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環藝術醴
星期五晚,中環,過了適意的晚上。沒有酒,沒有美食,只有數十個對藝術有興趣的人聽兩位平易近人的藝術家分享他們的藝術摸索,認識了一些新朋友。
Carlos一看就知混血兒,他有華人和西班人血統,惟廣東話十分地道,雖有外國口音,但用語和中英夾雜證明是香港人標記。
他是模特兒和演員,想善用拍戲之間的空檔,找兼職,僱主怕他不能固定上班,另一邊廂,他想為哈利電單車弄個有個性化的金屬紋身,外國師傅收費貴,於是他看YouTube自學(!)金屬雕刻,雕刻刀都是自製。然而,始終覺得有點不足,其後去峇厘尋師;經老師指點,Carlos終明白正確的用刀和用力方法,「有真人教、講解確實不同。」
有位日本雕刻師和他分享運刀的感覺:像有蝴蝶在手。
兩年前,銅版畫Phantom Peace確立他是金屬雕刻師的身份,這畫可用了他二百個小時!
看他的片,「幾下手勢」就在金屬雕出各式線條和圖案。他無可奈何道,雕刻期間,撥走金屬碎片時手部常被割傷,但又不能戴手套,否則失去觸感,難以掌握雕塑出來的細節是否滿意。
早上在電台節目,她是蘭茜,在藝術界,她是茜茜。「我的書畫老師是內地人,內地人習慣疊字稱呼。」那麼,今晚我叫她茜茜吧。
知道蘭茜/茜茜是誰,真正認識她多點點是去年看到她的訪問。見真人,爽朗如電台所聽。
有諸內,形於外,我沒見過衣著入時如茜茜的中國書畫家,看她的IG,有塗蔻丹有用名牌,但打扮得宜。茜茜讀港島傳統名校,查維基,她在大學主修英文,由小至大在番文世界長大的她怎麼對書法有興趣? 她說,小時候看中醫,中醫處方的毛筆字和桌上的器具引起她興趣。沒做電台後,除了讀碩士,她拜師學書畫。她沉浸在古董、藝術、文化至今逾二十年,解釋了她為何令人眼前一亮,很多人讚她漂亮了很多。
茜茜笑言藝術提升審美觀,畫中國畫常用染的技巧,可用在化粧方面,有時她看見別人臉部塗了太厚粉,很快知道出事原因。
惟她個性如故,予人一本正經的國畫,她題字會寫出「青蛙過河各有各撐」這些佻皮字句。她解釋,繪畫時值一九年的港人移民潮出現,她貪玩,畫了青蛙,我口寫我心。
近五至十年,香港有「現代中墨」興起,問茜茜看法及會否嘗試,她稍正色道,(大意)傳統水墨仍有她探索之地方,根基牢固些再想。她另嘆道,香港的書畫物料價錢飛漲,裱畫師傅不出五個,其中一位裱畫女士五隻指頭皆有磨損。
本來是藝術之旅的嘉賓,分享完畢後更反問在場人,一問一答,撩動了氣氛,更像大伙兒聚會。她遣詞用字,頗為文雅,難能可貴,暗忖是否她二十年修煉而來。
我跟主辦聚會的燕譽堂主理人蔣美玲提議,多找茜茜這類年輕書畫家,令公眾知道,古董、中國書畫不一定老氣橫秋,既可普及知識,或也有助吸納年輕收藏家。燕譽堂有乾隆皇帝抄寫佛經用的宣紙,有興趣的人,試問美玲有無緣份一看?
燕譽堂位於近上環那方的荷里活道,是畫廊古董店聚集地,新舊大厦交錯,中西味混雜。七時,大部份店舖已關門,來往車輛不算多,街上頗寂靜,給予城市人暫離繁囂的沉想空間,難以想象兩、三條街以外車水馬龍,每次在入夜時份經過都覺十分有趣。日間,游走於這兒的藝術店,汲取養份,體驗不止全港獨有,可能全球難尋。
道別後,步出店內,感覺暖意充盈,增了知識,又結識了新朋友。沿著荷里活道走去地鐵站,未幾見大群男女拿著酒杯站在酒吧、餐廳外,談得起勁。街上遇見數對情侶湊巧全是華人女子和外國男士組合。好箇夜未央。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