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雨說書|宮部美幸《所羅門的偽證》─ 時隔近兩年的初閱與再讀,我始終是個讀者

大雨
·
·
IPFS
·
我會永遠推薦《所羅門的偽證》,我喜歡宮部美幸扣住社會議題,卻又不會淪為說教。
我的讀墨書櫃

2020年1月

初閱《所羅門的偽證》

2020年以Readmoo Mooink 初閱《所羅門的偽證》
只要我還活著,我就會狂力推薦給所有青少年,或是喜歡社會派推理的同伴。

雖說是沉重的社會議題,但依然被歸類不燒腦,因為作者著重描述的是每一個人物的心理狀態,你或我都曾是裡面的其中一位,是很好帶入自我心境的小說。

所羅門的偽證是近一年內我看過最長篇幅的小說,在閱讀界我們都說這是「大部頭」。我是為了作者宮部美幸而買這系列,最初入坑宮部美幸的作品是《繼父》,然後就無法自拔。

之前最喜歡的作家是東野圭吾,現在第一名是宮部美幸,這個並不是貶東野去褒宮部,而是我喜歡宮部美幸在描述角色心理狀態上極度細膩,她的每一個角色都是獨一無二。

所以這也是我特地把《所羅門的偽證》這系列獨立寫一篇文的原因,甚至想特別寫書中角色的分析,跟你們談談他們的難題與心境轉折,又在事件中擔任何種關鍵。

所羅門的偽證角色眾多,而每個角色的家庭、學校環境都造就他們不同的心態與成長,或許我們能在每一個角色都看見一部分的自己。

這系列的書名是一個特別的象徵,

每個人都會想:

為什麼是所羅門的偽證?
誰是所羅門?
誰做了偽證?

-

究竟,《所羅門的偽證》這三部曲是什麼樣的故事呢?

這本書真正的爭議是起於一封告發信:指控大出俊次跟他的夥伴是殺死柏木卓也的兇手。

這封告發信在校園掀起腥風血雨,我用腥風血雨並不是誇飾,在校園內工作過的人應該知道,教育界管理跟教職、教師跟教師、教師與學生、教師與家長,有非常多的爾虞我詐。

所羅門的偽證三部曲中,我特別推薦第一部曲《事件》。第一部描述校園內一名拒絕上學的少年墜樓身亡後,老師、家長與學生們各種不同的反應與心理狀態。

其中女主角藤野涼子被塑造成模範學生的角色,但她在聽見同班同學逝世後,卻被自己內心的冷漠跟冷靜嚇住了,她不知道自己的心理狀態是不是正常,也對於週遭的人明明跟死者不熟,卻還是痛哭流涕感到不明白,甚至覺得有些人是否在飾演感性者。

我讀起來,對於她的想法有非常大的共鳴,尤其(當時)月初國內發生意外,加上我過去身邊也曾經有不熟悉的人離世。書中提到,這個社會的教育似乎沒有告訴這些孩子們,面對身邊人離世,要如何應對跟處理內心情緒。

書中把僅有14歲的學生遭遇同學離世後會有的心情、想法、困惑描述得很詳盡,也寫出師長處理事件、輿論的成熟跟不成熟。

另外,我認為《所羅門的偽證》指的所羅門,並不限於一個人,網路有評論說所羅門指的是神田和彥,事實上所羅門代表的是(覺得自己是)講真話的角色。

在柏木離世的情況下,作為讀者的我們想了解柏木卓也,其實只能看到神田的單方面描述,我自己本身相信他的描述,但他從頭到尾都站在上帝視角,卻隱瞞認識柏木卓也,甚至就在他死亡的現場的事實,這是否也是一種偽證呢?

同時我也認為書中還有其他角色也代表所羅門,像是被霸凌的樹里,他想要制裁霸凌者大出俊次,所以寫了告發信。在第六集的後半段為了解救神田,在法庭上哭喊著請大家相信他的話,我認為在想要反擊霸凌者、後來又想保護神田的心理狀態下,樹里深深相信著他就是那個正義使者,就是那個所羅門,但事實上,擁有上帝視角的我們都知道他做的是偽證,因此這也呼應了書名。

而身為模範學生的涼子,在明知道告發信是假的前提之下,仍然擔任檢察官對被告大出俊次提起告訴,簡稱告發信是可信的,而我們都知道告發信是假的,因此在法庭上他擔任所羅門的角色事實上也做出了偽證。


2021年10月

再讀《所羅門的偽證》

這次是Hyread Gaze Note跟我一起重讀《所羅門的偽證》
我會永遠推薦《所羅門的偽證》,我喜歡宮部美幸扣住社會議題的主題,卻又不會淪為說教。

這篇書評是我看完第二次後寫的,這次看得更透徹,因為已經知道結局,觀察到那些牽涉其中的當事人在書中的反應,依然會揪心──

他們做了什麼嗎?

還是因為什麼都沒做,所以造成這場悲劇跟審判呢?

對照我的成長歷程,大人都以為求學生活是單純的,以為孩子只是為賦新辭強說愁,以為這些未成年們只要年紀大了,這些憂愁會煙消雲散,所以敷衍、逃避孩子的求救與疑問。

然而,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你跟我跟他的抗壓性與消解情緒的能力不盡相同,用自己作為他人的量尺,反而比未曾留意更讓當事人痛苦。

我從書中學到的一課

我的Instagram帳號 brain_beautyfashion

下篇我想寫《所羅門的偽證》的角色分析

感謝您的點閱,歡迎支持與讚賞。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