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y Restaurants 七日書第六日
十多年前在BBC的《中國美食之旅》看到we eat to live這句話,從此就成了我很喜歡回味的美食節目之一。兩代華裔名廚來到中國,透過美食探尋中華飲食文化的各地風味。有一集非常驚喜,是找到了巷子深處的蒼蠅館子,節目英文直譯為Fly restaurants,主持人形容蒼蠅館子是ramshackle的,衛生條件rough and ready LOL。
在四川,蒼蠅館子是一種比喻,意思是很小、衛生條件不好,甚至簡陋破爛,但味道不錯、性價比高的館子。環境不只如意,但許多有特色的蒼蠅館子因為味道獨特或家庭氛圍濃鬱,人氣有增無減,吸引了許多當地人和外地遊客。很有名的一家叫明婷,十幾年前還是一個街邊小店,椒香麻辣的麻婆豆腐、清水點豆花加紅油沾水、火辣鮮香的肝腰合炒都是它的招牌菜。 BBC拍攝的時候,它還是一個小餐館,這些年餐館堂子(指內部面積和裝潢)逐漸升級,越發polish,我也就不怎麼去了。
現在只要回來去父母家,最喜歡去的就是附近鎮上一家家庭式蒼蠅館子,房子是傳統的兩層農村房,樓下是生活空間改造的小飯堂,容得下五六張桌子,每次去都是座無虛席,街邊小徑上停滿了車,從賓士到五菱,好吃大眾的口味適合大部分人,菜式豐儉由人。小飯堂左邊擺放著桌椅,甚至還有四川傳統的藤編矮椅矮凳,走進來一下感覺這家店穩了。右邊是老式的廚房,隔著玻璃是白瓷磚貼起的備菜台,台上放著白案冷菜拌菜需要的肉類和小料,以及各個菜式需要的主要肉類和蔬菜,旁邊就是一口超級大鍋。
老闆和老闆娘是這家店的主力和靈魂。這家店沒有菜單,每次去,老饕們輕車熟路地報菜名,老闆娘是典型的四川女人,能幹、聰慧、勤快,一面在本子上龍飛鳳舞地記錄,一面左手撥弄備菜台上,一般食客們報完菜單,老闆娘也揀好了每一位點菜人的菜,接著開始切菜打下手。如果是第一次去,老闆娘也很貼心,琢磨下今天的備菜,適當地按吃不吃得了辣來推薦菜式。老闆依照老闆娘分好的份量和備菜開始「大動乾戈」。等到做好之後,老闆老闆娘的姊妹兄弟吆喝著,端菜上桌,大家等著大快朵頤。這樣的煙火氣和真實感,實在是太喜歡了。
一來二去跟老闆老闆娘也熟悉起來,有一次說,等你掌勺炒菜時,我給你們拍張照片好不好,老闆想了下,很認真地說,“好,你等我擺個巴適的姿勢” 🤣LOL。現在他們年紀大了,身體不是很好,當然在我看來更像是藉口哈哈。老闆老闆娘一家人都是愛玩愛生活的,打著身體不好的旗號,每年有半年的時間都要離開陰冷的四川,去其他地方過暖冬,餐館也要關閉半年。對於現在任何一家有規模的餐廳而言,這種事都是不可想像的,好像也沒有什麼商業模式能解釋得通。
我喜歡這種骨子裡的真·鬆弛感。來來往往的食客也好,切菜掌勺送餐的人也好,在街邊的蒼蠅館子,不管你開什麼車,我們在生活面前,都是一樣真實平等的人。
附图老板的手艺
從左到右 從上到下 都能猜出是什麼菜式嚒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