粒史學加000576《史記》卷四十一〈越王句踐世家〉02:要毀掉對方之前,與其讓他下地獄,不如讓他上天堂!?
──────────原文──────────
句踐之困會稽也,喟然嘆曰:「吾終於此乎?」種曰:「湯系夏臺,文王囚羑里,晉重耳奔翟,齊小白奔莒,其卒王霸。由是觀之,何遽不爲福乎?」
呉旣赦越,越王句踐反國,乃苦身焦思,置膽於坐,坐臥卽仰膽,飲食亦嘗膽也。曰:「女忘會稽之恥邪?」身自耕作,夫人自織,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節下賢人,厚遇賓客,振貧弔死,與百姓同其勞。欲使范蠡治國政,蠡對曰:「兵甲之事,種不如蠡;塡撫國家,親附百姓,蠡不如種。」於是舉國政屬大夫種,而使范蠡與大夫柘稽行成,爲質於呉。二歳而呉歸蠡。
句踐自會稽歸七年,拊循其士民,欲用以報呉。大夫逢同諫曰:「國新流亡,今乃復殷給,繕飾備利,呉必懼,懼則難必至。且鷙鳥之撃也,必匿其形。今夫呉兵加齊、晉,怨深於楚、越,名髙天下,實害周室,德少而功多,必淫自矜。爲越計,莫若結齊,親楚,附晉,以厚呉。呉之志廣,必輕戰。是我連其權,三國伐之,越承其弊,可克也。」句踐曰:「善。」
──────────翻譯──────────
句踐被困在「會稽山」的時候,曾喟然嘆息說:「我就這樣結束了嗎?」
大夫「種」說:「當年『湯』被囚禁在『夏臺』,『文王』被囚禁在『羑【音有】里』,晉國『重耳』逃到『翟國』,齊國『小白』逃到『莒國』,他們最終都稱王稱霸了。由此來看,何愁今日的處境不可能成為將來的福運呢?」
吳王已經赦免了越國,越王句踐回國後,就親身受苦,憂心思慮,把苦膽懸掛到座位上,坐著躺著都時時仰頭嘗嘗苦膽,飲食也要嘗嘗苦膽,說:「你忘記會稽山的恥辱了嗎?」
他親自耕作,夫人也親手織布,吃飯從不加肉,穿衣從不穿有兩層華麗的衣服,屈身卑躬地尊敬賢人,優厚地招待賓客,救濟貧窮的人,弔唁死去的人,與百姓共同勞動。
越王想讓「范蠡」管理國家政務,范蠡回答說:
「用兵打仗的方面,『種』不如范蠡;鎮定安撫國家,讓百姓親近歸附,范蠡不如『種』。」
於是把國家政務委託給大夫「種」,讓范蠡和大夫「柘稽」去求和,到作為人質劉在吳國。兩年後吳國釋放范蠡回國。
句踐從會稽山回國後七年,始終撫慰自己的士兵百姓,想用他們來報復吳國。
大夫「逢【音旁】同」進諫說:
「國家剛剛流亡,現在才殷實富裕一些,如果整頓武器裝備,吳國一定害怕,他們害怕了,我們的災難就會到來。況且兇猛的大鳥襲擊目標時,一定會先隱藏牠的形體。現在吳國軍隊正在討伐齊國、晉國,跟楚國、越國又有深仇大恨,雖然名聲顯赫超過所有國家,實際上危害了周王室,恩德缺少而武功多,一定更加驕傲自大。為越國著想的話,不如結交齊國,親近楚國,歸附晉國,厚待吳國。吳國的志向更加廣大,一定會輕視戰爭。如此一來,我們可以聯絡這些勢力,讓三國聯合攻打吳國,越國趁它疲憊的時候,就可以攻克它了。」
句踐說:「好。」
─────────解說與心得─────────
在上一段內容裡,吳王夫差為了報父仇,在勵精圖治後,終於擊潰了越王。接著,越王句踐接受了大臣們的建議,擺了最低的姿態向吳王道歉後,也獲得了吳王的原諒。然後,這次輪到越王句踐準備勵精圖治,希望藉以一雪當年的被圍之恥。
在越王句踐準備復仇的過程中,帶出了我們所熟知的成語「臥薪嘗膽」。不過,如果根據《史記》的記載,應該只有「嘗膽」而已,沒有「臥薪」。為此搜尋了一下相關資料,才得知「臥薪嘗膽」一詞最早出現在北宋蘇軾的《擬孫權答曹操書》,文中提到「僕受遺以來,臥薪嘗膽」。這也算是讀這段史料的收穫之一。
另外,根據這幾段內容來看,原來范蠡屬於「軍事」長才、大夫「種」為「治國」長才,有這兩人的協助,才讓越王句踐能完成復仇的使命。
然而,這場看似重複的復仇戲碼,其實並不像印象中那樣地簡單。因為此時的吳國不僅打敗了南方的越國,甚至還向北進軍中原,打算成為號令諸侯的霸主。如果在這個時候,勵精圖治的越國的復仇意圖被發現的話,很有可能反而會遭到吳國大軍的剿滅。因此,如何讓自己在壯大之際,又不被人發現自己的意圖呢?
這時,越國大夫「逢同」建議句踐要「厚呉」,也就是厚待吳國,讓吳國對越國卸下防備,之後才能趁吳國專心與中原各國爭霸之際襲擊它。
換言之,此時想復仇的越國不應該只想著如何把吳國擊敗,而是該讓吳國認為自己不可能被擊敗,如此才有可能讓目空一切的吳國最終被擊潰。
仔細想想,才會發現越王句踐的復仇行動裡,其實這位大夫「逢同」的這個建議貢獻是很大的。以前總以為只有范蠡與文種,今日不只知道文種其實在《史記》中被稱為大夫「種」之外,更認識這位謀畫整體戰略的大夫「逢同」,算是一大收穫呢!
最終,看清這層道理的越王句踐也允諾了這個建議,那麼接下來是否真有最佳的復仇時機?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以上,就是這幾段史料給我的滿滿收穫。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