粒史學加000560《史記》卷四十〈楚世家〉11:同樣的忠言,不一樣的下場!?
──────────原文──────────
平王二年,使費無忌如秦爲太子建取婦。婦好,來,未至,無忌先歸,説平王曰:「秦女好,可自娶,爲太子更求。」平王聽之,卒自娶秦女,生熊珍。更爲太子娶。是時伍奢爲太子太傅,無忌爲少傅。無忌無寵於太子,常讒惡太子建。建時年十五矣,其母蔡女也,無寵於王,王稍益疎外建也。
六年,使太子建居城父,守邊。無忌又日夜讒太子建於王曰:「自無忌入秦女,太子怨,亦不能無望於王,王少自備焉。且太子居城父,擅兵,外交諸侯,且欲入矣。」平王召其傅伍奢責之。伍奢知無忌讒,乃曰:「王柰何以小臣疎骨肉?」無忌曰:「今不制,後悔也。」於是王遂囚伍奢〈而召其二子而告以免父死〉。乃令司馬奮揚召太子建,欲誅之。太子聞之,亡奔宋。
無忌曰:「伍奢有二子,不殺者爲楚國患。盍以免其父召之,必至。」於是王使使謂奢:「能致二子則生,不能將死。」奢曰:「尚至,胥不至。」王曰:「何也?」奢曰:「尚之爲人,廉,死節,慈孝而仁,聞召而免父,必至,不顧其死。胥之爲人,智而好謀,勇而矜功,知來必死,必不來。然爲楚國憂者必此子。」於是王使人召之,曰:「來,吾免爾父。」伍尚謂伍胥曰:「聞父免而莫奔,不孝也;父戮莫報,無謀也;度能任事,知也。子其行矣,我其歸死。」伍尚遂歸。伍胥彎弓屬矢,出見使者,曰:「父有罪,何以召其子爲?」將射,使者還走,遂出奔呉。伍奢聞之,曰:「胥亡,楚國危哉。」楚人遂殺伍奢及尚。
──────────翻譯──────────
楚平王在位第二年,委派「費無忌【補充:《左傳》中稱他為費無極】」到秦國為太子「建」迎娶媳婦。這個秦國女子貌美過人,接過來,還沒到達楚國國都時,「費無忌」先一步趕回去,對楚平王說:「秦國女子貌美,您可自己自娶為妻,再給太子另外娶一位吧。」
楚平王聽從了他的勸說,結果自己娶了秦國女子,生下「熊珍」。又給太子娶了另一位女子。當時大夫「伍奢」擔任太子的「太傅【官名,指太子的老師】」,「費無忌」則是「少傅【官名,也是太子的老師,但地位上屬於太傅的副手】」。「費無忌」不被太子寵信,他常常在楚平王面前中傷誹謗太子「建」。太子「建」當時十五歲了,他的母親是蔡國女子,也不受楚平王寵幸,楚平王漸漸地疏遠太子「建」。
楚平王在位第六年,派太子「建」居住「城父【地名,位於秦國與楚國的交界上】」,戍守邊界。
費無忌又日夜在楚平王面前中傷太子「建」說:
「自從我無忌迎接秦國女子回國後,太子就怨恨我了,也不可能對君王您沒有怨氣,君王您也要略加防備啊。況且太子居守在『城父』,擁有兵權,對外結交諸侯,而且時時想要攻打京城呢。」
楚平王召見太子的太傅「伍奢」並斥責了一番。伍奢知道這是費無忌造謠的結果,就說:「君王您怎麼因為小臣的讒言而疏遠親生骨肉呢?」
費無忌說:「今天不制裁伍奢,以後就要後悔的。」
於是楚平王就囚禁了伍奢。還命令「司馬【官名,掌管軍中的糾察】」「奮揚【人名】」去召回太子「建」,打算誅殺他。太子聽到風聲後,逃到了宋國。
費無忌說:「伍奢有兩個兒子,不殺死他們,將成為楚國的禍患。為什麼不以赦免他們父親的死罪為條件,召他們前來,這樣他們一定會回來的。」
於是,楚平王就派使者對伍奢說:「能召來你的兩個兒子,你就可以活命,不能召來他們就處死你。」
伍奢說:「『伍尚』會來,『伍胥』不會來。」
楚平王問:「為什麼?」
伍奢說:「『伍尚』的為人廉正,能為節義而死,仁慈孝道,聽說召他可以赦免父親的死罪,一定會前來,不顧自己的生死。『伍胥』的為人,機智而好謀劃,勇敢而爭功名,知道回來必死無疑,一定不會回來。然而,將來可能成為楚國憂患的一定是這個兒子。」
於是,楚平王派人去召他們,說:「你們前來,我就赦免你們父親的死罪。」
伍尚對伍胥說:「聽到父親可以赦免死罪而我們卻沒有回去,這就是不孝;父親被殺而不能報仇,就是沒有計謀;考量到個人能力來行事,這才是明智的。你快走吧,我將返回楚國赴死。」伍尚便返回楚國。
