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主义的历史使命14:社会制度发展史

番茄米线
·
(修改过)
·
IPFS
人类社会五段论的介绍

1、效率妥协型假集体

我在《我们与他们4:假集体》中将假集体分为了三类:排他存我型、身份标签型、效率妥协型。

其中效率妥协型可以主要分为四种:(专偶制)家庭、(现代)学校、公司(工作场所)、国家(政治实体)。

我们接下来会主要介绍家庭和国家,并从中观察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的博弈。

2、人类社会五段论

国家,或者说人类的政治实体的发展可以大体分为五个阶段:

原始共产主义/原始公社、奴隶制、封建制、资本主义、共产主义。其中,资本主义到共产主义的过渡阶段被称为社会主义。

  1. 原始公社:

时间段:新石器时代晚期以前

主要生产方式:采集渔猎,即直接从大自然中获取。生产力水平极低

主要分配方式:公有制,按需分配

主要经济模式:自然经济

代表:摩梭族、部分印第安部落

其有如下四个基本特点:

  1. 共享资源:

原始公社中的资源,如食物、水源、栖息地等,通常是共享的,没有私人所有权的概念。

这种共享可以确保社会中的每个成员都有足够的资源来生存。

由于原始社会生产力过于低下,食物是直接从自然环境下获得的,一个人所生产的资源只能大体够他自己使用,即没有剩余。

而且因为没有保存食物的技术,也没人能储存下大量的财富,所以当时根本没有私有财产这个东西。

因此,资源共享是确保所有成员都能获得足够食物的唯一方式。

  1. 没有阶级:

社会成员之间通常具有相对平等的地位和权力,决策和资源分配往往是集体进行的,没有明显的社会等级制度。

这也是因为没有剩余,没人能够有私有财产;

而且根本没有生产资料,所有生活资料都来自于大自然,所以并不存在阶级分化和等级制度的经济基础。

即便有族长、酋长这样的领导者,这些领袖的地位通常是基于他们的经验、智慧、领导能力或其他特质而形成的,并非基于特权或社会地位,所以也是流动的,谁都能当。

  1. 社会劳动:

因为资源是共享的,即劳动成果是共享的,所以公社成员的劳动是为所有人作贡献的。

换句话说,其劳动是社会化的。

比如在今天,家务劳动之所以不赚钱,就是因为该劳动不是社会化的,没有进入市场;

而在原始公社,家务劳动服务的是公社中的所有人。

所以在当时,负责做家务的人(主要是女人)并不会被认为比打猎的人低等。

  1. 较小规模:

原始公社通常是由几十至几百人的小规模群体,其成员间基本都有血缘关系。

  1. 奴隶制:

时间段:新石器时代晚期至221 BC(中国)或476 AD(欧洲)

主要生产方式:农业(小农)。生产力水平较低

主要分配方式:私有制,按资分配

主要经济模式:自然经济

关键生产技术革新:农业和畜牧业

代表:古希腊、古罗马、西周

基本特点:

  1. 阶级分化:

农业和畜牧业的出现使得人类社会能生产出剩余;

而且农业使得生产资料首次出现:土地

而私人占有这些剩余的人就具有了较高的社会地位和政治权力。

当他们进一步私人占有土地时,就成了有产者。

因为生产力的低下,劳动力是极其宝贵的资源。

于是有产者为了占有大量劳动力为自己服务,通过暴力的方式控制住无产者。

这些无产者被称为奴隶,而控制他们的有产者就是奴隶主。

  1. 社会分工(主要阶级):

奴隶制社会一般有三种分工:

奴隶、自由民、奴隶主

奴隶是全职的生产者,他们被当作一种牲口使用,活着唯一的意义就是给奴隶主输血。

自由民指既不是奴隶也不是奴隶主的中间阶层,通常为自耕农、手工业者、商人等,拥有一定的自由和权利,但受到社会的限制和不公平待遇。

奴隶主是奴隶制社会的统治阶级,他们拥有奴隶和生产资料,并通过剥削奴隶劳动来获取财富和权力。奴隶主通常是社会的精英,享有特权和权力。

在奴隶制时代,只有奴隶主这种脱产者才能搞学术,如古希腊罗马的哲学家、数学家都是奴隶主。

  1. 专偶制家庭:

