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查成風】學生短片《暗房夜空》暗室喻同志壓迫 首奪金馬獎因一個畫面取消公映

G點電視
·
·
IPFS
·
這部揚威海外的優秀作品,最近卻因一個僅長一秒的社運畫面,被電檢處引用「國家安全」審查,要求剪走......

撰文:Jeffrey
文字編輯:Cindy
網站編輯:Mo

大專學生作品《暗房夜空》五年前勇奪金馬獎「最佳動畫短片」,刻畫年輕男同志的家庭日常和內心世界,以門窗緊閉的暗房象徵同志身心承受的壓抑,不僅深刻呈現了香港社會中性小眾的掙扎與盼望,亦是多年來首部獲得金馬獎殊榮的香港短片。然而這部揚威海外的優秀作品,最近卻因一個僅長一秒的社運畫面,被電檢處引用「國家安全」審查,要求剪走有關畫面才能公開放映。創作團隊不願配合政府審查,唯有取消原定8月中為「平地影像共學計劃」舉行的放映環節;原本由所屬大學上載至YouTube的完整影片,現在亦變成「私人影片」無法觀看,平台上只剩下40秒預告片。

《暗房夜空》的主角是男同志,描繪他與家人相處時的衝突和無力感,如同被關在狹小暗房般壓抑。(影片截圖)

電檢處今指社運畫面牽涉國安 過去五年卻多次順利公映

《暗房夜空》改編自真實同志故事,是石家俊、黃俊朗和黃梓瑩三名香港公開大學(現稱香港都會大學)2017年發表的短片創作,其實發表當年已在香港多次公開放映,包括在所屬大學的「創意藝術畢業展」和同年9月的香港「亞太同志電影節」播放,取材和創作手法都得到廣泛好評,隨後兩年亦曾在民間組織「平地映社」的本地活動放映。然而今年「平地映社」安排在8月14日首屆「平地影像共學計劃」中再度播放《暗》,並依例向電影、報刊及物品管理辦事處(電檢處)申請公映許可時,電檢處卻引用《電影檢查條例》新修訂的國家安全審查準則,要求刪剪《暗》中影射2014年雨傘運動、僅一兩秒的畫面,否則公映申請不會獲批。製作團隊不願應要求刪剪影片,無奈取消原定的放映安排。

所謂牽涉「國家安全」而被電檢處要求刪剪的畫面,在短片中僅佔一至兩秒。(影片截圖)

被要求刪剪的畫面有「毋忘初衷」標語,帳蓬和圍欄散落在畫面各處,亦有黃色雨傘直幡,令人聯想起2014年雨傘運動中經常出現的「我要真普選」口號。電檢處指這個畫面「重現了非法佔領行動的情況」,「平地映社」則在社交媒體專頁表示電檢處「不允許該作品以完整版本上映」,而導演與主辦方「均不會放映經過刪剪的版本」,因此取消放映,並引用《暗》片中的對白:「我的家跟香港真的很相似,又小又沒有空間,還有很多事都已經改變不了。在這個小得容不下一絲聲音的草地,有誰願意,閉上雙眼,在羊群身上看見棉花糖,在野草身上看見飛氈?」

《暗》亦呈映了「香港同志遊行」和性/別小眾平權分子的身影,反映創作者盼望社會更多元共融。(影片截圖)

根據《獨立媒體》報道,電檢處稱「若團隊不刪去指定片段,則無法取得2A電影評級,亦不會獲發核准證明書,不能作任何公開放映」,同時引用《電影檢查條例》第10條的內容,稱考慮因素包括「該影片的上映是否會不利於國家安全」。對於被要求刪剪短片,製作團隊表示暫時不會接受訪問,但委託主辦單位轉達說:「我們的感受就是真的只是一兩秒的畫面而已。」短片2017年獲獎後,香港都會大學動畫及視覺特效系的YouTube頻道亦有完整上載,但現在已經變成私人影片無法觀看,平台上只剩下40秒預告片。不過另一影視平台Vimeo則仍有由石家俊自己上傳的完整短片,公眾免費登入平台後可以觀看全片。

