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愛臺灣:立石鐵臣《臺灣畫冊》

書院街五丁目的美術史筆記
·
(修改过)
·
IPFS
·
螢之光的歌聲響徹基隆港,隨著港邊的陣陣波濤沁進灣生畫家的心。

時值1948年的12月,出生於臺灣的灣生畫家立石鐵臣,結束他在臺灣大學的工作,乘坐駛往日本的船隻被遣返歸國。隨著港都的山影逐漸遠去,最後的印象,便是在岸邊的臺灣人齊唱螢之光,依依不捨的送別場景。

戰後日人引揚的情況(圖片出自https://pylin.kaishao.idv.tw/?p=7319)。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中華民國政府接收臺灣。然而政府在隨後的國共內戰中節節敗退,許多軍眷來到臺灣,其中不少人終其一生都未能回到故鄉。

另一方面,由於二戰的結束。在臺灣的日本人也依次被遣送回到祖國。但對於在臺灣出生、成長的日本人(也就是所謂的灣生)來說,日本卻可能是終其一生未曾到訪的祖國。比起日本,他們更熟悉四季如夏的南國臺灣。

在這群被遣返的灣生中,有一位畫家不但為臺灣留下許多美好的風景,也參與了「臺陽美術協會」的創會。今日我們對廖繼春、顏水龍、陳澄波、李梅樹、李石樵、楊三郎等創會元老的大名耳熟能詳,但這位灣生畫家確實曾在臺陽的歷史中佔有一席之地,他的名字叫立石鐵臣(1905-1980)。

1935年11月初,李梅樹於三峽自宅宴請畫友。左起為顏水龍、李梅樹、洪瑞麟、O、立石鐵臣、梅原龍三郎、陳澄波、藤島武二、鹽月桃甫。陳澄波舊藏。

引揚返日之後,思念故鄉臺灣的立石鐵臣創作了《臺灣畫冊》,以圖文並茂的形式,記錄了在臺的諸多見聞感受。4月9日是立石鐵臣的逝世紀念日,就讓我們在此回顧畫家當時的創作。在樸實的文字及活潑的插畫背後,是一顆無比熱愛臺灣的心。

---

立石鐵臣文繪,〈吾愛臺灣〉,1962年春。收錄在《立石鐵臣.台灣畫冊》,台北縣:縣立文化中心,1997。
昭和二十三年(1948)十二月五日,我離開臺灣。僅留下極少數留用日本人,幾乎都坐了最後的遣送船歸國。像海盜船的兩檣帆船的日本訓練船。

來送行的臺灣人擠滿了基隆碼頭。船始動,從碼頭傳來日語的「螢之光」大合唱歌聲。日語於當時不可在公開場合使用。大家以不管它的表情,由衷唱出的樣子。

汽船二艘追隨我們的船,離開碼頭相當遠的時候,取出日章旗揮動。(這是)對日人
的愛情與對從大陸來臺的同族人的反抗表現吧。

吾愛臺灣

吾愛臺灣

一九六二年春 立石鐵臣

(立石鐵臣文/繪、張良澤譯,〈吾愛臺灣〉,1962年春。收錄在《立石鐵臣.台灣畫冊》,台北縣:縣立文化中心,1997。)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書院街五丁目的美術史筆記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ecthelion1993/ 美術史是研究美術品與時代文化交涉互動下的歷史研究,而當代讀者的閱讀及傳播也參與了美術史的形塑。五丁目期待透過不同形式的短篇筆記,提供關心文化、喜好藝術的各位一個富知識性的生活提案。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展覽分享】跨.1624:世界島臺灣

【物中所見的臺灣神社】#0 遺落在失落樂園的臺灣神社石燈籠真身

書展與藝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