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談創作有價 | 金馬達基金公告 No.57
日前,香港文學生活館總策展人鄧小樺與香港作家廖偉棠在臉書上關於稿費的討論引起關注。一方面,市場上稿費較低是不爭的事實,寫作者也理應為自己的勞動與創造爭取應有的報酬。另一方面,在嚴肅媒體衰落的年代,文學刊物的編輯常需為刊物生存問題煩惱,無法給予寫作者更高的稿費,或許也是集體的無奈與痛點。
今年8月,Matters Lab 在美國與在地團體合辦了三場沙龍活動(客廳沙龍文字稿|Web3 時代,內容媒介的型態)。活動中,張潔平談到,在中文寫作世界,嚴肅的創作者之所以難以生存,是因為長期的「結構性不公平」,一方面,流量經濟的機制導致勝者全拿,造成了創作者之間極度的貧富不均。另一方面,大部分華語創作者既缺乏國家的幫扶,也沒有形成真正的支持網絡。
然而,讀者與創作者的關係也許正慢慢被顛覆。無論是 Matters 直接聯繫作者與讀者的 donation 機制,還是 Patreon 的訂閱會員制度,「為創作付費」的觀念在日益挑戰既有規則。本期金馬達以「創作有價」為主題,與創作者們一起回顧創作環境的轉變,並討論新的創作獎勵機制的發展方向。當紙媒的光輝不再,在人們獲取信息和娛樂的手段日漸多元的今天,全職寫作者應該如何以創作謀生?Matty 希望與你一同探索這個問題的答案。
差異化的個人經驗 V.S. 普同的環境問題
也談稿費(澳門文學的現實問題)—— by @寂然
那是九十年代的老好日子,有一段時期我處於瘋狂寫作狀態,既有報章和雜誌的專欄,更有每日連載的小說,當時的稿費對我來說是可觀的收入。除了可以賺錢,我的確吸收了很多處理各種事務的經驗,例如對稿費的堅持。早年曾經遇過一些年長的編輯向我約稿,通常是說我在某大報寫得不錯,然後就說在該報寫作題材會有局限,未必能暢所欲言,因此他們慧眼識英雄,準備為我開設專欄,題材不限,但稿費低一半(甚至遇過直接表示不付稿費的),我一直覺得這類邀約是騙局。
大報不再連載小說,紙媒衰落,眾籌時代到來⋯⋯從九十年代便開始在澳門寫作的寂然,也由瘋狂賺稿費的傢伙,變成單純喜歡寫作的網民。作者感嘆,在這個「又要馬兒好,又要馬兒不吃草」的本地文學環境中,賺稿費越來越艱難。
談我的寫作經歷—— by @DuncanLau
一篇文章一張原稿紙便是400字,當時很多副刋的專欄都以此為標準。紙張印刷,排版計算非常嚴格。而稿費的計算,多是依據字數,當年的行內基本標準,是一毫子(十個仙)一個字,於是一篇四百字的文章,作者便可得四十元。文字有價便是這個基本,當然那些有名氣的專欄作家,自有另一套計算方法,而多年下來,追着通脹的速度和社會的進步而遞增,現在印刷媒體的稿費,已晉升至一元一個字,一篇二千字的文章便等於二千元,其實算不錯了。
互聯網的興起衝擊了紙媒,同樣經歷了紙媒興衰的作者分享了他的經歷。儘管仍有定期約稿,但那些七嘴八舌的網上媒體,「幾乎是全部不付稿費」。
之前在其他媒體寫的外稿每字稿費約是出版社編輯跟我說的七倍之多。將版稅及銷量換算成每字稿費,每字則只有0.2台幣。當編輯這樣告訴我時,強烈感受到他是要我放棄與他們爭取版稅,也可能只是在為我打預防針,畢竟我是讀法律出身的,或許他們擔心我對合約有意見,一再提醒我現在出版界很難做,但又說服我出版這本書。
無論是紙媒,還是實體書,創作者似乎都難逃「為愛發電」的怪圈。在這篇創作者的自述中,她寫道,「寫一本書能賺的錢,和我在媒體上寫五篇文章是差不多的。」
我認為價格拉低這件事情,最核心的關鍵仍然在於:台灣人不重視文字的品質。那些高費率的翻譯產業,比如專利、科技業、合約、醫學等等,更精確來說應該叫做本地化(localization),跟一般人認知的翻譯差很多,好比 create 這個字,在軟體中文化的領域,台灣大部分的企業會喜歡翻成「建立」但是同樣的字在中國,就會翻成「創建」。
稿費之爭不僅發生在創作者之間,更發生在翻譯界。本文記錄了一則以「中文字」計價 0.6元台幣的薪資徵譯者的貼文引發的爭議。物價上漲,而翻譯的薪資卻十年以來一成不變。譯者被弱化的環境,批評的矛頭到底應該指向誰呢?
