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霓裳中国 | 汉人之外:在寻找民族服饰的过程里感受中国

NG的O
·
·
IPFS

在喀什的假发

我在古城大门斜对面的美食城里用餐,戴了一顶蓝色的假发,几个带着花帽的维族服务员看了我很久,忍不住走过来夸我的发色好看。一个五官立体的男孩走过来,问我头发是真的还是假的。

冬天的喀什,河边的芦苇在日光下摇摇晃晃,空掉的古城躺着残垣断壁,路上行走的人们穿着朴素。 

这是我第三次来新疆,寻找地道的民族服饰。


日常生活里看到维吾尔和想象中的很不一样,微博抖音上的维族女孩多追捧欧美ins风,而电视上的维族人大多穿着饱和度很高的廉价艾德莱斯。喀什的街上,很少看到有人穿特色鲜明的民族服饰。尽管如此,老人戴的帽子,年长女士穿的长裙,还是能提醒我,这里是新疆。


古城门口的时装走秀


寻找民族服饰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人们的审美在变,生活的需求也在变。我拜访了一位网红博主,和他租了一套古代维吾尔服饰,借了他收藏的清代首饰。里面是黄色的袍子外面是宝蓝的外套,辅以繁复的配饰,在老城里招摇过市。走过检查站,走过百年老茶馆,走过艾提尕尔清真寺。有人很戒备地看着我,有人则热情地赞美。大家都穿的比较朴素,我才发觉自己过于唐突了。卖鸽子饲料的维族大姐问我是不是藏族,而在朋友圈里几乎所有人都在问是不是蒙古服饰,我哭笑不得。

东巴扎


我问当地人,为什么他们不穿民族服饰。他们回答说政策变来变去。有一段时间政府非常鼓励穿民族服饰,提出靓丽工程,经常出现的文宣是“五彩斑斓的艾德莱斯才是我们的颜色”,反对黑袍,反对头巾等。五彩斑斓的艾德莱斯成为“去保守”“女性现代化”“反对宗教极端化”的象征符号。同时艾德莱斯的生产也成为带动欠发达地区经济的重要一环,优秀的维吾尔设计师也开始将艾德莱斯元素带向世界(需要说明的是,实际上艾德莱斯元素在中亚民族很常见,并非维族独有)。

结果到了近年,又不鼓励大家穿了,这是“去民族化”背景下的产物,不鼓励说母语,不鼓励强调自己的区别化特征。但是非常有意思的是,遇到标杆景点,遇到重大活动,又要大家都穿民族风格的演出服。所以如果你去新疆旅游,最容易看到的情况就是,饭店、景区有维族女性戴花帽穿民族服饰,而在大街上行走,则很少有女性会这么穿。

 




 

什么能穿,什么不能穿,是一个问题。

大家喜欢穿什么,不喜欢穿什么,又是另外一个问题。

这里面涉及好几层的问题,而我能切实感受到的,可能还是生活层面具体的人。比如有一个叫古丽的微博账号里,维族女孩穿上汉服宣传民族团结,评论区就呈现了激烈的讨论。支持的人认为十分正能量,促进了民族团结;反对的人则认为,这是一个刻意为之的官方宣传账号,遮蔽了目前新疆复杂的情况。又想起来,看到南疆的维族儿童像内地儿童一样穿上汉服过汉族传统佳节,那画面让人觉得很恍惚。

 

我来新疆的头两次都没有找到相对地道和精美的民族服饰。这一次能找到,一个是做了很多功课,另一方面也是接待我的本地维族朋友在内地待过很多年,没有太多沟通障碍。之前我的寻找经历可以说时常受挫。语言不通是一个问题,心理上的戒备是另外一个问题。


戒备

我曾经和一个维族女孩买过一套带金绣的服饰,非常漂亮,她在主页里面写是哥哥从乌兹别克带回来的。交易的时候她有点不放心地问我为什么要买这个,是少数民族吗?我如实回答:不是少数民族,但是很喜欢民族服饰,自己收藏了许多。她便放心了。我也记得自己只身在二道桥的维吾尔商厦里面一个个店面的看,作为唯一的汉人感觉自己像个闯入者一样格格不入。和其他民族购买则不常出现这种问题。比如说,我加过一个内蒙古的卖家微信,他在外蒙上学,专门做蒙古代购。大家在代购群里会用蒙语表情包,时不时也分享各种日常。群里各族都有,彼此并不忌惮。

