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客文字稿」一场超凡的校园霸凌事件 | 穆齐尔《学生托乐思的迷惘》

泥梨
·
·
IPFS
文化阅读播客「自由泳」第18期的文字稿节选。如果喜欢这期节目,小宇宙/豆瓣播客/苹果播客/Spotify搜「自由泳」即可,欢迎订阅收听

这里是文化阅读播客「自由泳」第18期的文字稿节选。如果喜欢这期节目,小宇宙/豆瓣播客/苹果播客/Spotify搜「自由泳」即可,欢迎订阅收听。

...穆齐尔他是一个奥地利人,1880年出生奥匈帝国南方的一个叫做克拉根福特的地方,比茨威格大一岁,比卡夫卡要大三岁。(那如果是对这两位作家比较熟悉的朋友,尤其是读过茨威格昨日的世界的话,其实这时候大概就知道作为同龄人的穆齐尔,他当时所处的那样一个世纪末的维也纳式的,那样一个充满着多元化的思想冲击与暗流涌动的时代背景和社会氛围是什么样的一个情况了。大家有兴趣的话也可以听一听我的上一期播客就是聊卡夫卡与中国长城的那一集,里面也有一些涉及这方面的内容。)穆齐尔的家境是比较好的,他的父亲名字叫阿尔弗雷德,是一个机械制造专业的工程师,后来是升到了大学里面当机械工程系的教授和系主任,再后来到了1917年的时候,穆齐尔的这个父亲阿尔弗雷德还被皇室册封成了贵族,但是穆齐尔他爸这个贵族头衔也没保留多久,因为一年之后也就是1918年奥匈帝国就解体了。

总之我们不难想象,凭借他父亲的职业以及一系列的头衔,穆齐尔他的成长环境是属于相对优越的那一类,而且,他父亲在理工科方面的学术背景,其实也对穆齐尔之后受到的教育以及思维方式的塑造有比较大的影响。

那穆齐尔的母亲的名字叫赫尔米娜,比较有艺术天赋,是一个业余钢琴家。根据我现在找到的资料来看,赫尔米娜和穆齐尔的父亲,这两人在性格还有兴趣方面的反差是比较大的。穆齐尔的父亲的性格与为人偏向严谨和古板,而他的母亲呢,根据穆齐尔自己的描述来说,是非常外向奔放的一个人。并且呢,如果按照19世纪末的那种比较男权语境的病理学描述的话,资料里显示穆齐尔他的母亲可能是有一些所谓的歇斯底里症的表现,当然这个歇斯底里症从我们当下的心理学和精神病学的视角看来是一种非常宽泛和不准确的叙述。

嗯总而言之,也许就是性格、志趣以及各方面的差异,导致了穆齐尔他亲生父母的的情感关系比较差,然后穆齐尔的母亲赫尔米娜,大概率是出于排解自己寂寞感的原因,就和自己的一个好朋友,一个叫赖特的人建立了可能是非常公开的情侣关系。

那穆齐尔的父亲呢,他对于妻子的这段婚外情好像是抱着一种默许和容忍的态度吧,所以慢慢的这几个人之间就变成了一种古怪的开放关系吧。然后作为孩子的穆齐尔,从他小时候在他自己家里面,他经常看到的场景就是:自己的亲生父母彼此互相不关心,然后自己的母亲和一个经常到他们家做客的外来的男人关系又是那么的密切。

那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猜想,这样的一个家庭对于小时候的穆齐尔来说,虽然可能吃穿不愁。父母又是所谓的精英阶层人士,但是家庭里面的氛围无疑是疏离的、冷感的、乃至是有些扭曲的。穆齐尔在他自己的日记里面也有写,他说他从来没有感受到家庭怀抱的温暖,他鄙视这个家庭。

那这样的一种成长环境从心理层面来说,肯定会对穆齐尔有非常大的影响。无论是对于所谓的家庭以及爱情伦理的看法,还是说自己在这样的一种不断受到冲击与折磨的成长过程中所必须经历的那种内心深处的自我的探查与拷问。就是这样的一种成长经历,我觉得他使得穆齐尔在很小的时候就能够一种更复杂的眼光与角度去看待自己的精神世界,以及承认其中的那种不可预测与非理性的成分。这是我觉得家庭层面对他起到的作用。

军校

然后到了1894年,穆齐尔14岁的时候,他是进入一所叫做——维斯基辛军事理科中学的地方念书,这个学校我查了一下。它算是一所寄宿式的少年军校吧,如果大家读过茨威格的《昨日的世界》的话,其实也能想象到大概的那种19世纪末奥匈帝国教育体系的氛围,就是就是学生进入到学校之后,他会接触到非常严格、刻板的半军事化和偏向军事理工科方向的教育方式。

这里我插聊个题外话啊,就是在穆齐尔进这所学校的早几年前,其实还有另外一位非常出名的奥地利诗人,他也在这个地方念过一年书。这个诗人——就是大家都非常熟悉的里尔克,

里尔克他在进这个维斯基辛军事理科中学之前呢,其实是在另外一个军事学校念过四年书之后转学过来的,但总体这些军校在规章制度和氛围方面可能大同小异吧,然后根据里尔克传记里面的叙述的话,他在军校的这段时期,身心两个层面都遭受到了非常大的折磨。这种折磨主要就是来自于比方说——当时的老师以及学生那种彼此之间很粗糙野蛮的社交方式,对于所谓的男子汉气质的那种强调和崇拜,以及军事化体育科目方面的考核,这种环境对于身体相对柔弱,而且比较敏感细腻的里尔克来说毫无疑问是非常残酷的。

那在军校上了四年学之后,里尔克他的精神和身体方面也是不可避免的出了一些问题吧,可能包括一些神经官能症还有肺炎什么的。他确实也觉得自己撑不下去了,就跟他父母说我一定要申请转学,后面他也是终于进到了一个普通学校,在那里相对而言就过得很舒服——也能发展他的那些语言和艺术方面的天赋了。

然后我们把话题拉回来啊,就是通过里尔克在军校的这种经历,我觉得同样也是有很大一部分是可以用来去描述穆齐尔他在军事学校求学期间的状况。虽然,根据资料来看,穆齐尔他在性格方面要比里尔克开朗,为人比较要强,身体素质也不错,他后来一战的时候还去参兵打仗了。但是你要是去看穆齐尔他自己对于学校的描述呢,就会感觉,就是虽然能进到这个军事理科中学的学生,很多都是达官显贵或者是富裕家庭的子女,但是学校里面的整体氛围以及这些学生和老师的真实面貌,在穆齐尔的眼里,就是一堆人渣和臭狗屎。然后这一段黑暗与痛苦的军校时期的经历也是很显而易见的,成为了穆齐尔之后在写《学生托勒斯的迷惘》的时候最主要也是最直接的素材来源。(一会儿我们在具体聊小说内容的时候,大家也能比较具体的见识到穆齐尔眼中的这些人渣到底是什么样子。)

那等到中学毕业之后,穆齐尔时进入他父亲执教的布尔诺科技大学去念了一个机械工程专业。也是在这段时间里面,穆齐尔利用他的业余时间开始比较深入的去接触像是尼采、陀思妥耶夫斯基这样的文学哲学名家的著作思想。然后可能也是在这个阶段,穆齐尔他对自己的本专业,也就是机械工程还有背后的那一套基于理性主义所构建起来的思维价值观,有了一些批判性的看法,他可能觉得单纯的以这样一套工程师的思维去看待事物,社会以及整个世界的时候,会存在一些他所谓的那种容易沉迷于局部事物,过度相信精密系统构建所带来的复杂与完美,从而导致整个人容易陷入理性主义狂热崇拜以及视野狭隘之类的问题。

然后在另外一方面,穆齐尔本身他对于哲学还有当时比较流行的心理学这些学科开始产生了非常大的兴趣,他感兴趣的原因之一,其实我觉得就是和咱们前面讲他的童年时候在那种家庭里面的不幸遭遇以及内心折磨有关联。所以在1902年的时候,当时穆齐尔他在斯图加特大学的一个材料研究所里面当助手,觉得特无聊,就想着着急机会赶紧跑路。

等到来年也就是1903年的时候,他就到了柏林大学,应该是现在的柏林洪堡大学吧,出过一堆诺贝尔奖的那个学校,穆齐尔来到这里开始读哲学和心理学的博士,与此同时可能还研究数学和物理学什么的。就是你听起来会觉得这个人特别的学霸。

