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力量和歐冠賽制
(另一版本見2020年8月21日香港《明報》)
2020/2021球季的歐洲冠軍聯賽(歐聯)是由拜仁慕尼黑六奪冠軍,還是巴黎聖日耳門首勝,尚未知曉。疫情令決賽由平常的五月底延至八月才舉行。而八強和四強的賽制亦要修改,由主客兩回合改為一場過決勝。雖然沒有球迷能購票在里斯本入場觀戰,但連續四天的八強賽事可謂每一場都值回票價。過去兩回合的淘汰賽無疑也出現過不少令人扣人心弦的賽事。但今屆的八強都幾乎沒有悶場,精彩程度實在空前。既然如此,以後歐冠賽事是否應索性永久改制,由八強起就集中在一個國家或者一個城市作單淘汰賽?
今天官方名稱是「歐洲足協冠軍聯賽」的這項賽事,首屆賽事在1955年開打。當年賽事叫歐洲冠軍球會盃,坊間多簡稱為「歐洲盃」。原來的賽制沒有分組聯賽的元素,各球隊以主客兩回合制作單淘汰賽爭取參加決賽的資格。決賽則由第一屆起已是一回合決勝。除了沒有分組賽外,以往歐洲盃和今天的歐冠的最大分別,就是參賽球隊資格。過去二十多年,西班牙和英格蘭聯賽的殿軍位置備受重視,因為聯賽前四名「才」可以參加翌年的歐冠。但以往各地聯賽卻只能派出聯賽冠軍球隊參加。唯一例外的是上屆歐洲盃盟主,則就算該隊在本國聯賽未能奪冠,也可以參賽爭取衛冕。
現時的歐冠賽制奠基於上世紀九十年代。1991/1992球季,賽事首次引進分組賽模式。八強球隊分成兩組作雙循環賽,再由兩支小組冠軍球隊爭奪冠軍。翌季,賽事正式易名為「歐洲足協冠軍聯賽」。八強設分組賽的形式實行了三季後,在1994/1995球季賽事的分組賽改為在十六強階段舉行,八強和四強則重新以主客兩回合淘汰制舉行。除了增加小組循環賽外,九十年代亦見證了歐冠賽事的擴軍。1997/1998球季,部分聯賽可派出兩支球隊參加,變相令賽事再非真正的「冠軍盃」或「冠軍聯賽」。兩季後,一線聯賽的前四名均可參賽。既然參賽球隊變多,賽事數目也大幅增加。高峰時期,歐冠設兩輪分組賽。1999/2000球季起,在外圍賽後,三十二支球隊分八組,每組首兩名晉級十六強。十六強又是每組四支球隊的雙循環賽事。到八強始恢復淘汰賽決勝。
九十年代見證的賽制變化,反映的顯然是資本的影響力。五十年代中促成歐洲盃誕生的,主因之一為了回答「誰是歐洲最佳球隊」這問題。尤其是狼隊在1954年底主場友賽擊敗了匈牙利冠軍捍衛者(Honved)後自稱世界冠軍(匈牙利當時是足球王國,而捍衛者陣中有普斯卡斯等匈牙利國家隊主力),令回答這問題更見迫切。但隨著八、九十年代體育運動以至整個社會都愈來愈受資本邏輯左右時,球賽的功能就不再局限於滿足球迷的好奇心和需要,更要為資本服務。
要令收費電視普及,提供愈多的運動競賽轉播成為了電視台投資者爭取利潤的主要方法。賽事愈多,能吸引球迷公眾付錢收看的機會就愈高。對球隊和球賽的贊助商而言,更多的球賽意味著它們的品牌可以接觸到更多潛在客戶。無論是作為賽會的歐洲足協還是各國的參賽球隊,都會因為賽事增加而有更多的收入。增設分組賽似乎是沒有輸家可言。