即婚姻制度。这源于父权制革命:男性在农业和畜牧业中有着体力优势,所以他们往往会更容易成为有产者。这些男性在掌握经济利益后,就会追求政治上的特权。

而由于男性不生孩子,为了确保孩子是自己的,就需要婚姻制度将女性捆绑到男性身边,这种一夫一妻的制度就是专偶制。

在专偶制家庭中,妻子、孩子和家庭中的奴隶都是父亲的私有财产;而妻子的家务劳动自然也沦为了私有的东西,变成了丈夫的劳动的附庸。

  1. 国家出现:

生产力的提高让人们能够扩大交流范围,进而推动更大规模的分工合作。

由此,以血缘为纽带的氏族制度瓦解了,不同血缘的人生活在一起,形成更大的共同体。

而私有制引发了资源、财富和权力的不平等分配,从而产生了各种社会矛盾和冲突,需要一种中立的权威来维护社会秩序和解决争端。(具体可见《我们与他们》)

所以国家主要有四个职能:

协调资源分配:有制使得生产资料和财富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导致了社会资源的不平等分配;而这种不平等需要国家机器来协调。

缓和阶级冲突:因为对立阶级的产生,从而引发了阶级之间的冲突;而这种冲突很容易导致国家这个假集体解体,陷入混乱的吃鸡大赛,所以需要一个看似中立权威来缓和矛盾,这就是法律的作用。

维护私有财产:为了维护私有财产,需要法律和道德来确立与执行。

提供社会服务:最典型的就是战争,国家机器参与战争来保护国民的安全。

举一个典型的例子:

拿破仑和拿破仑三世之所以能够成为法国的资产阶级皇帝,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在大国大革命后,社会上没有一个阶层能够强大到压制其他所有阶层,这使得当时的法国陷入了一种混乱:金融资产阶级的斐扬派,大资产阶级的吉伦特派,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雅各宾派轮番上台,但都无法维持法国的社会秩序。

所以最后的结果就是三个派别都不属于的罗伯茨比尔上台,而他也以暴力闻名:在当时只有靠血腥的强人政治才能维持法国一定的秩序。

而拿破仑和拿破仑三世就是罗伯茨比尔的接任者。这种类型的独裁者也被称为“波拿巴主义者”。

  1. 封建制:

时间段:221 BC - 1911 AD(中国)或476 AD - 1453 AD(欧洲)

主要生产方式:农业(小农)、手工业。生产力水平较低

主要分配方式:私有制,按资分配

主要经济模式:自然经济

关键生产技术革新:铁器牛耕

代表:诺曼底王朝、卡佩王朝、唐朝

基本特点:

  1. 主要阶级:

士:即地主阶级,国家的统治阶级。地主不参与劳动,只是占有土地。地主的主要职能是管理国家。

农:封建社会的主要劳动阶层。通常在地主的土地上务农,并将一部分劳动成果交给地主。

工:手工业者,如铁匠等,比无地农民享有更多的权利

商:商人,通常为地主阶级的依附阶级,但比农民和手工业者地位高很多。

  1. 出现一定的人身自由:

农民和奴隶最大的区别在于农民可以拥有一定的私有财产。

如锄头、牛等农具是属于农民的,甚至有的农民有很小面积的土地,这提高了农民一定的生产积极性。

而这主要缘于铁器和牛耕的普及:

在铜器时代,往往是把几个奴隶拴在一起耕地,一个监工就能看出好几个奴隶。

而在铁器牛耕出现后,一个劳动力带着一头牛就能耕地了。劳动力的分散也就带来监管困难。

而且农业生产逐渐精细化。农民精耕细作带来的增产日益提高,使得奴隶制那种粗放农业更加无利可图。

但是农民依然无法对抗地主阶级,依然属于奴隶主的附庸。

只不过相较于奴隶,农民有了更多的人权和自由;农民本身不属于地主的财产。

  1. 资本主义:

时间段:1492 AD 至今

主要生产方式:农业(机械化)、工业。生产力水平高

主要分配方式:私有制,按资分配

主要经济模式:商品经济(市场经济)

关键生产技术革新:工业

代表:大不列颠王国、美国、荷兰共和国

  1. 主要阶级:

资产阶级:占有机器、工厂、平台等生产资料,是国家的统治阶层。

无产阶级:不占有生产资料的人。作为资产阶级的生产资料的附庸劳动力存在,为资本家生产利润再从资本家那里获得工资。

小资产阶级:个体户,拥有小商店、小作坊的人。

  1. 自由流动的雇佣制:

这个我在《自由奴隶》一篇中讲过了,这里就不重复了。

  1. 商品经济的出现:

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不同,资本主义社会下,生产的产品并不是为了给自己使用,而是为了卖给别人;该产品就被称为商品。

于是市场就出现了。在市场中,物物交换被彻底废除,货币成为唯一的交换媒介。

而且在市场经济下,分工和专业化进一步提高。

因为每个人不需要根据自己的需求而生产,而完全靠与其他人交换。

  1. 主要矛盾的变化:

在资本主义之前,社会的主要矛盾是生产不足,也被称为马尔萨斯陷阱,即人口的增长要比资源增长更快,最终导致人多地少,多出来的人口就会成为社会不稳定因素。

资本主义的主要矛盾则是生产过剩。这点我在《生产的绝对与相对过剩》也讲过了。

  1. 社会主义:

时间段:狭义上的社会主义制度还未出现过。

主要生产方式:农业(机械化)、工业。生产力水平较高

主要分配方式:公有制,按劳分配

主要经济模式:计划经济

代表:苏联(1917-1956)、中国(1956-1978)、基布兹公社

基本特点:

  1. 无产阶级专政:

无产阶级专政是社会主义的最基本特点。

如果一个政体不是无产阶级专政的,那么它就不是社会主义,即便它自称“社会主义”。

无产阶级专政指的是无产阶级通过暴力手段夺取政权,并且将生产资料控制在自己手里。

无产阶级专政的目的是为了消灭私有制,具体体现为将生产资料从原本的资产阶级手中夺取,并分配给无产阶级组成的类公社组织。

最后,当私有制被消灭、没有任何人私人占有生产资料,那么阶级也就被消灭了,包括无产阶级本身。

  1. 计划经济:

不同于市场经济下,生产和分配自由且混乱,

计划经济划是由国家或中央政府统一制定经济计划,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方向、产出规模、资源配置等进行详细规划和安排。这些计划通常是长期性的,覆盖各个经济部门和领域。

国家通过颁布指令,对各个行业和部门的生产活动进行具体指导和安排,规定生产任务、生产数量、投资计划、价格政策等。

在计划经济中,价格由政府控制,以防止通货膨胀、金融把戏等。

计划经济下不再存在雇佣制。因为生产资料归全民所有,所以劳动者不再作为单纯的劳动力而存在。

计划经济的分配原则是按劳分配,即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我在《自由奴隶》一篇中说,工人的工资是由他的稀缺程度决定的,而不是他生产了多少价值。

而按劳分配换句话说,就是按照他生产了多少价值来给他钱。即,工人生产的所有价值除去税收都归工人所有,而不是资本家要从中拿取利润。

  1. 国有制与官僚阶层:

即生产资料归国家政府所控制。

因为无产阶级夺取了国家政权,这里的国有制自然指的是被无产阶级的政府控制;

有区别于奴隶制时代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只有国家控制了生产资料,才能实行中央计划经济。

这也是社会主义为什么依然要保留国家,而不是一步到位直接废除国家。

而且控制国家政权的另一个原因是要组织战争。因为新生的社会主义政权往往会面临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和国内反革命势力的反扑,所以必须组织战争进行对抗。

但是国家的存在就意味着会诞生一个官僚阶层。

这个官僚阶层虽然不属于资产阶级,但是他们保有一定的特权。

因为计划经济需要有人来进行调配,国家需要有人来管理,这就会催生出一个脱产阶层。

比如证据之一就是,当时苏联试图建设用互联网来统一调配资源的计划经济系统:OGAS

但是却被官僚机构百般阻挠,原因也很简单:“你用互联网来调配资源、管理国家,那我们不就失业了?那我们还怎么享受特权?”

这也证明了当时的苏式社会主义体制已经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官僚为了保住自己的特权并传给后代,就会试图利用手中的行政权力来换取经济利益。

最终,这些官僚阶层就会试图去私人占有生产资料,并最终蜕变为资产阶级。

这就是资本主义复辟的过程,而其根本原因是资产阶级法权。

  1. 资产阶级法权:

资产阶级法权就是资本主义再生的土壤。

就像是除草,把地面上的草割掉了,但是草的根还埋在土壤里,那么草就有随时长出来的可能。

资产阶级法权主要分为三类:

  • 脑体差异:

即脑力劳动要比体力劳动赚得多,比如官僚就是一种脑力劳动职业。

以中国为例,当时由于识字的人太少了,所以中国很多的基层公务员就直接是使用的原国民党政权的公务员,否则新中国政体难以维系。

其根本原因是掌握脑力劳动技能的人数量太少,而且往往这些人都出自有钱人家。

所以这就导致脑力劳动者的工资被迫遵守“物以稀为贵”的原则;如果让脑力劳动者和体力劳动者工资一样,那么这些脑力劳动者就会消极怠工或者直接润出。

  • 城乡差异:

即城市化造成的城市比农村富裕得多,进而导致工人和农民之间的不平等,就是所谓的工农业剪刀差。

剪刀差就是说用工业品换农业品时,农业品的价格较低。说白了这可以看作是一种对农民的剥削,其目的是支持工业化的发展。

这是出于两个原因:工业化进程不足,以及农业机械化程度太低。

比如沙俄和民国,其工业基本都只集中于几个大城市中,大部分地区还处在封建时代。

所以在社会主义政权建立后,为了发展工业化,基本上只能走一遍资本主义的圈地运动那一套。

因为工业本身就有集中的特点,不可能像封建农业一样散落得到处都是,所以这就又会导致城市化。城市化的基本特点我在《城市化》一篇有讲。

而从小农经济发展到机械化农业就首先要完成城市工业化,这几乎是不可避免的。

  • 男女差异:

即父权制残余。

更准确来说是专偶制家庭的残余,也就是依然保留了婚姻制度。

这就会导致小家庭中必然会出现商品劳动和再生产劳动的分工,这两种分工又会导致男女之间的不平等。

而其根本原因还是工业化不足,导致当时社会的集体主义文化依然浓重,婚姻制度尾大不掉。

以及最重要的是,没有社会化抚养,导致家庭中必须要有人去干养小孩这个分工。

关于集体主义和工业化、再生产劳动的分工,我后面会详细讲。

总而言之,这些资产阶级法权不断地让资本主义因素从中生长出来,这就是为什么当年毛泽东说社会主义下依然存在阶级斗争,要“继续革命”。

不过据我的观察,这些资产阶级法权现在已经被资本主义自己消灭地差不多了。

比如脑体差异的消灭,我在之前提到的《阶层固化》中有提到;

对城乡差异的消灭,城市化进程基本上直接把农村直接消灭了,现在农村都没人了。

而对于男女差异的消灭,我在后面很快就会讲到。

  1. 共产主义:

主要生产方式:预测为机械化农业和工业。生产力水平极高

主要分配方式:公有制,按需分配

主要经济模式:预测为计划经济

基本特点:

  1. 公有制:

生产资料是社会公有的,即任何人都不拥有它,也就意味着任何人都拥有它。

这就是说,人们不再是被迫劳动,像今天一样,为了获得钱被迫去给资本家打工。

关于公有制的具体运作方式我会在后面详细介绍。

  1. 阶级的消灭:

因为没有任何人占有生产资料,私有制就被消灭了。

而私有制被消灭了之后,阶级自然也就没有了。

在彼时,人压迫人、人剥削人的现象将不复存在,“人人平等”将真的成为现实。

  1. 国家与家庭的消灭:

正如我前文所讲,国家和家庭的出现也是因为私有制。

那么共产主义消灭了私有制,国家和家庭自然也会消亡。

在彼时,民族之间不再有边界,全世界人类成为一个整体;

而婚姻这个爱情的坟墓也会消失,人与人之间的恋爱关系摆脱金钱的影响(我后面会详细写)。

  1. 集体主义的消灭:

正如我在《集体主义的起源》中所说,集体主义本质上建立在假集体之上。

而共产主义消灭了假集体,而依托公有制建立起真集体。

那么就意味着集体主义也就消失了,因为真集体根本不需要集体主义。

在彼时,人类整体的命运和每一个人的个人命运都息息相关,且每一个人的个性都会得到全面发展,而不用像现在一样压抑自己的本性和欲望;每个人都有机会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追求自己的理想和幸福。

在彼时,人不再被分割为工具性和动物性,而是合二为一回归到最自然、最本真的人性(我后面会详细写)。

参考资料

生产力的发展如何促使奴隶社会转变为封建社会的?-绿影蓝刀

CC0 公众领域贡献宣告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番茄米线哲学、政治、经济、历史...... Medium英文号:Tomato Ricenoodles
  • 选集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