那作为学霸的穆齐尔可能在这个时候觉得自己的精力还是非常的充裕,所以这个时期他也开始动笔去写自己的第一部公开发表的小说作品,也就是《学生托勒斯的迷惘》。

马赫

ok,接下来虽然我很想开始直接去介绍这个《学生托勒斯的迷惘》的情节内容,但是在这里我觉得还是缺少一部分。前置信息是没有聊的,那就是在穆齐尔念这个哲学和心理学博士阶段,有一个人对他的思维体系与整体认识影响非常大。这个人他叫做恩斯特马赫,是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这一个时间段内很有影响力的一位物理学家和心理学家。

那他的名字其实我觉得咱们普通人听到的时候也会觉得有点熟悉,比方说去描述像是飞机火箭这种飞行器速度的时候,我们经常看到的那个计量单位就是一点几马赫,二马赫,就是速度和音速的比值。这个单位其实最开始就是恩斯特马赫提出来的,所以后世的科学家也是用他的姓氏来命名这个单位,以此纪念。然后我还看到好像有很多其他以马赫来命名的物理学概念,有什么马赫角、马赫波、马赫锥。

而且马赫在物理学方面的另一个可能比较为人所知的事情是他对于牛顿的经典力学是有批判的,马赫是不认同时间与空间有绝对性这回事。并且他的这些批判后来客观上也是为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提供了一些理论基础,只是说爱因斯坦到了后期的时候好像又不太认同马赫了,那这里面具体是怎么回事儿?不好意思,这方面的话题真的是受我能力所限,没办法跟大家很细致准确的去聊了,我这里就是想跟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说在物理学领域里面,马克确实是做出很多贡献的一个人。

ok,那除了物理学方面的成就,在心理学领域呢,我当时大学的时候学心理学。就学过一个东西叫做马赫带,这个马赫带的概念他主要是说,由于人的这个视觉系统天生在神经元方面有一些侧抑制的作用吧,会导致比方说你去观察明暗不同的两个区域的时候,他们的交界处的这个明暗对比度会显得很高。或者我换一个例子讲,就是一个同样颜色的物体比方说一个白色的球吧,你把它放在比较暗的环境里面这个球可能会显得比较亮,但是你把它放到一个比较亮的环境里面,这个球就会显得比较暗,但球的颜色始终没有变。这就是说之所以你会产生对同样物体的不同感受,它的影响因素除了环境的变化之外,其实还有你自己的感觉器官本身的一些作用和机制在里面。这是马赫在生理心理学方面比较知名的一个贡献。

然后除开上面的物理学心理学方面的贡献,下面重点我想要聊的就是马赫他在哲学方面的一些思想观点,这些哲学观念他基本上是建立在刚才我所介绍的那些恩斯特马赫他的物理学、生理,心理学方面的实践基础之上,有一些人会把这一整套东西叫做马赫主义。

那在这里呢,我想先不谈这个叫做马赫主义的哲学体系或者你把他叫做马赫认识论的东西是什么,我想先谈一谈它对于当时身处在维也纳的一些青年文学家和艺术家的影响。

在这里我又要提到茨威格的《昨日的世界》了,如果大家看过这本书的话,可能会知道里面有一部分是专门在讲,以巴尔和霍夫曼斯塔尔等人为代表的青年维也纳或者叫维也纳现代派团体,讲他们这些人在维也纳的咖啡馆里面整天对着当时欧洲的文化圈评头论足,然后宣布说我们这一代的年轻人要用崭新的、非理性的方式去超越所谓的自然主义和现实主义的那种严谨的古板的属于老一辈的创作。

那在这个过程里面,其实对他们的观念影响最大也是最直接的一个理论来源,其实就是马赫的这套东西。然后除开维也纳现代派的这一拨人之外,马赫思想在当时还深刻的影响了一个年轻人,啊也不是别人,就是这一期咱们一直在聊的穆齐尔,

穆齐尔当时正在念他的那个哲学和心理学博士,在这个时期正好也是接触到了马赫的思想,然后一下子就沉迷了,包括他在写博士论文的时候都想写马赫来着,只是被他的导师给毙掉了。

那我这里之所以会把维也纳现代派和穆齐尔放到一起来讲,其实我想凸显的是穆齐尔的一个优点,那就是,相对于维也纳现代派的那群职业艺术家和文艺青年而言,穆齐尔是有比较扎实的理工科学术背景的,所以从这点去看,他不光是能够理解马赫在哲学方面的思维表达,而且他还能看懂和看明白更深层的,就是马赫的这一整套思维他是怎样从大量的物理学和生理学心理学的实验里面。一点点的总结和成长起来的,

然后我们从结果上来观察的话,我们能发现,就是穆齐尔对于马赫的这一套哲学体系是有着非常全面和充分的吸收和理解,同时又有着高度的认同感。在他后续相关的文学创作里面,我觉得也是一直继承着从马赫主义演变出来的一些核心的思想观念。

好那接下来我就按我自己的理解简单跟大家捋一捋马赫他的这个哲学思想大概是怎么一回事儿?

首先我觉得要说到的是——感觉层面——的问题,那在马赫的观点里,当我们人类对于这个世界的方方面面产生认知、理解和定义的时候,之所以我们会产生一些思考和结论,是因为在前期我们通过自己的感觉器官,我们的眼耳口舌身等等接收到了大量信息,有这些信息之后我们才能对它们进行加工处理再形成自己的意识。也就是说,我们人类的认知都是通过后天积累起来的,不是天生就懂的,是经验的而非是先验的存在。

那在马赫的这种经验主义的观点里面,他就会很理所当然的把感觉放到特别重要的地位,认为人的感觉是一切的基础,而那些脱离感觉的人为设定出来的形而上的概念,比如说绝对的时间,空间,还有比方说超越人类感官的那种所谓的最真实的物自体的世界,这些东西在马赫的体系里面是没有意义的。他觉得我们人类,只能看到经过自己的感官和感官拓展手段所去发现的那个不断刷新自己认知的世界。这种强调感觉的基础作用的理论,在我的理解里是马赫思想的第一个层面,。

那在感觉的层面之上呢,马赫他放置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学说,叫做要素说,要素,这个概念在马赫的体系里面,它被定义成是去组成人类感觉的一个最基本的单位,同时也是去打通物理世界,生理世界以及心理世界的一个物理学符号。什么意思?简单粗暴的去解释的话,就是在马赫看来,传统概念里面我们经常喜欢说的什么物质与精神、心理与生理还有一系列的所谓什么虚和实之间的这种事物的分类,是没有意义的也没有必要的。在马赫的体系里,从桌椅板凳、花鸟鱼虫到你的思维逻辑以及内心的情感迸发,这些事物对象最底层的组成单位全都是这个叫做要素的东西。

那要素,在马赫的描述里,他是一直处在一种流动的状态里面,只是说有的要素他比较持久而且会形成相对稳定的结构,比如说一个物体的质感、颜色、气味这些属性,ta们是要素的实例,具有一定的连续性。

但是随着比如说环境还有其它因素的影响啊,刚才所说的这些物体的属性他们也是无时无刻都在发生变化的。那把这个设定推及到人类的自我和心理层面的话,我们就可以推论说,人也是要素组成的产物,人和人的思维也是在不断流动,不断变化的一个整体,你的思维活动和情绪反应是一系列要素相互作用之下的物理活动的结果。那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自我与个人的概念,在马赫这里好像是就被赋予了更加客观和平视的一种角度,那种先天赋予人类灵魂更高价值的人性论的东西,他的色彩就被冲淡了非常多。

ok,那感觉的重要性以及要素论,就是我从马赫思想里面目前阶段主要提炼出来的两个观点吧。然后我相信大家其实能感觉到,就是马赫的这一套强调经验与主观感知的东西,他和唯物主义宣称的物体的客观实在性的观念从根本上就是相互对立的一种状态。

这里我们回顾下历史,在1908年的时候,马赫思想或者叫马赫主义就被这个伟大导师弗拉基米尔·列宁批判过,而且他还专门写了一本书吧叫做《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里面的内容我扫了一眼,涉及到的问题以及讨论的逻辑比较专业也比较复杂,我能力有限,在这也就不多聊了。那在列宁之后往下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面,在咱们大陆这边的主流思维体系里面,马赫主义也一直是被批判的一个哲学和政治对象。直到改革开放之后,才开始有一些学者说要重新再认识马赫的思想。那这段历史故事大家有谁感兴趣的话就自己去搜搜看吧。

