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網絡包圍的飲食年代
永遠記得在某年某月某日,一個人在彩虹邨內,頭頂著大熱天,四肢無力,暑熱中躲進邨內的鑽石冰室。那個下午出奇地平靜,坐在冰室的卡位上,在座的都是邨內街坊,幾位老伯準時到場,他們沒吃甚麼,只來杯奶茶,見一見沒血緣關係的朋友,約定似的,天南地北說些舊話,全場沒一聲問好,卻感受到人與人之間,有某種微妙關係在流動。
印象中我點了杯奶茶,嘗一片奶油多士,然後坐上整個下午,看著門外婆孫悄步走過,踏上一地白花花的樹影。或許是冰室樓底夠高,一把吊扇在頭上,吹散了場內的歡笑聲,竟感到世間有一刻寧靜,說江山靜好太誇張了,卻難得在一個下午可以不理世事,有時間專心享受面前的食物,一片多士擋住外頭的車水馬龍,一啖濃茶似解心頭的窘。 當看到某位網絡名人展現個人的生活模式時,有否想過那是經過多重計算和精心部署的結果?
有時我會懷念,這種還可以單純吃喝的日子。真實、自在、隨心。簡單地吃喝的相反,是充滿計算的飲食生活。過去餐廳想宣傳,會把飲食廣告貼在雜誌上,我們看到後,引發好奇,提起食慾,便去試吃了。
但今天世界複雜得多,貼在雜誌的廣告實在太被動,現今的飲食「廣告」會滲透到你身邊所有人和事,打開網站,有身邊朋友,還有很多見過或未見過的俊男美女,他們會去新開的咖啡店打卡,會告訴你那家西班牙菜出品最正宗,只要看過類似資訊,網絡世界就有程式推測分析,天羅地網將無窮資訊灌輸到你身上,務求改變你的生活習慣,迎合某種消費模式。
閱讀更多:呂嘉俊:被網絡包圍的飲食年代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