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可以選擇,你想在那種環境下學習?(聰明國度的書本節錄)

瑜爸爸
·
·
IPFS
·


出版商在書的封面問了一個問題:如果可以選擇,你想在那種環境下學習?


在閱讀本書前,我對其他國家的教育是完全沒有概念的,但這本書展示的是不同國家的教育制度。


作者是一個教育顧問,她親身探訪在PISA排名的前列分子,並對這些國家的教育制度作出研究,這些國家分別是芬蘭、日本、新加坡、中國及加拿大。


PISA是一個每三年公布一次的全世界評測,於抽取十五歲學生數學、科學、閱讀能力的評測後作出排名。


芬蘭

研究的第一站是芬蘭。

芬蘭的學生學習


芬蘭教育制度的一個特點是遲入學。芬蘭的小朋友在7歲時才上小學,小學之前是接受優質的玩耍型學前教育,教師在期望孩子閱讀前會先鼓勵孩子培養必要的技能,孩子在幼兒園會受到評估,假如兒童還未準備好,可以在幼兒園再待一年。


另一方面,所有孩童都在同樣的學校接受教育,上同樣的課程,持續九年,結果是把學生第一次挑選學校的時間改為十五、六歲。


因此,芬蘭擁有全球最平等的教育制度之一。不過,有人批評其教育體系無法讓最優秀的人才發揮潛力。


專精

在芬蘭想成為教師便必須接受由政府資助、為期五年的教育碩士課程,並完成有關教育議題的碩士論文;每年都必須去上一定數量的「學習」課程,持續讀書,研讀文件。


關係

小學校普遍盛行。


自主

芬蘭教師對於教學的方法、內容享有很大的自主權;一旦他們取得教師資格,便不會有教師評鑑及監督。


使命

在芬蘭擔任教職基本上是一種「打造國家」的使命感。


在2019年PISA,閱讀能力排行第七,數學能力排行十六,科學能力排行第六,全部分數優於平均值。


日本

在戰前的日本,大家主要把教育視為政府的工具,為了培育順從又可靠的公民,讓老百姓學會現代國家需要的技能。


日本的社會必須遵守規矩,所以必須先在學校學習循規蹈矩。


日本教育的目的是為了「養育孩子長大」,即培養學生的品格。


學生從上學的第一天就被分到一個「小組」,做任何事情都是跟那組同學一起,老師稱讚或責罵都是小組。老師覺得讓孩子了解群體的重要是優先要務,維持祥和不是那麼重要。


班級之間都會比較體育和藝術活動。這些做法培養了一種歸屬感及對班級成果的共同責任。


不同階級的孩子一起上小學和初中,直到十五歲。每個人都有資格參加考試繼續升學,但每所高中的聲望各不相同。


教師是由當地的教育委員會聘用,而不是學校直接聘用,每隔數年調換一次學校。


日本的教育體系是建立在「每個人智力平等」的假設上,他們覺得是環境及個人的努力導致後來的分別。


日本老師從提出一個現實世界的問題開始說明。美國老師通常是直接介紹數學概念,接著教學生正確的解題步驟。過程中的每個階段,日本老師都會問學生一些引導性的問題,以確保學生理解當前討論的主題。


