粒史學加000171《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30:我只能透過殺死哥哥們來建立自己的威望了!

鱷魚把拔
·
·
IPFS
·
為了穩固權位,即使是兄弟,照殺不誤?!

於是二世乃遵用趙高,申法令。乃陰與趙高謀曰:「大臣不服,官吏尚彊,及諸公子必與我爭,為之柰何?」高曰:「臣固願言而未敢也。先帝之大臣,皆天下累世名貴人也,積功勞世以相傳久矣。今高素小賤,陛下幸稱舉,令在上位,管中事。大臣鞅鞅,特以貌從臣,其心實不服。今上出,不因此時案郡縣守尉有罪者誅之,上以振威天下,下以除去上生平所不可者。今時不師文而決於武力,願陛下遂從時毋疑,即群臣不及謀。明主收舉餘民,賤者貴之,貧者富之,遠者近之,則上下集而國安矣。」二世曰:「善。」乃行誅大臣及諸公子,以罪過連逮少近官三郎,無得立者,而六公子戮死於杜。公子將閭昆弟三人囚於內宮,議其罪獨後。二世使使令將閭曰:「公子不臣,罪當死,吏致法焉。」將閭曰:「闕廷之禮,吾未嘗敢不從賓贊也;廊廟之位,吾未嘗敢失節也;受命應對,吾未嘗敢失辭也。何謂不臣?願聞罪而死。」使者曰:「臣不得與謀,奉書從事。」將閭乃仰天大呼天者三,曰:「天乎!吾無罪!」昆弟三人皆流涕拔劍自殺。宗室振恐。群臣諫者以為誹謗,大吏持祿取容,黔首振恐。

──────────────────────

時間仍是秦二世皇帝在位第一年,也就是他二十一歲時,他按照趙高的建議,申明法令(於是二世乃遵用趙高,申法令)。甚至還曾私下與趙高請教說:

「大臣們都不服從我,官吏們還很有權力,還有各皇子一定要跟我爭權,對於這些我該怎麼辦呢(大臣不服,官吏尚彊,及諸公子必與我爭,為之柰何)?」

趙高回答說:

「這些話我本來就想說卻沒敢說(臣固願言而未敢也)。先帝在位時的大臣,都是累積多少代名望的貴人,他們建功立業,世代相傳,已經很久了(先帝之大臣,皆天下累世名貴人也,積功勞世以相傳久矣)。相反的,如今為臣趙高我生來卑賤,幸蒙陛下抬舉,讓我身居高位,管理宮廷事務(今高素小賤,陛下幸稱舉,令在上位,管中事)。但是,那些大臣們對此安排並不滿意,頂多只在表面上服從,心裡多有不服(大臣鞅鞅,特以貌從臣,其心實不服)。現在皇上您要出巡,何不藉此機會查辦各郡縣守尉中的有罪者,把他們殺掉(今上出,不因此時案郡縣守尉有罪者誅之),這樣一來,在上可以使皇上您的威嚴震懾天下,在下還可以除掉皇上您一向所不滿意的人(上以振威天下,下以除去上生平所不可者)。

在您剛上任的這個階段,可不能效法文治而應取決於武力(今時不師文而決於武力),希望陛下能順應時勢,切勿猶豫,那麼大臣們就算有陰謀也來不及謀劃了(願陛下遂從時毋疑,即群臣不及謀)。英明的君主會收集舉用那些被棄不用的人(明主收舉餘民),並且讓卑賤的人顯貴起來,讓貧窮的人富裕起來,讓疏遠的人變得親近(賤者貴之,貧者富之,遠者近之),這樣就能上下團結,讓國家安定(則上下集而國安矣)。」

二世皇帝聽了趙高的說法後,回答說:「好!」

於是就誅殺大臣和皇子們(乃行誅大臣及諸公子),還製造罪名連帶拘捕近侍的三種郎官,沒有一個得以免罪(以罪過連逮少近官三郎,無得立者),有六個皇子被殺死在「杜縣」(而六公子戮死於杜)。這時,皇子「將閭」等兄弟三人被囚禁在內宮,準備議定他們的罪狀(公子將閭昆弟三人囚於內宮,議其罪獨後)。

