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相信單看 YouTube 學藝的名廚嗎?

呂嘉俊
·
·
IPFS
·
「我從沒去過日本,只是上網看 YouTube 影片學做日式串燒,由劏雞到煮汁都在網上學。」第一次聽到有外國廚師這樣說,我覺得匪夷所思。

原文刊載於*CUP媒體

「我從沒去過日本,只是上網看 YouTube 影片學做日式串燒,由劏雞到煮汁都在網上學。」第一次聽到有外國廚師這樣說,我覺得匪夷所思。過去我們都有一套固有思維,相信要親身到訪某個國家學藝,才能了解人家做事的特性,繼而學懂一套料理系統。正如進入一家日本菜館,若見到有日本師傅坐鎮,總會根深蒂固地認為,這家餐廳食物的口味比較正宗。因為我們都相信,只有土生土長,或長時間生活於當地,方可認識一個地方的飲食文化。

事實真的如此嗎?特別是資訊爆破的今日,我們足不出戶,已接收到世界的新消息。只要在網上追蹤國際名廚,他便如我的朋友一樣,隨時在身邊,他今天在餐廳吃的午餐、新研製的菜式,通通變得近在咫尺,要了解他的創作思維和意念,絕非難事。況且今天上載影片容易,上網已可找到各大名廚的食譜影片。想學煎牛扒,登入 YouTube,便可輕易找到 Jamie Oliver、Gordon Ramsay 等名廚的示範和製作貼士,只要有基本廚藝技巧,加以訓練和學習,要掌握一套模式,其實並不困難,正如很多學生已改用網上授課一樣。

不過我對這套學習模式仍然存疑,始終以「隔山打牛」的方式獲得資訊,容易空有外表而忽略了廚藝中的靈魂,若果起首已捉錯用神,從中再轉化出來的技巧,很大機會出現誤差。

閱讀更多:呂嘉俊:你相信單看 YouTube 學藝的名廚嗎?

呂嘉俊*CUP專欄
呂嘉俊Facebook

作者保留所有权利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呂嘉俊傳媒人,前《飲食男女》執行編輯,字字研究所創辦人,同時經營出版和飲食主題書店。著有《好好吃飯》和《味緣香港》。試圖以歷史、哲學、經濟、政治分析飲食活動,大部分時間一無所獲。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跟白粥說再見

「港產」腐竹何去何從

呂嘉俊:粵菜文化如何去保存(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