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幾筆端午節

DuncanLau
·
·
IPFS
·
大家對端午節又有甚麽感想?
有人會用百元一瓶的楓樹糖漿來吃鹼水糭嗎?

端午節將至,是糭子飄香的時候,自己不算瘋狂喜歡吃,但從小對蓮蓉鹼水糭有點偏好。以前,要吃糭子,只有在端午節時候,母親和一些親戚自己做,那種應該稱為鹹肉糭。這種自家製的,只有一種,不會有甜糭,雖然有時,我們灑上沙糖來吃。平時要吃,頂多是街邊或粥舖會賣裹蒸糭,跟家做的略有不同。另外,就是上茶樓飲茶時,間中會遇到推車仔賣蓮蓉鹼水糭,不過,父母對甜的食物管得比較嚴,因此不是常常可以吃。我相信令自己最迷戀的,是那些糖漿,金黃色的,百分百甜味,不似蜜糖,總帶點酸味,那也是當年喜歡吃西多士的原因。

後來,家裡也包起鹼水糭,沒有蓮蓉,但加上糖漿便是一樣。此後,家裏經常有一瓶糖漿。住在加拿大的時候更甚,早餐經常有Pancake,就是香港人叫熱香餅的食品,其實很容易自己做,還有Waffle,香港有譯成窩夫,亦有稱格仔餅,加上自家製的法式多士,每一樣都是配糖漿的。而在外國,糖漿有多種,有不同牌子,有稀有杰,悉隨尊便。加拿大還有獨特的楓樹糖漿(Maple Syrup),是高檔次產品,自己倒是覺得它太稀,和水沒有太大分別,怎可稱為漿?而且吃個普通早餐,用不着這種高檔貨。一般的Corn Syrup或Table Syrup已足夠。

這個端午節,又要準備糖漿,竟然遍尋不獲!起初不以為意,只是幾間沒有貨吧。但一直找,各大超市都沒有。以前多是放在糖類架上,連同各類方糖,沙糖,黃糖,黑糖,片糖,冰糖,代糖一齊,現在乜都仍有,就是沒有糖漿。而且更沒有空岀一個地方,顯示糖漿曾經放此,現時沒有貨。後來更找到放蜜糖的架子,多種平貴不同產地的蜜糖,有外國人聚居的地區,連高價的楓樹糖漿亦有多款,獨是沒有便宜的Table Syrup! 攪乜?

我也到不同的地區嘗試,就是找不到。但去茶餐廳以至麥當勞,他們仍有供應,但在麥記想多要一個要另外收費!但偏偏零售市場找不到,真的是無法解釋。在新香港,任何事物都有可能突然消失。今個端午,可能要用蜜糖來替代,抑或試試用煉奶?

似乎過時過節,大家越來越愛理不理,只知有假放,如何有連假便稍作安排。當然,中式節日,也會注意要否回家做節。而網上生活先行,大時大節,不管三七二十一,先在網上祝大家X X節快樂,行禮如儀。在香港,還有議員們的獨家Banner通信模式,除了經常強調成功爭取甚麽之外,最常見就是祝大家X X節快樂,由年頭祝到年尾,例行公事,有幾衷心?

其實,大家記不記得端午節如何由來?是紀念屈原投江自盡,當時他的祖國(楚國)日漸衰敗,他悲憤之餘,走上以身殉國之路。大家敬佩其士大夫的氣節,因此紀念他。而傳統習俗中做糭子,是拋到江中,期望水中生物只吃糭子,而不去吃屈原的屍體。同樣,扒龍舟就是在江上製造鑼鼓喧天,熱熱鬧鬧,將水中生物嚇跑,以保屈原全屍。我知道,大概有人會質疑,一年只有一天這樣做,有何實際作用。無論如何,端午節的起源,就是紀念一個人之死,因此祝別人端午節快樂,我覺得是不可思議的。大家可曾有思考過?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DuncanLau岀生及成長於香港,旅居加拿大25年後回流。兩地生活文化的差異與衝擊,一邊是多元文化,一邊是中西匯集,從一邊看過去另一邊,算是多重國際視野。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長老級的結他手Steve Howe

China Crisis! What Crisis? 中國危機!甚麼危機?

仇恨卻又是誰所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