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為虛構所動容,因真實而嘆息:掀開星國神祕面紗的《漫畫之王陳福財的新加坡史》

Openbook閱讀誌
·
·
IPFS
·
對臺灣多數人來說,無論政治、社會、經濟、教育、外交、衛生⋯⋯新加坡常是許多媒體或評論者口中反覆叨唸,臺灣理應亦步亦趨學習的楷模。綜觀臺灣書市,從歷史縱深探討新加坡的書籍整體而言仍屬稀少,新加坡新銳漫畫家劉敬賢的《漫畫之王陳福財的新加坡史》正好填補了缺口,給予我們重新理解新加坡神話的可能,也警示讀者:不要輕易相信歷史。看似真確的事實,中間可能摻雜著有意或無心的虛構和扭曲。
本文圖片提供:貓頭鷹出版

文|翁稷安(暨南國際大學歷史系助理教授)

對臺灣多數人來說,「新加坡」三字絕不陌生,這個面積僅728平方公里的城市國家,不時出現在新聞媒體,比起許多幅員廣闊的「大國」,吸引了更多的關注。這當然不是臺灣獨有的現象,躋身為世界名列前茅的經濟體,新加坡的一舉一動原本就備受世人矚目。但比起其他國家,臺灣對新加坡似乎有著更多矛盾的情感。

在上世紀60年至90年代,臺灣曾和新加坡並列為「亞洲四小龍」,共同見證各自產業轉型帶來的經濟奇蹟。曾幾何時,一度平起平坐的對手,感覺早已遠遠超前。落敗的苦澀,在臺灣往往變成對勝者的歌功頌德,當作對現狀的檢討或貶抑。再加上同屬華人文化圈,新加坡成為臺灣許多人移居或移民的目標。「新加坡神話」成為這座島上眾人最常詠嘆的傳奇,無論政治、社會、經濟、教育、外交、衛生⋯⋯新加坡常是許多媒體或評論者口中反覆叨唸,臺灣理應亦步亦趨學習的楷模。

姑且不論這種神話是否公允,又或者對照之下的臺灣真有如此不堪?更根本的問題也許是:我們真的了解新加坡嗎?這座城市國家是經歷了怎麼樣的歷程,才達成今日的光鮮亮麗?為了「成功」付出的犠牲與代價,做出多少殘忍而無情的選擇?倘若不了解任何人事物的過去,只一味模仿對方當下的輝煌,有其形而無其神,終歸徒然。只有掀開新加坡的神話面紗,回顧歷史,才能正確認知這座城市的良美與醜惡,知道什麼是我們該努力學習的本質,什麼又是要盡力迴避的覆轍。

綜觀臺灣書市,從歷史縱深探討新加坡的書籍不是沒有,但整體而言仍屬稀少,新加坡新銳漫畫家劉敬賢的《漫畫之王陳福財的新加坡史》(以下簡稱《漫畫之王》)正好填補了這個缺口,給予我們重新理解新加坡神話的可能。

《漫畫之王》內頁

➤用圖像挑戰新加坡社會的漫畫家

應該有不少人會對於這樣一本「漫畫」,能肩負起這樣的重任感到懷疑。帶有歐美漫畫風格的《漫畫之王》,反映出近年來「圖像小說」(Graphic Novel)的風潮。這個持續發展中的領域,尚未有明確而僵化的界定,大體而言,指的是跳脫過往連載形式的商業漫畫,以單冊為構思,運用各樣實驗的手法,呈現出更為深刻的感受或論述。在內容上,更趨近於傳統文學或非文學的書寫;形式上,則無拘無束地運用圖像敘事的潛力,就像打通了「漫畫」的任督二脈,兩者皆試圖探索「漫畫」表與裡的無窮可能。漫畫不只是娛樂,而是利用圖像進行敘述與論述,引領讀者走入情感或事物的核心。

《漫畫之王》就是最好的例子,在這本書裡,作者藉由對漫畫家陳福財一生的敘述,重新檢視了新加坡的歷史。1938年出生的陳福財,他所有的創作,都以現實政治為主題,無論處理的漫畫類型是科幻、超級英雄、兒童讀物或政治諷刺⋯⋯作品中都隱含著他對新加坡時局的觀察與批判,尤其集中李光耀和同時期左翼政治領袖林清祥兩人在政壇的起落。

1962加入馬來西亞聯邦條款的公投,因選項未設置「反對合併」的選項,公投合理性遭受質疑。(該公投由新加坡自治邦時任總理、人民行動黨籍的李光耀提出)

陳的作品中沒有那些世人歌詠的美好神話,只有粗暴與冷酷的政治鬥爭。陳福財視林清祥為純粹理想的化身,他在最初受到的擁戴,更勝與他合作的李光耀,然而最終卻遭到李的利用與迫害,經歷黑牢和放逐,淡出了政治。林清祥對不同族群、階層更寬容的政治願景也隨之煙消雲散。陳福財運用各種不同的筆調和隱喻,諷刺李光耀在大權獨攬後,以國家的生存為由肆意壓制言論自由,不能容忍任何一絲對政府的批評。國家權力無所不在的高壓控制,以對人權侵犯、貧富差距與種族隔閡為代價,打造出富裕天堂的外貌。