老師總是先講課,才讓學生練習,所以學生需要記憶很多東西。「工作記憶」


美國的教學時間是最長的,每週26.8小時;日本每週17.7小時。


在2019年PISA,閱讀能力排行第十五,數學能力排行第六,科學能力排行第五,全部分數優於平均值。


新加坡

讀那一所小學很重要,因為十二歲參加的「小學離校考試」(PSLE)會決定一個人上甚麼學校,參加甚麼考試,以及最終從事甚麼工作。

新加坡教育:一試定生死


李光耀認為智力是先天遺傳的,所以推動優生方案是值得的,因為藉由提供更聰明的勞動力,可以為國家帶來經濟發展。


新加坡的教育體系是以菁英主義為基礎:即在孩童身上發掘天賦,並根據那天賦給予孩子不同的機會。


學校教育與考試之間的難度會有落差,導致孩子需要補習。這種自我加強及額外的補習,使每個學年的學生比上個學年更強,政府不得不提高考試的難度。


菁英主義使教育成為一種競爭,但不是所有家長都有相同的時間或等量的資源。當只有一些學生能獲得補習,所以一個孩子參加PLSE的成績也取決於家長花多少錢讓你去補習。


由於新加坡的菁英教育制度,那些墊底的學生都表現得比其他國家的學生好。


政府技入龐大資金在技藝教育上,以發展那些學校的理工課程和工藝教育,確保那些學校有先主的設施。工藝教育學院的課程是和企業合作設計的,以滿足業界的要求。


新加坡的教師有清晰而吸引的職涯階梯。


在2019年PISA,閱讀能力排行第二,數學能力排行第二,科學能力排行第二,全部分數優於平均值。


中國

中國學生比美國學生更相信「努力用功」就會成功,覺得「努力比能力更重要」。


心理學家中蒂文生和斯諾格勒曾經研究1990年代初期的日本和中國教育。他們曾對日本和美國小孩做過一個研究,給兩個國家的學生一個無法解決的數學問題,看他們可以持續解題強多久。不過,由於日本老師用那個題目試過幾個孩子後,發現日本孩子根本不會放棄解題,那些孩子堅持的時間遠遠超過合理的時間。


海恩設計一份問卷,詢問日本和美國的學生:多少智識是來自努力,多少是來自天賦或天生的能力。平均而言,歐裔美國人認為努力佔36%,亞裔美國人認為努力佔45%,日本人認為努力佔55%。


儒家的智識主張:學層不僅讓人變得天聰明。也變成更好的人。學習的最終目的是自我修養,同時為他人做出貢獻。


在中國,每一門課都是讓所有學生學同樣的東西,沒有人是寫比較簡單的練習題,有些學生會跟不上,但老師會給學生補課,他們是提供學生挑戰,而不是遷就退讓。


千軍萬馬過獨木橋:每年約有900多萬學生參加高考,順利上大學的學生不到700萬人,僅數千人錄取名校的熱門科系。


羅尼發現,教加拿大學生解題的最有效方法是給一個口訣,作為可能數字的檢查清單。對亞洲老師來說,他們則透過大量練習和作業讓學生熟悉內容,培養出直覺。


但寫作業不是他們獲得較多練習的唯一原因,他們也在每一科投入更多時間及意見回饋。


「中國學習者悖論」:中國教育對重複十分重視,西方人通常覺得死記硬背沒有用,但採用這種方法的亞洲學生於「問題解決」測驗中表現始終優於西方學生。


西方的誤解在於機械式學習和反覆式學習的分別。Watkins和Biggs將兩者加以區分,機械式學習沒有意圖去理解,反覆式學習則需要透過刻意的重覆去加深理解,注意你正在重複的東西有甚麼特質。


於2012年OECD的研究顯示,上海15歲的受訪青年中,85%表示他們認同「我在學校很快樂」;相較之下,美國有80%,英國有83%。


這有兩種可能的解釋:

1. 中國研究人員提出不同文化的學生對於老師的「控制行為」有不同的解讀。如果你從小在儒家文化中成長,從小就灌輸你學習的重要性,你很可能已經把這些價值觀和目標內化了。

2. 《虎媽的戰歌》作者蔡美兒提出在你擅長一件事情以前,你不會覺得很有趣。想要擅長一件事,你需要下工夫。孩子先天不會對下工夫感興趣,所以父母以威權凌駕他們的喜好很重要...這種方法會產生良性循環。一旦孩子開始擅長某件事,他就會獲得稱讚、欣賞和滿足,那可以建立自信,培養出內在動機,開始樂在其中,主動去追求。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