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我做了什麼會產生職業倦怠

子非魚
·
·
IPFS
·
停止責備自己,放下讓你內疚、自責、不安的惡劣職場

📘閱讀書名

我做了什麼會產生職業倦怠:停止責備自己,放下讓你內疚、自責、不安的惡劣職場


📖文獻筆記

你有職業倦怠嗎

MBI-GS職業倦怠量表將職業倦怠的原因大致分成三個主要因素:情緒耗竭、專業效能(降低個人成就感)、譏誚態度(去人性化)。

  • 第一個問題區間是情緒耗竭,如同字面上的意思,這是確認心理負擔是否超乎負荷、是否受到太多無理的要求,而導致個人情緒枯竭以及缺乏能量。

  • 第二個區間是確認自己的工作效率與個人成就感,稱之為專業效能。

  • 最後一個區間是我個人覺得最悲傷的部分,確認是否逐漸減少對現在負責工作的熱忱、是否變得消極,並且懷疑自己對職務的貢獻度、對整體都失去信心。「譏誚」又稱作「去人性化」,對工作逐漸感到疲倦厭煩、乏味無感,甚至變得憤世嫉俗,也因此面對一切人事物都覺得毫無意義。這個問題區塊主要是確認這些情感要素。

除了關注個人心理問題的MBI-GS量表所展現的三大要素之外,我還想介紹另外兩個要素。職業倦怠診斷量表「SMBM」裡,對這兩個要素有詳細的解釋。職業倦怠除了心理因素以外,還包含認知疲勞累積與身體疲勞。

  • 首先「認知疲勞累積」是指感覺思考過程變慢,或是難以思考。很難集中精神也是職業倦怠的主要症狀。因為職業倦怠而造成的認知疲勞,會直接導致工作效率低落。但許多上班族身處在這樣的狀態中,卻會因為無法專心投入於工作而感到自責,或是對自己更加苛刻,逼迫自己花更多時間也要完成工作。工作的時間拉長,產生職業倦怠也就更快。另外,因為不知道自己是因為職業倦怠而造成暫時的認知功能疲勞,也可能會陷入「我的腦袋已經不行了嗎」、「我完蛋了」的悲觀之中。

  • 最後的要素是「身體疲勞」,全身失去力氣,就像是電池的電力被耗盡一般,明明還在早上的上班時段,但卻已經無精打采。另外,也很容易覺得自己的身體健康狀態不好,或是出現慢性疼痛、消化系統疾病等,但卻渾然不覺這些嚴重的疲勞感與症狀起因於職業倦怠。在這種情況下,當事人無法從根本解決原因,而前往醫院針對個別的症狀進行檢查,可能會因為狀態不明而越來越混亂,或是浪費時間與金錢。因為身體狀態恢復不易,跑遍許多醫院治療的同時,可能讓身體更加疲倦。


職業倦怠是什麼

「Burnout」(職業倦怠)指當人在疲倦及消耗殆盡時出現的症狀,我們一般說burnout時,主要是指與工作相關的狀況,對自己的職業、學業等感到巨大的耗損、譏諷、效率低落,稱之為職業倦怠。我們很容易認為職業倦怠只是工作效率不好,但其實這個問題也會對生理上產生影響,同時亦伴隨情緒問題進而帶來心理上的影響。因為這個影響是遍及身心的,因此近幾年也逐漸地受到重視。

職業倦怠如同神話中的薛西弗斯一般,反覆進行著不管再怎麼努力都沒有用的事情。如果情況會好轉、或是至少看得到盡頭、又或者對於現在的工作比較有掌控感,即使有壓力或許還能堅持下去;但是如果毫無改善的希望、沒有辦法控制現在的工作、或是反覆進行沒有意義的事,那就是陷入職業倦怠了。


我究竟做了什麼會產生職業倦怠

很多人在下班後,也沒辦法舒服自在的休息,總覺得要繼續做些什麼才行。即使一天該做的工作都做完了,但習慣性地認為下班還是必須再做些什麼才能稱為認真,不管是去運動、學英文,還是閒來無事就整理房間,非得要有事情做內心才能舒坦,否則就會認為自己是個不事生產又懶惰的人。

在職場上沒有休息不斷地工作,身心消耗殆盡,可是卻又覺得不能閒下來。已經傾注全力在工作上,一點力氣也不剩,回到家後只能躺在床上邊滑手機,邊度過三、四小個時,雖然煩惱很多,但卻一點力氣也沒有,不知不覺就到了該梳洗的時間,自然而然又會感到自責。「不能這樣每天虛度光陰,明天開始要更努力才行。」光是產生這個的念頭,心裡難道不會覺得很煩悶嗎?我們到底要活得多努力,要做到什麼地步才可以?