好,接下来我们把视角转向文学艺术这边,那马赫的理论咱们刚才也有提到,说他对维也纳现代派的文艺理论的发展以及穆齐尔的文学创作都有很深刻的影响。那具体而言,比方说说维也纳现代派他们就提出,如果这个整个世界是如马赫所形容的那样,是处于永恒的不停休的变化和运动中的状态的话,那我们这些作者与艺术家创作的意义就应该从那种描绘相对静止的客观事物的现实主义的套路里面脱离出来,我们应该去写更加主观的东西,我们应该去写人的感受和人的内心世界。去写那种非理性的、不可捉摸,打破常规的束缚与规范的题材内容,大概就是这样的一套说法。

然后我看到这种观点的时候,我就觉得很有意思,就是马赫他作为一个搞了那么多严谨的物理学,心理学的实验,自己又是这么一个好像非常符合我们的对于理性主义认知的一个——科学家吧。但是他的哲学思想,以及这些思想所引发出来的文学创作潮流又是这么的非理性和反传统。

那这种看起来很有矛盾性的思想实践,映射到穆齐尔的眼里的时候,我觉得这恰恰就是他想要的东西。他想要的就是一种能够把科学理性主义和文学艺术感性的、非理性要素相互打通结合的一套框架。他认为只有这样的结合才能够去达到所谓的真理。那反映到穆齐尔的创作理念上,我觉得他一方面是和维也纳现代派一样,会去强调主观感受与非理性内容写作的重要性,而且他自己所接受的心理学尤其是格式塔心理学的理念,也有助于他去以看待一个复杂的有机整体而非各个部件的简单加和的方式,来在作品里面通过各种人物心理的描写来彰显自己的哲学主张,这样在他看来可能也是更加接近科学理念发展的一种创作手法。而且基于穆齐尔他自身的理工科的学术背景,以及对于马赫那种强调实验和实践,反对因果论推断的思想的认同,你也能在他的作品里面发现有很多物理数学方面的主题,我在后面聊小说情节的时候也会涉及到一小部分相关的内容。

OK总之上面这部分就是对马赫思想以及穆齐尔创作理念的一个概括总结吧,可能说的有点乱,大家如果觉得有不太清晰和准确的地方可以在评论区留言咱们后续接着讨论。

小说内容赏析

那接下来咱们终于要进入到小说的内容部分了,这里我就先跟大家捋一下《学生托勒斯的迷惘》的故事线,聊完这块之后再去分析一下小说里面的几个主要角色。

明线

行咱们先来聊故事情节。前面我也提过,《学生托勒斯的迷惘》,整体的情节框架很简单,他的故事舞台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奥匈帝国东部的一所军事寄宿中学里面,这个小说主要写了两条线的事情吧。那其中一条比较容易理解的主线,是这所学校里面的一场学生霸凌事件以及它的整个过程。那在这场事件里面,霸凌和被霸凌方,一共是涉及了四个身处同一个班集体的学生,我简单介绍一下。

首先我们要从被霸凌的这个学生开始来聊,这个学生叫巴喜尼,他是什么样的一个角色呢?嗯,如果从外形和身体条件上来看,巴喜尼在作者的笔下,是被描写成一个长得比较柔弱和纤细的少年,那在一个以崇尚肢体力量和所谓的那种旧时代男性气概的学校里面,你可以想见他在这个体系里面的生态位是很劣势的。

其次从性格上来说,这个巴喜尼,他的家境可能很一般,手头也比较拮据,但是呢这个人好像又有一些爱慕虚荣的缺点,喜欢跟同学去借钱,然后他借的这些钱,除了用于吃喝,享乐之外,还有一部分是拿去跑到学校外面偷偷地找妓女。但是到了妓女那里呢,这个巴喜尼他付了钱,又什么都不敢做,只是一直和这个妓女吹牛聊天,显摆自己好像很厉害似的。

总体上作者给我们展现出来的巴喜尼就是这样一个很弱小、看起来很可笑但是又很拧巴的人物。

那整个故事最开始的矛盾点呢,它其实是开始于巴喜尼的一个债主,这个债主是他的同班同学,名字叫赖亭,他有天就找到巴喜尼,催他说让他赶紧还钱,否则就要对他不客气。这个赖亭呢,在班级上算是一霸,他表面上的形象很好,也很有号召力,但是呢经常喜欢煽动其他学生去搞一些霸凌或者私下里面陷害其它人的事情。我不知道大家在学生时代有没有见过这种很两面派的恶人啊,我是见过的。

那巴喜尼,他作为一个很弱势的角色,他显然是不敢跟赖亭这种人物过多的推三阻四,也想赶紧把这个钱给还了。

但是呢因为巴喜尼他之前借了太多人的钱,已经把身边能借钱的人都借过一遍了,他自己手头也没钱去还给赖亭。所以这个时候,他就选择铤而走险,去偷了班上其他同学的钱,然后用偷来的这个钱去还他欠赖亭的债。

但是非常不巧的是,巴喜尼偷的这个人叫做白贝内,而这个白贝内呢也不是个善茬,他和赖亭在班级里面正好是那种同盟,或者你可以叫什么帮派哥们之类的关系。总之就是巴喜尼的偷窃行为被ta们发现了,那接下来,赖亭和白贝内,这两个小说里面的反派角色,ta们两就决定,先不去跟学校老师告发巴喜尼,而是拿偷东西这件事情作为要挟,让巴喜尼在私下里变成他们的奴隶、以及实施各种虐待行为的一个泄欲的对象。

ok,那在这样一个霸凌同学的小团体里面呢,其实还有一个人,我刚才一直故意没有讲到,这个人就是咱们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托勒斯,托勒斯他在这个团体里面的定位类似于一个凑热闹的跟班儿,一直跟在赖亭和白贝内的屁股后面,对于那些欺负人或者是打人的事情他不会主动上去干,但是呢他会躲在后面支招,可能出各种各样馊主意吧。从表面上来看托勒斯大概就是这样的一个感觉也很弱鸡,也有点阴损的一个小男生。然后请大家注意我的用词,表面上。

那在这个霸凌事件的整个过程中呢,接下来的情节可能就比较离奇了,在这个霸凌事件的整个过程中,托勒斯他对巴喜尼从一开始就有一种比较特殊的情感,他也觉得这个巴喜尼的身上有某些特质和他自己很相似。那他的这种特殊的情感和好奇心跟随着故事的发展一步步的加深,最终就导致托勒斯在瞒着赖亭和白贝内的情况下,也和巴喜尼发生了肉体关系。

但是与此同时,因为赖亭和白贝内他们对巴喜尼的摧残和虐待在一步步的升级,手段和方法也越来越变态。我后面会挑一些具体的例子然后结合人物分析一起来聊啊。总之在这种情况下,巴喜尼就快要被他俩人给整死了。

接下来巴喜尼就找到托勒斯求救,想让他出头去制止赖亭和白贝内,不要让ta们再继续这样折磨人了。

托勒斯呢,他就在一种很犹豫然后又阴差阳错的情况下跟他的这两个大哥,赖亭和白贝内正面发生了冲突并且决裂了。

那赖亭和白贝内,这两人也是会看人下菜碟的。对于托勒斯呢,因为他的家庭背景很好,父母都是有身份地位的人,赖亭和白贝内可能觉得惹不起吧,所以就没有对托勒斯做什么;但是对于巴喜尼,这个身份卑微而且长期作为他们奴隶的巴喜尼,他居然敢去跟别人告状、而且背叛自己的主人,赖亭和白贝内就感觉到恼羞成怒吧,所以就共同决定要彻底毁掉巴喜尼。

这两人呢就把巴喜尼偷钱偷东西的事情告诉了全班的同学,然后煽动这些学生一起对巴喜尼进行殴打和羞辱。

那这样的一场群体霸凌事件被校方知道之后,校长和老师就进行组织了相关调查,调查的最后结果呢,是霸凌人的那些学生,无论是最开始实施虐待的赖亭和白贝内,还是后面聚到一起对巴喜尼实施暴力行为的那些同班同学,这些人通过各种欺骗以及语言的伪装吧,就骗过了校方,什么事儿都没有。