想當然耳,這樣的一位創作者,自然無法見容於主流。陳福財的漫畫路並不順遂,不妥協的個性,讓他只能一邊做大夜班的警衛,一邊自費出版漫畫。全書以多重文本的形式推進,眾聲合唱的主軸,是陳福財對自己人生的回憶,對照著陳福財不同時期的作品。在這條主線上,額外運用了照片、報紙等不同的媒介素材作為輔助,強化歷史的重量。

模仿美漫《蜘蛛人》的超級英雄漫畫《蟑螂正傳》對社會時事作出諷刺。

作者本人也「現身說法」,擔任對老年陳福財的訪問者,營造出口述訪談的代入感;同時也虛構了一名少年讀者,由作者向他解說陳福財作品的弦外之音,以這樣的手法填補讀者在閱讀過程的背景知識。不同的視角,在作者流暢的圖像敘事裡,層層堆疊,周旋流轉,充分利用圖像小說的多樣性,刻畫陳福財的創作人生和他的時代。

然而事實上,陳福財從來就不存在!他是作者杜撰的角色,整本看似紀實的《漫畫之王》,其實是一本全然架空虛構的小說。

➤真實都不見得能造成改變,虛構又何妨

如同論者已指出的,透過圖像、照片和所有看似真實的文件,作者在《漫畫之王》中的虛構實驗,本身即蘊含深意,呼應了全書最深沉的指涉,那就是:不要輕易相信歷史。看似真確的事實,中間可能摻雜著有意或無心的虛構和扭曲,一旦我們選擇輕易的相信,那就是選擇被人輕易操控。這或許是全書最高明之處,讓虛構的形式本身成為論述的一環。

極為真實的陳福財童年畫作(實際為虛構)

需要強調的是,這樣的虛構並不等同於天馬行空的捏造。全書的任一段落,都充滿了對新加坡歷史或政經局勢堅實的考據,充分展現作者的用心。也正因為有這樣深厚的觀察,才讓虛構的陳福財擁有「真實」的血肉。誇張點形容,這部虛構的漫畫甚至比「真實」更具說服力,更能讓人「神入」(empathy)過去之中,理解在「現在」表象下複雜難明的牽連與糾葛。

本書在虛實之間達成完美的平衡,開展出鞭辟入裡的論述,體現圖像小說或圖像敘事獨特的價值與魅力。作者利用圖像所帶來的直觀,以及「有圖為證」的重量,經由不同敘事的角度和口吻,類似夢中夢或俄羅斯娃娃般,一層又一層堆疊著不同的虛構,慢慢引領讀者進入這則「故事」,為虛構的陳福財動容,也為真實的新加坡嘆息。

《漫畫之王》就像童話裡高呼國王赤裸的孩子,每一格畫面、每一則文字都讓人直視新加坡,促使人們重新省視「新加坡神話的神話」。對於長期陷入威權、經濟等相似迷思的臺灣來說,唯有經由這樣的省視,才能了解新加坡經驗有哪些值得效法或避免的地方,以及更重要的,同樣從戰後到今日,相較之下,臺灣達成了哪些成就以及未來該有哪些選擇。

描述新加坡513事件的段落

最後,陳福財雖然是不存在的虛構,但並不表示在現實中沒有一樣堅持的異議者存在。在一定程度上,我們可以視陳福財為作者的夫子自道,又或者是不滿及渴望改革現狀的心靈之共同集合。雖然這些異議或反對,不見得能造成什麼實質的改變,無法撼動體制的一分一毫,然而,就像書中陳福財所言:

「總得有人把這些事說出來⋯⋯這就是我在寫、我在畫的故事。那些漫漫長夜,無盡白晝。」
「雖然時間會沖淡一切,但至少在有限時間裡,我們都可以學著把某件事做好些。」

看似渺小,卻是所有面對威權甚或集權的人們共享的信念,以及默默期盼他日終能燎原的星星之火。●(原文於 2022-09-21於Openbook官網首度刊載)

漫畫之王陳福財的新加坡史
The Art of Charlie Chan Hock Chye

作者:劉敬賢(Sonny Liew)
譯者:黎湛平
出版:貓頭鷹出版

作者簡介
劉敬賢(Sonny Liew)

生於馬來西亞、落腳新加坡的漫畫家、畫家、插畫家,獲獎無數。作品包括與楊謹倫(Gene Luen Yang)合作的《紐約時報》暢銷書《影子俠》(The Shadow Hero)、My Faith in Frankie (DC Vertigo)、Sense & Sensibility(Marvel Comics)以及和Paul Levitz 合作的Dr. Fate(DC Comics)。

劉敬賢參與的《影子俠》、Wonderland(Disney Press)及Liquid City(Image Comics)皆榮獲「艾斯納獎」(Eisner)提名;其中,Liquid City這本多冊精選集是一部集結多位東南亞漫畫家的精彩作。他的Malinky Robot系列獲頒2004年Xeric基金資助,復於2009年於法國南特的「烏托邦科幻文學節」(Utopiales SF Festival)贏得「最佳科幻漫畫獎」。2010年,他獲頒新加坡國家藝術理事會「青年藝術獎」。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