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摘|留白時間|事情都做不完,我應該休息嗎?

微光小徑
·
·
IPFS
·
人類著眼於必要和有效益的東西是必然的,但更重要的是將目光放在高層次的事物上。-亞里斯多德
《留白時間》封面

作者:文/麥克斯・法蘭佐 、 約翰・菲茨 ;插畫/鈴木まりや;譯者/黃于洋

出版社:沐光文化

出版日:2021-11-11


一、前言

你是否曾因生活或是工作的壓力累積而感到疲憊?是否有過逃離塵囂,嚮往享受一段獨處或旅遊的時光,卻因為生活而選擇屈就?似乎在現代的社會中,「休息」是一個奢侈且稀少的資源。我們生活有太多的事情要面對和處理,即便知道休息的好處,卻總在無形中將其犧牲,只希望換得更多的處理效率和早點結束的事務。書中的作者同樣經歷過被壓力逼到極限的狀態、失去對生活的熱情和被忙碌所埋沒,期望透過書中的經驗和案例,提醒「休息」之於我們的重要性和方法,並且在留白的時間中重新調整步伐再次出發。

二、休息真的不好嗎?

時間概念的演變

回想在遠古時期的人類祖先,過著的是狩獵、採集的生活。對他們來說,大自然的週期和基本生存是最重要的事,比如餓了就去打獵,天色暗了便感到疲倦,該是睡覺的時候了。現今對於工作的時間概念在當時並不存在,因為工作的目的不過是為了有個遮風避雨的地方和填飽肚子。

但隨著時代的發展,也帶動「個人資產」的萌芽。人們開始有了「投入更多時間與精力工作就能獲得更多的回報」的觀念,並且逐漸依循絕對的時間(鐘錶)作為單位計算,打破了過去以任務為導向的時間概念。而每個人都同步的時間,代表的是你的時間對於其他人來說變成有價值的,時間可以拿來交換其他有價值的東西(成為了商品)。演變至今,好像休息是一種浪費、不具有生產力的行為,甚至是罪。

過勞不是成功必須付出的代價

過勞的三個重要元素:「精神耗損或耗盡的感覺;對工作的心理距離感增加,或者因為工作產生負面或憤世嫉俗的感覺。」 -世界衛生組織報告

《哈芬登郵報》的創辦人阿里安娜,創辦的新聞和部落格曾快速地成為網路上最廣泛閱讀、連結及最常被引用的新聞媒體之一。被《時代雜誌》評選為全球百大影響人物之一,也是《富比士》雜誌最具權威女性名單的一員的她,在《哈芬登郵報》創立的兩年後,有天她在辦公室的桌下醒來,倒在自己的血泊之中,顴骨斷裂。

從各種標準來看,我都是一個成功的人,但如果我躺在自己的辦公室裡,全身是血,這絕對不是成功的樣子。-阿里安娜

那次事件後阿里安娜嘗試看了許多的門診,希望找到自己的健康問題。後來卻發現並非腦癌等疾病所造成,而單純是工作過多造成的筋疲力盡(在這段工作期間每天工作十八個小時)。從那之後她創立了Thirve Global,期望透過這個企業及消費者的幸福與生產力平台,終結「過勞是成功必須付出的代價」的錯誤觀念,並改正人們工作的生活方式-你可以愛工作,但一定要更愛自己的生活

塞滿時間的不是努力,而是恐懼

儘管無聊本身具有沉著和鎮靜的作用,但它同時也具有讓人渴望找點事來做的意念。-齊克果

存在主義哲學的創始人齊克果,認為「無聊」是人類許多問題的真正根源。他所指的問題是-面對無聊時我們的反應。齊克果認為無聊並不是罪惡,因為真正的閒暇本身就足夠令人滿足,並且享受當下。真正有問題的是,面對無聊時我們不斷渴望做點什麼,把生活不斷用活動填滿,對沉靜感到恐懼。生活中不難想像的是,即使手機不斷傳來通知的音效與震動,無盡的社群動態等著滑動,還有做不完的工作等待完成,但我們卻仍感受到「無聊」的時刻。這些行為的背後的理由,是因為情感的空虛,而不是無所事事

三、休息帶來什麼好處?

休息具有「生產力」

有很長的一段時間人們往往會把休息和工作當作相反的概念,當我們沒有工作的時候,就是在休息,而真的是如此嗎?透過神經學家的研究發現,「我們所認為大腦在休息的時候會停止運轉」的這件事是個誤解。事實上大腦在休息的時候活動力並沒有降低,只是轉移到不同的區域,而休息時活躍的大腦區域被稱之為「預設模式網路」。

預設模式網路不僅非常活躍,也非常重要。南加州大學神經科學家瑪莉和莫迪諾等共同發表的研究指出,預設模式網路的活動對於智力、同理心、情感判斷、以及整體心智和精神健康有極高的關聯性。也就是說休息對於健康、身心發展以及生產力都非常的重要。

休息帶來「必要的恢復」

培訓多次在終極格鬥賽獲得冠軍的選手教練札哈比,深刻明白成為世界級運動員的條件,他的訓練方法卻與我們聯想到的-無時無刻不停歇的各種激烈訓練有所不同。在培養像是喬治.聖皮耶的世界冠軍時,指導的最高原則是「不要過度訓練」。札哈比解釋道:「壓力加上恢復,等於適應。但是壓力加上壓力,等於受傷和訓練中斷。如果把時間都花費在慢慢恢復上,你也很難真正從訓練中獲得好處」。所以在訓練的負荷中,過程當然還是要認真訓練,但是目標是隔天早上醒來,不應該感到一絲痠痛。