我寻找过许多民族的服饰。维吾尔,塔吉克,哈萨克,俄罗斯,哈萨克,藏族,蒙古族,纳西族,白族,彝族……总得来说,那种对外来人的戒备多少都是有的,但是有的地方比较明显,有的地方好一些。

对付常见的戒备,我有自己的方法。也不难,无非就是说话之前多想想,保持真诚。


有一年,丽江古城木府里,有个民族服饰主题摄影店的大哥招揽生意,我感到好奇,过去聊了聊,发现也不贵,就拍了几张苗族的。效果挺好。和大哥留了联系方式,说以后有机会再去找他玩。第二年,再去丽江。我真的跑到了泸沽湖那边,几经周折总算抵达他们村,收获颇丰。我第一次进入了摩梭家庭,和祖母一起烤火,听舅舅讲故事。大哥跟我说,很多游客看到他招揽生意就不给好脸色,或者即便拍照了态度也不好,但是看到我很客气,所以才愿意邀请我去他家玩。这种不给好脸色的习惯,可能是某种城市生活经验,可能是穷乡僻壤出刁民的思维定势,也可能是本地其他商贩带来的不愉快记忆。而对于我的少民朋友来说,则更像是对少数民族的不尊重,外来游客与本地的刻意疏离……

“你和其他汉人不一样”,是他们愿意和我交朋友的原因。如果真的说有什么不一样,那就是我还不至于是全然的无知。如果你自己不是出生在民族聚集区,那么你对少数民族的想象可能是非常单薄的。少数民族的丰富面向,在宣传和教育里面被模糊和固化成了一些能歌善舞的边缘人。如果说一个少数民族喜欢喝酒喜欢跳舞大家觉得很正常,如果是一个少数民族是科学家大家就觉得不可思议。说个有意思的事情,我到去年才开始看少数民族文学(民语翻译成汉语),才开始找少数民族电影看。而如果不是我自己想特地去找,我可能是完全没有机会看到的。


另一方面,我关于汉人的身份是在不断的与少数民族接触的过程中树立起来的。 我生在江苏,在我成长的文化里面,彼此更多是用地域作为划分,比如带有轻蔑意的北方侉子和南方蛮子,比如内部划分的苏北和苏南,比如上海人和外地人。很少听到什么场合特地强调汉人的,如果是强调,强调的也往往是所谓“中华民族”“炎黄子孙”。所以,当听到少数民族朋友称呼我为汉人,称呼我讲的话为汉话时,我都觉得非常穿越。

“你们汉人怎么怎么样”。汉人自己听到可能会觉得很搞笑,汉人那么多,又怎么可以一概而论的。其实道理反过来是一样的,民族同胞那么多,又怎么可以一两句话说完呢。如果真的说汉人怎么怎么样,我自己有个经验,那就是,我们真的还挺傲慢的。这种傲慢有唯我独尊,有财大气粗,有弱肉强食。

 


不在场的人

有人对我戒备,有人对我冷漠,

有人对我友好,有人对我谄媚。

有时候我是被寄予希望的传声筒,

有时候我是让大家都手足无措的外星人,

有时候我是待宰的外来羔羊。

在互动的过程中最有意思的是,我常常穿梭在一种自己人和外来人的身份当中。

有汉族把我当自己人,对我抱怨本地少数民族;

有少数民族把我当第三方,对我抱怨其他少数民族;

有少数民族把我当成“更文明”的对象,对我抱怨本族 ……

 

所以就经常出现很魔幻的场景。

比如我去青海之前,会有人和我说那里藏族多,很乱,因为当时发生过314不久。可是去了以后,客栈的藏族大哥又和我说,这里是回民区,晚上小心,如果我们遇到危险就立刻向他求助。又比如,我从哈萨克那里听到过维族的坏话,我从蒙古族那里又听到过哈萨克的坏话,我从摩梭那里听到了对纳西族的不满,我又从纳西族那里听到了对于普米族的鄙视。


有的作为旁观者看是有看热闹心态的,比如捍卫黑走马的哈萨克和捍卫萨乌尔登的蒙古族激辩到底是谁最早发明了那套动作。有的作为听者感受是很微妙的,比如我听到过锡伯族对我说他们和其他族不一样他们有爱国戍边的传统。

面对那些赞美,我时常觉得诡异。而面对那些抱怨,我又觉得很难去评价。毕竟我没有生长在这里,那些已经植根于人们心中的矛盾乃至恨意,也并非我能够体察的。

 

