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訓練

卓耀
·
·
IPFS
·
能夠倒立掌上壓,不是必要的技能,但是快樂的事情。

「功能訓練」(Functional Training) 約在二十年前開始萌芽,最初設計由物理治療師對病人進行復康治療(reactive therapy),主要模仿復康病人在家裡或工作時的活動,並進行相關穩定關節和強化肌肉訓練。2000年後美國及歐洲一些體適能訓練專業,開始對外觀主導的健身潮流提出質疑,指出健美不應止於外觀:“A human body should be strong and functional.” 紛紛提出「功能性訓練模式」,目的讓人們在生活中各項活動更輕易地完成同時減低受傷風險,亦為運動員的專項表現更為出色。

「功能性」可以這樣理解,從地上拾起東西,上落樓梯,追巴士或講電話時可以同時抱著小孩等各種動作,訓練效果令上述事情更輕易。競賽場上,設計針對運動員的動作串聯,以動作最佳化為訓練目的。截至今日的運動科學,支持功能訓練適合所有運動項目,重點是分析動作結構和動能需求、階段性執行訓練計劃及漸進升提升要求,訓練不僅在健身房,家裏、街頭、田徑場或一般墊上也可實踐。

運動員的功能訓練更具體和專注於「不穩定性」、「多方向」 和「挑戰性」,以展現如跳躍、快速轉向、平衡、反應、爆發力和加速等。相對傳統健美訓練著重各部肌肉獨立運作,功能訓練要求整體骨骼肌肉系統配合,尤以強健核心肌群為重要基礎,以理想地展現各種不穩定的立體動作,能夠在任何情況下有效控制身體重心來對抗地心引力,體操選手便是完美範例。以上理論以達致訓練目的為基礎,個人經驗是,假如先分析運動員的優缺點再試圖改進不足處,可能造成反效果。

「嘩~教練,我唔使喺條街度打關抖喎!」作為教練,訓練設計應該專業,程度可以調節,然而好處必從生活中感受。大眾選擇健身房時,可以查詢關於功能訓練的場地設置,及諮詢相關目的訓練內容,好讓在健身房有更多元化選擇和趣味。相信我,能夠倒立掌上壓,不是必要的技能,但是快樂的事情。


CC BY-NC-ND 2.0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

卓耀認證體適能教練 健身器材發明專利持有人 香港信報副刊專欄作者 香港九龍醫院晴天復康中心義務體適能教練
  • Author
  • More

睡眠與秀身

減壓與秀身

協調與靈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