的輝煌;另一方面,從歷史橫向發展來看,也是因為清朝的守舊心態,中華文明與西方列強的差距,愈拉愈大,蒙受了喪權辱國的恥辱。
這又是另一個需要長文討論的議題了。
真正穩定清朝統一局面的康熙帝
最後說說清朝的有趣故事-康熙帝讀書經驗談:要持久,要思悟,要知行,要著述。
第一,要持久。一個人,讀點書並不難,難的是長久堅持;一個人,平時讀書並不難,難的是動盪時靜心堅持讀書。
第二,要思悟。凡看書不為書所愚始善。即如董子(仲舒)說的"風不鳴條,雨不破塊",謂之升平世界,果使風不鳴條,則萬物何以鼓動發生?雨不破塊,則田畝如何耕作布種?”
第三,要知行。“明理最是緊要,朕平日讀書窮理,總是要講求治道,見諸措施。故明理之後,又須實行。不行,徒空談耳。”
怎樣知行呢?如南巡的船,他親自參與設計、製作。如行軍路上,運糧困難,“將士每日一餐,朕亦每日進膳一次”。演算題,搞測量,做實驗,像他派人考察黃河源頭、解剖冬熊胃中食物等。他讀書不為表現,不圖虛名,而是對書中道理真正有興趣,真想做探討。
第四,要著述。康熙帝重視編書、寫書。如編修《康熙字典》《古今圖書集成》《律曆淵源》等;又勤於筆耕,著《康熙帝禦制文集》176卷,《禦制詩集》收錄1147首詩詞。他的《幾暇格物編》共93篇文章,是一部學術著作。如蝗蟲滋生的規律,各地農作物像水稻、小麥、西瓜、葡萄等等生產的情形。又因為他學過西洋的科學知識,他對自然界的若干現象也有所論述,例如他注意到黑龍江西部察哈延山“噴焰吐火,氣息如煤”的奇特現象。他從瀚海的螺蚌殼,推知遠古蒙古大沙漠曾是水鄉澤國。康熙帝探討人體生理構造,還命令西洋人把西文《人體解剖學》譯成滿文本。
另外,康熙帝的《庭訓格言》,以他一生體驗為主,告訴後人一些有益的做人處事道理。全書27419字,共246條,講述養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經驗與道理。
也是因為有這樣筆耕不輟的努力,以及保持對世界的好奇心,康熙帝開創了清朝盛世。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