伍胥拿起弓箭,走出房間去見使者,說:「父親有罪,為什麼召他的兒子回去呢?」
說完,便拉弓準備射向使者,使者掉頭就跑,伍胥便逃到了吳國。
伍奢聽到這個訊息後說:「伍胥逃亡,楚國就危險了。」楚國人於是殺死伍奢和伍尚。
─────────解說與心得─────────
在上一篇內容裡,司馬遷花了點篇幅介紹新上任的楚平王之所以能繼位的兩種「預言」,包括帶點神祕色彩的宗教解釋,以及晉國大夫「叔向」經過分析後的結論等。透過這兩個說法,讓我們認為這位公子「棄疾」最終能成為楚王,似乎是順天應人的人選一樣。
然而,即位第一年還善待百姓、友好鄰國的楚平王,在位第二年就在大臣的勸說下,搶走了本該嫁給兒子的秦國女子。甚至還因為這個原因,冷落了太子的生母,甚至疏遠了太子。
站在太子的角度來思考,原本自己的老師──官位「少傅」的「費無忌」去秦國幫自己迎接新娘回來,結果最後自己的新娘卻變成「後母」!?這種感覺一定很糟糕。對此,原本就不喜歡這個老師的太子,就更加厭惡這個為了取悅父王而犧牲自己的小人了。
另一方面,站在費無忌的角度來思考,目前擁有楚國的可是剛上任的楚平王,當然是想盡一切辦法先取悅才對。至於那個未來的楚王,誰能保證他一定能撐到當上楚王呢?
至於誰能讓現任太子失去地位呢?當然就是當今的國君了。因此在費無忌的不斷洗腦下,楚平王決定把太子放到邊疆,既可遠離政治中心,也可以順便歷練一下。然而,這就像是後來的秦始皇帝把公子「扶蘇」叫去守長城一樣,在那個通訊不發達的時代裡,不在身邊就無法直接跟國君面對面溝通下,就給了陰謀家一個施展詭計的舞台。
最終,楚平王懷疑太子打算起兵謀反下,召來太子的首席老師,也就是官位為「太傅」的「伍奢」來罵一頓,斥責這個老師怎麼會讓太子萌生起兵謀反的念頭。補充說明一下,這位伍奢的父親,就是當年那位用不飛不鳴的鳥來勸楚莊王的伍舉。
伍奢一眼就看穿費無忌的陰謀,認為楚平王不該相信小人,甚至還懷疑自己的親生骨肉。面對伍奢的諫言,楚平王可沒有他先祖楚莊王那樣的胸懷,他再次聽信費無忌的建議,囚禁了伍奢。也因為伍奢被囚禁,太子認為自己就是下一個目標,所以選擇逃亡到國外,反而更讓人以為太子是畏罪潛逃的。從此,父子關係決裂,再也沒有修復的可能。
為了永絕後患,費無忌建議楚王殺了伍奢以及他的兩個兒子。然而,伍家兩兄弟會乖乖前來赴死嗎?為此,費無忌建議楚王謊稱兩兄弟只要前來,就免除他們父親的死罪。令人納悶的是,伍奢到底犯了什麼滔天大罪,非得處死呢?是因為參與太子的謀反行動嗎?然而,此時根本沒有任何證據顯示太子打算謀反,如此怎能認定伍奢有罪呢?
得知楚王打算用自己的安危來騙兩個兒子前來面見楚王後,伍奢認為大兒子「伍尚」一定會前來,至於次子「伍胥」則一定不會前來。結果,一如伍奢的預測,伍尚果真前來面見楚王,結果與父親一起被殺。另一方面,伍胥則逃亡到吳國,埋下日後吳國起兵討伐楚國的伏筆。看來,伍奢對於自己的兩個兒子還真的滿了解的。
這幾段文章看下來,除了對費無忌的陰險感到厭惡之外,其實伍奢的表現一如他的父親「伍舉」一樣的優越,不僅義正詞嚴地說出真相,還理性的分析了兩個兒子的決定,甚至也算是預言了日後楚國的命運。然而,為何當年伍舉這麼說,就能成就了楚莊王的霸業,如今伍奢這麼說,卻落入死罪的下場呢?關鍵就在「楚平王」身上。
這位上一篇文章的「天選之子」,怎麼如今變成搶兒子老婆,聽信讒言,濫殺忠良的昏君呢?看來,上一篇文章的許多描述,很有可能是事後捏造的,目的只為了讓楚平王擁有統治的合法性而已。
那麼,太子被迫逃亡、太子太傅又遭殺害下,楚平王要如何處理接班的問題呢?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以上,就是這幾段史料給我的小小收穫。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