大腦耗盡與情緒耗盡

職業倦怠大致可區分成兩類:因為過多的認知活動而感到疲倦的「大腦耗盡」,與因為情緒勞動過度而造成的「情緒耗盡」。


如果沒辦法立刻辭職的話

印度哲學家克里希那穆提曾說過,「在一個病態的社會適應良好,稱不上真正的健康。」職業倦怠不是起因於個人的脆弱,而是工作或社會環境造成。在面臨職業倦怠時,為了消除問題的根本原因,比起我自己,反而是我們身處的部門、公司、或是這個行業,應該要有所變化才行。

在提倡新自由主義、全球化、效率最大化,同時去人性化的競爭社會之前,勞動者想要健康、悠閒地工作與生活,成為了既無力又過於理想化的願望。


給或許正看著這篇文章的主管們

在進入礦山之前都還很健康的金絲雀,進去之後不再歌唱或死亡,難道會有人說「金絲雀怎麼那麼脆弱」嗎?不會的,沒有人會這樣說,因為答案非常明顯,問題不在金絲雀,而是礦坑的環境啊。

我們正從錯誤的角度攻擊問題。對於世界衛生組織將職業倦怠歸類為導致疾病的危險因子,馬斯勒表示憂慮,「當世界衛生組織將職業倦怠歸類為疾病,會讓人產生問題根源不在於公司,而是個人的錯覺。」當職業倦怠成為疾病,人們就會認為生病的人應該接受治療,也很容易會認為問題不在環境、也非雇主或組織的責任,而是他這個人。


千禧世代,職業倦怠的世代

悲傷的現象總是不斷持續,當我們從事休閒活動(好的)時,會變得不安;但當我們過勞(壞的)時,傾注過度的能量,卻會感到滿足。舉例來說,與朋友、情人見面閒聊,共度美好時光,既可以消除疲勞,心情也跟著變好,可是彼此分開後回到家中,卻又開始憂鬱,因為好像玩耍是在浪費時間,沒有處理其他重要事情的不安感隨之湧上。相反的,念書或是過度操勞時,雖然很辛苦,但是等到這些辛苦的事都做完了,反而心情很好,似乎從中獲得成就感。這種現象如果變得嚴重,就會一刻也無法休息,因為只要一休息心情就會變差。在此情況下,很容易造成我們身體的壓力管理系統或情感調節系統故障。


效率至上主義釀成的悲劇

有效率地處理事情的確很重要,我們會考慮CP值,確認每小時工資是否合理,但如果過度考慮數值或數據,很容易陷入「效率至上主義」。要實現某個目標時,整體過程都必須要有效率,但若總是抱持著這樣的想法,就很難開始著手任何事情。

請不要對自己過於嚴苛,也請不要以過高的標準不斷地逼迫自己。我們可以將自我分成兩部分:現在正體驗事物的經驗自我(experiencing ego),以及退一步觀察自己的觀察自我(observing ego),帶著「我現在表現得好嗎」、「臉上有沒有沾到東西」、「大家的注意力集中在我身上嗎」的想法,自我觀察與審視自己。

不管是誰都需要自我審視。過了一段時間後,就會發現回顧過去一天,對許多方面都有幫助;只不過自我審視應該是事情結束、從投入狀態中脫離之後才去實踐,如果不能做到的話,只會成為監視自己的監視器,二十四小時隨時自我檢視而成為問題。一旦長時間持續這樣的自我監視,或是檢視過度,就會變得時時刻刻都在考試。有個評審委員每天都在評價我,而那評審委員就是自己,怎麼甩都甩不掉。