那巴喜尼呢他是因为偷窃的行为直接被学校开除了。而我们这个故事的主角托勒斯,他在学校调查之前,因为这件事情给他带来的精神压力特别大,脑子比较混乱,就从学校里面逃出去了,但是没有过多久又被老师给抓了回来,校方对他进行了一个专门的审查。最终的审查结果呢是学校认定这个托勒斯精神不稳定,过于敏感,不适合在军事学校里继续接受教育,就通知他的家长把他接回家,最好是接受家庭私塾的这种教育方式。故事最后托勒斯就和他的家长离开了学校。

这就是《学生托勒斯的迷惘》这本小说比较比较明面上的一条故事线。我不知道大家听了之后是什么感觉啊。

那从最表层的角度来看,这样的一个校园暴力的故事,其实就跟是我们经常能看到的那种涉及霸凌题材的社会新闻之间没什么差别。但是要是往稍微深一层的方向,比方说结合历史与时代背景的层面去想呢,你也可以把它当做一个时代的隐喻和宣言。

因为这本小说是1906年在一战之前出版的吗,那等到在二战结束,也就是1945年之后,有很多文学批评家。当他们去回看这本《学生托勒斯的迷惘》的时候,他们就会认为,穆齐尔写的这一群在学校里面实施群体暴力的学生,当他们进入成年阶段,在十几年之后变成所谓的社会精英和中间力量的时候,那正好也是希特勒所带领的纳粹党以及法西斯主义在欧洲大行其道的时期。而且希特勒他自己的出身又是奥地利人嘛,所以在一些批评家的眼里,穆齐尔他其实就是在讲一个法西斯从萌芽状态里崛起的故事。

那如果非得对这样的一种解读方式进行相应的思考的话,我觉得可能比较有价值的点是在于,当我们这些后世的普通人去回顾历史,去看那些所谓的黑暗的,邪恶的,暴力的思想意识以及他们对于这个世界所造成的破坏性的结果的时候。我们需要意识到:就是,这些负面的意识形态的东西。他们往往是在更早的时期就已经被奥地利或者是德国的社会教育系统制造出来,并且在人们的日常生活的阴暗面中不断的滋生蔓延。那从这个角度上来讲,穆齐尔写的这个《学生托勒斯的迷惘》就很像是一本有着浓厚政治色彩的预言书一样的东西。

但是,这时候我觉得还是需要去看一下作者本人的视角是什么样的。那对于穆齐尔而言,从他的日记以及相关资料里面关于写作动机的内容来看,他从头到尾就没有特别考虑说自己是想写一个政治隐喻性非常强的故事。他写这个内容只是因为他有在军事中学的求学经历,有现成的素材,正好拿来就用了。那至于说后来德国纳粹党上台,法西斯政权在欧洲大行其道这种事情,对于穆齐尔他自己来说,这种现实与小说内容的映照可能其中巧合的成分要更大。

那穆齐尔他自己也表达过:假如《学生托勒斯的迷惘》的故事舞台不是发生在学校里面,而是发生在其他地方,故事里的人物情节全都大变样,在这样的情况下,这本小说依然是成立的,他依然会去写这本书。因为这样一个霸凌事件他并不是《学生托勒斯的迷惘》这本书主要关注的对象,那从这里开始我们就要接着去探讨,穆齐尔他想要表达的主体内容和思想到底是什么?

暗线

ok,其实呢这个问题也很好回答。而且它的谜底就在谜面上,就是这本小说的名字:《学生托勒斯的迷惘》里面最后的那两个字:迷惘。这才是整个故事真正的核心部分。

然后在这里我也正好把小说里面的真正重要的,也是比较晦涩难理解的,属于托勒斯的那条故事线来跟大家聊一下。

那简单说来,托勒斯的这条线,他主要就讲述托勒斯作为一个刚刚进入青春期的、非常敏感的中学男生,他对于自己的内心世界以及身体方面的欲望,进行的整体一系列的感知与摸索的这样的一个过程。

那相较于其它的一些描写校园以及学生题材的小说而言,比方说赛林格的《麦田里的守望者》吧。我觉得穆齐尔在这本书里面给主角托勒斯安排的需要探索的主题更多、也更复杂。除了上面我们花了很大篇幅聊到的,他被牵扯到同学之间的这种霸凌与虐待事件之外,那聚焦到托勒思个人的角度来看,他在学校里面接触了很多像是宗教与科学理性之间的冲突、恋母情结、文学表达、数学、哲学、同性恋以及类似于精神分析里面本我层面的冲动,去碰了这样一堆对于成年人来说都非常复杂的议题。然后关于这些议题对应的具体情节和内容,每一部分也都能拓展出很大一块儿可讨论的内容,我后面会挑一些自己觉得有意思的部分来聊一聊。

那在处理与呈现这样一堆比较困难和繁杂的主题的时候呢,至少在这本书里,我感觉穆齐尔在叙事方面是选择了一种非常传统甚至我觉得可以算得上平庸的手法。你把故事读下来,就会感觉他的整体结构就很像是在讲一个内涵更加丰富的学校生活的流水账。剧情流程大概就是托勒斯经历了一个事件A,从事件A中引申出来了对于主题A的讨论,后面再经历了一个事件B,又引发了对于主题B的探讨,然后在后面还有CDEF,大概就是大概这么一个很简单线性的流程顺下来,最后整了一些冲突和高潮把故事给结束掉。

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我觉得我也能理解当时作为一个初出茅庐的青年作家穆齐尔他的取舍。他在创作里发力的地方,或者说这本小说的优势,我感觉是在于探讨每一个主题的时候他所采用的那种自省式的表达方法,他的思想能探查到的做为一个人的精神世界的那样一种新的水平的深度,以及在全文里面所体现出来的那种追求精准和优美的语言表达形式。这是这本小说强悍的地方。

然后与此同时,如果我们把上面讲的这两条线,一条是赖亭和白贝内霸凌巴喜尼的线,一条是托勒斯的心灵成长史这条线,把它们放到一起去看的话,ta们在故事里相互之间所呈现出来的,大概是一种有时候并行,有时候交叉的发展关系。然后这种关系给读者呈现出来的一个情节的图景就好像是。这会儿托勒思他自己在学校的某个地方沉思探索自己的内心世界,阐发了一大堆乱七八糟的想法。然后过一会儿他又去那个霸凌同学的事件里面掺和一下,溜达一圈。只是说到了故事最后的时候这两条线之间的牵连才变得更加的强烈,然后托勒思的内心世界和自我认知也是借着这个霸凌事件的高潮去实现了所谓的补完和升华。

那如果从一个比较综合的角度去看的话,你就会发现在这本书里面。就是刚才我提到的所有的这些主题和事件,他们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给托勒斯在学校时期所产生的迷茫情绪,去给他提供一个解决的途径或者是方案。然后我们以托勒斯他自身的视角出发的话,你就会觉得,在这个故事里面尽管他只是一个敏感的、不是特别强壮的,甚至有些脆弱的男生,但是你一直能感受到他,是持续的用一种俯视的或者说带着审判意味的眼光,去看这个学校里面的所有人和所有事情。而我所说的这种审判,他其中最主要的一个意思就是说:无论是霸凌也好,还是同性恋或者其它什么也好,抛开道德角度而言,这些事件或者是这些经历,它们必须需要有一个意义存在,然后这个意义就是在于:它能不能有利于我,也就是托勒斯去更深层的去挖掘自己,它能不能让我找到我所追求的那一个内心深处的真理的存在。

那换而言之,就是在这种来自于主人公与作者的一种审判的、自私自利的视角里面,你会感觉到一种尼采式的超人视角哲学的东西他就自然而然的冒出来了。你会觉得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托勒斯,他本质上是一个不会去特别主动的思考所谓的道德关怀以及我们普通人可能会考虑的那种良心不安的问题的人,对于被霸凌的那个巴喜尼,托勒斯在大部分的时间里面是把他当成一个探索的对象,或者我觉得也可以称之为工具人吧,后面我会专门去聊这一段的内容。虽然他没有去虐待巴喜尼,故事的最后也帮了一下他。但是总体而言,在我看来,托勒斯和那些对人施虐的同学之间并没有非常清晰的界限和分野。

那如果往更深的一层去看的话,这样一场霸凌事件,他在主角托勒斯的眼里的主要问题。不在于说他不道德,而在于它是一种低水平的、装腔作势的、与真理和审美毫不相关的的非常无聊的表演。