大部分球迷和公眾卻不是對所有足球賽都有高度興趣。皇家馬德里多些與利物浦交鋒,不會那麼容易讓人看膩。但如果諾定咸森林對馬模(這是1979年歐洲盃決賽戲碼)呢?一支異軍突起的英格蘭中型球隊跟瑞典球隊對碰,就不會那麼容易引起太多人關注了。分組賽制本身已比淘汰賽制更少偶然性,令以弱勝強的機會減少。而讓較富有的聯賽有更多的參賽名額,則幾乎確保了富豪球會每年參賽的可能性。廣播商和賽事贊助商所希望的,就是連年都是豪門球隊在最後階段捉對廝殺,而不是名牌球隊早早出局甚至是因為在聯賽成績欠佳而缺席比賽。
在這個局面下,各國的豪門球隊發現自己的品牌原來如此有價值,於是就組成了一個利益集團。2000年,十四支歐洲名牌球會成立了G14以爭取更大利益。皇家馬德里/巴塞隆拿、曼聯/利物浦在場上是世仇。但說到金錢利益,大家卻是共同利益比分歧多。這四支球隊都是G14創始成員,合情合理。G14要脫離歐洲足協體系自組歐洲超級聯賽的傳聞時常傳出。但最後這事都沒有發生。2008年,國際足協和歐洲足協向G14讓步,決定為球員被徵召參加國際賽和球員因參加國際賽受傷向球會作金錢補償。交換條件是G14要解散。結果G14由歐洲球會協會(European Club Association;ECB)取而代之。ECB與G14不同,不但獲歐洲足協承認其地位,而且會員包括歐洲各國逾二百支球隊,不會只為富豪球隊爭利益。
G14妥協解散,反映著的是資本邏輯的擴張,也不一定完全無往而不利。我們當然不能忽視涉及國際足協和歐洲足協的貪腐醜聞和它們自身的利潤的渴求,但面對富豪球會財大氣粗地進攻時,這兩個機構確有時會扮演著捍衛競技精神的角色。現時已身敗名裂的柏天尼在2007年當選歐洲足協會長後,就為了讓「弱」國聯賽冠軍更有機會參加分組賽,推動了歐冠外圍賽的改革。雖然球迷普遍喜歡追看名牌球隊,但大部分都不會介意偶然有巨人殺人過關斬將(當然前提是被淘汰的不是自己的愛隊)。始終爆冷的可能是競技運動的主要魅力之一。十六強分組賽制度,就是因為球迷覺得兩輪小組賽太多、太乏味,而在2003/2004球季被取消。
不過以上兩項賽制改變,其實對富豪球隊利益沒有太大打擊。柏天尼的外圍賽改革方案推行時,同時容許三大聯賽的季軍直入分組賽。而取消十六強分組賽的第一季,無疑是產生了波圖對摩納哥的冷門決賽戲碼。但自此之後,決賽席位至2019年還是由西英德意四大聯賽球隊壟斷。由此可見,儘管「改革」這概念理論上可以包涵著驚天動地的改動,但實際上也只能在九十年代足球急速商業化所訂下的框架之間小修小補而已。
回到八強應否永久改成一場過的問題。兩回合賽事不但佔有更多廣播時段,而且比賽時間愈長即偶然性較少,對資本雄厚的球隊更有利。而且雖說今屆四強之中有三支球隊從未進過決賽,但里昂和巴黎聖日耳門本身就曾是G14成員。而巴黎聖日耳門能有如此多大牌球星,RB萊比錫近年能在德甲維持前列位置,背後分別是卡塔爾政權和紅牛集團的巨資支持。這樣說不是要否定這幾支球隊球員的努力和教練的部署,但歐洲足球壇的貧富差距和歐冠在進入淘汰賽前的賽制,本身就已經為名牌球隊提供了多重保障。再加上在針對新型肺炎的疫苗面世前,在歐洲有幾萬人齊集球場未必可行,即是沒有主場作賽也未必令球會因此收入大減。
將八強改為一場決勝,為球賽增加少許偶然性,對富豪球隊的利益又沒有太大影響。而且改制可以免除首回合出現八比二之類的懸殊戰果後所產生的垃圾時間。八強新賽制在未來兩季會繼續實行,絕對有可能。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