作家劝退指南:读朱宥勋的《作家生存攻略》—— by @孙李
不谈理想,不谈艺术,这本书从头到尾都在谈「钱」。所谓入行,就是第一次用写作赚到钱;所谓专职,就是能用写作赚到足够的钱养活自己。作家也是人,也要吃饭,没有几个人能伟大到为艺术献身,谁会想要在贫困潦倒、饥寒交迫的情况下创作呢?一旦认清了这一点,就会发现作家这一行一点都不浪漫,糟心事比起其他行业只多不少。
朱宥勳的《作家生存攻略》一書指出,「自由創作是不切實際的幻想,作家的文字是一種產品,出書只是作家的工作」,對以創作為理想的青年來說,這些話聽起來也許殘酷而庸俗,但也許不失為一種提醒——作為創作者,不可能不被捲入行業的機制之中。
為了甚麼而寫?寫給誰看?——IATC TW 2018年度論壇「藝術書寫與藝術實踐」側記—— by @有時評論
王威智首先針對目前評論環境現況拋出提問,隨著當代新媒體運作模式不斷演變、社交媒體蓬勃發展、網路發表平台多元並存,使得書寫者人數持續增多,在此情況下,評論是「為了甚麼而寫?寫給誰看?」……文字商品的價值在台灣不被看重,文字工作報酬低,香港一字1元港幣、中國一字1元人民幣,相對台灣則是一字1.5、1.7、2元新台幣。
這是一篇國際劇評人協會台灣分會2018年年度論壇的側記,三位與談人就大眾可能相對不熟悉的視覺藝術評論與劇場評論進行對話。其中 UDN 鳴人堂主編許伯崧,以大眾媒體與公共書寫的角度,將「文字工作者的勞動價值」與「評論本身的可理解性」、「網路平台的公共性」放置一起真誠討論,許多角度亦適用於其他不同領域的寫作者參考。
實驗、激蕩、再實驗:共同決定「我們」的生態
從Patreon及讚賞公民,看每月支持創作者 - 其實可以更主動推廣—— by @米高與小狗ThankYou
創作者最難是不能預估每月的收入情況,我一邊看著Patreon運作,一邊將自己假設為是其中一個Patreon創作者。若我有一百位月用戶,已有基礎的每月五百美元月收入(即每月15000新台幣,或4000港元,或3500人民幣)。若我已預估每月也有這一筆收入,我便會持之以恆地「安心創作」。除了可以減少為麵包而擔憂的生活生計外,更可以知道有一批固定付費讀者群而用心去繼續寫,狀況有如出版出書一樣。因而會更多專心去創作更好的內容。
因為媒體環境的改變,近一二年,許多香港記者和媒體人紛紛開通 Patreon,在創作內容的同時,以訂閱會員制的方式獲取收入。文章作者觀察及學習Patreon的運作,思考「創作有價」的多種實現路徑。
鼓勵正版,允許翻版,消滅盜版—— by @高重建
我們追求的是資訊開放、知識流通,團隊擔心的不是內容被盜,而是窮人接觸到的資訊、學到的知識,及不上富人。NFT 最難能可貴之處正正在於,你可以擁有內容,但無礙它的流通。翻版是傳播,正版是應援;傳播的同時,不要忘了鼓勵對方購買正版,讓正念 pay it forward。
曾經,抵制翻版和盜版是維護創作者權益與收入的不二法則。而在 Writing NFT 時代,翻印與盜版卻產生了微妙的區別。高重建以自己剛剛出版的《我不投資》NFT 書為例,介紹了「鼓勵正版,允許翻版,消滅盜版」的出版實驗理念。
Writing NFT:不到 1 元,就能以出書的規格發行數位創作—— by @許明恩
我們明白作者最希望的是專注創作 ... 其他行銷相關的工序可免則免。Writing NFT 為作者處理兩個令人頭痛的參數:1)訂價;2)數量。Writing NFT 的訂價會隨著市場供需變化,按一條曲線上升,需求愈大價錢會自動調升 ... 當價格到達一個市場不能接受的高度,便不會再有人願意出價鑄造出新的 NFT,總流通數量因而停止增加。
文章討論了 LikeCoin 最新推出的去中心化出版(DePub)的運行機制。在創作已逐漸從紙本轉向數位的今天,去中心化出版的「動態訂價機制」讓出版方得以更好地掌握市場的供需情況,為出版行業帶來新轉機。當不再需要煩惱庫存問題,作者與出版方的關係會否會發生改變,又會否得到更多的保障與收入呢?
