粒史學加000102《史記》卷四〈周本紀〉42:你知道周王朝底下還有「東周」與「西周」嗎?
十年,烈王崩,弟扁立,是為顯王。顯王五年,賀秦獻公,獻公稱伯。九年,致文武胙於秦孝公。二十五年,秦會諸侯於周。二十六年,周致伯於秦孝公。三十三年,賀秦惠王。三十五年,致文武胙於秦惠王。四十四年,秦惠王稱王。其後諸侯皆為王。
四十八年,顯王崩,子慎靚王定立。慎靚王立六年,崩,子赧王延立。王赧時東西周分治。王赧徙都西周。
西周武公之共太子死,有五庶子,毋適立。司馬翦謂楚王曰:「不如以地資公子咎,為請太子。」左成曰:「不可。周不聽,是公之知困而交疏於周也。不如請周君孰欲立,以微告翦,翦請令楚資之以地。」果立公子咎為太子。
──────────────────────
周烈王在位十年逝世,由他的弟弟「扁」登位,這就是周顯王。
周顯王在位第五年,祝賀秦獻公,因為此時秦獻公已經稱霸一方(賀秦獻公,獻公稱伯)。
周顯王在位第九年,又送上了祭祀文王、武王的胙肉給秦孝公(致文武胙於秦孝公)。
周顯王在位第二十五年,秦在周王朝境內與諸侯會盟(秦會諸侯於周)。
隔年,也就是顯王在位第二十六年,天子把「諸侯之長」這個稱號送給秦孝公(周致伯於秦孝公)。
周顯王在位第三十三年,顯王派人祝賀秦惠王。
兩年後,也就是周顯王在位第三十五年,又送上了祭祀文王、武王的胙肉(致文武胙於秦惠王)。
周顯王在位第四十四年,秦惠王稱王。自此以後,諸侯都各自稱王了(其後諸侯皆為王)。
在這幾段內容中,我們可以從周天子的態度感受到秦國的崛起,也會發現一個跟印象中不太一樣的地方。關於戰國時期的秦國崛起,課本總告訴我們,源自於秦孝公時期的「商鞅變法」。然而,周顯王卻早在秦孝公之前,就已經祝賀稱霸的秦獻公?!難道在商鞅變法之前,秦國已經邁向富強?商鞅的變法只是順水推舟而已嗎?關於這些疑惑,讓我更期待接下來要閱讀的〈秦本紀〉的內容。因此,這裡就暫不討論,讓我們先把重心放在〈周本紀〉上吧!
言歸正傳,周顯王在位四十八年逝世,由兒子周慎靚王「定」繼位。
這位周慎靚王在位六年逝世後,由兒子周赧王「延」繼位。
周赧王在位時,東西周各自為政下,周赧王把國都遷到了西周(王赧時東西周分治。王赧徙都西周)。
關於這段內容,應該會讓不少人感到困惑?因為學者常把周平王東遷前的周朝稱為「西周」,東遷後的稱為「東周」。為何這裡又出現的「東西周」呢?
原來,史學家們所稱的「西周」與「東周」,指的周天子所統治的天下。但是,這裡的「東西周」,則是周王朝底下的諸侯。還記得周王朝的「宗法制度」嗎?嫡長子可以繼承跟父親一樣的名分爵位,其餘諸子則會降一級。以周天子為例,他的嫡長子也會成為天子,但其餘諸子只有可能成為「諸侯」而已。
因此,這裡所說的是「周公」這個爵位,由於讓兩個人分別繼承的緣故,因此就形成了「東周國」與「西周國」。其中,「東周國」的部分在本系列的第九十九篇中有提到。
回到本文,西周武公的「共太子」死了,剩下五個兒子都是庶出的,沒有嫡子可以立為太子(西周武公之共太子死,有五庶子,毋適立)。
這時,楚國大臣「司馬翦」對楚王說:
「不如用土地資助公子咎,替他請求立為太子(不如以地資公子咎,為請太子)。」
另一位大臣「左成」說:
「不行。如果我們用土地資助了公子咎,而周國卻不聽我們的建議改立其他公子的話,這樣您的主意不只行不通,還與周國的交情疏遠(不可。周不聽,是公之知困而交疏於周也)。不如去問問周國國君想要立誰為太子,再悄悄地告訴給司馬翦,然後司馬翦再請楚國資助給他土地(不如請周君孰欲立,以微告翦,翦請令楚資之以地)。」
結果,西周武公最終果真立了公子咎為太子(果立公子咎為太子)。
關於司馬遷所寫的這段「西周國」的小故事,不少學者都感到很困惑。因為這似乎不算是什麼很重要的事情,頂多只能讓我們藉此學點權謀而已。
但我想司馬遷之所以特別提到「西周」武公的事情,或許只是想為日後的「東周國」與「西周國」的交戰先做點暖身吧!畢竟,如果沒有先提到「東周惠公」、「西周武公」這些人物的話,接下來應該會看得一頭霧水。
在這裡還是多做點說明好了。周王朝以平王東遷為界,分成「西周」、「東周」,這應該是後世學者的分法。至少,我搜尋了《史記》、《漢書》後發現,在漢代,如果提到「東周」或「西周」,都是指周王朝底下的「東周國」與「西周國」,而非你我所知道的「西周王朝」與「東周王朝」。
有了這層認識之後,接下來的「東、西周國交戰」,以及「秦國滅東周、滅西周」等內容才不會被搞混。
所以,我想司馬遷寫下這段有點權謀的內容,或許只是想先讓「西周國」出場吧!
以上,就是這幾段史料給我的小小收穫。
原文連結鱷魚把拔談天說地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