粒史學加000535《史記》卷三十九〈晉世家〉17:兩個交戰的國家都對我有恩,我該幫哪一個?

鱷魚把拔
·
·
IPFS
·
兩個交戰的國家都對我有恩,我該幫哪一個?

──────────原文──────────

二年春,秦軍河上,將入王。趙衰曰;「求霸莫如入王尊周。周晉同姓,晉不先入王,後秦入之,毋以令于天下。方今尊王,晉之資也。」三月甲辰,晉乃發兵至陽樊,圍温,入襄王于周。四月,殺王弟帶。周襄王賜晉河内陽樊之地。

四年,楚成王及諸侯圍宋,宋公孫固如晉告急。先軫曰:「報施定霸,於今在矣。」狐偃曰:「楚新得曹而初婚於衞,若伐曹、衞,楚必救之,則宋免矣。」於是晉作三軍。趙衰舉郤縠將中軍,郤臻佐之;使狐偃將上軍,狐毛佐之,命趙衰爲卿;欒枝將下軍,先軫佐之;荀林父御戎,魏犫爲右:往伐。冬十二月,晉兵先下山東,而以原封趙衰。

五年春,晉文公欲伐曹,假道於衞,衞人弗許。還自河南度,侵曹,伐衞。正月,取五鹿。二月,晉侯、齊侯盟于斂盂。衞侯請盟晉,晉人不許。衞侯欲與楚,國人不欲,故出其君以説晉。衞侯居襄牛,公子買守衞。楚救衞,不卒。晉侯圍曹。三月丙午,晉師入曹,數之以其不用釐負羈言,而用美女乘軒者三百人也。令軍毋入僖負羈宗家以報德。楚圍宋,宋復告急晉。文公欲救則攻楚,爲楚嘗有德,不欲伐也;欲釋宋,宋又嘗有德於晉:患之。先軫曰:「執曹伯,分曹、衞地以與宋,楚急曹、衞,其勢宜釋宋。」於是文公從之,而楚成王乃引兵歸。

──────────翻譯──────────

晉文公在位第二年的春天,秦國軍隊駐紮在黃河邊上,將要護送「周王」回京。

晉國大夫「趙衰」說:「尋求霸業沒有比護送周王回朝、尊崇周王室更要緊的了。周王室與晉國同姓,晉國如果不搶先護送周王回京,而落在秦國後面的話,我們就無法向天下發號施令了。如今尊奉周王,這是晉國稱霸的資本。」

三月甲辰日,晉國就派兵到了「陽樊(地名)」,包圍了「溫國」,護送「周襄王」到了周王朝都城。四月,晉國殺死了周襄王的弟弟「帶」。周襄王把「河內」、「陽樊」的土地賜給了晉國。

晉文公在位第四年,「楚成王」和諸侯包圍「宋國」,宋國大司馬「公孫固」趕到晉國請求援助。

晉國大夫「先軫」說:

 「報答當年宋國贈馬的恩情,確定霸業,就在今天了。」

「狐偃」【也就是「咎犯」】說:「楚國最近新佔有曹國,而且與衛國通婚,假如攻打曹國、衛國,楚國一定會去救援這兩國,那麼宋國就會免於被圍攻了。」

於是晉國編制了三軍,「趙衰」推薦「郤縠【音系胡】」統帥中軍,「郤臻」輔佐他;派「狐偃」統帥上軍,「狐毛」協助他,「趙衰」被命為卿;「欒枝」統帥下軍,「先軫」協助他;「荀林父」為晉文公駕車,「魏犨【音抽】」擔任護衛:前去討伐曹國與衛國。冬季十二月時,晉軍首先攻下「太行山」以東,把「原邑(地名)」封給趙衰。

