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識|夢.意識.佛法:達賴喇嘛與科學家對話

子非魚
·
·
IPFS
·
達賴喇嘛與科學家對話

📘學習範疇

夢.意識.佛法:達賴喇嘛與科學家對話


📖文獻筆記

10 科學證據的成分為何?

派翠西亞.喬琪蘭:

當他們說心不存在時,是指沒有什麼精神之類的東西可以獨立於腦之外。他們把認知、思想或夢看成腦的作用。那正是昨天我所談到的。大家都同意有非物質的靈魂,然而當你更仔細地檢視神經科學的發現時,看起來又似乎只有腦存在。

達賴喇嘛:

即使在佛教裡,也沒有自給自足、自我支持的「我」、自己、靈魂或自我的觀念。佛教徹底駁斥這點。佛敎徒確實肯定知覺的存在,但在佛教的觀念中使用「靈魂」這個字眼會讓人誤解,因爲佛敎不用這個詞,而且大體上不承認靈魂的存在。

派翠西亞.喬琪蘭:

你是否認爲有什麼(我還不知道該如何稱呼它)知覺可以獨立於腦之外?例如,死後仍然存在的東西?

達賴喇嘛:

根據佛敎的觀點,一般說來,我們熟悉的、每日的知覺作用,並不離開或獨立於腦外。但佛教認為這種知覺的原因,必須從前一個知覺的相續中發現,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說從一生至另一生有知覺的相續。知覺最早生於何時?基本上它一定不是從肉體生起的,而是源自前一個知覺相續的心。

路易斯.賈德:

所以它是獨立於腦功能之外。

達賴喇嘛:

與胚胎連結的心相續,並不依賴於腦。有些記載說,禪修成就者的身體並不像一般人的會腐壞,可以維持二、三星期或更長的時間。最後離開身體的意識是本覺,它並不依賴身體。根據很多文獻,修行成就者死後可以安住在微細的心識中,雖然他們的肉體仍在室溫中,卻會延遲分解。


15 後記:佛教界的意見

不論心也好,或我們所經驗和認知的生理現象也好,中觀宗都否認它們是自性存在的物質或東西;相反地,生理現象被認為是依賴我們的知覺和概念而存在。我們所認知的事物,無可避免地與我們對觀察的認知模式有關,而我們認知現象的方式,無可避免地與我們的概念和語言(即假名安立)有關。

中觀宗否定經驗中的所有現象是獨立而自我存在的,這種看法不同於笛卡兒的實質二元論和現代科學的實質一元論(生理論)。很多當代科學家所提出的生理論,主張真實的世界是由生理本身所組成,同時所有的心理現象僅是顯相,本身並無任何實體。諸如此種顯相和實相之間的差別,還有很多理論。

中觀宗的看法也強調顯相和實相之間的不同,只是看法極端不同。中觀宗宣稱我們所經驗的所有心理和生理現象,似乎皆是自我獨立存在,完全不受我們的知覺和概念影響。它們似乎是自性存在,但實際上它們是因緣所生。它們的緣起性分爲三方面:①現象依於前因而產生,②現象以其部分或屬性而存在,以及③構成我們經驗世界的現象是名言假立。

這三方面的緣起性不是明顯可見的,因為它被現象的顯相所遮蔽,讓我們誤以為是「非因緣生」,並且不是假名安立。基於這些令人誤解的顯相,很自然就會把現象當成可以自我定義的事物。這個習氣稱爲「有見」,根據中觀宗看法,這是一切心理痛苦之基礎的俱生無明。這種有見排除因緣關係的脈絡。它在觀看現象時,沒有考慮到前因後果,也沒考慮到吾人觀察和認知該現象的方式。所謂中觀見,就是不墮空、有見。

就中觀宗的觀點,心理現象不比生理現象來得真實或不真實。就我們的常識經驗而言,生理和心理現象之間確實有差異。儘管前者一般都擁有質量、位置、速率、形狀、體積和種種生理屬性,心理現象通常沒有這些特徵。例如,我們通常不會把情感認為是有質量或位置。其他心理現象,例如:悲傷、兒時的回憶影像、對一朵玫瑰的視覺認知,或者任何其他意識作用,也都沒有上述的生理屬性。心理現象不再被視為生理的,簡單的理由是,它們缺少生理現象的典型屬性。因此,佛教從未採納生理論的觀點:唯有物質才是真實的。回到苦諦,生理和心理的苦都可以被認識得到,但是根據中觀宗的看法,二者都不是自性存在,因此二元論只是相對的說法,並非絕對。

【註釋】

這並不是要否認中觀宗在世俗諦確實主張心物二元論。然而,根據達賴喇嘛及大多數西藏佛教徒所採用的佛教密續觀點,此二元性不是像生物與非生物的二元性那麼極端。理由是所有的心理活動都是根源自「最微細心氣」,這是一種包含物質與認知屬性的本初實相。物質世界,也同樣被視為是此種最微細心氣的創造性顯相。因此,金剛乘認為,世俗諦的心物二元論是立基於勝義諦的一元論。


📝學習心得

根據佛敎的觀點,一般說來,我們熟悉的、每日的知覺作用,並不離開或獨立於腦外。但佛教認為這種知覺的原因,必須從前一個知覺的相續中發現,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說從一生至另一生有知覺的相續。

最後離開身體的意識是本覺,它並不依賴身體。根據很多文獻,修行成就者死後可以安住在微細的心識中,雖然他們的肉體仍在室溫中,卻會延遲分解。

這點是最矛盾的,一方面會承許「不離開或獨立於腦外」,另一方面又承許「最後離開身體的意識是本覺,它並不依賴身體。」究竟意識、我、輪迴主體等是否能離開物質而存在?

另外在《情緒跟你以為的不一樣——科學證據揭露喜怒哀樂如何生成》介紹中寫到:

巴瑞特博士在本書中以各種淺顯易懂的例子說明大腦如何建構情緒,更提出喜怒哀樂等種種情緒,實際上只是大腦建構的文化類別和概念,就好比,杯子蛋糕和瑪芬,因為食用時機不同,早餐吃的叫瑪芬,點心時間吃的叫杯子蛋糕。以情緒來說,你感到胃糾成一團,如果你現在是在醫院等檢查報告,你可能會把胃痛當成是「焦慮」的生理現象,但如果你目前是在餐桌前,可能你就會把胃痛當成「肚子餓」的生理現象;或者,你原本覺得某個人並非你可以交往的對象,但今天跟他碰面時,你卻突然感到心跳加速、面頰泛紅,你不禁懷疑,難道原本對這個人的認知錯了嗎?晚上卻發現自己得了流感!(這是巴瑞特博士的親身經歷。)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你還能說「情緒是自發、與生俱來」的嗎?—《情緒跟你以為的不一樣——科學證據揭露喜怒哀樂如何生成》

這給了心理現象另一種科學的詮釋,總而言之,科學研究的進步,有可能動搖到佛法的某些立論,不過關於修心,也就是類似心理諮商層面的內涵倒是不受影響。

CC BY-NC-ND 4.0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