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同理心」和「情緒商數(EQ)」
自從IQ岀現,不少人知道自己的IQ略高便沾沾自喜,因為IQ是一個數字,大家很容易明白和比較。不過,又很快發現,高IQ的人也不外如是。可能一些高深學問能夠理解甚至深度認識,但那不是人人都需要懂的事情。你懂得開火箭又如何,懂得開汽車才實際。然後,又有人指出,EQ高才更有用。
EQ可稱為情緒商數,而不同於IQ,它沒有一個數字標準,大家無從比較,於是有一種約定俗成,EQ高的人就是罵不還口,打不還手的人。於是有人以言語挑剔別人,打咀砲是不少人的強項,如果對方被言語挑起情緒,老羞成怒的話,還會被說成是EQ低,奚落一番。事實上,EQ在一般人的重點,是在管理自己的情緒,但理論上,一個真正EQ高的人,還有能力照顧别人的情緒。因此,以言語去挑動別人的情緒的人本身已是EQ低的人了。
在去年阿根庭哥爾夫球大賽中,美國球手Brandon Matthews和哥倫比亞球手Ricardo Celia在平手下要加洞來分勝負。在第三洞,Matthews落後一捍,必須完成這一捍,讓比賽再延長繼續。他完全專注,深呼吸,準備揮捍,就在那時,一個球迷大聲呼喊,Matthews的專注被分散,出手有偏差,結果沒有入洞,對手Celia便得到冠軍。Matthews的失望和不滿是可想而知,他向觀眾群攤開雙手說:「Come on guys, seriously?」他失望地步回更衣室,心想被如此失去錦標很不甘心。
一個賽事職員告訴Matthews,那位球迷是患有唐氏綜合症,只是太興奮,並不是要特別針對Matthews。這位世界排名第的球手馬上要求和這位球迷見面,不是要道歉,更不是責備他,只希望他不要怪責自己。大家言談甚歡,最後Matthews還送那球迷一對簽了名的手套,歡天喜地的離開。
談EQ,便很多時談到同理心(empathy)或稱作換位思考,但很多人理解為,如果我是他/她,我會怎樣做。這不是完全錯,但欠缺了深度代入理解。
舉個例子,去年在香港,有一宗懷疑非禮案,一名外籍家傭,被僱主的家翁指有體臭,藉詞替她找出原因,多次要求她脫去上衣檢查乳房,乘機非禮。事件曝光後,在媒體上,不少人指女傭愚蠢,在發生多次同樣事情後,才去求助報警,是不可思議。「俾着我?告到佢甩褲!」
一般香港人,在這個國際都會成長受教育,社會風氣,法治意識,即使男女不算完全平等,也一般互相尊重也算不錯吧。跟一些發展中國家相比,差異可以很大。所以要換位思考,便不能簡單地說「如果我係佢」。很多來港打工的外傭,不少是來自鄉村偏遠地區,可能是人生第一次離開家庭,離開自己的國家,生活習慣,社會意識形態都要重新適應。很多姐姐更是孤單一人,舉目無親,教育水平未必很高,社會經驗不足,遇到這種事,可能更難於啟齒,真的不知道如何處理。
再想深一層,考慮她的處境,她住在僱主家中,如果向僱主投訴,當面對質,那僱主父親必然否認,僱主也可能盡量小事化無,如果還加上僱主配偶三把嘴,真的無從招架,又不可以一走了之,否則反被人投訴,借意解僱,而最大的殺傷力,是通常僱主會扣住她的護照,在如此不對等的情況下,能做的事實在不多。如果你能幻想到她的恐懼和無助,你才算真的做到換位思考。
當然這種事情最後必須靠她自己鼓起勇氣,站出來告訴別人。而我們不要一聽到這種事便怪她蠢,自己囉嚟,認真地思考她的處境,她終於說出來,已經是忍無可忍,連自尊也放下了。而那些幫助外傭的組織,也必須認清這種狀況,能夠主動一些,例如開講座,講解遇上這類問題可以如何處理,那才會真正幫助有需要的人士。
當很多人都說EQ比IQ更重要,能令大家成為一個更成功的人,也實在應該了解多一點,提升自己的EQ,應該不會是壞事吧。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