所以我也在想,有没有可能那些被看做成未来的纳粹分子的学生,他们在这个故事里并不是最可怕的人,因为在故事的描述里,他们不过是一些遵循着雄性生物本能、遵循着对他们有利的意识形态的世俗意义上的普通人。反而是托勒斯或者是穆齐尔,他们把自己摆到那样的一个审视的高度,那样的思考的一个深度,然后试图宣称自己探索到了关于这个世界关于人类自我的更深一层的真理,并且以一种强悍的精神与言词去捍卫它,就是这种姿态。其实现在在我的感受里面,虽然我有部分的同感,但是我也会觉得这一种人、这样的一种作品,他所呈现出来的气质其实是有非常可怕的一面的。而且这种可怕我觉得和卡夫卡作品那种可怕还有些区别。卡夫卡的那种可怕,很多时候他的方向是朝外的,是去表现现实的和历史的外部世界里面那些荒诞和惊悚的东西,而且卡夫卡故事里面的那些主人很多时候是会和你站在一起,让你有一些共情的体验。但是在读穆齐尔的作品的时候,我感觉我和故事里面的这些角色的距离要更远一些。

嗯,那上面聊的就是关于小说的主要情节的一个介绍以及我的一些看法。

角色分析

接下来呢,我觉得我还是站在故事主人公托勒斯的角度,结合前面说的那么多的内容,深入的去梳理一下他在这本书里面,所表现出来的思想以及内心世界的状态,以及这些状态是如何不断的变化,从而使得托勒斯在故事的最后,他觉得他自己获得的那种所谓的成长和信念感。

另外一方面呢我也想对应着去分析和比较,托勒斯和其他的那几个同学,白贝内,赖亭,巴喜尼,他们之间的差异点和共性在哪里?这样理完一遍之后,我觉得基本上是能够比较充分和全面的来把握这篇小说了。Ok,下面我们继续。

那如果是站在人物心理的角度,去给托勒斯在故事里面的所有行为和思想设置一个原始动力的话,我觉得用孤独感这个词来去形容会比较的精准。然后他的这种孤独感的来源,在我看来可以分成两个层面吧,一个层面是比较直观也便于理解的,就是托勒斯他作为一个十三四岁的比较文弱的小男生,可能出生以来第一次完全脱离自己的原生家庭,被送进了一个封闭的军事化管理的寄宿学校,这种环境变化的冲击本身就容易让人产生被抛弃和短时间内没有方向的感觉;

那第二个层面,就是在和他同年龄段的同学的交往过程中,托勒斯察觉到自己和其他人在思维以及所谓的三观层面。可能有很大的差异。或者我觉得也可以说,托勒斯在对于人的心灵与世界的认知方面,要比他的同龄人,甚至是比很多成年人都要更加的敏锐和有天赋,

要是对应到具体的例子上,我们可以回到故事里面去看托勒斯他交往过的一些同学,而从这种反复的对比与观察中,我们通过类似于照镜子的方式可以进一步的去看清楚造成托勒斯的这种孤独感的差异性的来源,以及更好的去辨出托勒斯他到底是什么样的一个人。

那些小说开始的时候,其实托勒斯最先交朋友的对象倒不是赖亭和白贝内,而是一个据说是来自于奥匈帝国最古老的贵族家庭的非常有地位的一个年轻的侯爵,这个侯爵他大概是那种从小接受纯粹的宫廷礼仪还有宗教方面的教育,是非常温文尔雅、甚至会被同学嘲笑为娘娘腔的那样一个男生,从某种程度上而言,他和托勒斯还有巴喜尼在这个军事学校里面其实是处于同一个生态位,有一定的相似性。

但是没过多久这托勒斯和这个小侯爵就吵了一架,他俩的矛盾主要是在于,托勒斯/以及他背后隐藏着的作者穆齐尔,他从小接受的是自由主义以及理性主义的思想教育,是在这样的一个家庭背景里成长起来,有当时欧洲新生资产阶级的那样一种对于传统天主教不信任和轻视的态度。而这样的态度显然是那个小侯爵不能忍受的,并且其实我觉得穆齐尔写这个人物可能会有一点映射当时的奥匈帝国皇室,比方说弗朗兹约瑟夫皇帝,他那样的一种对于传统与宗教的保护主义,以及对于理性主义和现代性的不信任的态度。

那跟这个小侯爵闹掰了之后,托勒斯才去认识了赖亭和白贝内。关于这两个人的行为前面我们已经有过介绍了,操纵ta人,玩弄和霸凌同学吗。但是细致的去比对的话,你会发现穆齐尔对这两个角色的描写和人物丰满程度的设置又是有区分的。像是赖亭的话,他这个角色我觉得就稍微简单一些,就是一个有着极权主义施虐癖的政客的那样一种形象,当他想要去排挤班上的某个人的时候,他懂得怎样去煽动和蛊惑其它的同学一起这个人来进行集体暴力。那在私下里虐待巴喜尼的时候,赖亭就是把他自己很变态的那种政治癖好和性暴力的一面展露出来,他会要求这个巴喜尼脱光了衣服给他念历史书,念那些非常宏大叙事的历史事件还有各种皇帝的事迹。就如果说穆齐尔在这部作品里面反映了一些法西斯主义思想萌芽的话,赖亭是最典型的一个人物,但这个人物确实很简单,没有什么深挖的价值。

至于说另外一个角色就是白贝内呢,他这个人物要稍微的复杂一些,而且与托勒斯之间的关系也会更紧密。这个白贝内,他在班级上一开始可能属于那种独狼式的角色,体格非常强健,谁都瞧不起。他之所以和赖亭还有托勒斯形成小团伙,其实原因也是挺社会达尔文的,就是赖亭可能一开始就是看这个白贝内不爽吧,然后带着班上的同学排挤他,具体过程反正小说里边儿没有写,但是好像说这个白贝内面对着赖亭以及被他煽动的那些狗腿子的时候,表现出了非常强的战斗力。

总之就是在这样的一场冲突之后呢,大概有点儿恶棍欣赏流氓的意思,赖亭和白贝内这俩人反正就达成了一种合作关系,有什么坏事儿都是一起去干。这是白贝内比较浅层的一个形象,那另外一方面呢,白贝内他又有着比较与众不同的一个兴趣爱好吧,我觉得可以这么说,就是他对印度教以及相关的东方玄学相关的思想体系有着非常浓厚的兴趣和追求,白贝内的这个兴趣是来源于他的父亲,他的父亲是一个将军,年轻的时候在印度服役过,当时可能接受过一些所谓的东方宗教的思想熏陶,回国之后呢就把他的这些知识传给了自己的儿子。

那白贝内他在钻研和学习这些印度宗教的时候,我觉得有一个很强的特征,就是他更在意他所学习的这个宗教,是不是能给他带来符号价值,以及权力方面的快感。更通俗地去解释的话就是,这个白贝内他毕竟当时也只是一个中学生嘛,他钻研这些宗教,去追求那些超自然的、世俗社会里面无法观察到的神秘力量,从根本上来说,只是为了让他好像显得和别人比起来更加的与众不同;同时呢这些经典里面的一些古老的,残忍的教条和仪式,也天然会被他用来去当做折磨其它人、来满足自己那种扭曲又肤浅的宗教欲望的手段。换句话讲,虽然白贝内你从他的外在的言行举止上看起来很玄学,神神叨叨的。但是从本质上来说,这个人和赖亭一样,也是一个追求权力和独裁式的虐待狂。只是说他俩好像走的方向不太一样,一个是政治虐待狂,一个是宗教虐待狂。总体上这两人的人物形象就是如此。

那在这个时候我觉得就可以把托勒斯引进来,去和刚才提到的这三个角色小侯爵、赖婷还有白贝内做对比。

托勒斯他不信任东西方任何的一种宗教信仰,有那种很朴素的理性主义的立场。同时呢,对于赖亭白贝内那种玩弄他人、崇尚身体与精神暴力的作风,在小说里面他虽然也参与了很多这样那样的欺负别人的行为吧,但是从本质上来说,赖亭和白贝内他们在霸凌别人的时候,其实是带有一种为了自己将来走进成年人的社会,为了自己将来进入所谓的政治或者是军事圈这样的高级圈层,他们会把这种对于巴喜尼的霸凌与折磨,当成是一种提前的、必要的演练和学习。

