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平靜的力量
📘閱讀書名
平靜的力量:正念研究經典,科學實證持續練心即可重塑大腦迴路,提升內心素質,脫離耗損身心的負面情緒
📝閱讀心得
這本書提到「同理心、利他」觀點:
對於受苦之人懷著同理心時,會啟動這個區域。因此,較大的杏仁核可能賦予人們感同他人痛苦的不尋常能力,因而推動人們利他,極度利他乃至於捐出一枚腎臟來救人一命。這個從慈心練習而來的神經改變(甚至初學者也浮現這樣的特徵),跟捐贈腎臟的超級撒瑪利亞人的大腦反應相同。
一般提到同理心比較常從鏡像神經元切入,在《恐懼的力量》一書則從杏仁核切入:
利他主義最有效的預測指標是人們辨認臉部恐懼表情的能力。而作為預測因素,辨識恐懼表情比辨識其他臉部表情的預測力都好,有時甚至比其他號稱可引發利他主義的特性,如性別、情緒、或人們自認的同理心多寡,恐懼表情的刺激效果都來得更好。
利他主義者對他人恐懼顯現強烈同情,這揭露一項重要事實:無畏和勇敢之間存在重要的區別。許多心理病態者真的什麼都不怕,因此他們很難理解他人的恐懼。利他者對他人恐懼有如此強烈的同理反應,表明他們對恐懼非常敏感,而不是無所畏懼。—《恐懼的力量》
而此書也從「杏仁核可能賦予人們感同他人痛苦的不尋常能力,因而推動人們利他」觀點論述同理心、利他主義,這意味著焦慮、恐懼敏感的人可能也較有同理心與利他心,這延伸到佛法的菩提心、利他心等,可能也與杏仁核敏感有關:
大腦掃描發現,這些慈悲的人右側的杏仁核,比起其他同年齡、同性別的人大。
更進一步,提到「杏仁核和伏隔核。這些區域很可能導致傳統經論所謂苦的根源」:
禪修各種傳承都有一個共同的目標:放下不間歇的執取,即對我們念頭、情緒和衝動的「沾黏」(stickiness),這樣的目標引導我們每一天的生活和生命,專業術語稱為「去物化」(dereification)。這關鍵的智慧讓禪修者領會到,念頭、感覺和衝動是稍縱即逝、沒有實在性的心理事件。有了這樣的智慧,我們不必相信自己的念頭,不隨之起舞,便放下了。
「沾黏」反映大腦情緒神經迴路的動態,其中包括杏仁核和伏隔核。這些區域很可能導致傳統經論所謂苦的根源,也就是貪心和瞋心,內心執迷著想要獎勵,要不,就想趕走不愉快的東西。
我以前也提過認為杏仁核與俱生我執有關,很高興在此書中找到了相同的觀點。此書中葛印卡內觀、藏傳達賴喇嘛對我而言都很熟悉,比較可惜的是書中較少提及漢傳禪宗,而是以日本禪宗為主。不過,有學習過佛法的人應該會發現,佛法體系已經發展出非常完整的層次劃分,而科學實證研究則還在門口徘徊。
最後,書中提到:
從歷史上來說,禪修從來不是用來改善健康、放鬆自己或促進事業,雖然這些都是今天禪修風行的吸引力。但幾世紀以來,這些益處只是巧合、不受看重的副產品,真正的禪修目標一直是改變內心素質。
這讓我想到《探索奇蹟:認識第四道大師葛吉夫》第四章的〈知識與素質〉:
人類的發展沿著兩條線進行,也就是知識線和素質線。在正確的進化中這兩條線會平行發展,而且互相幫助。但是如果知識線的發展遠超過素質線,或是素質線的發展遠超過知識線,人的發展就會出錯,早晚會碰到瓶頸。
假如知識的發展超過素質,就變成抽象的理論,不能應用於生活,甚至還會有害,因為它不能為生活服務,或是幫助人們應付難題,反而使生活變得更複雜,帶來新的困難、麻煩、和不幸。
如果知識的發展勝過素質,一個人能知卻沒有能力做,這是無用的知識。反過來說,如果素質勝過知識,一個人有力量做,卻不知道要做什麽,這樣的素質漫無目標,所做的努力也只是白費。
簡言之,書呆子、佛油子就是「知識的發展超過素質,就變成抽象的理論,不能應用於生活,甚至還會有害」,因為他們並不「瞭解」:
為了瞭解知識和素質的性質,以及彼此的關連,我們必須瞭解知識、素質與『瞭解』的關連。知識是一回事,瞭解則是另一回事。人們常常混淆這兩個觀念,而無法清楚掌握它們之間的差異。
知識本身並不會產生瞭解,瞭解也不因知識的增加而增加,它是依知識與素質的關連而定,也就是兩者的結合。知識與素質不能相差太多,要不然瞭解就不會產生。同時,知識與素質的關連,並不因知識單方面的發展而改變。改變只有在素質與知識同時成長時才有可能。換句話說,瞭解只因素質有所成長才成長。
通常,當人明白他不瞭解一件事物時,就盡可能給它冠上一個名稱。但是『冠名稱』並不等於『瞭解』。不幸的是,人們通常滿意於名稱。當一個人知道很多名稱,也就是很多字時,就被尊為博學多聞,當然這並不包括實際行動,因為在其中他的無知很快就會暴露出來。
第四道將「知識」、「素質」與「瞭解」的關連講解的很清晰,回到此書「真正的禪修目標一直是改變內心素質」,而有個重點是:
幾乎每一條靜觀之道,都把「生命之輕」當做一個主要的目標。吊詭的是,很少科學研究討論這個目標。在我們目前所讀過的少數研究中,似乎都認為在禪修通往無私之路上。
這在佛法中,即是說「出離心」,其實出離心才是幾乎每一條靜觀之道的基礎,不過其「出世」的性質終究難以在「入世」中受到重視。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