听多了呢就感觉很抽离。而让我落回实处的不一定是那些饭桌上的言谈,更多的是具体的事情。

我病危的时候被维吾尔司机和医生救过,

我旅途遇到困难的时候被回族大叔大姐接济过,

我喜欢的哈萨克乐队第一次见面就带我进后台玩,

但我也被性骚扰过,被宰过,被冷眼对待过。

似乎有点走题了,回到民族服饰吧。有了这些经验,和人沟通变得没有那么困难,找服饰也就顺手的多。

 

令人困扰的民族分类

寻找民族服饰到了一个阶段的时候我发现,其实民族分类本身是有些问题的。比如说摩梭人放在了纳西族里面,可是一方面摩梭人自己不认,另一方面摩梭人的服饰文化信仰和纳西族区别也很大,那我在收集衣服的时候肯定是要单独为摩梭人列出一条线的。

又比如说我在收集维族服饰的时候,我所说的维吾尔到底是什么,是电视上穿艾德莱斯扎小辫子的维吾尔女孩,还是生活里面真实遇到的穿土耳其进口服饰的维族大姐?还是20世纪之前尚未形成统一民族意识的那些散居在各个绿洲附近的族群呢?

许多民族都给了我类似的困扰,有的民族彼此很像,有的民族内部又有很大的区别。于是我才第一次开始思考民族是怎么来的这件事,继而了解到新中国漫长的民族识别和民族分类过程。这部分的知识和历史我到现在也还是一知半解,我并非历史学者或民族学研究者。只能说作为民族服饰的爱好者,我开始逐渐放弃了一个族就要有一套衣服的想法,开始更多关注各族服饰之间共同的设计元素。比如哈萨克维吾尔这些中亚民族都有袷袢,比如西南少数民族对繁复饰品的偏爱。


到底什么是民族服饰呢?

 是一个特定族群平时穿的衣服?是特定族群重大节日穿的衣服?是特定族群的传统服饰?很难去回答。

对我来说,除了关注那些做工精美的仪式上的特殊服饰或者历史上的贵族服饰,我也很关心人们的日常流行装扮。有的观察是非常片面的。比如丽江穿披星戴月民族服饰的多为年长女性,比如凉山的年轻女孩穿着大裙摆民族服饰可能是为了快手有看点,比如维族女孩模仿欧美网红的ins风。在这些选择里面有生活习惯的因素,有互联网经济的影响,有全球化浪潮的痕迹。我没有能力一一为大家分析,只能努力去体会这些变化。



在寻找的过程中,发现许多民族朋友对本族服饰的了解还未必有我多,这个并不奇怪。但我也注意到一些有趣的现象,比如我认识一个留学生,她是一半维族一半汉族,家庭条件富裕,成长环境是内地,她非常强调自己的维吾尔文化部分,有一种寻根式的眷念,也有一种青春期标榜个性的表达。她在塑造着自己独特的身份认同。民族服饰成为确立这种身份的符号。在网络上,海内外的维族还曾经做过艾德莱斯接力、花帽接力的趣味互动,在互动里面,人们通过共同的文化符号确认彼此的民族身份。在内地知青的广场舞里,维族服饰连带麦西来甫则成为他们怀念过往的重要标记。

 


民族服饰的传承有时候也可能是来自外部的力量。比如Lolita作为中国大陆兴起的一种小众服饰文化,最近也出现了少数民族元素的裙子。民族元素进入日常时尚的可能性凸显出来。有一条名为绣球恋歌的壮族裙子发布后,评论区有壮族女孩因为配饰是否正统而激烈争论起来。比如有一些爱好者很热衷复原少数民族铠甲,这些铠甲会销往剧组和或卖给民间收藏者。

民族服饰可以是一种审美趣味,一个消费噱头,可以是产业经济,可以是文化输出,可以是意识形态的体现。而原本只是因为好奇心和爱美之心而探寻民族服饰的我,也被卷进了一个又一个复杂宏大的问题。

我很难一口气说清楚我感受到的那些微妙的东西。一定要说的话,我得说高质量的民族服饰普遍来说还是少的,在乎民族服饰的少数民族有一些,但不多。我很希望民族服饰元素能够和时装融合,也希望手艺人的手艺能够得到记录。最后,主流的汉族文化在影响着少数民族,全球化的趋势则在影响着我们所有。


赶着社区活动写的,非常粗陋。许多故事没有讲,许多问题也没有深入。

大量精美图片不在手边,只能随便传一点。

读者受累了。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