但是托勒斯,他对于这些东西是毫无兴趣的,他只是一个跟着赖亭和白贝内凑热闹的人。从深层的意义上来说,他追求的东西其实只有一个,这个东西在我的理解里面,就是关于自己的以及这个世界的真相。这种所谓的真相它最开始体现在什么时候呢,在小说里面托勒斯他有分享自己年幼时候的一段经历:就是有一次他和家里的女佣人到森林里面去玩,佣人可能没有注意他,就和他走散了吧。这个时候好像是托勒斯他在人生里面第一次感受到,我觉得可以用存在主义的那种话语来说的话就是存在性的孤独,他第一次发现自己在这个世界上是孤零零的,没有被其他人所关爱和照顾的一个悲凉的个体。

那与此同时,在意识和感受到了这种孤独的情绪,并且结合到托勒斯他本身就具有的那种敏感的特质,这个时候我觉得托勒斯或者是穆齐尔,

他可能就观察到了一个和正常的、安宁的、有条理的表层世界截然相反的,另一个紊乱的、不可名状的、非理性的世界的画面。而这种画面又是通过他自己的身体或者是内心里面,好像是在用另外一双眼睛或者是另外一个通道一样的器官和装置,来进行这种联通、观察和感受。

而且这种感受因为它过于的自我和真实,它的发生的场景也不是像经常在精神分析里面经常提到的梦的概念那样,有一个特别明确的说好像是你必须要做梦之后才能产生了这样一种类似于幻觉的条件。这种对于另一层世界的感受,这种身体与感知的异样的状态,他广泛而普遍的存在于日常生活的每一个角落里,存在于你有能力或者是你有这个契机去打开这扇门和通道的任何一个时刻。

托勒斯在整部小说里面追求的无非就是这样的一种非理性的体验和感受,并且想弄明白他的本质和原理到底是什么。然后不知道我讲到这里大家是不是会觉得有些过于玄学了,或者是觉得这种体验更多的只是会发生在那些很厉害的科学家和艺术家ta们的发明创作上。

但是假如我们去回顾自己的生活或者学习的话,其实我觉得有很多所谓的创造性的时刻,比方说你突然在某个瞬间完成了一种思维上的跳跃,把一道平常对于你自己而言可能非常难的数学题给解出来,或者是说在文学写作里面那种所谓的灵光乍现,你写出了一首让你自己都觉得超乎寻常的诗歌的句子,在这里重要的我觉得不是说你解决的这个数学题或者是你写出了这个句子他本身有多难或者是多么的精巧,而是在那样一刹那,在那儿有一个可能是属于创造性的、超脱日常经验的时刻,你可能会窥探或者是感受到在这背后有一些更加复杂、庞大和不受控制的体系在运作,而认清这些体系,你可能需要相应的契机以及方法,这些方法有可能是包含所谓的思维层面的途径,也有可能从是你的身体感受的层面去出发,或者它从属于某些宗教里面可能会讲到的那种顿悟的概念。我只是举这样的一些简单的例子吧。

然后对应到前面我所介绍的恩斯特马赫以及维也纳现代派的相关内容,你就能发现托勒斯他追寻的这套东西,它大概也就是马赫的要素论所呈现的那种关于世界的以及人的本质,一切都在流动,一切都是要素通过人的感觉来完成作用,关于物理的、生理的、心理的一切都可以被打通来集中思考,而这种思考的途径就是托勒斯的对于身体与内心世界的深度的觉察与追问。小说确实也主要就是在讲这么一个主题。

当然这里咱们撇开来说,如果你按其他的哲学流派的视角去分析的话,你可能也会觉得我描述的这些东西它和像是尼采呀叔本华啊,他们强调这个意志与内驱力的作用,或者是精神分析里面的很多关于本我层面的论述,用这些理论好像也是能分析这篇小说的。我觉得都ok吧,都有可以展开分析的空间和余地。只是说如果从穆齐尔他自己所受到的学术教育方面出发去看的话,马赫这套理论他的吻合度是比较高的。

解谜

ok,那当我们在大致了解了托勒斯这个人物的总体面貌和他在小说里的动机之后,下面我们就可以来结合着故事里面具体的一些情节来看看,在他追寻那种所谓的世界真相与自我的深层体验的过程中,他都用了什么样的方式方法,同时又遇到了哪些让他觉得有挫折或者是迷惑不解的现象和事件。这个过程我觉得可能才是整个小说的一个表达上的重心。因为假如说关于世界本质或者深层的精神层面的问题对于托勒斯这样一个青年的学生来说,是难以解答的,实际上对于任何人来说我觉得都是难以解答的。那么对于作者和我们而言,可能更重要的事情,就是去展现追寻这种本质的过程以及具体的细节和体验,让关于过程的文本呈现在整个故事里,这样的表述可能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他会更加的具有说服力。

这个道理我觉得也很像是我们在当前的时代里讨论所谓的审美问题一样,美是一个什么样的东西,这个其实早就是被认为无法去清晰定义和规范界限的,大家现在所讨论的更多的是关于审美的机制和现象,就类似于——人们为什么认为一个东西是美或丑,都是在讨论这样的问题。ok好像又扯远了。

总之在接下来的这部分里面,其实有一个故事里的重要角色,我肯定是要聊的,就是那个被受人欺负的学生巴喜尼,他可以算是小说里面给托勒斯造成最大的困惑的一个来源吧,我会更加深层去聊巴喜尼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然后他和托勒斯之间的相似与差异性又在哪里。

学数学

但是在此之前呢,我还是想按照小说的故事顺序,先来聊相对来而言更加靠前的一段情节,这段内容我是感觉挺有意思的。用一句话概括的话,它大概可以被叫做:托勒斯学数学。

具体的情节呢,是在讲,有一天,托勒斯在数学课上听他的老师讲到了虚数的概念,虚数这个东西咱们这边是高中讲的吧?i²=-1这什么的,我印象不太深了,我数学一直也学的不怎么好,这块大家将就听一下。托勒斯他一开始就很不能理解i²=-1这回事,说-1怎么能开出平方根来。他就去找白贝内聊,白贝内就很直接回应说,你现在不用管那么多,你就把公式记着,把这个虚数的概念当一个工具用就行了。

但是托勒斯他纠结的点是在于,虚数或者是无理数这样的人为构造出来的数学概念,他们在现实里面本身好像是不存在的,是虚拟的,但是在生产和生活中,当人们把这些数学符号加入到实际的计算应用的时候,这些虚拟的概念他们又实实在在影响和撬动了现实世界里面的事物的变化。

做一个不恰当的比喻的话,就好比是在一个建筑工地上吧,这里有一堆的锤子,锯子,螺丝钉,脚手架之类的工具,托勒斯在这边工具里面翻腾的时候突然发现,里面有一个锤子它不是锤子,它其实是一个魔法杖,而且这个魔法杖还真的能帮他盖房子。这时候托勒斯,他对这个世界的本来面目就开始产生了怀疑,有点像那个《黑客帝国》里面的矩阵一样,好像是关于这个世界的底层代码不小心暴露出来了。大概就是这种意思吧。

那在小说里面托勒斯他相关的原话,我也给大家念一下。

“在一个计算中,开头是完全固定的数,这些数可能是米、重量或者随便什么别的明确的东西,反正至少是真实的数。在这个运算的结尾写着的也都是这样的数。然而,这两组数却是通过某种根本不存在的东西来建立它们相互之间的联系的。这像不像一座桥,这座桥只在桥头和桥尾有桥墩,尽管如此,人们却仍然毫发无损地从它上面走了过去,就好像它真的完完整整地矗立在那里似的?对我而言,这样一个计算有点令人发晕;仿佛那是一段谁也不知道会通向何方的路似的;不过,对我而言,真正令人感到阴森恐怖的却是那种隐藏在这样一个计算之中的力量,这种力量将人抓住不放,从而使他能够重新抵达正确的目的地。”

ok读完了,总之在小说里面,托勒斯他就特别着迷于类似于这种“虚数”之类可能比较反直觉和更高维度的概念,会把他们作为撕开当前这个表层世界的一种突破口和契机,想通过对于这些概念的不断的追问,去验证他之前所感受的那种本质的精神世界是不是存在的。

然后回到故事里面,托勒斯想这个虚数的事情就一直想不明白,他就鼓起勇气,私下里去找数学老师想好好的把这个事情问清楚。但是当托勒斯的数学老师听到他的学生的这个问题的时候呢,他就有点支支吾吾的,说托勒斯你的这个问题问的非常好,但是呢已经属于哲学范畴超验领域的讨论内容了,非常复杂,现在跟你说呢,估计也解释不明白。你作为一个中学生,对于虚数之类的数学概念的本质是什么,现在先不要考虑这么多,你只要先把他们记下来,当一个工具取用,能够解题做题就完事了。等你长大了或者是你真的能够进一步深入的钻研数学的时候,你才能搞明白这里面的原理到底是什么?