秦二世派使者對「將閭」說:

「你們不盡臣道,當外死罪,官吏將依法行刑(公子不臣,罪當死,吏致法焉)。」

公子「將閭」回答說:

「宮廷的禮節,我從來不敢不聽從掌管司儀的賓贊(闕廷之禮,吾未嘗敢不從賓贊也);朝廷的位次,我從來不敢有失禮節(廊廟之位,吾未嘗敢失節也);奉命對答,我從來不敢說錯話(受命應對,吾未嘗敢失辭也)。怎麼能說不盡臣道呢?希望能知道罪名再死(何謂不臣?願聞罪而死)。」

使者說:「我沒有參與謀議,只是奉命行事(臣不得與謀,奉書從事)。」

公子「將閭」仰天大聲呼喊了三次(將閭乃仰天大呼天者三):「天啊!我沒有罪(天乎!吾無罪)!」

兄弟三人都流著眼淚拔劍自殺了(昆弟三人皆流涕拔劍自殺)。這件事讓皇族為之震驚恐慌(宗室振恐)。往後,大臣們進諫的被認為是誹謗(群臣諫者以為誹謗),大官們為保住祿位而屈從討好(大吏持祿取容),百姓震驚恐懼(黔首振恐)。

──────────────────────

在這段內容中,二世皇帝為了穩固自己的權位,向趙高請教後,得到了一個簡單的方式來穩固權位,那就是「殺」。因此,這段文字裡,二世皇帝胡亥,不僅殺了他看不順眼的大臣,甚至把自己的哥哥們都殺了!之所以說被殺的都是他的哥哥,是因為根據前幾段內容來看,胡亥是始皇帝的「少子」,也就是年紀最小的兒子來看,其餘的「皇子」其實都是二世皇帝的哥哥。

二世皇帝對自己的兄長痛下殺手,更可以證明這場繼位確實有說不清的內容在裡頭。雖然前幾篇文章裡還曾質疑司馬遷為何會知道這些不可能流漏出來的「陰謀」,但從二世皇帝繼位後的種種作為來看,他應該是因為心虛才會有這些殺兄長的行徑。如果這場繼位並沒有任何陰謀可言,我們只能怪始皇帝所託非人。然而,以我們對始皇帝的瞭解來看,他不可能將自己一手打下來的江山交付給一位沒有能力的人來治理。但是,我們看到的二世皇帝,卻真的沒有什麼能力可言,除了宣揚始皇帝的偉大之外,剩下的手段就是誅殺大臣與其他兄長。因此,司馬遷會蒐集到這些繼位陰謀的故事,一定是因為當時的人也認為始皇帝不可能把帝位傳給無能之輩吧!

話雖如此,趙高給二世皇帝的這條建議,確實有一定的效果。畢竟,對皇帝來說,兄弟們的存在,就是對皇位的最大威脅。因此,二世皇帝透過殺光哥哥來建立自己的威望,確實比前幾段的「尊崇始皇帝」更有效果。

至於這種殺兄弟的手段,讓人聯想到歷史上另一個帝國─鄂圖曼帝國。當年,那位滅掉拜占庭帝國的穆罕默德二世就曾說:

我的任何一個兒子,由真主選為蘇丹,他為了更好的世界秩序而殺死他的兄弟們,都是恰當的。大多數烏里瑪已經宣告了這個許可。

也因此,歷史上的鄂圖曼帝國領袖,在繼位後大多藉此殺死自己的兄弟姊妹。雖然而看起來很殘忍,卻也確保國家的穩定。

然而,相較於鄂圖曼帝國把這件事當成「規定」,秦二世皇帝卻只是因為自己的喜好而進行濫殺。因此,二世皇帝這一招雖然可以在短時間內建立威望,但能維持長久嗎?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以上,就是這段史料給我的小小收穫。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