短片取材同志社工真人真事 創作者:深感同志隱瞞家人的痛苦

《暗房夜空》全片僅長7分半鐘,內容卻非常細膩豐富。創作團隊稱身邊的同志朋友都不少,因此希望製作短片來表達同志心聲,而故事靈感來自三人在網上認識的大專同志關注組成員尹浩威「威威」,他不但是性/別小眾行動者,亦是註冊社工,經常藉著外展工作關注性工作者。短片著力描繪「威威」與家人相處時的無力感和隔閡,例如在主角眼中,他父親是個傳統又不擅長表達感受的大男人,他自言很想「跳出去看看這世界,但我知道我不可以」,唯有回到自己狹小而幽暗的房間中,劃起火柴點煙。

即使主角身為性/別小眾平權分子兼社工,有各種知識技巧應付人與人的衝突,但他仍然覺得「家」是最壓抑的地方。(影片截圖)

回顧當年訪問,黃俊朗說《暗房夜空》啟發自關於波蘭反共藝術家Adam Jacek Winkler的動畫《The Magic Mountain》,他期望觀眾能摒棄標籤,重新認識性小眾、非主流的一群。為了製作短片,三人訪問了10位同志朋友,感受最深的是他們在家裡要偽裝自己的痛苦。黃梓瑩說:「外表很明顯是同志,但可能面對家人時,就要堅定地說不是。」她表示得獎後,有好朋友說看過短片後想出櫃,令她發現自己原來誤打誤撞改變了別人的人生,覺得感觸又榮幸。黃俊朗同意,說:「即使他們在社會上爭取到很多運動,或者今年同志遊行人多了,但未必能解決他們家庭本身的狀況。」

《暗》片中的一幕,主角與父親缺乏溝通,反映社會中被埋沒的性小眾聲音。(影片截圖)

電檢處新例配合《國安法》審查 至今逾10電影無法公映

根據香港的《電影檢查條例》,若個人或團體要在本地公開播放影視作品,須事先向電檢處提交放映活動的資料和影片副本,供處方審查員審查並發出「核准證明書」(如影片須評定級別)或「豁免證明書」(如影片獲豁免評級),才能合法在香港公映,違者最高可罰100萬港元,甚至面臨3年監禁。根據2021年修訂的新例,檢查員更需要「小心留意影片中可能構成危害國家安全的罪行」,並身負「防範和制止危害國家安全行為的職責」,還被要求留意紀錄片等影片中報導或重演與香港有密切關係的真實事件,審查內容是否偏頗、未經核實、虛假或誤導觀眾,亦要注意這些內容會否令觀眾模仿當中的犯罪或暴力行為。

據媒體統計,自《港區國安法》2020年生效以來,已至少有10部電影被禁播,或因未有應要求刪剪而取消放映,包括《十年》、《時代革命》、《少年》、《佔領立法會》和《理大圍城》,還有拍攝到台灣總統大選畫面的台灣短片《美豬肉圓》。有些影視作品則因公映前遲遲未獲發電檢處的「核准證明書」,被迫臨時取消放映會,如關於極權統治、自由與抵抗的動畫短片《牢籠》、講述台灣白色恐怖史的電影《赤島》等。2021年,香港「歐亞彩虹週」原定播放台灣同婚進程的紀錄片《同愛一家》,但電檢處不允許完整版本上映,主辦方拒絕改播刪剪版,最終取消放映。

延伸閱讀:
原定16部性/別小眾抗爭紀錄片 獨欠台灣《同愛一家》

【中國影視審查】這些年被刪剪的外國電影劇集 愛滋被消音、同性戀消失

All rights reserved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

G點電視G點電視以新媒體介入性/別小眾運動,鼓勵及引導義工成為行動者、尋找自己感興趣的議題,學習營運媒體,為社群充權。請賞我們幾個拍手或一杯咖啡,讓我們支持平台及團隊持續運作。
  • Author
  • More

【同性戀除罪】歐洲多國立法賠償同志歷史迫害 港英政府曾設「特別調查小組」專捉同志

女同志情慾:失語、被污名化、被壓抑,但性本尋常

英國大選工黨重掌政權 性/別小眾面臨中間派政策與右翼壓力的雙重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