那其实我们能听明白,托勒斯的数学老师的这套说辞其实和之前白贝内说的没什么区别,ta们都觉得托勒斯你现在是属于有点儿没事儿找事儿吧,故意整一些自己搞不明白的问题。

但是呢好像是为了进一步的去说服托勒斯,这个数学老师又拿了一本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给托勒斯看,也仅仅就是让他看了一下封面啊,这个老师他大概意思就是说,如果你真的想研究更底层的问题,从数学的这个根茎再往下走,你就必须去理解哲学,尤其是康德,因为康德哲学里面所阐述的内容,它包含着人类行为与思想的所有根本的逻辑,而这种逻辑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没有办法感受到的。

数学老师最后还是劝托勒斯,说因为你现在年龄太小了,你看康德是没有办法看懂的,我讲这些东西只是给你去指明一个路径而已,从当下而言你还是把自己的注意力聚焦到课本上面就完事儿了。大概就是这样的一段对话。

那托勒斯呢,他作为一个这么充满好奇心而且又躁动的少年,听到老师推荐了康德之后,第二天他就跑到书店去买了一本纯粹理性批判。那对哲学稍微有了解的朋友们应该都会知道《纯粹理性批判》是一本多么难啃的书,在没有任何哲学基础的情况下,你不用说读原文了,大部分人读相关导读或者科普的内容都未必能看的很明白。

托勒斯呢,他在面对康德的时候也是没有任何意外的就败下阵来。小说原文是这么写的啊:由于尽是些括号和脚注,他一个字也看不懂,而当他认真地用眼睛去追随那些句子的时候,他只觉得好像有一只老人的骨瘦如柴的手在把他的脑浆呈螺旋状地搅出他的脑袋似的。

大约半个小时之后,他筋疲力尽地停了下来,他只读到第二页,他的额头上已经沁满汗珠。

好,这段读完了。总之就是在这个从数学到康德哲学的追寻的过程中,我们看到的一方面是作为青少年的托勒斯的完全的挫败感。但是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说,你也能看到那些沉湎于现实与功利性的人,比方说白贝内和数学老师,他们在面对托勒斯的追问的时候,不然就是完全的不屑一顾,把它当做一种无用的胡思乱想;不然呢就是用另外一种。好像是更加高深的哲学体系,试图把它覆盖其中,用一种不容置疑的客观理论体系以及哲人形象的权威性先去压制托勒斯的追问。

但是这两种回应,尤其是后一种,ta们都没有解决托勒斯他通过自己的主观感知所产生的那种深刻的困惑,而且这里面蕴含的更深一层我觉得是来自作者的挑战,就是穆齐尔他所信奉的恩斯特马赫的经验主义一元论以及神秘主义,这二者对于康德哲学与唯理论的一种质询与不信任吧。从阅读体验上来说,确实我觉得就是穆齐尔在写托勒斯这种不断的好像走岔路闯错门,这些事件与情节,所本身包含的趣味性,以及他背后隐喻的那种哲学与思想价值观的冲突,这样的过程的展现可能是相对于解释事物与世界的本质来说是更重要的。

巴喜尼

Ok,那最后一部分,我们就来聊一聊这个故事里边儿我觉得可以说是除了托勒斯之外第二重要的角色巴喜尼,聊一聊他和托勒斯之间的种种的纠缠,以及这段关系里面的一些象征和隐喻吧。

前面在介绍剧情的时候咱们不是稍微有讲过吗,巴喜尼本身,如果按照保守化的男性视角去看的话,它是属于偏娇弱和所谓的女气的一个人。但是就是这样一个人呢,他又会在私下里面跑到妓女那里去试图展示自己其实是一个很阳刚有男子汉气质的一面,当然这种展示是很失败的啊。

而当托勒斯在故事里面他知晓了巴喜尼在某种程度上过着这种表面上和私下里是两种形象的生活的时候,我觉得托勒斯是产生了一些所谓的共情的心理的。因为通过前面的叙述咱们应该能够看出来,托勒斯他其实也是一个外表与内心想法分裂的人,表面上他跟着赖亭和白贝内去混帮派,欺负同学,过那种浑浑噩噩的校园生活。但是内心里面我们也讲了那么多了,他是有着深刻的对于自己内心以及精神世界的质疑与追求的一个人。

那从这种对于巴喜尼的分裂性生活的观察与共情,以及我觉得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青春期他本身给人带来的身体以及性心理方面的萌芽与发展,就会导致托勒斯在这个时段,他开始觉得自己有一种想要去了解和进入巴喜尼的冲动,他想要知道巴喜尼是不是对于这个世界有着和他一样的深层感受。

所以,当巴喜尼一步一步地成为赖亭和白贝内的玩物和奴隶的时候,在这个过程中,托勒斯一边审视和观察着巴喜尼在肉体上受折磨,但是从内心里面他自己萌生的那种冲动和肉欲,夹杂着他对于巴喜尼可能携带的那个关于世界的真相,这样种种的情感思绪混乱在一起,就逐渐开始占据了托勒斯的大脑。,

然后咱们前面也稍微提到过,到了故事比较靠后的时候,托勒斯他终于是找到了一个机会,趁着赖亭和白贝内不在学校的时候,他把巴喜尼单独叫出来,然后就是想搞清楚这个巴喜尼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他和他之间到底有没有那种相似与共通的可能性。

但是呢通过谈话之后,托勒斯就发现不对劲,巴喜尼这个人和他想象的完全不一样,无论是他去找妓女还是偷东西,还是被迫着当赖亭和白贝内的奴隶,在这个过程里面,从他的内心来说,完全是没有任何的自我反思与觉醒的成分存在的。换句话说,这个巴喜尼他和赖亭与白贝内一样,都是那种被浅薄庸俗的欲念以及生理本能所控制和操纵的人,换而言之,你如果问他为什么要去偷东西,被别人当性奴隶,有没有内心的撕裂与痛苦,白贝内他是回答不出来的。他只能告诉你他偷东西就只是因为缺钱,没有别的什么原因;被别人折磨他当然也会觉得很难以忍受,但是他心理对这件事情的祈求也无非就是赶紧让赖亭和白贝内对他的折磨早点结束,早点熬过去就好了。他不会产生道德上的自我拷问与厌恶感。

所以假如去看托勒斯和巴喜尼两个人的区别的话,他俩的区别在于,托勒斯在这个故事里他把自己形容成一个《没有个性的人》,这个没有个性的人,也是他后面那本大部头的作品的书名啊,但是我个人觉得托勒斯的这种所谓的没有个性,是对于自己的迷茫状态的一种客观描述,从他的内心的剧烈的那种活动以及他在日常生活中的各式各样的实践来看,其实你会发现他是一个内心非常活泛、而且非常敢于去质疑和批判ta人的精神上的强悍的人。

但是与之相对的巴喜尼,他从一开始所表现的那种距离感与神秘性,到后面他的实质与本性被托勒斯发现的这个过程里,我觉得作为读者来说,最终我看到的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可怜的、麻木的人,这种可怜的麻木的人,在学校里面是赖亭与白贝内这种权贵子弟与野心家的玩弄的对象,在社会意义上呢,他们又是被统治阶层与系统暴力欺凌碾压的一粒粉尘。而且从这种麻木的人他的本性来说,那种平凡的庸常的道德上的瑕疵与罪行,他的那些偷窃的猥琐的种种行为,在他的眼中就是那样的。理所应当与习以为常。这和托勒斯他自己到了故事后期所萌发的那种道德上的自我反思与谴责,又是形成了一种非常清晰的对比。

