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釣寒山雪:柳宗元的得意與失意
提到古文大師,就會讓人想到唐宋八大家,而唐朝唯二被選上的,則是韓愈與柳宗元。在上一篇文章中,提到了韓愈的生平,為了養家而急於求官,當官前多少需要阿諛奉承,甚至不斷寫信給權貴。但是韓愈當官後,卻有自己的堅持,即使得罪人也在所不辭。因此我給了韓愈一文的標題是「堅持與妥協」。
在聽完了北京師範大學康震教授所介紹的柳宗元之後,這次我給柳宗元的標題是「得意與失意」,原因就讓我們一起繼續看下去吧!
與韓愈同時代的柳宗元,求官的情況是截然不同的。因為柳宗元出自河東望族,是個世代為官的家族。21歲就考上進士的柳宗元,在那「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的唐朝裡,更顯得他才華出眾。30歲不到就官拜六品,甚至擔任監察御史,仕途可謂一帆風順。
然而,這樣官運亨通的柳宗元,怎麼又會寫出「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這麼孤寂的詩文呢?
這就得由柳宗元33歲那年說起。這年唐德宗駕崩,唐朝唯一一位嫡長子身分繼承大統的唐順宗即位。為了一掃安史亂後的宦官的亂政,唐順宗重用了王叔文、柳宗元等人進行改革,史稱「永貞革新」。這場革新受到了宦官、藩鎮的反對,加上順宗本人曾經中風,口齒不清,龍體欠安下,宦官、藩鎮擁立太子與革新派進行抗衡。為了不讓權力消逝下,革新派力阻太子即位。可惜事與願違,中風的皇帝終究敵不過宦官藩鎮所施加的壓力,於八月讓位給太子,這就是歷史上的「永貞內禪」。
這位太子就是大名鼎鼎的唐憲宗,安史亂後一度中興唐朝的大有為皇帝,史稱「元和中興」或是「憲宗中興」。然而,無論唐憲宗如何地大有為,如何的英明,對於永貞革新期間,一直阻礙自己即位的革新派,可說是恨之入骨。因此這位中興了唐朝的皇帝,選擇把這十位革新派一一放逐到各地,每每讀到這兒,就覺得相當的可惜。如果有這十位革新人士的幫忙,唐憲宗是否更能重振大唐聲威?然而歷史的悲劇卻是讓這兩群人成為仇敵,押錯邊的柳宗元從此被貶官到各地。
題外話,讓位給兒子的唐順宗,五個月後逝世於宮中。是病死?還是被毒死?歷史課本上總告訴我們唐朝宦官擁有廢立皇帝的大權,從順宗被迫讓位讓往生,更讓人體認到那段歷史的血腥與悲哀,身為萬人之上的皇帝,竟然會被身旁最卑賤的宦官掌控生殺大權呢!?
言歸正傳,身為世家大族卻被貶官的柳宗元,心中的痛不是我們所能體會。但令柳宗元更痛的是13歲訂婚,24歲完婚的他,妻子卻在他27歲時去世。所謂「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尚未幫柳家延續香火的柳宗元,此時遭到貶官,不再是人人稱羨的名門望族下,怎麼還會有出身豪門的女子願意嫁給他?在那個講求門當戶對的時代裡,河東柳氏怎能跟一般的平民通婚?
柳宗元最終在沒有續娶下,與沒有正式結婚的女子生下兩男三女。「門當戶對」這四個字看似簡單,卻曾經是許多時代的悲劇。因為要「門當戶對」,犧牲了多少真心相愛的佳偶,也讓不少人無法獲得該有的名分。
另一方面,離開權力核心的柳宗元,體認到自己無法回到京城後,除了遊山玩水外,更重要的是他寫下了許多寓言故事來表達他的理念。像是眾所周知,國文課本上也一定會選錄的〈黔之驢〉,除了讓我們學會黔驢技窮的成語外,也似乎在暗示我們,保持一點點神秘感,才是明哲保身之道。
43歲時,柳宗元終於等到允許他返回京師的詔書,可惜卻因為好友劉禹錫一首詩得罪權臣的牽連下,再次被貶官到遠在廣西的柳州。47歲時,唐憲宗大赦天下,柳宗元終於可以回到京師的時候,詔書還沒有送到遙遠的柳州,柳宗元卻已病逝。
綜觀柳宗元一生,身為名門望族的他在33歲前享盡了權力的滋味。但往後的十多年裡,他被貶官到各地,遊歷在大自然中他看透了人世的道理。或許是害怕再次受到政治迫害,他假托寓言故事來表達想法。為了傳宗接代,不惜拋下名門望族的身分,但卻也礙於時代的壓力下,無法給予女子該有的名分。在得意與失意中度過一生的柳宗元,或許也正因為有這些經歷,才能寫出一篇篇撼動人心的文章吧!再次印證了司馬遷曾說過的一句話:「詩三百篇,大抵聖賢發憤之所為作也。」沒有這些經歷,柳宗元哪能淬鍊出如此精湛的文章?哪能被後世推崇,名列唐宋八大家之中?壓力使人進步,挫敗使人成長,在柳宗元的身上,我們也能體認到這個道理。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
- Author
-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