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成績時的焦慮,改善的8個方向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過這樣的經驗:在大學時考完期末考後,一直焦急地等待成績出來,明明知道成績到最後一定會公佈,但就是忍不住焦慮
回想起來,我在大一和大二時常常這樣,後來就發現原因可能是自己當時比較少有一個持續性的課外興趣
因為以前在高二和三,幾乎很多焦點都在讀書到,大學之後,則需要主動在空閒時候安排興趣去做,主動去規劃這段時間
先前準備期末是個目標,當從這目標抽離之後,在這段時間有要有所規劃,不然就會一直心心只在成績上面,下面想分享一些經驗和方法給大家
1 嘗試發展興趣
我開始嘗試培養一些興趣,基本上,任何讓你有感興趣去做的事情都可以試試,或者能想想看哪些能為未來帶來幫助、具有發展性的活動
比如,當時我開始看一些 YouTube 的書籍介紹(例如原子習慣、被討厭的勇氣、人類大歷史),然後試著去看看這些書和做些筆記和運用生活;或者是開始寫文章分享各種心得,寫寫看不同主題
說不定,在這過程中就能培養出一項長期發展的興趣,這樣以後在空閒時候就可以為自己設目標去做做看
2 生活中其他重要的事情
在準備期末的時候,會把成績看得很重要,這時後會先把生活其他事情放著,不過如果考完試後沒有提醒自己,這些事情可能就不明顯了
那其實,生活中還有很多其他重要的事情,比如理財、生涯規劃、身心健康等等
這些就會可以花時間去了解和學習的知識,就可以空閒時候去學習和接觸的知識,那當然前面提到的興趣,也都是屬於重要的
所以就可以想想看,生活中還有什麼其他重要事情,就可以規劃和去做
3 書寫和記錄當下的想法
記錄當下的感受和想法也很有幫助,有時候腦子一團亂,透過記錄可以釐清自己的想法
我自己有時候會寫一些小日記,把自己的情緒寫出來,感覺就舒緩了不少,這種方式對我來說能讓我平靜一些。
4 評估不同活動的感受
每個人對同一件事的感受都不一樣,有些會讓人更累,有些則讓人充實,很多事情都能夠投入注意力,但不是每件事情都值得花時間去做
舉個例子,如果我刷短影片刷太久的話,雖然分散了注意力,但看完後還是感到很空虛,焦慮又回來了
不過,有些事情可以投入注意力,同時過程和事後讓我感到放鬆或充實,這可能包含課外學習、興趣、休閒娛樂活動
嘗試評估每種活動帶來的感受,可以幫助我們真正適合自己的的事情。
5 區分可控和不可控
考完試後常常會想起考題,甚至反覆在腦海裡計算可能扣的分數,但後來我發現,已經考完的東西是不可控的,與其糾結,不如專注其他面向的事情
既然報告和考卷已經交出去,不會再去控制了,那就不如花時間在培養興趣、課外學習或是一些休閒娛樂上
那當然,適度檢討是可以的,例如如果這考試或報告有遇到情況,例如考卷寫太慢、報告花在某部分時間太多,這些經驗類型是可以紀錄起來做反省以後改善
不過如果是科目本身知識,我比較不會去反覆記得,也不會去想說當時答案寫怎樣,頂多就是快速紀錄一下考試題目,因為這題目可以給下一屆參考
這也因人而異,如果真的很想精進某科目,可能就會想檢討內容,就看個人選則(PS有種做法,是之後跟教授或TA問看看會不會之後發放考卷或報告評語檢討,這方法供參考)
6 限制每天查看成績的次數
當時學校成績系統在公布日之後,還不會每一科目都出來,而是會每天更新一些,導致以前我忍不住每天上去查,一天要查五次左右
後來,我乾脆限制自己每天只看一次,比如固定晚上12點查看,反正到最後其實成績都會出來
7 建立「想做清單」
在考試期間,經常會有一些想做的事情,但當時沒有時間
可以把這些事情記錄下來,等到考試結束後,再看看當時寫的清單,有哪些事現在還想做,然後從中挑選來執行
有些事情可能到假期就不會想做,有些則可以還是有想要,就可以去做做看
這些事情是休閒娛樂也好,課外學習或培養興趣都好,就都看個人選擇和安排
8 一段時間後的思考
有時候會因為不知道要做什麼而焦慮,這時就想一想未來一段時間內希望自己達成什麼目標,有時還可以對比一下不同情況
比如說,A情況是我這段期間內很焦慮,然候什麼事情和興趣都沒做到;B情況是我有做些事情和興趣轉移注意力,這段期間內完成更多事情
這樣對比下來,B情況就會比較好,這段期間不僅少些焦慮還完成更多事情,而且AB情況到最後學業成績都一樣,因為報告和考試都已結束,也無法再去影響
就像是可以在空閒時候,去想想看,我一段時間後(例如一週或一個月)會想完成什麼事情,就把它給安排活動和完成
上面是一些經驗分享,這些方法使用過後,我自己還是無法完全排除焦慮,但多少都能改善一些,並且比較能把握這段時間,期望這些方法對大家有幫助
—來自小豆pika發佈於小豆pika的園地 vocus.cc/article/672...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