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絲向?國美館黃土水觀展心得
臺灣的國立臺灣美術館最近以「臺灣歷史上第一位雕塑家」黃土水為主題策畫展覽,號稱有史以來數量最多的黃土水作品,以及豐富的文獻展示。
我在開幕後的隔天便趁著聽研討會的空檔前往參觀,但不免感到有些失望。
先說結論,我認為,國美館這次「臺灣土・自由水:黃土水藝術生命的復活」,展件數量固然豐富,搭配大量的史料檔案,可見策展團隊事前做足詳盡地調查工作,但缺乏對檔案的解說,以及不按時序,將作品打散陳設等作法,容易讓一般觀眾看完展覽後,缺乏對黃土水整體生命、創作歷程的理解,淪為走馬看花。
陳列藝術家的書信、報導,以及所在時代的各類相關史料,是近年藝術史展覽常見的展示手法。相比過去與黃土水有關的展覽,國立臺灣美術館取得文史工作者陳昭明遺留的大量黃土水史料,這是此展優勢之處。從展場大量的倒角設計與寬敞的空間,讓人聯想到北師美術館「不朽的青春」或是「光」的西式圓型劇場,淺色展牆搭配柔和的燈光,頗能呼應大理石材質,以及歐洲的古典傳統。總之,能看出國美館十分重視這次黃土水展覽。
然而,同樣是藝術家個展,同樣有大量的檔案陳列,來自北部的觀眾或許會聯想到北美館的洪瑞麟個展,而南部的觀眾則有南美館「蔡草如:神話、戲臺與逆光赤城」可供對比。北美館的策展人選擇穩健地將洪瑞麟的一生搭配對應的作品,呈現他不同時期的創作面貌。而南美館則以作品的類型作為展區劃分的準則,但在豐富的文字解說下,亦不至於讓人迷失在蔡草如遊走於不同領域的豐富創作中。
相比之下,黃土水個展在展間分隔上卻沒有明確的標準:
第一展間以圓弧展牆展示黃土水的生平年表,中央放了一件黃土水的〈歸途〉,這是黃土水接受日本政府委託,敬獻昭和天皇的雕塑,原作至今仍由日本皇室收藏,不定期展出。第一展間可說是展覽的門面,但策展人選擇將藝術家依循封建傳統的獻禮,作為該間唯一展件,只能說值得玩味,或許單純是因為這件作品較少公開展出吧?
第二展間只展出四件雕塑:〈甘露水〉、〈釋迦出山像〉、〈少女〉,以及難得曝光的〈子供〉。對熟知黃土水的觀眾而言,應該是大飽眼福吧,但若以現代人容易理解的比喻,那就是將〈比賽入選作品〉、〈超乎委託業主期待的作品〉、〈大學的畢業製作〉、〈大學時私下的習作〉排在一起展示。這些作品無論是媒材、年代或形式都截然不同,完全不明白為何陳列於此,
第三展間也一樣,將黃土水與報社合作販售的小件商業作「十二生肖系列」,以及學生時代的木雕習作放在一起,唯一的相似之處大概只有「動物」吧?但這也只是我的猜測,因為這檔展覽,完全沒有針對各展間進行解說(分說),所以真的不知道策展人的意圖何在,只能憑空想像了。
相反的,第四展間很明顯是以半身像、全身像為主的展示。如果能以圖表呈現這些人像訂製者與黃土水的關聯,應該能讓觀眾對黃土水的贊助網絡有更為清晰的認識吧,但策展人並沒有這麼做,民眾只能使用掃描QRcode自行閱讀(印象中沒有包含全部展件),我很好奇有多少人願意拿起手機這麼做。
最後,在展間末端,是與〈甘露水〉捐贈、移交國美館有關的紀錄片。我沒有仔細看,因為小小的螢幕前擠滿了人,位置剛好在展場出口,就像是隔壁店家的排隊人龍一路擠到我家門前一樣討厭。
我十分肯定本展在場地佈置的用心之處,而且讓觀眾能夠較近距離的觀察雕塑細節,燈光表現也不錯。但回到開頭的結論,除了黃土水的雕塑,展覽中還陳列大量文件史料,這些本應具有解說功能的展件,其目的應是為了搭配藝術品。但這些近百年前的檔案,需要來自研究員的轉譯與解說,才能讓民眾讀懂,然而展覽並沒有這麼做,只有翻譯裏頭的文字,要讓觀眾如何知道這些史料與作品,乃至黃土水個人的關聯呢?雖然看得出來策展人在蒐集私人藏品頗費苦心,但在展示方面仍有未盡之處。
何況整個展覽完全沒有展區說明,作品也沒有按照時期或類型區分,相信逛完後對黃土水一頭霧水的民眾仍大有人在,說是走馬看花並不過分。
聽聞電影或遊戲有所謂的「粉絲向」,意思是指其內容只面向熟知該IP的粉絲,若是這樣,那麼這檔「臺灣土・自由水:黃土水藝術生命的復活」,也可以說是「粉絲向」吧?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
- Author
-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