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自己?

子曰
·
·
IPFS
重读纳瓦尔,依然有启发,即使是曾经看过的一些短句。今天的新笔记来自于他关于“专长”二字,引发的我自己的思考。

重读纳瓦尔,依然有启发,即使是曾经看过的一些短句。今天的新笔记来自于他关于“专长”二字,引发的我自己的思考。

他说专长是那种,别人做着很费劲,但是你做着却很自然,很轻松的事。这种能力不是在教育系统中的批量生产,而是需要自己在合适的时机,通过勇气,学习,反思来慢慢发觉的。这里也很好的反驳了一句爽文:我要做自己!这是一个伪命题,“做”这个动词,潜台词是,这个自己已经存在了,已经固化了,拿出来做就好了。但是“成为”自己,是一种发觉。

我的专长是什么呢?不仅仅是一种非常实际的打工技能,更多的是一种思维方式,或者说对待世界的态度。我想了想,从宽泛到落地,一共总结出了4点,算是给“成为自己”这句话,做一个现阶段的总结吧。 

首先,我比较敏感,对于大众,集体,潮流会有一种天然的距离感,或者是旁观者的心态,很难陷入集体无意识中。其实这点在现实生活中,有这种特质的人,大概率的会有点痛苦,无论是精神上的还是物质上的。好就好在,现在有互联网,社会更多元,给人的切入点不像以往那么单一。

敏感就会让我有抵触感,偶尔会愤怒,有出走逃离的冲动。因此我会好奇,好奇在我自己的精神围栏外面,到底有什么?其他人又是怎么生活的,他们是不是不上班也能活下去?他们又秉持着什么样的价值判断?

所以,我对历史产生兴趣,过去的人他们怎么活的?这可比背历史课本上那几条正确答案有趣多了。然后还对此刻感兴趣,其他空间中的人怎么活的?所以阅读心理学,经济类的,或者非虚构类文学,能满足我的好奇心,本质上也是解答我因为敏感而产生的疑问。再者,对即将发现的事,我也想知道啊,所以技术与科幻能大概临摹一小部分关于未来的图景。

因为好奇,输入的信息量大了,人脑天然的就想进行归纳总结,想从不同的事物中提取同类项,形成某种概念,再加以应用。这点,我估计任何智能,比如人工智能也是这种思维路径吧?

所以抽象就在此时出现了,不过抽象是一种节能模式,所以需要反思这种抽象,用继续的好奇与开放来帮助自己避免封闭。

接着来到,最后一点,就是敏感,好奇,抽象之后,还需要构建,因为我在现实生活中总得有基本物资吧。当我懵懵懂懂刚进入职场的时候,我只能成为一颗螺丝钉,没有足够的认知与资源进行构建。当我进入30岁,因为敏感这个特质而被甩出整个职业晋升路径之后,靠着构建,通过以往的基本的人际关系,基本的职业素养,大致对产业生态链的认知,构建个人自律行为,慢慢活了下来。

纳瓦尔之所谓成为硅谷风投,他的认知与行动,成长环境,与美国的社会环境给了他在大学就创业的机会,然后因为他自身的一些特质,慢慢构建出了自己的新生活。

他不是我生活里的朋友,但在他的帮助下,我搭了他一段精神上的顺风车,而且,他的光能温暖我。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子曰大陆咖啡FIRE生活实践者,工科出身,外贸从业,数字游民,LGBT人士,爱好羽球,非虚构类社科作品,早C晚A,对于自然世界与人类社会本身的好奇支撑起生命动力。 分享疫情期间在大陆各地旅居的所思所想。期待疫情结束后,去到更广阔的的世界。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不要停在情绪

万物在运化

身份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