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能說出真正的感覺嗎?

Lam Chan
·
·
IPFS
·
對於你「在意」的事情,你會充滿熱情地說,在孩子的世界那很少是鋪排整齊、冷靜分析的,更多是零星鬆散和偶爾離題的,但只有「在意」和「熱誠」使談話變得有趣。

波蘭兒童人權之父柯札克(Janusz Korczak)在兩次大戰期間在猶太人聚集區創辦孤兒院,並寫下許多日記和出版書籍講述他的兒童觀和教育觀,1942年德國納粹份子包圍猶太人聚集區,他的朋友有方法幫助他逃離,但他堅決拒絕離開,最終他與十多名孤兒院的教師陪同孤兒院的孩子們一起被押往死亡集中營。愛孩子到這個地步的他,於1925年寫成的故事《當我再次是個孩子》,講述一位教師一天醒來變回小孩子的經歷,透過這個故事,他想指出的是大人以為做小孩子是無憂無慮的、是幸福的,但其實做小孩子一點也不容易,與此同時,這故事也就是他兒童觀的生動呈現。

書中有兩個情節是有關孩子們的說話,其中一個是變回小孩子的主角在學校「闖了禍」,要去跟校長說話,但他不敢,他的老師問他到底出了什麼問題,他猶豫著,不知道怎麼說。作者的解釋是:

「也許,我們小孩子不喜歡把事情告訴大人,是因為我們和大人說話時,他們總是匆匆忙忙,他們總是表現出一副不在乎的樣子,他們說話,只是為了把我們打發掉,好讓自己脫身。當然啦,他們自己有重要的事得處理,而我們也有自己的事。所以我們很努力地想要長話短說,這樣才不會讓他們心煩。既然我們的事不重要,那就讓他們回答『好』或『不好』就行。」

另一個場景則是老師在課堂上朗讀有關愛斯基摩人的文章給他們聽,同學們實在太興奮了,大家都彷彿看見愛斯基摩人和他們所居住的冰天雪地,於是你一言我一語地發表意見或提出問題,最終老師覺得他們完全失控,所以生氣了,說他永不再讀這本書給他們聽,並且說如果他們那麼喜歡說話,不如回答有關愛斯基摩人的問題,於是老師發問,看他們能不能回答,結果如何?作者這樣寫:

「於是,我們又恢復正常上課了。當老師問我們問題,我們結結巴巴、信口胡說,不然就是說錯,老師於是覺得我們什麼都不懂,只是一群蠢小子。

當我是大人的時候,我越在意一件事,我就越口若懸河;但孩子的情況不同,他們越在乎,就越容易結巴、越是會講得零零落落——即使他們知道答案。彷彿他們覺得丟臉,怕講得不正確。可惜,在學校你得用上專業的術語,為了成績、讚美、脅迫而說話,而不是說出你真正的感覺。

課堂就這樣無趣地結束了。直到下課,我們才開始真正談起愛斯基摩人。有人記得比較清楚,有人記得的和他不同。於是他們為此爭吵……」

後面的段落記述孩子們的爭吵對話,十分有趣。柯札克對兒童觀察入微,而且我相信他很可能是少數深刻記住了自己童年的大人。

當我讀到這個場景的時候,不期然想起我超級喜歡的《麥田裏的守望者》(The Catcher in the Rye)故事中主角少年Holden談到他學校的英文科口語表達課,他說他很討厭當一個學生起來演講的時候,老師要其他學生留心聽著,並在演講的同學「離題」時向他大聲喊「離題、離題」,弄得演講的同學精神緊張,他說:

「我的問題是,我喜歡人家離題,離了題倒是更加有趣……很多時候你簡直不知道自己對什麼最感興趣,除非你先談起一些你並不太感興趣的事情……我的想法是,演講的人要是講得很有趣,很激動,那你就不應該給他打岔。我很喜歡人家講話激動,這很有意思……文森老師有時真能把你逼瘋,他跟他那個混帳的班,我是說他老是教你統一和簡化,但有些東西根本就沒法統一和簡化……」

這個「越在意一件事越會說得結結巴巴、零零落落」,與「離了題倒是更有趣」、「有些東西根本就沒法統一和簡化」,兩者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叫大人調整視野或角度,珍惜孩子們那些讓你一時摸不著頭腦的說話,有耐性讓他們盡情地說,他們願意說出來的都是他們覺得很在意的。

另外,「直到下課,我們才開始真正談起愛斯基摩人。有人記得比較清楚,有人記得的和他不同。於是他們為此爭吵……」,與「我很喜歡人家講話激動,這很有趣。」兩者也有共通之處。講話首先的是你真的有話要說,對於你「在意」的事情,你會充滿熱情地說,在孩子的世界那很少是鋪排整齊、冷靜分析的,更多是零星鬆散和偶爾離題的,但只有「在意」和「熱誠」使談話變得有趣。可惜,「為了成績、讚美、脅迫而說話,而不是說出你真正的感覺」卻是他們在學校的經驗,那不是他們的錯,而是大人製造了這樣的環境。

兒子的學校一直在收緊穿著校服的規則,他告訴我班主任跟他們說明學校的規定,然後還教他們所謂的「批判性思考」,要他們鋪陳統一穿著的好處和壞處。兒子告訴我幾個好處和壞處之後,我問:

「那好處是對誰來說是好處?」

「是對管理的人吧?」他說。

趕著出門,沒時間再討論,不知道何時再有機會講,這些機遇真的是可遇不可求的。

我想,學校老師要他們說的pros and cons也是訓練思考的一種方式,不過,我覺得真正寶貴的不是你能不能說出每一件事的pros and cons這種「統一和簡化」,學校的訓練常常都以這個來做標準,我認為一個人能夠對真實的世界裏的事情有自己的感覺和見解,有一份熱誠,這才叫做好,而不是永不離題、措辭恰當地陳述各種見解,然後無可無不可,也不打算改變什麼。好像Holden說的,「我很喜歡人家講話激動,這很有趣。」

最值得珍惜的,不是說得有多大程度上符合我們的評分標準;而是孩子心裏真正在意的,他能夠(被容許)說出來,並且被聆聽。

那天,他在茶餐廳吃飯時,興奮地將他剛剛讀的故事情節告訴我,粵語與英語混雜,前文後理並不順序,聽得有點吃力,但我叫自己要有耐性,好好珍惜(不要打岔、不要阻礙、不要教導)在這過程中,他腦袋和心靈裏的「激動」——真正的「學習」與「溝通」正在進行中。自主學習要的正是在學習者自己裏面的喜好、熱誠與心靈活動。

(原稿寫於2021年6月1日)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Lam Chan透過閱讀、思考、寫作和實踐,反思兒童觀、教育理念和為人父母之道,回歸作為「人」的本質。以喜樂為激進的行動,在強權的世界活出溫柔。 Facebook Page: Tell It Slant https://www.Lfacebook.com/lamchan22/ Instagram: joy_is_a_radical_act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靈性導師——浮雲

傷痕

讀書有感
13 篇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