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是一種選擇性的記憶-談赫德爵士

何補齋
·
·
IPFS
·
因為即便到了今天,也做不到赫德爵士的水準。所以,我們只能淡淡的記個人名,至於太詳細的事情,就沒有必要教給學生了。

以前當學生的時候,歷史老師並不是沒有提到「赫德爵士」這個人,他是大清帝國的「海關總稅務司」。當時歷史老師意在言外,好像大清帝國找一個英國人來擔當此職,是受到帝國主義壓迫的喪權辱國之舉。

後來,當然知道不是這麼一回事。赫德爵士是大清皇帝賞賜一品頂戴的大官,清帝國末年的財政收入,其實是「遠遠超過」課本中盛讚的康雍乾三朝。如果從經濟的角度來看,到底何時才是大清盛世,還不好說。

而清帝國會變成這麼有錢,就是因為貿易所得的關稅。這些稅收遠比向農民課徵的田賦要多的多。至於人頭稅,在雍正皇帝推行「攤丁入畝」之後,就沒有了。

至於為什麼清帝國可以收到這麼多關稅,那當然因為任用專才,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赫德爵士,他一個人就當家了快五十年。後來讀了一些史普書籍(可惜忘了是那些),才知道大清帝國的皇帝還是很英明的,知道若用滿、漢官員來主持海關稅務,那錢鐵定會被污光光,還是英國人比較可靠,萬萬不可用本國人來弄壞這件事。

這種「任用外族」的帝國風範,在大清固倫的末年,還可以顯示出一點天朝風範的餘光。之後的中華民國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就很明顯的越差越多。

料不到的是,後來又在一本遊記中讀到赫德爵士的事情,這才發現即使是現代的中文史料(包含維基百科),還是相當「淡化」這位英國佬的事業。

《一個騎兵在中國(A Cavalier in China)》,是一位英國騎兵文格德 ,嚮往到中國一遊,多番努力後果真成行的旅遊紀錄。這不是學術研究或政治文獻,而是一個小人物所寫蠻有意思的個人遊記,有中文版(譯者: 陳君儀、馬可孛羅出版社2000年出版)。這種遊記雖然不能提供宏大的歷史敘事或犀利的研究結論,但卻有很真實、很現場的當代觀察。

有一段是這麼寫的:

渠道的另外一邊是海關大樓,看起來味道就完全不同了。派駐在這裏的「國王」是赫德爵士(S.Robert Hart)。我特別稱呼他為國王乃是因為東方所有的君主都沒能像赫德一樣有效的統御他管的「臣民」,這些人包括了來自二十個國家的一千四百位外國人和五千多名英國人;沒有一個統治者有像他那麼高明的手腕,最難得的是,沒有一個統治者像他一樣贏得各方的愛戴。中國人或許得研究好幾年,說不定仍然沒有收穫,才能找出他治理的方法,讓政府能夠從出奇低廉的關稅中獲得一定的收入,進而以小花費創造大利潤,再用這些錢做為高額外債的擔保。

我從來不知道,赫德爵士的「海關總稅務司」,員工是「來自二十個國家的一千四百位外國人和五千多名英國人」。

這是一個何其龐大的機構?大清帝國之統御,可以在海關用上六、七千個外國人。難怪能夠防止滿、漢官員插手貪污。

其實,北洋艦隊和北京大學的前身,都是赫德爵士從海關中撥錢籌建起來的。

就我以前所讀,會注意到可能是:赫德爵士在1889年(光緒十五年)升為正一品;1893年(光緒十九年),賞三代一品封典,可以說是位極人臣,聖眷甚隆。但是,這樣的讀書觀點顯然是太「華」了。

有價值的歷史記憶,應當是要知道,在大清帝國的末年,曾經存在一個機關,由一位英國人領導,共有五千多個英國人與一千四百多位其他外國人在其中工作,維繫著帝國的財政命脈。

這種清廉與高品質的行政效率,在「海關總稅務司」之後,再也沒有出現在中國。中華民國北洋政府的熊希齡和王克敏,國民黨政府的宋子文和孔祥熙,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薄一波和鄧小平,就是一個每況愈下的過程。

因為即便到了今天,也做不到赫德爵士的水準。所以,我們只能淡淡的記個人名,至於太詳細的事情,就沒有必要教給學生了。

讀書,對於人生的意義,也許就在這偶然的瞥見吧!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