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山口周《斜槓時代的高效閱讀法》讀後感

Noreen
·
(edited)
·
IPFS
·

晚上睡不太著,隨手抓來看,大概七個小時左右就看完了。
非常好讀,而且寫得很好。平常沒什麼空,又希望保持有效輸入的人,很推薦讀讀看,他提供了在閱讀、筆記、自學上不錯的原則與方法。

整體分數是4.7 ★★★★✭

以下會談談我受啟發的部分以及本書的美中不足。


日文原書名是:『知的戦闘力を高める独学の技法』(提高知識戰鬥力的自學方法)作者是慶應大學哲學系美術史專修研究所畢業的人,出社會後跨足資訊產業跟企業經營管理。

書名可能為了銷售量,有一點超譯。因為「斜槓」本來是鼓勵經營本業以外的副業,雖然符合作者的履歷,但書中的內容並不著重在這裡。

這本書的內容主要是指出,未來(實際上以本書2017年出版,這個未來已經是現在了)將是一個對創意需求越來越高的時代,人的壽命越來越長,但產業壽命可能將會越來越短。因此,培養能有效激發靈感與創意的自學策略才是更重要的能力。


那麼要怎麼有效率的自學呢?

山口將知識分成兩大類:商業(經濟學、管理學)、人文教養(哲學、歷史、心理學、音樂、宗教、腦科學、文學)。

兩種知識的閱讀策略大不相同:商業類書籍以經典為主,但不需要筆記,小範圍精讀即可。人文教養類書籍則不預設長遠目標,大量且廣泛閱讀,但需要筆記。

這種取捨標準,我猜是因為商業類的理論架構經常會隨時代快速變動,所以知道個大概即可,實際上再隨機應變。但人文教養類不管是作為社交上需要展現學養,或者是行銷上作為提高商品質感的人文梗,都需要更具體精確地講出來源與內容,所以筆記是為了方便日後取用而存在的。

重點來了!筆記!到底要怎麼筆記?筆記多少?要不要畫線?😵

這對我來說也是個難以取捨的事情。學術研究的筆記通常會做得比較仔細(因為事後要引用較方便),但一般書類到底要做到什麼程度好呢?

作者認為我們應該把「書」本身也當成筆記的延伸,盡量地畫重點!不要客氣!👍

(哈哈哈,我最喜歡畫線了!👍👍👍)

然後,在閱讀時,盡可能蒐集「很有趣,感覺以後會派上用場」的東西。

他用一個很可愛的形容詞,叫「打造你的池子」。選定一個大概的方向後,在池子裡放入未來可能有用的魚(資訊)。

要放什麼樣的魚呢?有四種魚應該被你納入池中,就是:感到有趣或反感的「事實」,還有從這事實而來的「感想」與「啟發」,還有從這些感想與啟發中聯想到的「行動」。

每本書不管畫多少重點,你都只能留下5-9個重點,且每個重點抄寫不超過一分鐘。只將它們的精華抄寫下來。(記得寫頁碼,方便事後回頭去找)

這樣一來,就不會害你的閱讀筆記無限增生,浪費太多時間。

說起筆記術,我自己也試過心智圖,老實說跟我好像不太合,我比較習慣用樹狀圖去整理概念。加上畫來畫去、換顏色有點麻煩(喂),後來就不用了。後來雖然讀了Ryder Carroll的《子彈思考整理術》也覺得滿好用的,但一般的讀書筆記始終還沒找到合意的做法。

在這一點上,我覺得山口周的筆記法跟子彈筆記術的精簡風格應該很搭。✨

它能很精簡地在手帳一頁內寫完對一本書的摘要與評論,回頭去讀也不用搞得暈頭轉向。對如果經常要廣博閱讀各種雜書,又想快速記下重點的人來說,我覺得應該很適用。


當然,閱讀並不只是讀了,寫了就完。🙈

他提到一個知識能活用為創意的重要原則:抽象化

其實如果你有讀過閱讀界超級經典的Mortimer J. Adler, Charles Van Doren《如何閱讀一本書》,你就會發現山口講的閱讀法,其實就是書裡的第四種主題式的深度閱讀

也就是說,你要能將你讀進去的東西變成形成你的一個定理或假設,也就是得到一個觀察的角度

有了一個獨特的觀點,且它是抽象的定理或假設時,你就可以在不同領域的知識中,找到串連的可能性。從而得到別人從來沒想過的靈感。

在這一點上,我很認同他對開發創意課程的吐槽:「許多人誤以為『創新是可以體系化的』。但其實創新的過程本身是無法管理的。」因為綜觀歷史上所有的創新,十之八九都是歪樓的結果。🤪

這也點出了那些很愛問「讀這個要幹嘛?」的人的思考盲點:如果你總是非常具體地目的導向的選擇性輸入,你就很難產生什麼創意。你永遠只能與別人差不多。

因為創新來自那些本來不知道能幹嘛的東西的全新組合。

唯在還沒有任何人對你說『請寫一本書』、『請給我建議』、『請幫我做這個』的時候,拚命輸入有意思的東西,它們才能在未來幫上你的忙。

醒醒吧!沒有下工夫,哪來的創新?自古以來,謬斯女神可是沒這麼容易討好的啊。


最後,這本書沒有給到五顆星滿分的理由是:後半的選書名單(商業以外的)有點微妙。

從選書名單來看,可以看出作者雖然讀過研究所,但沒有學會二手資料要怎麼取捨。(凶)

別的領域我不好說,但哲學類選書有點慘。哲學類書單之一的作者內田樹不是哲學系,是法語系出身,還有佛洛姆其實是心理學家。很抱歉,他們不應該在那裡。領域可以跨,但分類不能錯。(汗)

我對如何取捨哲學二手資料的建議是:20世紀以後的哲學名著可以考慮讀原典(看不懂也別灰心,又不是要考哲研所,讀他人介紹即可)。比方羅蘭巴特的《戀人絮語》或米榭塞荷的《拇指姑娘》都很易懂,可以輕鬆咀嚼。

但20世紀之前的經典,因為用詞較難澀,就會推薦看同領域的現代人(如果是該領域學者更好)寫的哲普書

其他學科其實也適用這條選書邏輯:盡可能找該領域專家寫的大眾讀物

所以通常會建議看一下作者來歷,其次再看是否有詳細參考書目,以及參考書目選了哪些,章節目次之間是否有清楚的邏輯關係,如此翻一下就大致就能判斷這本書含金量有多高。

比方說,大家耳熟能詳(但哲學人通常是在講笑話的時候才會提)的《超譯尼采》的作者白取春彥。他是日本私立獨協大學德語系出身,雖然對哲學與宗教有涉略。

但德語系(偏文學研究)跟哲學系(偏理論研究)在方法論上還是有明顯差別。加上人文學科看起來專業術語不多,但實際上仍有隔行如隔山之處,看似平凡的同一個字(例如:nature),外文系跟哲學系的解釋會完全天差地別(自然或天然/本質)。

相同的理論,(專長比較偏美術史的)山口周提到海德格就強調「世界劇場」,但其實我沒有聽過這概念(只有「世界」),這也不是海德格的核心概念。毋寧說海德格反而是以屬己性去對抗這種在眾人之中的沉溺性(隨波逐流大家說),看得我有點微妙。🤣

所以,如果想了解某個專業領域是什麼,還是建議從該領域專業人士所寫的介紹書著手,免得花時間讀了,結果沒有提升知識量,反而還被誤導就虧大了。

以上,就是這次的心得與介紹,希望大家喜翻囉~🌼

CC BY-NC-ND 2.0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