瞬刻(186-190)

考拉不渴
·
·
IPFS
·
鱷魚頭朝哪邊?你說呢。

186 抽煙

時間真不值錢

聽一首歌

一樁心事都沒想完

抽一根煙

地球好像轉了三圈

倒掉煙灰缸

像倒掉自己的肺

對著酒瓶口吹口哨

吹不散酒香和哀愁

187 文學

日常閱讀中歷史、哲學、思想類書籍居多,總需要讀一些文學,是本能的飢渴。但如今好的文學作品愈發罕見,喪氣得很。

我不喜歡看小說,因為大多數故事編得不像話。

前天看了本文學雜誌過刊,掃讀了一個長篇兩則短篇,說實話,我為什麼不去寫小說呢?這是我看完後的感想。什麼玩意兒!號稱是頂級文學期刊。

再也讀不到中學時代廢寢忘食不忍釋卷的文字了嗎?不是年齡的問題,是真的缺貨,不怪食客的嘴刁。

文學本是最具撫慰力量的文字,現在好像誰也撫慰不了誰,但明明人人都需要撫慰。每個人都搶著說話爭奪話筒,個個是麥霸,人人都跑調。

五音不全的KTV里,飄蕩著自命不凡的陶醉。

188 鱷魚

學了一門關於商標保護的網課,老師講了一個經典案例:法國鰐魚和新加坡鰐魚的商標之爭。兩家打了25年官司,不了了之。爭端無一解決,養活了不少律師。

老師說兩頭鰐魚對消費者並不構成迷惑誘導效應,我不同意。

上大學時,我們嘲笑鄉巴佬時就喜歡問「你知道鰐魚T恤上的頭衝哪邊兒嗎?」

其實,不僅鄉巴佬答不出,我們誰也說不清。一個朝左,一個向右。一個是新加坡的,一個是法國品牌,顏色也不一樣,英文名字也不同,但問題只在於到中國後譯名都叫「鰐魚」。

誰說對消費者不構成困擾了?我到今天都搞不清哪個是哪個。

189 覺羅

讀《帝國的慢性病:黑白大清》一書,學到一點常識——原來「愛新覺羅」(Aisin Gioro)並不是一個姓。

「愛新」在滿語中是「金國」的意思,覺羅才是姓氏。皇太極建清國後才確定把愛新覺羅作為皇家的姓。清朝的皇帝們,康雍乾嘉道咸同宣,比前朝朱姓皇帝們勤奮很多,也搞出過兩個中興盛世,但也難逃脫滅亡的命運。大陸的當代歷史學者最喜歡叨叨明朝和清朝的事,一來安全,二來,像。民國歷史禁區太多,大多側重北洋時期野史和軼事,能寫出《南渡北歸》那種重量級作品的人太少。

於是,所謂的明清和民國相關書籍看得多了,越看越無味。當小說看還行,千萬別想太多。明朝就看特務和酷刑,清朝就看冤案文字獄,民國看啥呢,想著想著就會犯規,邊裁吹哨了,越位,球門球。

190 聽說

午飯時聽幾個同事閒聊。

一個同事得了腰間盤突出,另一個同事給她推薦了一個民間神醫,順便講了一段這位神醫的傳奇故事。

說此人是一上海老頭,開了一家私人診所專治腰椎間盤突出,獲某區政府認證的診所。老頭很神,每年要向滬上某高校捐款400萬,每年去澳門多次耍錢,不為贏,只為散財。有一次去四川某寺院捐錢五百萬,結果住持過意不去,送其一串佛珠。回上海後一鑒定,佛珠價值四千萬……

以上都是那個同事說的,我絲毫沒有去求證的意圖,只是想到一個普遍的現象——國人好像特別喜歡傳這種沒來由的事。

常見的例子是某人背景深厚,享有各種特權,上能直達天庭,下可隱身遁形,家財無數,海外置業,澳門豪賭,樂善好施,常為某某官府座上賓,明陰陽懂八卦,知奇門曉遁甲,未出茅廬先定三分天下……這不是諸葛亮嗎?

我觀察到的此類傳說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傳說中的場景大體類似,無非就是上面那幾種。熱衷講述這種傳說的人也一樣,一律眉飛色舞心潮澎湃好像那人就是自己的親爹或者只恨他不是自己的親爹。講者的興奮度一路攀升,好像昨天親眼所見一般。所稱頌和艷羨的無非是——錢、特權。

這就是國人從古至今最嚮往的兩樣東西,沒有第三樣了。

你聽過另一種傳奇嗎?

某人背景神秘(多為軍政背景),有次被人欺負,於是召集了一車軍漢瞬間包圍了某基層衙門或捕房。講這個版本傳奇的人大多更激動,恨不得自己馬上也可以擁有這個特權,殺遍一輩子的每個仇人。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考拉不渴An avid reader, lousy writer, world traveler, and peace lover. 愛自由,愛閱讀,愛寫詩,愛旅行,夢想早日退休搬去一個自由地方讀書寫詩環球旅行。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Koala Haiku
151 篇作品
不渴小詩
53 篇作品

瞬刻(191-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