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的未來歸屬 — 劉峴版畫作品〈建設新中國〉

破爛青年
·
·
IPFS
·


1949年,中國共產黨在南方的捷報頻傳,國民政府最後敗退,據守台灣。北平解放,中華人民共和國在當年正式建立。

版畫家劉峴在同年創作了〈建設新中國〉,一張10x9的木口木刻版畫作品,有可能是刊登於雜誌之中。

劉峴,〈建設新中國〉,1949,央美博物館藏。圖片來源:《版畫先驅劉峴》2009 王人殷

畫面中,遠方的工業區駛來了一輛火車,連結了前景的人群,分隔了海岸與天空,但無論是海上的船或是飛機朝著人群而來。

左上角的小方塊似的工廠、煉鋼的高爐設備,數支冒著黑煙的煙囪。工業設施的圖像有時候代表著資本主義的壓榨,而在新中國建立後,宣傳國家建設的圖像中也常見。在劉峴對未來的願景中,工業設施的擴大與普及對於建設中國是不可缺少的,而未來應該是交給誰呢?

就在工業區的前方,一片農田突兀的安排在這。農民們正在收割這些莊稼,揮舞著鐮刀,一個人就能抱著一大把離去。農田的前方聚集了一群民眾,他們面對著遠方的工業區,相互交談著什麼。前方的一名報童兜售著報紙。人群的另一邊,聚集著共產黨的軍人,列隊或騎著馬在後方。

劉峴透過構圖的安排表達中國的未來也許是該交付在工農兵的手中,從這個角度來說,是符合共產黨的規劃。

劉峴,〈鞏固團結,抗戰到底〉,1938,中國美術館藏。圖片來源:中國美術館官網

其實劉峴挪用了1938年時為抗日戰爭創作的另一幅版畫《鞏固團結 抗戰到底》中,飛機與報童的元素。報童的職業不知道始於何時,但報紙起於清末民初,為革名黨人與商業機關為傳播資訊使用,後來逐漸加入新聞時事的版塊。

兩張畫中,報童出現卻傳播了不同的資訊。1949年是新中國的成立,而1938年則是抗日戰爭爆發的噩耗。媒介的循環性出現在這個有趣的應用中,報紙這種媒介被嵌入了版畫的形式之中,又再放置於雜誌刊物中進行宣傳。

兩張畫相比之下,在1938年抗戰作品中,雖然也使用了細密線條呈現陰影,但區塊間的分割感還是比較明確,主題也透過「1938 VII」、「鞏固團結,抗戰到底」與日本國旗說明情況,讓戰爭的對抗、輿論、後援都融入其中。1949年的作品展現了木口木刻能夠營造出與銅版蝕刻相似的效果,構圖關係呈現了共產黨人的集體想像,略帶隱喻性的詮釋了新中國的未來將是如何,又該歸屬於何方。


參考資料:《版畫先驅劉峴》,2009,王人殷著。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