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還有吃隔夜飯嗎?

呂嘉俊
·
·
IPFS
我家婆婆和媽媽,都以節儉見稱,不知是農村社會遺留下來的基因,還是 6、70 年代香港經歷過一段貧窮日子,她們總不會放棄一飯一菜,蒸豬肉吃剩五塊,湯餘下兩碗,必留起來,第二天再吃。華人社會愛強調有餘有剩,習以為常認為飯菜有剩,明天才可繼續有飽足的一頓。我時常笑媽媽家中的雪櫃該貼上新年的「常滿」揮春,雪櫃滿滿,美食長駐,這才是真正的富有。

原文刊載於*CUP媒體

我家婆婆和媽媽,都以節儉見稱,不知是農村社會遺留下來的基因,還是 6、70 年代香港經歷過一段貧窮日子,她們總不會放棄一飯一菜,蒸豬肉吃剩五塊,湯餘下兩碗,必留起來,第二天再吃。華人社會愛強調有餘有剩,習以為常認為飯菜有剩,明天才可繼續有飽足的一頓。我時常笑媽媽家中的雪櫃該貼上新年的「常滿」揮春,雪櫃滿滿,美食長駐,這才是真正的富有。 現代人當然怕食隔夜飯,不少研究報告說飯菜留過夜,會有致癌物,多吃實在沒益,但我同時欣賞擁有巧手的人,將隔夜飯菜重新組織,變成天下美食。一碟柱侯牛腩連大量醬汁留下來,不浪費,第二日煎香腸粉拌入柱侯汁液配兩件牛腩,已是上等佳餚。昨日吃清湯腩太飽又發覺墊底的蘿蔔太少?今日滾煮好大條蘿蔔,再加進牛腩中,便可大快朵頤。胡椒豬肚湯還有兩大碗?加米粉和幾隻大蜆即成一頓美味午餐。法包放了一夜變硬?不怕,打兩隻雞蛋把麵包浸軟,再煎香成法式多士,加忌廉蜜糖,配一杯手沖咖啡,留在家中一樣有很好的早餐。


閱讀更多:呂嘉俊:你還有吃隔夜飯嗎?

呂嘉俊*CUP專欄
呂嘉俊Facebook

All rights reserved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

呂嘉俊傳媒人,前《飲食男女》執行編輯,字字研究所創辦人,同時經營出版和飲食主題書店。著有《好好吃飯》和《味緣香港》。試圖以歷史、哲學、經濟、政治分析飲食活動,大部分時間一無所獲。
  • Author
  • More

是時候為分子料理翻帳

所謂完美的蛇羹根本不存在

誰看中香港老店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