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京都的立誠小學校

正宜
·
·
IPFS
·
少子化中的廢校有什麼可能性?歷史建物的保存還有什麼想像的空間呢?紀錄在京都先斗町旁的立誠小學校。

從祈園三條大橋附近,隔著鴨川會先望見對岸的先斗町劇場。

想去高瀨川運河散步,是受到池波正太郎的散步散文的影響,那時候的京都一定很不一樣吧!

三條大橋的橋頭邊有一間Starbucks,還有一間好吃的仙貝屋老店。

白天的先斗町看起來很冷清。

先斗町歌舞練場(ぽんとちょう かぶれんじょう)建於1927年,也是近百年的建築。有年代感的大正時代牆面很有味道,很美。

「舊立誠小學校」就在高瀨川運河旁,1993年廢校。

立誠小學校是日本最早建立的學區小學之一,特別的是它是由地方自治組織所建立的「番組小學校」(「番組」是類似社區村里的概念)。

明治二年(1869年),日本正打算往建造近代化國家的目標邁進,而要建立近代化的國家,他們認為應該從建造「人」開始,也就是從「教育」著手。

在明治四年由國家開始在全國各地設立小學的兩年前,京都就以自身原有的「番組」組織,自發性的設立學校,這些由地方自治組織建立的小學,稱為「番組小學校」。

圖片來源:影片「立誠小學124年的歷史」

立誠小學就是這些日本最早成立的小學之一,到1993年因為人數過少廢校為止,在京都的三條河原町已經矗立124年。

圖片來源:「立誠小學校124年的歷史」

廢校以後,自治團體決心以另一種方式保留小學的校舍與校地,這或許不是容易的事,因為這附近是京都首屈一指的繁華街,有強大的商業利益,與所要保存的歷史價值爭競。

圖片來源:「立誠小學124年的歷史」

2018年,有一個新的提案出現,或許商業利益和歷史價值不一定只能兩者取其一。

兩年後在這裡出現了一個嶄新的複合型設施,裡面有咖啡館、甜點店、旅館⋯,立誠小學校以時髦而新穎的姿態重現。

小學三層樓高,大正時代所建造的水泥建築校舍,與後方不動產公司HULIC開發的旅館「The Gate」,毫無違和感地融合在一起。

圖片來源:「立誠小學124年的歷史」

這裡仍然是社區的活動中心,社團法人經營的「立誠圖書館」在建築的中心部位,擔任著建築心臟的職責,承接著屬於這塊土地的歷史、交流與記憶。喜歡圖書館那股質樸又平易近人的氣氛,歡迎著所有人走入。

也許如果沒有這個圖書館,這棟歷史建築也會完全地商業化,失去它的靈魂吧。

大廳內彷彿隨時會響起樂音的音樂教室裡的老鋼琴。

我在這個空間裡靜靜地坐了很久,從旁邊的門走入是「The Gate Hotel」,另一邊是小學校原有的校門。

這個大廳就位於兩個門的中間。

旅館的名字取得饒富深意,立誠小學校的校舍現在也擔任著「門」這個任務而存在。

是人們可以走入過去、走進未來的連接點。最棒的是,這中間的連接點是一間有豐富收藏的社區圖書館。圖書館裡有好多好多的記憶,好多好多的故事,等待被述說,等待被聆聽。

是時間的門,空間的門,也是故事的門。

我羨慕京都的人,因為他們懂得什麼是真正的富足。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正宜喜歡文字、思考、咖啡、旅行、電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花磚的故事—1920年代的浪漫

遺忘之屋

請待在有光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