而这种对比,对于托勒斯来说,我觉得他有两方面的含义吧,第一层就是很简单,他在经历了这一重与巴喜尼的互动之后,通过观照对方,更加认清了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那第二层呢,我觉得是这个故事里面美学气息更加浓厚的一面,就是当托勒斯单独约见了巴喜尼,强迫性的、有虐待倾向的问了他这一系列的问题,巴喜尼又什么都答不出来之后,巴喜尼反而主动向托勒斯表白了:他大概的意思是说白贝内和赖亭虽然玩弄他,不把他当人看,但是这两人都不像托勒斯一样,对巴喜尼那样好像是有着更深一层的鄙视。而且巴喜尼也看出来了,托勒斯和另外两个人不一样,他是觉得托勒斯相比起来要更加的温柔,而且他也能察觉到托勒斯他在肉体层面有那种非常强烈的渴望。

然后反而是在巴喜尼的主导和诱惑下,这两人发生了性关系。”

关于这样的一个事件呢,从时代背景方面,我现在没有找到特别有相关的资料能证明说,当时的奥地利军事学校里面有很浓烈的同性恋的风气存在。从穆齐尔相关的资料里面,我好像现在也没有看到关联性比较强的内容。但是从这个故事的文本本身来说的话,我觉得就是托勒斯和巴喜尼发生了这种关系好像也并没有什么值得惊奇的。

大部分读者我感觉读到这里的时候,如果看到他俩没有发生关系,那我觉得才奇怪呢。首先是因为在前面的情节里面赖亭和白贝内已经对巴喜尼做过这样的事情了,而且巴喜尼也很自觉的把他放在一个情人的位置上,这在某种程度上,我觉得是给全程对于这件事情知情的托勒斯来说奠定了一个可行性与放纵的基础,简单来讲就是这事儿既然你们能干,那我为什么不能干?

其次呢就是这个小说里面有对于巴喜尼本身肉体的非常精彩的描写,我读一下原文啊:“托勒斯不由自主地向后退了一步。眼前突然出现一个人雪白的裸体,而这裸体背后的墙壁又是那样鲜红似血,这使他感到目眩和慌乱。巴喜尼的身材很美;在他身上几乎看不到一丝男性体型的痕迹,他的身体很瘦,是那种贞洁、苗条的瘦,和小姑娘的一样。托乐思觉得这个裸体的形象犹如灼热的、白色的火焰在他的神经里熊熊燃烧起来。他无法摆脱这种美的控制。他以前不知道什么是美。艺术对于这个年龄的他而言到底是什么,他对它的了解终究又有多少呢?!对每一个呼吸着自由空气长大的人而言,在达到一定的年龄之前,它对他都是不可理解的和乏味的!

OK读完了,那在这样的充满美感的肉体面前,我觉得作为托勒斯,他在此刻所产生的迷乱的反映是非常正常的,而且这种对于美的感觉,在此刻他势必会再一次,和托勒斯他自身所一直困扰的那种对于本质世界的追求混杂到一起。对于他而言,现在有一个叫做巴喜尼的肉体的答案或者是一扇门就被安置在那里,门后面就是这个世界的真相,那在这种情形之下,此时此刻托勒斯好像也真的没有什么不走进去这扇门的理由。

但是呢最后我们从结果上来看,在托勒斯和巴喜尼发生了数次肉体关系之后,首先感到的是无限的复杂,无限的混乱,并且它无限的沉迷于这种隐藏与分裂的生活中。因为他和巴喜尼的这件事情是瞒着所有人的。然后这种分裂让他对自己又产生羞耻感,而且作为青少年托勒斯他又有那种敏感和扩大化的毛病,他很容易的就会把这种自身的羞耻感去泛化到所有人身上,继而认为身边所有的人都是有所隐藏的,都是卑鄙下流的,而这种误读反而又增强了他自身的那种认知上的优越感,而这种优越感,又使得他愈发的在迷恋巴喜尼的肉体的同时又鄙视他的人格和灵魂。

所以对于这样的一段身体关系,我觉得他给托勒斯带来的更多的是纯粹的生理上征服欲的萌发与失衡的放纵,但除此之外好像也没什么了,我觉得也可以说他与巴喜尼的这段纠葛其实和他学数学学哲学得到的结果一样,是无功而返的。这些尝试和手段,跟他想要去追寻本质世界的目标是相差甚远的。

那如果从我的阅读感受与个人视角来看,就是贯穿这个故事前前后后的,托勒斯在青春期的肉体上的躁动所带来的那种迷茫的说不清的感觉,至少是在我的理解里,他与他想追求的深度精神世界的目标之间缺乏了一个前置的变量,这种变量就是理性的、严密的思考与智慧,在没有引入思考与智慧下的这种性的关系,或者是任何的身体方面的感觉吧,你去生一场病也好或者是有一些其他的极端体验也好,在这种纯粹的感官震颤的经验过程中,你可能获得到的与看到的只是个体的无限的欲望的倾泻、或者是幻象,或者是会把你导向宗教方面的东西。但是他与穆齐尔和马赫所追求的那种要素一元论的世界显然不会是一回事。

穆齐尔对于这段情节,在小说里面也用一种回溯式的写法说了这个问题,他就是写到当托勒斯未来已经长大成为一个青年的时候,他回忆学校里面的这段往事,是有一种自己走了岔路的感觉。用小说原文来描述的话就是:“他在这个过程中疲惫不堪。他已经习惯了期待一些非同寻常的隐蔽的发现,却在这个过程中来到了性欲那狭窄的、满是犄角旮旯的房间。”

ok,通过上面的数学的那个例子,以及巴喜尼的这个情节的分析,你会看到托勒斯他在这个故事里面就是反复地受到这些精神的、思维的挫折与伦理拷问,但是这样种种的系列事件下来之后,到了故事的末尾,穆齐尔他反而是给了托勒斯一个我觉得算是非常好的全身而退的结局吧。这个结局其实限于篇幅,我在这里也就不打算细聊了,作者把解决的方案和救赎的渠道,一方面是交给了家庭的温暖与支撑,另一方面呢是给到了托勒斯在这样种种一系列的事件中所逐渐获得的那种自信与把控感。

那对于后者而言,我自己还是觉得会有说服力的,托勒斯他在审讯他的校长和老师面前慷慨陈词,讲述了自己身体里面的第二只眼睛,以及他在精神世界里面不断的下沉,确认了这个世界确实是存在着另外的一种面貌,并且他也是承认自己现在暂时没有能力很有方法与成功的把世界的这一层本质给挖出来。我觉得对于他的这些表述,你可以把它看做成一种初级版本的哲学宣言也好,或者是成人宣言也好,至少在当时的那个场景描述里面,作为一个小说的情节而言你会感觉到哦这里好像突然燃起来了一下子,有一种淳朴的初出茅庐的青年作家的写作套路感。ok,但是对于前面的那种来自于家庭的救赎,托勒斯他在故事的最后想起了那种来自父母的温暖与他们的那种成人善良传统的价值观的可贵性,这种我感觉真的就是一种作者自己的认可与期盼,以及时代或者是国家背景所赋予的答案吧。至少我觉得如果是在往后面的很多作家的话,他们可能就不会去给到这样的一种调和性的善意。

ok,那到这里我觉得其实已经把这本小说的主体框架还有比较重要的背景信息做相对充分的阐述了,然后在小说里面还有很多我觉得写的很有意思的桥段,可能是这一期节目没有来得及介绍的。

比方说像是白贝内折磨巴喜尼具体的过程,以及他的那一套其实我觉得也有一些讨论价值的极端宗教的善恶观思想,穆齐尔在写这些片段的时候,我还是很爱读他的文字所描绘出来那种场景与人物的感觉,有一种非常精致、冰冷与黑暗的气质。还有一个片段是小说里面托勒斯在草坪上看着天空,突然发现云彩里面有一个深蓝色的洞,然后他就非常想要他自己的精神一路向上延伸,钻到这个洞里面去。这个片段在我看来当然也是一种托勒斯追逐他的本质的、深层精神世界的隐喻了,但是这里面有意思的点就在于这一段的小说内容他和我之前做过的一期节目就是保罗鲍尔斯的那个遮蔽的天空,在那篇小说里面其实那个主人公波特,他的人生与精神追求,以及他在仰望天空的时候所叙述的那些内容,在我看来是和托勒斯这本书之间有着惊人的共通性的。只是说因为时间关系吧,在这一期里面我也没有去做相应的考证与对比了。

那关于穆齐尔的内容,我之后应该是会继续做下去,他的那本大部头,没有个性的人,这个我肯定是要读的。然后对于上面说的那些遗留的部分,我觉得看一看吧,看看有没有可能在后面的穆齐尔相关的节目里面去补全。Ok,那这期就是这样。感谢大家的收听,咱们下期再见。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