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羅訴韋德案」:AKA Jane Roe裡的McCorvey

KM
·
·
IPFS
·
美國高等法院意見書曝光,打算推翻保障女性墮胎權的「羅訴韋德案」(Roe v. Wade)判例。「選擇派」(女性自主權)與「生命派」(胎兒生命權)雙方觀點再此引起注意。AKA Joe Roe紀錄片的主角正是Roe v. Wade判例的原告,敘述其臨終前的懺悔。

FX 在2020年的記錄片《又名簡羅》(AKA Jane Roe)試圖還原McCorvey的真實態度。紀錄片開始不久的一幕,McCorvey說,「這是我的臨終懺悔」。

紀錄片海報。版權為發片方所屬。

基本背景

McCorvey是《羅訴韋德案》(Roe v. Wade)的原告(化名Jane Roe)。1970年代,美國性別平等運動興起,衝擊當時的墮胎禁令。McCorvey被強暴後懷孕,但因住在禁止墮胎的德州,決定上訴。

自1960年上訴,一直到1973年的最高法院,才宣判德州違憲。

判決並未平息爭議,社會出現「選擇派」(Pro-Choice,女性擁有身體自主、墮胎權)與「生命派」(Pro-Life,胎兒生命權)。

McCorvey坦誠為爭取墮胎機會,才謊稱遭強暴。這使反墮胎者相信法院判決是建立在謊言之上。

90年代,McCorvey立場轉向「生命派」,投入反墮胎組織「拯救行動」(Operation Rescue),受洗懺悔,公開反墮胎,並進一步否定自己的女同性戀傾向,與25年的女友停止性關係(但維持同居,直到女友去世)。

操縱和自白

McCorvey認為自己不過是兩邊的棋子。

1969年的上訴案,是兩名年親女律師,想要尋找「典型」的女性受害者/原告起訴墮胎違憲。McCorvey符合知識精英認知的清潔工(底層勞工)、貧窮、無力離開德州(無法移動到墮胎合法州),以及一開始的強暴敘事。

當1973年,法庭宣判違憲,律師對她說「我們勝利了」,McCorvey回說「不,是你們贏了」。McCorvey的小孩已生下。

她一生中不曾墮胎。

McCorvey的轉向,在紀錄片的後段,導向背後的金錢關係。McCorvey聲稱自己是受指示說話。其中一位反墮胎牧師承認,為了維持她的反墮胎立場,曾陸續支付456,911美金。

「我是個好演員,但現在不演了」

截自AppleTV

紀錄片裡,導演問McCorvey,「所以這一切都是演戲嗎?」

McCorvey說,「是的。我是個好演員,但現在不演了。」(I am a good actress. Of course, I'm not acting now.)

紀錄片裡的McCorvey是一位渴望受到矚目的平凡人。

70年代以後,「選擇派」的「進步」形象受到追捧,然而大眾更關注的是運動裡,有魅力的演員與運動家。受關注的是在Roe v. Wade影片裡飾演Roe並獲得金球獎的女演員Holly Hunter,而不是McCorvey本人。

McCorvey的立場轉向原因,依然充滿疑惑。

她在10歲與女友離家出走,被發現後,送到女子感化院。16歲接受男性求婚,生下女兒後,被母親以她是同性戀為由,奪走她的女兒(此為自述,也有一說當時毒癮)。這些都未改變McCorvey的同志立場,並與後來的女友相愛。在與「救援行動」、福音派靠近,而對方福音派立場視同性戀為惡,卻使她甘於公開否定自己。

在紀錄片裡,當談到Connie時,McCorvey說,「我愛她。我做到了。我全心全意愛她。」

真的只是表演的一環嗎?

能為自己說話嗎?

McCorvey以Jane Roe之名為大家所認識,而Jane Roe一案也成為支持墮胎的標誌。可她並不是一個標誌,而是一個活生生的人。

片裡有一幕是她在受洗後,牧師宣稱以耶穌之名,宣布Jane Roe已死,並以McCorvey活著。話雖如此,大家就是因為她即是Jane Roe,現在反對墮胎的身份,才會不斷宣稱Jane Roe已死,支持反墮胎。

McCorvey本人始終不存在。

支持與反對方都能在紀錄片裡,取得對自己有利的部分解讀,導演也找到自己的敘述方向。

雖然紀錄片以呈現「真實的」McCorvey為目的,很可惜的,並未追問太多細節,直至影片最後20分鐘,才剪輯出McCorvey去世前說話的鏡頭。

觀眾看不到McCorvey在墮胎/反墮胎以外的性格和生活。

至於McCorvey的立場?

「如果一個女人想墮胎?那很好。這跟我無關。(It's no skin off my ass)」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KM上班族。普通人,不自量力的想探索各種角色。喜歡閱讀和議論。喜歡狗,但頭像都會放貓。部分文章會搬到方格子。沒有其他平台。 Liker ID: vsmile20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臉的歸宿:讀歐大旭《碼頭上的陌生人》

歡迎來到2574年:印尼的農曆與孔曆

Chinese New Year 或Lunar New Year?命名背後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