假如過度使用觀察自我,便很難投入精力在經驗自我上,無法確實地感受當時的情緒。因為每當做任何事情,總會想著自己做得好不好。過度使用觀察自我,不僅容易變得憂鬱,對自己、對他人也都會變得敏感或嚴苛。


消耗殆盡的環境,持續不斷壓榨的自我

生活在這個重視生產力的社會,也會加深工作的強迫性,更容易導致耗盡。周末不休息總是找事做的人,與其說是非常勤勞,不如說是飽受生產力競爭的折磨。這種強迫還會催生出「計畫專家」,過度的計畫反而會助長耗盡感。不安感比他人強烈的人、或缺乏自信心的人,也很容易感到耗盡。


說出自己想要事物的方法

雖然堅定自我主張非常困難,卻也相當重要。我們生活在注重長幼有序、為人處世要察言觀色的高情境文化中。例如,如果有地位較高的人在,大多數人都會認為「應該要有自覺,恭敬地對待對方」,不自覺地看長輩、上司的臉色,做他們喜歡的事情,如果對方心情不好,就會想辦法緩和氣氛,因此無法舒坦地表達自己的情緒,在這過程中也會消耗許多能量。

當然要在社會上生活,某種程度上也不得不戴上「人格面具」,即「表面人格」,但重要的是要維持這個表面人格需要使用多少能量,如果需要將所有能量都用於維持表面人格的話,那麼守護自己的力量就一點也不剩了。試著去設想只將一半的精力用於表面人格吧,足以應付必要的社會生活就可以了,某種程度不但可以保留不加修飾的自己,也可以休息,維持能量,最好思考看看自己在哪種情況下要使用多少精力。

最後想說的是,為了能在職業倦怠中恢復,嘗試各種活動本身就具有意義。但是在這過程中,要注意一點,如果帶著「透過這次的活動,必須要擺脫職業倦怠」的想法,就會開始陷入評價這活動是否有效的結果主義(consequentialism)裡,不自覺地要求「恢復」也必須有效率。希望各位千萬不要用二分法來看待是否有從職業倦怠中恢復。


恢復的最後階段,人與人的連結感

在職業倦怠的書裡談論與外界連結,或許會讓人覺得有些莫名其妙。對工作已經厭倦至極、難以恢復,和他人連結會有幫助嗎?是的,事實上,努力與他人連結會有幫助,更準確地說,「連結」是從壓力與職業倦怠中恢復的最後一個階段。


我們必須彼此守護

所謂的連結感是指,當我勇敢地坦承自己的情緒、選擇、對生活的不放心時,對方沒有評價、推測、預設立場,而是被對方完整地接受,這也就是在關係中有安全感的瞬間。在不評價、不判斷的「心理安全感」中互相交流,累積彼此的信任與親密,建立適當的關係,而且只有在安全的關係上,才能產生具有創意的活動,朝著共同目標前進,也才能互相合作。

也就是說,連結感是遵循只屬於自己的內在動機、興趣、意義等的安全網。當這樣的安全網擴展到社會領域,在我苦惱的世界裡就可以再往前跨出一步。因此,想像我們所處社會的變化,也是很重要的,像是「我想要生活在更安全的社會裡」、「希望社會可以更加重視人權」、「希望可以打造一個對弱者無差別待遇的社會」等。更進一步的話,也可以認真思考自己所建立的關係、喜歡的人、所存在的社會。在擺脫結果主義時,連結感會產生很大的幫助。


預防職業倦怠的十項建議

  1. 消除產生倦怠的原因

  2. 讓身體休息

  3. 逐漸增加讓身心健康的活動

  4. 不要追求完美

  5. 請重新安排生活

  6. 請解決睡眠問題

  7. 請避免觸發壓力或情緒

  8. 請調整掌控感

  9. 請感受投入感和創造性

  10. 請尋求專門醫生的幫助


📝閱讀心得

職業倦怠的原因五個因素:

  1. 情緒耗竭

  2. 專業效能(降低個人成就感)

  3. 譏誚態度(去人性化)

  4. 認知疲勞累積

  5. 身體疲勞

職業倦怠大致可區分成兩類:

  1. 因為認知活動過多而感到疲倦的「大腦耗盡」

  2. 因為情緒勞動過度而造成的「情緒耗盡」

在進入礦山之前都還很健康的金絲雀,進去之後不再歌唱或死亡,難道會有人說「金絲雀怎麼那麼脆弱」嗎?不會的,沒有人會這樣說,因為答案非常明顯,問題不在金絲雀,而是礦坑的環境啊。

我們正從錯誤的角度攻擊問題。對於世界衛生組織將職業倦怠歸類為導致疾病的危險因子,馬斯勒表示憂慮,「當世界衛生組織將職業倦怠歸類為疾病,會讓人產生問題根源不在於公司,而是個人的錯覺。」當職業倦怠成為疾病,人們就會認為生病的人應該接受治療,也很容易會認為問題不在環境、也非雇主或組織的責任,而是他這個人。

許多研究職業倦怠的著作指出:「職業倦怠不是起因於個人的脆弱,而是工作或社會環境造成。」這一觀點非常重要。在這個前提下,訓練金絲雀的抗壓韌性顯得十分可笑,因為金絲雀可以看作勞方,而礦工則象徵資方,這種關係如同「唇亡齒寒」,彼此息息相關。然而,當資方被法人所取代,這一關係就變得更加複雜。法人作為法律實體,運作方式類似機械,並不會因金絲雀的死亡而感受到直接影響,從而使得勞動者的困境常常被邊緣化,導致勞資之間的隔閡進一步加深。

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們個人能夠做的事情其實有限,而最重要的應該是留意「自我剝削」的現象:

生活在這個重視生產力的社會,也會加深工作的強迫性,更容易導致耗盡。周末不休息總是找事做的人,與其說是非常勤勞,不如說是飽受生產力競爭的折磨。這種強迫還會催生出「計畫專家」,過度的計畫反而會助長耗盡感。不安感比他人強烈的人、或缺乏自信心的人,也很容易感到耗盡。

這也是《倦怠社會》中提到的:

新型的人類,只是毫無保留地提供過度的「積極正面性」,完全缺乏尼采所說的主權獨立性。憂鬱的人像是「勞動動物」,那種會剝削自己的動物。更確切地說,他們之所以這麼做,是心甘情願的,完全沒有任何外來的威脅逼迫,他們同時是施暴者,也是受害者。—《倦怠社會》

另一個須留意的是「效率至上主義」陷阱:

有效率地處理事情的確很重要,我們會考慮CP值,確認每小時工資是否合理,但如果過度考慮數值或數據,很容易陷入「效率至上主義」。要實現某個目標時,整體過程都必須要有效率,但若總是抱持著這樣的想法,就很難開始著手任何事情。

不過在《倍速社会》的心得中,我提出更進一層的見解:追求CP值是消費者在「效率至上主義」下形成的一種向上剝削形式。以內容產業為例,當前的內容已不再是知識的結晶,而成為一種消費的耗材,如同免洗筷一般。這些內容雖然暫時有用,但很快就會被類似的新內容所取代。在短影音創作中,上一代用來打造個人品牌的模式,像是透過訂閱和持續內容創作來吸引受眾,現在似乎已不再奏效。

為了能在職業倦怠中恢復,嘗試各種活動本身就具有意義。但是在這過程中,要注意一點,如果帶著「透過這次的活動,必須要擺脫職業倦怠」的想法,就會開始陷入評價這活動是否有效的結果主義(consequentialism)裡,不自覺地要求「恢復」也必須有效率。希望各位千萬不要用二分法來看待是否有從職業倦怠中恢復。

回到恢復倦怠的途徑,我們常常陷入有效率的玩樂和有效的恢復策略。然而,這些想法中似乎潛藏著一種宗教性的禁慾主義。雖然自願承受一定程度的困苦被認為是追求意義的關鍵,但這樣的觀念有時卻顯得本末倒置。

在追求效率的過程中,我們可能會忽略玩樂和恢復的本質意義,將其簡化為一種生產性活動。這使得休閒和恢復變成了必須以高效為目標的任務,而非真正的放鬆和充電。當我們把休閒活動視為一項任務時,反而可能無法達到心理和情感上的真正恢復,最終導致倦怠的惡性循環。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