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个「订婚」仪式

Ariana
·
(修改过)
·
IPFS
她舅妈和小阿姨对我说:“你以后要融入这个大家庭啊。”

上个月,我们度过了在一起三年纪念日。又是甜蜜的一年。我们甜蜜地住进了同一个房子(准确说是我搬进了她家),她陪我渡过了两份工作的转换和无意义的自我怀疑期,如今我的新工作地点距离她公司只有三站地铁。

我们每天共同出门,共同回家。平时一起买菜做饭,一起打电玩,一起种植物,一起开车或骑单车。我们每天拥抱、亲吻、说好多遍我爱你。照搬社会对异性恋的衡量标准,我们感情生活稳定得早应该进入婚姻了。

但我们都不太感兴趣这件事。

很久之前我听过一个比喻,某位号召同性婚姻合法化的年轻人大喊:就算婚姻是狗屎,我也要夺回我吃屎的权利。

这在当时令我很震惊,感动之余又弥漫着一丝不解,为什么这些人将「名分」看得这么重?

当然我能产生这样的想法,是带着一些身为女性——这个不被看见的性别——的「优越感」的。两个沉默女人的恋爱与共生,对社会的杀伤力远没那么大。我们可以默默地违反公序良俗,默默经营两人喜欢的小生活,除了发生关系时的叫喊和喘息,一切就像不被注意的「好闺蜜」一样。而且我个人始终尊重爱情的一对一私密性,我喜欢沉浸享受不被她人打扰的自由。当这段关系被以某种名义暴露在社会环境中(比如我想想就恐怖的婚姻仪式),那就变味了。

上周有天夜晚女朋友躺在床上,我坐在一边用刮毛机给她身上的卫衣除毛球。我突然问她:你觉得追求同性婚姻的人都是什么心态?是为了证明什么,还是为了约束自己?

我的问题带着预设,因为我不喜欢婚姻,或说早就对此祛魅。证明爱情,约束自己。婚姻对我的主要功能就是这两项,但也并无太大用处——当一个人的感情与信念坚定时,并不需要这种东西时刻提醒与证明自己;而当灾难真要发生,两张薄薄的小本子也是挡不住的。抛开那些购房生子落户的实际效用(我们大概率都用不上),我觉得这个被爱情外衣包裹的东西很虚假。

她说可能是那种,很喜欢一切事情按部就班、坚持到最后获取奖章的人吧。

我又问,如果现在大陆突然开放同性婚姻制度,你会考虑和我去领证吗?

她犹豫了一下,回答:也…可以领?但我担心现在放开这个是另有所图诶,比如把大家喊出来一起围剿什么的。

我说:那这个假设不成立,算了吧。

我们就没再继续讨论这个话题了,起码我们在现在这一阶段达成了共识。而且假如我们一共要在一起50年,那前3年其实是这段时间跨度中很不起眼的一段距离。

今后环境与两人心态或许会变化,那就到时候再说咯。

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并非完全抗拒谈论婚姻,相反,两个人还挺喜欢开这种玩笑的。同居后的某些时刻,我或她会突然看着对方发出感慨:我们好像在经历婚后生活喔。今年端午女朋友妈妈在她家大摆宴席,邀请了十余位亲戚来吃饭,也叫了我一起来(现在她全家族都知道,有个「好朋友」住在她家附近)。晚上我坐在一众亲戚周围,她们热情向我打招呼,其中她的奶奶语重心长对我说:

「以后你来到我们这里,就要融入这个大家庭啊!」

还有别的亲戚也在附和,女朋友爸爸也夸了我好几句,说我人品好、聪明什么的。当时我有点尴尬,但后来转念一想,这好像谈恋爱见对方家长的桥段啊!两个怕麻烦索性装好朋友不出柜的人,竟然糊弄着糊弄着跟双方家人搞好了关系,到今天这一步了。

无心插柳柳成荫,怎么不是一种戏剧性呢。

第二天我和女朋友说起这件事,她当时在沙发上玩我的一个小戒指,两人笑了一阵。然后鬼使神差的,我们查了下求婚到底戴左手还是右手无名指,最后像过家家一样,半开玩笑地将那个丑丑的戒指戴在彼此的手上。

但不得不说,当她认真将戒指推上我手指的一霎那,我还是有点被这种之前觉得很无聊的仪式打动的。那一刻的我想到,可能今后我们真的会去采购一对戒指。可能我们会因为某种机会建立一种契约性的关系,也可能会一直保持现在彼此信赖的自由状态。

但无论如何,这个薛定谔的「婚」,我们也可以自称订过了。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Ariana一部分的我散落在这里。 如果半年没回来,估计我那时已经死了。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开车上路记

关于饮酒

一个内向者决定做直播(第1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