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日書3.4:換位
IPFS
與眾多好友如何相識,我心裡大概清楚;過程中如何走向相熟,記憶卻混沌且模糊的。沒有人家的第一步,我一般都跨不出自己的第一步。與他人的友情總是在等待中發生,除非是以小組之名而向對方提出邀約。倘若在小組活動時聊起來,散場時留下,這樣有機且自然的相處才是我向來交得朋友的方式。
這些人喜歡和我聊天?他們覺得與我相處愉快?怎麼可能呢?
中小學的交友方式單純。學期開始自行選擇同桌,前桌偷聽后桌的聊天猛然回過頭興奮加入對話,大家組團合作小組功課... 而我能交到的朋友最大的共同點其實是我們都不被選擇,無法加入時下最熱門的話題。其實倒也不是性格問題,更不是遭到排擠,只是若有小組活動,我們沒有屬於自己的圈子,不會優先被納入考量。
大部分的人對與自己沒有相同愛好的人不感興趣。長期生活在邊緣,我習慣了在角落觀察他人互動;與其他邊緣居民朝夕相處,或自己亦與他們相處不來時,有許多時間思考我們為何邊緣。
18歲直接跳出了原有的生活環境,到了一個全新的地區唸書。重新打造人設的機會到來,而或許因為學校收生的條件改變,志趣相投的同學變多了,讓我宛獲新生。茶餘飯後,我聽著各種新朋友相處的戲劇性發展,用我獨練數年的觀察和推斷替他們解析人與人之間的愛恨情仇。我雖不是故事中的主角,倒成了路邊的NPC,是遊戲不可或缺的一個部分。
某夜路過他人宿舍,發現貓咪一人坐在騎樓拔草。我從同學的追求者口中得知,貓咪的朋友圈正在分裂,對她而言手心手背都是肉。我在入學初期和她分到同個科系,在講堂裡友善地互相聊過幾句。一兩個星期後,我便轉系到她朋友圈的友人,即我同學的班上課去了。
我想了一下,默默地走到她身邊坐了下來。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