晉文公在位第五年的春天,晉文公想討伐曹國,向衛國借路,衛國人不答應。晉軍回軍從黃河南渡,侵入曹國,討伐衛國。正月,晉軍攻下「五鹿(地名)」。二月,「晉侯」與「齊侯」在「斂盂」這裡結盟。「衛侯」請求與晉國結盟,晉國人不答應。衛侯想改與「楚國」結盟,衛國百姓不贊同,所以衛國人趕走他們的國君以取悅晉國。衛侯居住在「襄牛」這裡,公子「買」堅守著衛國。楚國救援衛國,未能取勝。晉侯的軍隊包圍著曹國。三月丙午日這天,晉軍攻入曹國都城,列舉了曹國國君的罪狀,因為曹國國君不聽大夫「釐負羈」的話,反而是寵信美女,乘坐華麗車子的美女有三百人。晉文公下令軍隊不許進入「釐負羈」的宗族家裡,以此來報答他當年的恩德。楚國繼續圍攻宋國,宋國又向晉國告急。晉文公想救援宋國就得攻打楚國,但因為楚國曾經對晉文公有恩德,所以不打算攻打楚國;想捨棄對宋國的救援,可是宋國當初也曾對晉文公有恩德,這讓晉文公感到憂慮。

「先軫」說:「抓住曹伯,把曹國、衛國的土地分給宋國,楚國就會急著救援曹、衛兩國,這樣的形勢下就可以解開宋國目前的危急情況了。」

於是晉文公聽從了「先軫」的意見,「楚成王」也只好率軍回國。

─────────解說與心得─────────

晉文公正式即位後,首先透過封賞穩定了那群跟他流亡國外近二十年的臣子門。不過,這項工作還沒完成,就聽說周天子那兒出事了!晉文公只好先停下手邊的封賞,並承諾那群還沒得到獎賞的人,一定會獎勵後,趕緊前去「送駕」。

此時,當年護送晉文公回國的秦繆公也想討好周天子,但面對這個「稱霸」的機會,晉文公一點也不想讓給對方。因此,除了發兵護送周天子回國之外,還幫周天子除掉了叛亂的王子帶,完成了「尊王」這個成為霸主的條件之一。

後來,曾禮遇過晉文公的楚國派兵包圍了宋國,但當年的宋襄公雖然剛打敗仗還負傷,也還是以高規格的禮儀來接待晉文公。因此,面對宋國前來求援,晉文公感到很苦惱。畢竟無論幫助誰,似乎都會被認為是忘恩負義。但嚴格來說,楚國與宋國仍有點區別。由於楚國被視為蠻夷,所以如果不理會宋國的告急,勢必會被中原各國輕視。相較之下,剛完成「尊王」任務的晉文公,如果能出兵擊退楚國,解除宋國的危難,更可以一舉解開「攘夷」這個成就,朝「霸主」的身分邁進。

那麼,該如何不得罪楚國的情況下,拯救宋國呢?

晉文公的大臣們給了一個很完美的解決方案:去打楚國的小弟──曹國與衛國。但有什麼理由可以攻打這兩個小國呢?只因為它們明明是「姬姓」諸侯卻倒向如同蠻夷的楚國?當然不是,而是以當年曹國與衛國在晉文公流亡期間的不禮貌為由,當作出兵的藉口。如此也可以理解為何司馬遷會花了好長一段內容,來介紹晉文公的流亡經歷。像是當年晉文公在曹國遭到偷窺,在衛國遭到忽視,甚至鄉間野人還拿「土」給晉文公吃,這些都成為今日出兵的藉口。至於當年在曹國時,大夫「釐負羈」特別拿食物給晉文公一事,也讓晉文公在攻打曹國期間,特別禮遇「釐負羈」及其宗族。

如此有恩報恩、有仇報仇的舉動,一方面樹立了晉文公的威望,一方面也讓身為曹、衛兩國大哥的楚國有點為難。楚國該不該放下宋國,回去拯救這兩個小弟呢?楚國的策略是「不理會」,抱著晉國不敢忘恩負義地跟楚國對決下,楚國加大了對宋國的攻擊力道,希望早點滅掉宋國,再去對附晉國。

但晉國也非省油的燈,它的對策是直接把曹、衛兩國的地分給宋國,讓這兩個國家陷入即將滅亡的危險下,楚國終於選擇退兵,以免這兩個「姬姓」的小弟消失。

至此,晉文公在不得罪恩人的情況下,巧妙地完成了解救宋國的任務。不過,由於沒有跟楚國正面交戰,似乎不算是完成「攘夷」的任務,因此晉文公此時應該還不算是個霸主吧!?

那麼,晉文公是否有機會與楚國正面對決?!完成「尊王」與「攘夷」的霸主任務呢?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以上,就是這段史料給我的小小收穫。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