LikeCoin 的應用:從化讚為賞到 Writing NFT—— by @Makzan
Writing NFT 的機制,由少量的 LIKE 開始收藏。越多人收藏,收藏價就會變得越高,以倍數計算。所以假若一篇能長遠影響的文章,其預期帶來的 LIKE 進帳,會比一大堆普普通通的文章來得好。這樣一來可以更鼓勵撰文者用心創作,二來可以讓高品質的文章鶴立雞群。
與 Patreon 的付費牆不同,LikeCoin 直接「化讚為賞」,讀者可單獨對文章進行支持,而如果收藏價值高,便可以 Writing NFT 形式永久保存。作者認為,對於創作者與讀者,直接承載創作價值的媒介 LikeCoin, 也許是更好的獎勵和支持選擇。
【感想 Matters x LikeCoin活動】「讓99%的創作者實現價值」vs. Winners Take All —— by @fide
產品出現這種現象只是它的屬性,並不一定不好,研發一隻iPhone的成本也許是五千萬美金,但幾百幾千萬消費者很樂意分攤這個成本,得到高超性能的手機。但在內容產業卻常出現一種詭異的局面:一切由市場、消費者決定,理應多元豐富,但卻出現品質下降、劣幣驅逐良幣的效應。
三年前的文章,但仍常讀常新(其中提到 @不明飞行兔 的長文《我买了一笔 likecoin,成为了 Matters 所有用户的投资人》亦如是);留言區 @高重建 針對「價值vs價錢」的回應、及其他延伸出去的討論,相信同樣是新舊文字生態實驗人的重要「文獻回顧」。
[Transcript/CN] Web3 能否让华语创作者们站着挣钱?—— by @Web3 Revolution
Web3 釋放出的就是,我們之前只能是被動的捐助者、資助者,本來是眾籌支持一個紀錄片或者一本書,但現在變成是買一本書的一個憑證、一個 NFT。這瞬間就變成了一種投資行為,並且我所投資的是可以進行自由交易的。我覺得這件事情會極大地激發大家產生投資的行為,它會帶來非常大的投資潛力,這會賦予創作者很大的空間,它會把 direct payment 在內容產業的整體天花板往上抬。
張潔平作客 Web3 Revolution 播客,回顧 Matters 自治開放的創作社區建立成形的過程。在張潔平看來,以 Web3 為架構的 Matters 在創作者和讀者之間建立直接的聯繫,在這裡,關注與市場不再被頭部作者壟斷,即便是新手創作者也可以獲得比 Web2 時期更多的經濟回報,更加純粹地創作。
Matty 曾經發起社區活動,邀請各位創作者分享在 Matters 上發文並獲取收入的經驗,詮釋「創作有價」的理念(社區活動報告|如何在 Matters 創作有價?這是作者們的集體經驗)。近日,Matters 也上線了通過 Polygon 結算、手續費更低的 USDT 支持功能,希望讓你真正「寫有所得」。你如何看待創作者處境以及獎勵機制的變化?歡迎分享你的經歷與感受,也歡迎你在評論區 Tag 與此議題相關的文章或寫作者。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