休息帶來「自我反思」

安靜反思之後的有效行動,才有跟隨的價值。-彼得.杜拉克

當我們全力以赴的工作時,若沒有在其中抽出休憩的時間,很容易陷入局部而看不到事務的全貌。生產力教練東尼.斯塔布爾拜恩建議學員能培養空隙日記的習慣,也就是「日常生活中,在每一個工作的轉換之間用幾句話紀錄,包含剛才所做的事,以及待會要做的事情」。空隙日記不僅幫助我們把餘波盪漾的思緒寫在紙上,讓大腦不被上一個任務影響而能全神貫注之外,更能引導我們反思行動,並為接下來的事情做好心理準備

休息帶來「創意思考」

英國心理學家瓦拉斯提出瓦拉斯理論,認為藝術和創造的產生可拆解成為四個階段,並至今仍被大量引用和接受。

  • 準備:坐下來努力工作。
  • 醞釀:讓心思休息或專注在其他工作上。
  • 發現:不斷尋找那個「對啦」瞬間。
  • 驗證:測試發現是否具有價值。

若假設這個理論為真,從這四個階段的描述裡,創造的過程實際上只有「一半」是來自我們所認定的工作。另一半(發現、驗證)的階段是在工作休息時,以無意識或所謂的潛意識方式所發生。透過工作和休息間來回交織的過程,是創意發想的重要養分。

四、如何建立休息的態度?

解壓四大要素

我們知道不是所有的休息都是有效的方式,談到休息除了睡眠和放鬆之外,你還能想到其他的方法嗎?事實上《休息:少勞高效率的秘密》曾提及過,有四個主要因素可以獲得良好的休息品質和疲勞恢復。

  • 放鬆:給自己心靈上和身體平靜下來的時間和空間。
  • 掌控:自主決定如何分配時間與精力。
  • 精通:精進具挑戰性的技能,讓自己進入心流狀態。
  • 抽離:因為太專注於某件事情而完全忘記工作的狀態。

也就是說,除了正常我們所知的放鬆之外,讓生活中加入自己能夠可控的內容(掌控);學習挑戰性的技能讓自己達到心流(精通),下班後從工作狀態進行切換(抽離)等方式,能幫助我們在工作的動和靜之間恢復能量。

精神輪作

前述提到的齊克果,認為人的思想運作就好比農作物的輪作一樣,透過腦力活動與工作計畫之間的輪流交替,可以讓我們找到無限的創意,也能避免感到無聊,稱之為「精神輪作」。也就是學習不去一次做很多不同的事,而是一心一意的做幾件事,給這些事應有的時間,直到完成或是瓶頸後才前往下一項。這樣的限制原則著重在廣度而非強度,當面臨成效漸緩的瓶頸時,暫時的放下眼前工作並轉向其他工作項目,就好比輪作的方式一樣,能讓前一分的努力成為下一份工作的養分,如此維持生生不息。

數位排毒

我們想要的科技,是能夠幫助善用時間和好好生活的,而不是只會引誘我們花費很多時間緊盯螢幕,毫無間斷的干擾和分心。 -哈里斯

隨著網路的誕生和發展,雖然帶來了科技的方便,卻也讓「注意力缺失」、「網路成癮」成為了現代的文明病。我們似乎失去了什麼丟不做也不會感到無聊的能力,幾乎沒有時間自我反思、沉思或只是純粹地坐著,讓天馬行空的想法帶著我們前往那個平常可能到不了的地方。

若要改變注意力缺失這個問題。事實上,讓自己處在一個全新和陌生的情況和環境,便能刺激大腦的可塑性。譬如固定的實踐正念(冥想或反思),甚至是單純待在大自然的簡單舉動,也能直接改善認知控制能力。若能在從事這些休閒活動的同時,也嘗試改變行為(如定時短期的網路休息,或是限制上網應用),就能較高機會能打破干擾鏈。

五、結語

俗話說「休息是為了走更長遠的路」,對多數人來說應該熟悉無比吧?我們卻似乎在成長的過程中,把這個熟悉的觀念轉變成遺忘的能力,只因為生活陷入了無盡的忙碌......。書中作者用「呼吸」分別說明著工作與休息的關係,每一個工作的時刻就代表著吸氣的動作,為我們帶來創造和執行等等。但我們無法永遠吸氣而不吐氣,學習休息(代表吐氣)是我們釋放壓力的唯一方式。並且,唯有良好的吸吐配合,才能長久保持工作的體力、熱忱、反思和創意發想。

因此莫讓我們的工作成為了生活的一切,也正如文章開頭亞里斯多德所說的名言,「人類著眼於必要和有效益的東西是必然的,但更重要的是將目光放在高層次的事物上」。代表的是:工作的目的,其實是為了讓我們能夠嘗試更高層次的休息和生活,而不是相互顛倒。書中還提到更多不同留白時間的經驗故事,邀請有興趣的讀者能閱讀原書籍來瞭解更多喔!最後用一句話來概括本書的閱讀:

無盡的忙碌不會帶來豐碩的成果,前進的背後動力來自充足的休息。


CC BY-NC-ND 2.0 授权

如果您喜歡這樣的內容,歡迎追蹤以及點選喜歡,也歡迎留言給予更多意見 您的支持是我創作的動力! 也願文字能帶給您小小亮光,帶領您繼續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